首页 >>  正文

佛教怎么看夫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佛教怎么看夫妻感情

佛门中不是出家人是可以有夫妻的,夫妻感情一如常人,可以生儿育女可以夫妻行房,唯一克制的是自己的淫欲,不宜过盛。

五戒中的淫戒是可以有正淫的,就是夫妻这种。但菩萨戒中是不可以有夫妻这种正淫的,一切淫行皆当戒除。万万不可的是夫妻之外尚有暧昧或淫行,这是犯根本戒的。

阿弥陀佛。

佛教并不是单单一门宗教 ,真正的佛教是积极的。
因为佛教的思想,是教人行善,积德,而且也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佛教不单单可以让我们这一生与人友好相处,懂得待人接物,经济财富稳定,家庭、事业、工作等等更加美好,不仅对来世一定有帮助,今生也会令自己有一种快乐之感。即使你没有发财、事业上不成功,也不会像没学佛的人那样一蹶不振,而始终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也可以认识到整个人生、世界,乃至是整个宇宙的真理、真相。
学习佛法,最好是要有次第的闻思修行。首先,你要找到一个好老师,最好是公认的高僧大德,如汉地很多高僧大德,藏地很多高僧大德。然后先听闻经书内容,听师父们讲解,自己明白佛教的道理,然后思考,还要自己修行,如禅修。平时多一点上供下施,积资净障。
如果是初学者的话,建议你可以学习一下一些简单的经典、论典,如《大圆满前行》、《慧灯之光》、《百业经》、《入菩萨行论》、《苦才是人生》等。祝你好运。
佛教在说什么?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教我们如何把握生命。要把握生命达到良好,佛教育我们要把人做好。所以佛教的道理虽然很多,但是大部份的经典都是教育我们如何把人做好。不管禅宗的道理也好,净土宗的道理也好,乃至三藏十二部也好,基本上都讲这个道理。
因为佛悟道之后,明白了大千世界是以人为本的,人是以命为本的。要想命好首先人要好,人不好命就不好;把人做好了,那么命自然好。所以在中国的佛教里面,有禅宗、密宗和净土宗等等,在教育观念上各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大纲上都是教育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所以佛教重在讲因果,因为明白因果,人才做得好,然后才会有好的结果;人做坏,就得到坏的结果。所以说这个世界的好坏,完全和人做好做坏直接有关。因为世界本来也没有坏也没有好,都是人为影响了世界的好坏。所以人为坏,世界就坏;人为好,世界就好。
大千世界以人为本,包括我们生活中的家庭、单位、公司、国家、社会,都是以人为本。人能爱这个世界,不伤害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坏,再加上人人来完美这个世界,那这个世界就好起来了。
佛的教义首先教育我们要规范人的行为。为了规范人的行为,佛教才有戒律。其次,佛教提倡生命进化的改良!大部份的经典就是讲生命进化改良的道理,比如禅宗以无我相为生命进化的修法,密宗以四大加行入门修行来让生命进化,净土法门提倡内心快乐成为生命的进化!
我们在这里暂时不谈禅宗和密宗,因为我们是净土宗念佛的。但是念佛人也不要排斥禅宗和密宗,禅宗、密宗和净土宗都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所以大纲都一样,只是方法有不同。
佛教讲以人为本,把人做好命就好。命能得到解脱,在于人要有智慧。人有智慧了,才有能力把握生命;佛教提倡人要有觉悟,人有觉悟了,才有能力圆满生命!
所以佛教让人进化,就是提倡智慧和觉悟人生。因为人有智慧了,才明白到于生活中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哪方面对自己有好处,哪方面对周围有好处。佛教提倡自利利他,观念是首先完善自己,以完善自己为自利,然后用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围,这就叫做利他。
《佛教在说什么》
释仁焕法师 | 文
讲于化州南山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杭州城隍庙门口的一副对联,谈到了夫妇间的缘分,上联是这样写的:“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这就是说,既然两人结为夫妇,那就是前生姻缘注定的;而婚姻的好坏,姻缘的善恶,就要看家庭是美满幸福还是吵闹不和;但不论是善缘或者恶缘,都是缘分,如果没有缘份的话,两个人是不会结合在一起的。

  一、佛教对爱情的论述

  从佛法出世间法看,爱情应属于有染污的贪爱,是欲界贪爱中最基本、最强烈的。佛在《四十二章经》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此色欲,指性的欲望。人类的性爱,主要由对方的色(整体形象)、形貌、威仪(举止)姿态、言语音声、皮肤细滑、人相(异性性征)引起,称“六欲”,不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范围。《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九说,男女喜欢欣赏异性的身体、形、相、服饰、欲、音声、璎珞(装饰品),想与所爱的异性交合取乐,名“七共染”。男女交合、接受对方的澡浴衣服按摩、共言说戏笑、互多或少的污染性。佛典中一般将夫一妻之间的爱归于贪爱,如《俱舍论》卷四云:“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贪爱,终以我爱为本,一般来说不超出“因为跟他在一起使我感到快乐幸福,所以我爱他”的圈子。爱别人的实质和前提是爱自己。爱对方,无不是想得到对方的回爱,以驱除自己的孤独寂寞感,发泄自己的爱欲、性欲。

  人类的性爱具生物性和社会性,可分为生理、感觉、心灵或精神三个层次,由喜爱对方的容貌、风度和性感而产生,出于心灵、精神的需要,出于或包含有对对方心灵美的喜爱、欣赏、爱慕,和在相互关系中、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感情。《楞严经》卷四谓“同想成爱”——心意的一致产生爱,又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人类的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灵与肉的结合。作为在有发达文化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男女情爱、夫妻之爱,因为具有了复杂的社会、文化内容,性质也颇复杂。

  二、佛教对婚姻的论述

  (1)佛教对人间男女、夫妻间的爱情、婚姻,并非一味否定。《杂阿含经》卷三六中,佛谓“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谚《别译阿含经》卷十二中,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劝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说长者女善无独要求出家,佛陀不许,令她嫁给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感化夫家多人令人正道。大乘《惟日杂难经》一方面说“有妇不得佛道”,教诫菩萨“见妻子当如见冤家,意莫随贪爱”,一方面又说菩萨若具四种因缘,也可娶妻结婚:一者“宿命同福”,享受前世共同创造的福报;二者“毕罪”,酬偿宿债;三者“应当共生男女”,有共同生子女的业报;四者“黠人娶妇疾得道”,有智慧者的婚姻是快速得道的助缘。

  (2)大乘、密乘还以爱情、婚姻为菩萨随顺众生而度化的重要“方便”。《大乘方便经》中,佛陀自言他宿世曾为树提梵志,常修梵行,清净离欲,然被一女子钟情,贪恋不舍,树提乃以悲愍心遂其所愿,与之成婚,经十二年,还复出家,命终上生于梵天。佛言:“我于尔时为彼女欲暂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

  《华严经》卷七五释迦瞿波女自述前生曾为居士女妙德,极其爱恋行菩萨道的威德主太子(释迦佛前身),情愿为爱情受一切苦、舍弃一切,不求豪富及五欲乐,只愿与所爱者共同修行,释迦瞿波女因此爱情,满足所愿,生多功德,偈云:

  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

  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

  这是对菩萨行者及其菩提心的爱情,即便掺杂染心,也是一种修行了,其功德比严持五戒还要大得多。

  三、佛教对结婚条件的观点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佛教徒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族和阶级歧视。在佛教看来,婚姻的基础应当是当事者的感情,而不是宗教信仰。在早期佛典中,曾经多次记载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结婚的故事。《根本目得伽》卷七、八记载,一位佛教徒的妹妹嫁给了一位激烈反佛的裸体外道,并最终感化了他。《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须陀品》之三记载,优婆姨须摩提嫁给了外道,后来这个外道皈依了佛教。

  佛教认为,欲结为夫妻的男女,必须是在人格独立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了解,达到志趣相投,建立深厚的感情后,双方一致同意结为夫妻的一种行为,反对包办、买卖或有其他图谋的婚姻关系。

  四、佛教对婚姻道德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伦理道德也有多方面的论述。其首要的道德规范是不邪淫,在这一基础上强调夫妻之间互相忠诚和尊敬。

  (1)不邪淫

  不邪淫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之一,是直接针对在家佛教徒制定的,是佛教徒的道德底线。对于出家人而言,第一大戒是不淫,即断绝任何性关系,否则即被逐出僧团。对在家居士来说,在尊重个人意志,合乎国家法律或社会公共习俗的前提下结成夫妇关系,是人口生产、人类繁衍的健康基础,也是有史以来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因此,正当的夫妻生活的反常性行为。《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佛陀教人应“贞廉自守,一夫一妻,慈心不怒”,主张一夫一妻制。佛教戒律以“不邪淫”为在家佛徒必守的五戒之三。不邪淫,用现代汉语来讲即不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具体指不侵犯属于他、为他所护(未成年男女)的异性,不非时(经期、孕期等)、非处(男女性器之外的地方及寺庙、公众场所等处)交合。

  佛教反对婚外情、同性恋、兽交等。在夫妻之间,则尊重夫妇间的性意愿,提倡文明健康有节制的性生活,反对过分沉溺于性欲,无限制地放纵自然本能。

  (2)夫妻间相互尊重

  佛教提倡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善生经》是指导在家居士生活的重要经典,在夫妇关系上,它指出: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提供服饰饮食,忠诚爱护。

  佛教特别重视家庭的价值,强调维护家庭的稳定。对于已婚者,如果有嫖妓和通奸行为,必须严厉谴责:“不满意于自己的妻子,与娼妓厮混,与他人的妻子纠缠,这是人毁灭的原因。”佛教主张男女要相敬相爱,在佛教经典中,有指导男性如何为人丈夫的《善生经》,有指导女性如何为人妻子的《玉耶女经》。《长阿含经•善生》教导青年善生:尽到夫妻之间的伦理责任,为每天应礼拜的六方之一。丈夫应敬妻、怜念妻子,妻子应爱念夫主、重爱敬夫、恭敬于夫。为人之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1.怜爱,爱妻子;2.不轻慢,尊重对方;3.供给衣物化妆品;4.委付家事;5.念妻亲亲,善待妻子的亲属。为妻者则以五事“敬顺”其夫:1.爱敬关怀;2.备设衣食,照顾好丈夫的生活;3.和言实语;善摄眷属,善于教育子女,尊长敬老,和睦家庭。《玉耶女经》中,佛教导少妇玉耶:为人妻妇,应做爱夫如母爱子的“母妇”、如妹事兄的“妹妇”、如良朋益友的“知识妇”,或孝敬公婆、善于持家的“妇妇”,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妇”,不做“怨家妇”、“夺命妇”。

  所以,妻子要身兼母妇、臣妇、婢妇、夫妇、妹妇之职,把先生当成孩子一样疼爱,当成君王一样敬重,当成主人一样顺从,像夫妇一样互相敬重,像兄妹一样相互提携。丈夫要当君子怜惜妻子,当英雄保护妻子,当劳工为妻子服务,当禅者给家庭欢笑幽默,当个养活家庭的责任者。

  现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对夫妻间的关系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复周法利书二》中说,夫妻之间,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

  当代弘扬人间佛教的大德们,都将教人们如何正确处理情爱、和谐家庭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如《星云日记》说:人间佛教对夫妻感情的看法是: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恨永远是得不到爱的。夫妻相处彼此要真诚,并要互相制造欢乐,人的好话不怕多讲,会讲好话,懂得赞美加上有幽默感的家庭,必定是和乐幸福的。

  (3)夫妻相互包容付出

  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都主张夫妻之间要相互包容谦让,促使家庭和睦幸福。现代著名佛学耆宿王骧陆居士《婚姻之礼》说:“夫妇之爱,有小爱大爱之别,小爱是一时形色,有时而衰,靠不住的。大爱是精神,以情意相交,处处体恤怜爱。即有不合处,大皆能原谅退让,遇着失误的事,勿彼此埋怨;遇着恼怒的事,双方先忍耐一下,过了一分钟,就忘记了。所谓不念旧恶,怨是用稀。各人的脾气,应先预告。切不可因爱而求其同我一样。做男的,勿使女子有怨意;做女的,务使男子得安慰。饮食起居,以及家庭整洁,井井有条,使男子自然向内不向外,感情自然一日好似一日,意外的非礼也自然绝了。”

  真正的夫妻之爱意味着友善和同情,包括责任意识及接受对方的本来面目———包括所有的优缺点。如果你只爱对方的优点,这不算爱。必须接受对方的缺点,并用你的耐心、智慧和精力去帮助其改正。

  真正的夫妻之爱不仅要相互包容谦让对方,而且还是一种向对方无私付出的过程。星云大师曾说:“真正的爱是双向的,真正的爱是要成全对方、祝福对方,爱不是占有,而是奉献。”

  爱是付出,是让对方幸福,将爱情婚姻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讨爱情使自己更感欢欣。突破自我中心立场、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分你我地考虑双方的幸福,是婚姻成熟的表现,超越自我中心立场的付出、奉献甚至为对方作出牺牲,是爱情发展的最高层次。

  五、佛教对离婚的看法

  对于离婚,佛教经典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论述,但其基本态度是重视家庭稳定,也不绝对反对离婚。如果家庭出现裂痕,佛教提倡破镜重圆。《四分律》卷三说:“若男女先已通,而后离别,还和合。”就是鼓励夫妻和好的意思。不过,如果婚姻由于种种原因的确不能维系,佛教徒也是可以离婚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欲而离婚,在佛教看来是不道德的。

  六、关于在家居士的婚姻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础,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如何彼此相待。甚至还有经典讲到结婚之后,怀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经》、《玉耶女经》,均对夫妻亲子有明确的伦常原则。《中阿含一三五经》亦明言:‘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并说: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捐耗。’由此可知,佛教并不是与世隔绝的。

  有个比喻很形象,夫妻要像筷子一样的地位平等,长短相适。筷子长短大致相当,而且彼此相对独立,夫妻亦然。男女地位的平等,是维系美满家庭的根本要素,可是,有的人却自恃自身条件优越,对对方盛气淩人、颐指气使,或暴躁泼悍、任性专横……显然,大男子主义、大女子主义和尊卑、主从、贵贱的夫妻关系,都难有幸福婚姻可言。

  夫妻要像筷子一样互帮互助,目标一致。筷子只有配合默契,才有‘收获’。和谐的夫妻感情贵在志同道合,比翼双飞。因此,情感上的体谅,生活里的体谅,挫折前的互慰,事业中的互勉……在夫妻间应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难关共度,携手共进,才会使爱的‘横杆’不断升高。

  夫妻要像筷子一样冷热不辞,甘苦与共。筷子不惧高温寒冷,能纳酸甜苦辣。和谐的夫妻关系也该如此。

  夫妻要像筷子一样方圆相间,灵机应变。这是因为筷子上方下圆,而使我们的手法能灵巧自如,变化万千。夫妻相处,同样需要这样的‘方圆’艺术;既坚持原则,同时又乐于欣赏和赞美对方,对对方的缺点不苛求;善于相互适应,不试图去‘改造’对方。而要改善自己。  夫妻如筷,愿天下夫妻都能如此。

  七、佛教人士怎么看夫妻

  1、南怀瑾:杭州城隍山城隍庙门口的一副对联。

  

                         

  这对子上联描写夫妇关系∶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夫妻不一定是好因缘,有的吵闹一辈子,痛苦一辈子。

  下联说的是儿女问题∶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有债务关系,才有父母儿女。所以,人生由男女感情结为夫妇,然后生儿女,美其名曰天伦之乐,其实从人生深一层的体会来看,没有乐,只有苦,不过人都是喜欢苦中作乐罢了。城隍庙的这副对子,将整个人生因缘道理,差不多都概括在内了。我在大学任教哲学课程时,看到现在的青年同学男的女的都蛮调皮,常常不只一次有女同学要我讲爱情哲学。爱情究竟是什麽东西?这种问题使我很难答覆,有时被逼紧了,就老实告诉她们爱情的哲学基本就是自私,人类的我执。不管描写爱情怎样好,爱情基本是我爱你!爱与不爱,都由我出发,不论是男是女,我爱你,是我在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一切都是为了我,全从自私观念出发。因此,爱情在文学境界是幅画,这幅画是理想的,很美;实际上不美,世界上许多爱情小说、爱情故事,使我们看了掉眼泪,非常吸引人,非常动感情;但是看遍所有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几乎没有一个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了,这个故事便失去了文学趣味。等於以前我们古老的戏剧,像从前各种地方戏、京戏、台湾的歌仔戏,唱的都是私订终生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一点意思也没有。至於落难公子中了状元,两人能否共同生活一辈子,那就很难说了。

  以佛学的观点看人生,真正的好姻缘、善缘,不管有没有结为夫妇组织家庭,大都不超过五年十年的。例如有些小说,像红楼梦、西厢记,乃至西洋名著茶花女等等,大家看了,觉得男女间感情的你侬我侬,非常可爱,令人欣羡,但是你不能加以科学分析,一分析他们所谓的浓情蜜意时间的持续也不过几年的美景而已。因为它是短暂的、片段的,所以就觉得很美很有味道。人人都希望维持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感情几十年,甚至永远,这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佛经上称我们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娑婆两个字的中译就是堪忍。这个世界缺点很多,没有一个人生是圆满的。幸福的家庭很快地就拆散了、破碎了。失望和痛苦忍不了,还是要能忍,还是要接受。

  2、星云大师:佛教不可以把世俗上的婚姻看成一种罪过,这是家庭的基本,伦理道德的重点。佛化婚礼对在家的佛教信仰者来说是佛、法、僧三宝为他们幸福人生和佛化家庭的一种祝福,我们是以佛法来普及,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几十年来,我推动人间佛教,不拘形式地到处随缘,给人家证婚之类的。佛化婚礼对佛教的弘扬,社会人心的安定、和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出家人什么都能证明的。只要是合法不违法,对道德不损伤,对佛教的制度没有破坏,我觉得其他的都不重要。在澳洲要证婚的人,要持执照,我们在澳洲的徒弟,是政府主动授予的执照。

  3、心律法师:《红楼梦》中,曹雪芹借一曲《枉凝眉》,道出了多少伤感和无奈:“若是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宝玉和黛玉有缘相聚,却无缘相守,一个泣血而亡,一个伤心出家,上演了一出千古爱情悲剧。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情形:两个相爱的人,或因为误会,或因为经济、性格、父母等种种原因,只好黯然分手,他们也只能慨叹造化弄人。

  所以才有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之语,道出能有幸成为夫妻的不易,也提示大家要珍惜夫妻之间的缘分。

  而还有一些人,恋爱时也是你侬我侬,千恩万爱,感谢上苍能安排双方相识相知;情到深处,更是海誓山盟,海枯石烂,在父母亲朋的祝福下,双双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如果现实生活都能像童话故事中的结尾那样“王子公主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婚姻该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当然,很多人是很认真对待婚姻中,纵然双方会出现一些摩擦,争执,他们也会彼此包容,彼此谅解,一步步地慢慢适应,把婚姻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家庭的幸福让他们的人生分外精彩。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幸福的。还有的人,有缘相聚,也有缘相守了,却不珍惜,三天两头吵吵闹闹,……这样不仅伤害了夫妻间的感情,还害得双方父母为他们担忧,更不要说夹在中间的孩子,更是无所适从。别人劝解他们,要他们哪怕仅仅是为了孩子也该好好好好经营婚姻家庭,他们却说,这婚姻简直就是爱情的坟墓,夫妻分明就是一对冤家。


               



在佛教的眼里,夫妻的形成都是有莫大的因缘才能结为夫妻。而这个因缘主要是三种关系,一种是来还债的,一种是来报恩的,还有就是来讨债的。很容易分清楚的,如果恩恩爱爱过一辈子,这就是来报恩的;如果平平淡淡,这是来还债的;如果打闹撕扯,争吵不断,让你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那不用说了,肯定是来讨债的

夫父子夫妇。兄弟家室。知识奴婢。有五因缘。何谓为五。一曰、怨家。二曰、债主。三曰、偿债。四曰、本愿。五曰、真友。

何谓怨家。父子夫妇。兄弟宗亲。知识奴婢。相遇相杀。是谓怨家。
何谓债主。父母致财。子散用之。是谓债主。
何谓偿债。子主致财。供给父母。是谓偿债。
何谓本愿。先世发意。欲为家室,善心欢喜。厚相敬从。是谓本愿。
何谓真友。先世宿命。以道法因缘。共相承事。后相经过。生则明法。精进志和。是谓真友。

摘自《五苦章句经》

《善生经》里释迦牟尼佛讲述了夫妻关系的问题:

  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媟。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

  丈夫对待妻子、尊敬妻子有五件事情。第一就是以礼相待。尊重妻子,作为丈夫是不可以不尊重妻子,至于打骂之类的问题就更不应该了。

  其次是威严不媟。 这个威严并不是要整天板着脸,一丝不笑。威严是要有个大丈夫的样子。媟,是轻薄、不庄重。就是不要猥亵。男子汉的要有男子汉的气度。

  第三呢,是衣食随时。就是要供养家庭用度,随时衣物饮食都是丈夫的责任。挣钱养家哦。

  第四,是庄严以时。这个庄严可不是庄重的意思,是指装饰,打扮。要负责妻子的装饰、首饰。凡是结婚后不给妻子买首饰衣物的要痛心忏悔,痛改前非,直奔商场……。

  平时该送花送花,该给巧克力给巧克力。

  (看到这里女同胞们是不是对世尊非常崇拜啊)

  第五,是托付家事。家里的事情嘛,让妻子作主。由她打理。我们只负责国家大事就可以了。

  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

  妻子呢也有五件事情,对待丈夫。这可是非常有智慧的家庭哲学哦。

  先起、后坐。这是个礼节啊,而且还挺古老。现在都是女士优先了嘛。其实这里说的是尊重,在礼节上。其实在家里自己怎么过无所谓。在外面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不讲究女性该先起后坐,但这个问题还是如此。在外人前一定要尊重丈夫,男子汉们都比较好面子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和言,言语在女孩子来说特别要避免刻薄、尖酸,如果女人和颜悦色,说出来的话要比音调调高八倍更有效。糖衣炮弹成功率比较高。很多婚姻问题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如果你想婚姻幸福,那么家庭当中如果做到和言,成功了一大半呢。

  敬顺,一说这个恐怕很多女同胞要不高兴了。为什么要敬顺他,而他不敬顺我?其实敬顺不是说你什么都顺从。是指你要尊重丈夫的想法和意愿。有关于家庭的问题你的想法不是不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要尊重对方的想法、习惯。不要试图改变他什么、塑造他什么。如果你真的敬顺、尊重,大丈夫们倒是一般很容易被同化掉。

  先意承旨,是什么?是指不等到他开口就能知道他想什么、要做什么。帮他做好。这个要求很高哇。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结婚多年的老夫妻很多都可以如此的,对方还没开口,就知道他要什么。更何况男人的想法并不难琢磨。如果你能做到这种境界。不要说担心什么第三者、婚外情。你就是赶他出去,他都赖着不走地。

  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假如这些都做到了,那么对方则会安心,我们也不会担心什么婚姻问题。

请参考

“家庭的组合,不外只是个讨债还债的结构;自己既是亲人的债主,也是欠亲人债者,双重角色,双重身份,因果循环酬偿,重复著一个个泡梦人生。
女生最紧张婚姻大事,但我告诉你,谁是你的真命天子?一早已安排好,紧张是无必要的。寻寻觅觅,推推撞撞,竟然最后也是他,喜与悲,都要过一世;过来人,回首看,也必定会心我这段说话。要紧张的……”~常观世音师父

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13284168124佛教怎么看夫妻
慎庙罚答:夫妻如筷,愿天下夫妻都能如此。 七、佛教人士怎么看夫妻 1、南怀瑾:杭州城隍山城隍庙门口的一副对联。 这对子上联描写夫妇关系∶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夫妻不一定是好因缘,有的吵闹一辈子,痛苦一辈子。 下联说的是儿女问题∶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有债务关系,才有父母儿女。所以,人生...

13284168124占星师教你如何通过星盘看夫妻缘份深浅
慎庙罚答:1.本命首先你本命的征象。你的妻子或丈夫征象多少会在本命盘上有所显现。尤其是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位配偶(有些人有几任老公老婆的)你本命的太阳月亮、7宫多数会有所反应。而且往往夫妻“同命”,就是说有类似的相位。这些大家都听的多了,不做赘述。2、合盘怎么看合盘的意义。无论是比较盘还是组合...

13284168124教你如何从面相看婚姻
慎庙罚答:1、看婚姻哪里找,夫妻座上看好了。夫妻座就是两个内眼角方向,鼻梁部位,这里是面相判断婚姻好坏的主要位置。2、山根左右夫妻座,山根不断夫妻和。山根就是夫妻座,如果山根塌陷,鼻梁低瘪,婚姻一定不和。3、山根平满气色好,夫妻快乐翁姑笑。山根部位气色要好,肤色要正,要饱满,没有乱纹与恶痣,...

13284168124要怎么从面相看出配偶
慎庙罚答:教你从眉毛面相看配偶长相的技巧 1.眉毛有光泽,明润,娶妻漂亮。枯淡无光,娶丑女。2.如果眉毛有光泽但是长得不好,妻子长相一般。或者是眉毛长得很漂亮浓密,但是没有光泽,妻子长相一般 3.奸门,就是左右眼睛后方到发际间的两个小区域,也称为夫妻宫,奸门塌陷昏暗,眉眼不对城,妻不漂亮,丑。

13284168124夫妻的感情好不好主要看哪几个方面?
慎庙罚答:1.夫妻感情好不好,看下了班愿不愿意回家 家不仅是一个人身体的栖息地,更是灵魂的落脚点,是每个人心之所向的地方。从一个人每天下班是否愿意回家,可以判断Ta的婚姻和感情状态。一个每天下了班就着急奔家的人,要么是家里有自己最牵挂的人,要么就是家里能让Ta休憩身心,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13284168124怎么看两个人有没有夫妻缘分
慎庙罚答:2、两人互补性很强 如果两个人缘分很深的话,那么互补性是比较强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看彼此的身份地位、家庭条件,而是要看彼此互补性强不强。比如男女之间,如果是女方家庭条件很差,家里没钱,工作一般,但是她们长得特别漂亮惊艳,而且为人善良,识大体,人还很实诚。而这个时候,在缘分的驱使下...

13284168124如何看夫妻宫?
慎庙罚答:我们在看八字时,通过对日柱尤其是日支的分析,可以推出夫妻之间的相互关系,感情深浅,帮助找到适合相处的方式,进而为夫妻婚姻的指点迷津。 一、日支为财星 1、日支正财:即戊子,己亥,壬午,癸巳这四日。代表欲望,财运,懒惰性;真心付出的同时,同样也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代表勤劳、吃苦、持家的本性。 ①正财为喜用时,...

13284168124怎么算夫妻八字合不合,八字合婚速查表
慎庙罚答:夫妻八字合不合可以通过对比两个人的八字来判断。八字合婚速查表是通过对比两个人的八字,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判断配对的好坏。以下是简单的八字合婚速查表:1. 天干相合: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相合,即“合”2. 地支相合:子丑相合,寅亥相合,卯戌相合,辰酉相合,巳申相合,午未...

13284168124秘传八字断婚姻口诀,看生辰八字婚姻超准:如何从八字断婚姻
慎庙罚答:2、女找丈夫远近也同上,但女命官星在年月柱上,如夫星旺相多为早婚。八字算命绝密口诀教你批八字。看八字夫妻宫(日柱)婚姻断语55条: 3、妻星夫星在墓库中一个矮小,或一个身体不好或者无能(如不在墓而在杂气中有生扶夫或妻有本事),火土墓在戍,水墓在辰,金墓在丑,木墓在未,如辰...

13284168124面相如何看配偶
慎庙罚答:上面的方法虽好,但是需要我们手里有一本万年历,还需学会如何查询月支与日支。八字看配偶长相性格特点 1、看日支2、看配偶星 配偶星代表具体的人,配偶宫(日支)是配偶所在的位置,是配偶的家,也是配偶的生活环境,星、宫的喜忌对婚姻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1、看配偶相貌,主要看日支与夫妻星临何...


(编辑:容雍花)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