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四川的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求答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求广西玉林的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nian〕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矮子过河——安(淹)心
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爬坡——贪便宜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痴心妄想
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矮子坐高凳——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安禄山起兵——反了
庵堂里的木鱼一任人敲打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鹌鹑要吃树上果——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岸上按捞月——自费功夫;白费劲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倒牛头喝水——办不到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设法办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
按着脑袋往火坑里钻——憋气窝火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案板底下放风筝——飞不起来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nian)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个麻雀抬轿--担当不起
八个钱算命——哪能包你一世
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
八里庄的萝卜--—心里美
八亩地里一棵谷- 就这一个
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八千岁留胡子——大主意个人拿
八十老太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吹喇叭——有气无力
八十岁吹喇叭——寿长气短
八十岁的阿婆——老掉牙了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八仙桌缺只脚——摆不平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家)伙
八仙桌上的老九 ---挨不上号
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八旬奶奶三岁孙——老的老,小的小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八月的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
八字写一撇----少一划
巴掌被蚊咬——手痒
巴掌打空----劳而无功
巴掌蒙眼睛——其实遮不住天
巴掌劈砖头——硬功夫
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
叭拉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扒了皮的癞蛤蟆--活着讨厌,死的还吓人
芭蕉结果--一条心
疤痢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拔河比赛--两头拉
拔节的个个笋--天天向上
拔了萝卜窟窿在--有根有据
拔了萝卜有眼在--不得白就力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鸽子--飞不了
拔了毛的鸽子--看你咋飞
拔了毛的狮子--惹你笑
把镰刀卡在喉咙里--吞也吞不下,吐又吐不出来
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把手插在磨眼里--自找苦吃
把它当枕头--置之脑后
把珍珠当泥丸--真不识货
靶场上练瞄准--睁只眼闭只眼
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白玻璃瓶装清水--看透了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
白菜熬豆腐--谁也不沾谁的光
白菜长心--老了
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白菜煮豆腐--一清二白(白菜、白豆腐)
白痴的葫芦--傻瓜一个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调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调
白骨精的饭食--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白骨精装袋新娘--妖里妖气
白灰店里买眼药--找错了门
白萝卜扎刀子--不出血的东西
白娘娘斗法海--精打光
搭起牌楼卖酸枣--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搭起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
搭起戏台卖螃蟹--货色不多,架势大
打靶不中----偏了心
打靶中靶心--不偏不倚
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上不了阵势
打半边鼓--旁敲侧击
打草人拜石像----欺软怕硬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打出的子弹射出的箭----永不回头
打出来的口供--不实
打灯笼走亲戚----明去明来
打电话遇忙音--不通
打豆人困觉--做事不当事
打断了的胳膊--往外拐
打翻了的调味羹--酸甜苦辣味都有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打谷场上的麻雀--胆子早练大了
打鼓不打面--旁敲侧击
打好的鱼网--心眼儿多
打呼噜听见放炮--吓人一跳
打架揪胡子--谦(牵)虚(须)
打酒只间提壶人--错不了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打开蜜罐又撒糖--要多甜有多甜
打开天窗一一说亮话
打烂缸子作瓦片--不合算
打锣卖糖--各干一行
打鸟没打中----非(飞)也
打鸟人的眼睛----尽往上看
打鸟姿态----睁只眼,闭只眼
打破脑袋叫扇子扇--豁出去了
打上黑脸照镜--自己吓虎自己
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
打鼠不着反摔碎罐罐--因小失大
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
打铁掉地下--白搭一火
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打蚊子喂象--不顶用
打下锅沿补锅底--不划算
打针鼻眼里往外望--小瞧死人了
打肿脸充胖子--冒充富态
打着灯笼拾粪--杖死(屎)
打着灯笼偷驴子--明人不做暗事
打足了气的皮球--蹦老高
打足气的皮球----一跳三尺高
打足气的气球----早晚要炸
大白天见阎王--活见鬼
大车后面拴小牛--歹毒(带犊)
大船开到小河里--搁浅
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大道上的驴--你不骑我骑
大肚罗汉戏观音--睁只眼,闭只眼
大肚子不生孩子--尽背虚名
大肚子踩钢丝--挺(铤)而走险
大肚子老婆骑驴--靠前不行,靠后也不行
大肚子上班----挺着于
大粪池里游泳--不怕死(屎)
大粪缸里练游泳--真是不怕死(屎)
大风暴地里吃炒面----有口难开

1蝙蝠身上插鸡毛--你算什么鸟
2.苍蝇采蜜--装疯(蜂)
3.茶壶里的水--滚开
4.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5.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6.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7.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8.裁缝不带尺--存心不量(良)
9.《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0.鼻孔喝水--够呛
11.车祸--乘人之危
12.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13.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14.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15.肮脏他娘哭肮脏--肮脏死了
16.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
17.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18.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9.五百块分两下--二百五
20.牛屎虫搬家--滚蛋
21.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22.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23.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24.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25.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26.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27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28.狗咬叫花子--畜牲也欺人
29.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30.骆驼生驴子--怪种
31.种地不出苗--坏种
32.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33.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34.强盗画影像--就你那副贼形
35.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36.瞎子拉琴--瞎扯
37.上打口红--装纯(唇)
38.春哥敲门--蠢(春)到家了

民歌:

《清早起来大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摘葡萄》、《下田薅秧排对排》

《康定情歌》大概是流传最广的四川民谣。1952年中国康藏青年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康定情歌》荣获银质奖章。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推出的唯一一首中国民歌也是《康定情歌》。

这首歌,其实是先在康定藏汉群众中自由传唱的,它当时不叫《康定情歌》,而叫《跑马溜溜的山上》。跑马山当初也并不叫跑马山,叫仙女山。一位老人说,他们十几岁时在康定听见的《康定情歌》是这样的:“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的照在朵洛大姐的门,朵洛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会当溜溜的家来会为溜溜的人……”
40年代初,音乐人吴文季来康定采风,他记录整理了《跑马溜溜的山上》的原始词曲。后来,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专的教师江定仙将这首民歌精心编曲整理出来,后由当时著名的歌唱家喻宜萱在南京演唱,从此此歌走向全国。
歌词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哟
月亮弯弯,看上溜溜的她哟
一来溜溜地看上,人才溜溜地好哟
二来溜溜地看上,会当溜溜的家哟
月亮弯弯,会当溜溜的家哟
世间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地爱哟
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地求哟
月亮弯弯,任你溜溜地求哟

《采花》

这首民歌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歌词用纯朴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年中每个月开什么,使人们从中得到生活和生产知识﹐富有趣味性。
这首歌是一首并置型三句体结构的歌﹐它的第二句旋律开放﹐采用了一个大的弧型﹐感情起伏比较大﹐与第一句的回返式旋律进行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不稳定的结构功能﹐第三句比较收拢﹐较稳定﹐欣喜的心情表现的比较内在﹑隐约。
歌词
正月里采花无哟花采,二月间采花花哟正开,二月间采花花哟正开。
三月里桃花红哟四海,四月间葡萄架哟上开,四月间葡萄架哟上开。
五月里石榴尖哟对尖,六月间芍药赛哟牡丹,六月间芍药赛哟牡丹。
七月里谷米酿哟成酒,八月间闻着桂哟花香,八月间闻着桂哟花香。
九月里菊花怀哟里揣,十月间松柏人哟人爱,十月间松柏人哟人爱。
冬月里腊月无哟花采,霜打的梅花遍哟地开,霜打的梅花遍哟地开。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们为表达对红军的爱戴和盼望红军早日到来﹐为他们解脱苦难﹐推翻黑暗的统治﹐解放家乡的心情﹐他们在原曲调上重新填了词﹐并将原来的歌名《采花》改为《盼红军》。歌词如下:
正月里采花无哟花采,采花人盼着红哟军来,采花人盼着红哟军来。
三月里桃花红哟似海,四月间红军就哟要来,四月间红军就哟要来。
七月里谷米黄哟似金,造好了米酒等哟红军,造好了米酒等哟红军。
九月里菊花抱哟在怀,红军来了给哟他带,红军来鲜花给哟他带。
青枝绿叶迎哟风摆,红军来了鲜哟花开,红军来鲜花遍哟地开。
《太阳出来喜洋洋》
这是一首四川山区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山歌。歌中表现了砍柴小孩迎着朝阳﹐拿着开山斧﹐挑着扁担﹐翻山越岭﹐边干边唱﹐乐观开朗的情景。歌词通俗纯朴﹐富有四川地方特色。曲调高亢﹑明快﹐富有活力。两者结合紧密﹐有着浓厚的地方风格。歌中多处运用了山区赶猪牛的"罗儿"﹑"欧郎罗"的吆喝声及锣鼓声"郎郎扯---光扯"的象声词作衬词﹐增加了这首歌的欢乐气氛。

迎着阳光清晨,万物在太阳慷慨普照下体现一片盎然生机,喜气洋洋,令人振奋,带来一天好心情。“太阳出来口罗喜洋洋口罗朗口罗,挑起扁担朗朗脆咣脆上山岗口罗朗口罗……”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建设自己的新生活而热情地劳动着。

歌词
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罗啷罗,挑起扁担啷啷扯光扯,上山岗哟啷罗。
手里拿把锣儿,开山斧罗啷罗。不怕虎豹啷啷扯光扯,和豺狼哟啷罗。
悬崖陡坎罗儿,不稀罕罗啷罗。唱起歌儿啷啷扯光扯,忙砍柴哟啷罗。
走了一山罗儿,又一山罗啷罗。这山去了啷啷扯光扯,那山来哟啷罗。
只要我们罗儿,多勤快罗啷罗。不愁吃来啷啷扯光扯,不愁穿哟啷罗。
《槐花几时开》
《槐花几时开》是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它实际上是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形成年代久远,清光绪年间刻本《四川山歌》中就载有它的歌词。

据宜宾市音乐工作者龙厚仁研究,它的曲调采自宜宾地区一种被称作“神歌”的山歌歌腔。这种歌腔,过去是川南农村大户人家婚葬、祝寿、敬神时,请一批民间歌手来家里演唱的。几经演变,其内容已完全脱离婚葬、祝寿、敬神的束缚,而常以一些幽默的词句、腔调来反映农民生活和思想感情。《槐花几时开》就是在川南“神歌”的基础上,几经演变,精雕细刻而成的四川民歌珍品。
这首歌的歌词只有短短的四句: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
手把栏干(啥)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
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
寥寥数语,就把一个坠入爱河、伶俐而羞涩的农村姑娘形象活脱脱地托现在我们眼前,其语 言纯朴、生动,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听起来格外亲切、甜美。
著名的老一代川籍歌唱家,每到全国各大城市开独唱音乐会,都把这首家乡民歌作为“压台” 曲目。往往一经开唱,不再唱一、二遍是下不了台的,可见这首经典四川民歌的无穷魅力!
《摘葡萄》
这是四川川东的一首山歌。在西南地区内,与云南、贵州山歌相比,四川山歌更多具有汉族音乐较单纯的本色。四川山歌的曲调比较挺拨、坚韧,尤如那里的山光水色,并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传统。这首川东的《摘葡萄》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含蓄、幽默地表达了恋人的单相思之苦,同时又表现出四川人的爽朗和豁达的性格。

歌词
那山没得这山高,这山有一树好葡萄;
我心想摘个葡萄吃,人又矮来树又高。
那山没得这山高,这山有一树好花椒;
我心想摘个花椒尝, 麻乎麻乎啷开交。
“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谓天府。”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文学家刘向在他的《战国策》中这样描述过四川。从此四川在中国独享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看不完的民族风情,听不够的四川民歌……“天府之国”的含义在这里无限延伸。

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四川民歌

小二郎


15219882068关于四川的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求答案,,,
卢雁松答:民歌:《清早起来大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摘葡萄》、《下田薅秧排对排》《康定情歌》大概是流传最广的四川民谣。1952年中国康藏青年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康定情歌》荣获银质奖章。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推出的唯一一首中国民歌也是《康定情歌》。这首歌,其实是先在康定藏汉...

15219882068经典的四川民歌有哪些?
卢雁松答:1、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渝东民歌,词和曲均出自于音乐家金鼓先生之笔。歌曲诞生地为重庆沙坪坝,是金鼓先生于1942年在重庆从事地下党工作期间创作完成的。歌曲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广泛传唱于国内外。2、康定情歌——四川民...

15219882068四川民歌民谣有哪些
卢雁松答:1、《太阳出来喜洋洋》《太阳出来喜洋洋》词和曲均出自于音乐家金鼓先生之笔。歌曲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广泛传唱于国内外。2、《康定情歌》《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原西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经吴文季、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

15219882068谁有四川民歌歌谣的歌词加赏析??
卢雁松答: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嫌话。(反映顽童引起邻里口舌)扯锯还锯,家婆门口有本戏。要请外孙来看戏,没得啥子好吃的,牛肉包子夹狗屁。(反映儿童顽皮贪吃)东打铁,西打铁,打个剪刀送姐姐;姐姐要我歇,我不歇,我在桥...

15219882068中国有什么民间歌谣
卢雁松答:1、东方红 这首歌曲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2、康定情歌 是由四川宣汉的李依若创作于...

15219882068四川民歌螃蟹歌的歌词
卢雁松答:歌名:螃蟹歌 歌手:王喜 / 李珊 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螃呀么螃蟹哥,八呀八只脚 两只大眼睛,一个硬壳壳。一个螃蟹八只脚,两只眼睛那么大的壳 两把夹夹尖又尖,走起路来么撵也撵不着。一个螃蟹八只脚,钻进水中撵也撵不着 两把夹夹尖又尖,夹着哪个甩也甩不脱。螃呀么螃蟹哥,八呀八...

15219882068四川民歌有哪些?
卢雁松答:辣妹子-宋祖英(也有说是湖南民歌) 摘葡萄-练正华(现在成了重庆民歌) 这山没有那山高-李存莲 晾衣裳-黎素华 隔河看见嫂爬岩-练正华 高高山上一树槐-练正华 断桥-田临平 打金枝-田孟君、王铁军 小放风筝-程永玲 栽泡桐-练正华 妹儿又勤快-黎素华 这个螃蟹实在恶-练正华 王哥调-李存莲 兰桥汲水-黎素华 望郎-...

15219882068羌族音乐简介羌族有多少种民歌?
卢雁松答:羌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毛文羌族自治县。其他分布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30多万。羌语是汉藏语系缅甸语系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常用汉字。羌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和歌舞音乐。包括山歌,劳动歌,民谣,巫师歌。歌舞有两种:节日歌舞和丧葬舞蹈。羌族民歌在羌语中被称为“拉娜”或...

15219882068中国的民歌都有那些?
卢雁松答:一、小调 小调主要流行于城市乡镇之间,歌曲的曲调大多比较舒缓,结构也比较方整,常采用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风俗作为体裁,如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无锡景》,《拔根芦菜花》,云南民歌《锈荷包》,四川民歌《敬茶歌》等。关于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有很多版本,这有牵扯到...

15219882068四川二月二有什么讲究吗
卢雁松答: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农家人对年景充满祈盼,他们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播种而激动,祈求传说中的“龙”此时能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


(编辑:艾逃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