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实现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幼儿园教学如何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日呢使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2)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作基础。教学中要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3)要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只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亲身的实践活动;
二是只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忽视书本知识和老师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系统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概念: a) 直接经验学习:它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直接经验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直接经验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先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然后经过分析和操作等过程,对学习对象进行加工、改组,最后从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问题。 b) 间接经验学习:它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的人类的社会经验,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使其成为自己认知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发明创造的工具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直接学习经验与间接学习经验的特点: a) 直接学习经验学习的特点; i. 学生在学习中起到核心作用;生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搜集各方面的材料进行推理、实验等。 ii. 学习内容与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通过推理或是实验后得出的答案是不能确定的。 iii. 知识的零散性;学生通过实验所得到的知识是一个相对零散的、独立的知识体系。 iv. 学习过程中需要主动参与其中,通过亲身经历,运用知识,转化知识,最终获得知识的过程 v. 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人际交流、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锻炼,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能力素质。 vi.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态度,这种经历使他们的探究更具有个体价值,对其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b) 间接学习经验学习特点: i. 教师是主导者;间接经验学习非常强调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间等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需跟随教师指导的步伐进行积极的理解和接受。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道德素质和知识储备等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ii. 教学内容是确定的;学习的内容主要由教材或是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学习者不需要发现,只需要接受和理解。在这种接受和理解中,几乎没有对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习者的任务就是接受以定论形式呈现的知识。 iii. 强调学习者的原有知识;间接经验学习是一种个体经验的形式去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人类学习的过程。由此可知,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这种原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新知识的学习是不能接受的。 iv. 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接受来自教师或是书本已成定论的各种刺激,并在学习中由教师的教学形为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相应的反应过程。 v. 学生通过对知识的量的积累促成能力的养成。 vi. 情感的态度作为实现知识强化记忆和运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仍然以认知目标为主,以知识的传承为核心要件。 (三)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的优缺点: a) 直接经验学习的优点: i.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实践技能及推理能力。 ii. 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问题本质内部,深入内部的能力,对一个问题的处理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iii. 对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要求不是太高。 b) 间接经验学习的优点: i. 间接经验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人类 在长期的实践秘认识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ii. 间接经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我们所处的社会及时代的变化相当快,新的知识不断出现(由其是在互联网上)。人们必须终生学习才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从书本或是互联网上学习就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iii. 间接经验学习的成本低,与直接经验学习相比较,间接经验学习对教育设备、设施的要求教低,经济易行。 c) 直接经验学习的缺点: i. 学生学习知识的量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内较少。 ii. 知识来源渠道较狭窄。 iii. 学习成本较高(实验室及各种器材)。 d) 间接经验学习的缺点: i. 对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有一个要求。 ii. 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不如直接经验学习。 iii. 容易使学生学习成为机械性。 (四)当前我国大学校园学习环境现状: a) 从教人员较少;由于近年我国大学普遍扩大招生,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一再加大,再者有从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的学校,原来上专科的教师一下子成了教本科的老师。 b) 实验资源不丰富;很多大学虽建有实验室,但是器材很少,学生一个学期也就仅能做有限的几次实验。这从根本上不能解决学生实验的需要。 c) 图书资源丰富;大学的图书馆是每一个大学都有的,且这里一般都藏有上百万图书。 d) 互联网资源丰富;校园网络为大学的基础硬件设施之一,一般情况下本科院校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保证了学生在校能够轻松上网并查找资料。 (五)结论: a) 通过对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的特点及其优缺点的分析,再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的基本现状。我认为大学生学习应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直接经验学习为辅。 b) 首先,我国政府考虑到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所以不移余力地完善初、中等教育,使我国公民都能接受基本的初等教育,决大部分能够接受中等教育。花大力气办好高等教育,虽然我国政府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平均到每一个受教育者头上的教育资源是相当的少的,这就决定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与共享性。其直接的发展结果是间接经验学习资源(图书馆藏书)丰富。 c) 其次,我国青少年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大,基于此国家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这其中又以高等院校为中坚力量,而在校大学生更是有条件接受来自网络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的个体认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获取间接经验, 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以及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如磁带、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这 是间接认识的道路.另一种则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是直接认识的道路.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师生沟通间接经验与直接 经验交融的重要环节。
  1、正确理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基本含义:

  直接经验:“是每一个人在认知、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亲自获得的经验,是个人的体验(即书本知识)②”。

  间接经验:“既包括他人的经验,也包括人类的经验(种的经验)——人类在文明的演进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③。

  2、明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相互依存的,“间接经验是无数的直接经验整合的结果,是辨证统一的规律④”。

  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只有在理解和明确二者的含义和关系后,才能在教学中很好地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

  3、教师在教学时应打破传统教学体制对教学的束缚。教学的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室、书本,而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当前生活、社会现状、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供亲身经历的机会,让学生去感知世界、认识生活、了解社会,让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直接经验。

  4、“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⑤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只是注重传授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忽视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联系,或者说联系得不够。这样的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或者去记忆。这给学生的感觉是:与生活世界的距离太远,加深了知识的陌生程度,让学生难于接受。反之,其效果就很好。例如: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初二年级历史“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⑥”时,虽然学生对于前面“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政策变化方面接受起来较难,但在讲到后面的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的交往⑦”时,向学生提问“你的身边是否有人到过台湾?你知道从台湾回来探亲的人吗?”或者“两岸的领导人是否有互访活动?”(让学生举手回答)。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有的说有宋楚瑜访问大陆、有的说有连占访问大陆、有的说我的邻居家有位老爷爷就是从台湾回来的。受到表扬的学生们显得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还给学生列举了现住在绥江三中校内的罗跃英老师的父亲就是从台湾回来的,以及绥江与此有关的其他实例。还向学生讲述了今天我们都有机会随旅游团到台湾去旅游的现实来证明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关系,加深了学生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政策因时而变的理解。而这些是书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但今天的时事就是明天的历史。学生听起来有趣,又很容易地接受了书本上的说法。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生活中,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5、学生亲身经历和和学生单纯地记取结论同等重要

  教师教学应该“授之以网”,而不能单靠“授之以鱼”。虽然书本知识强调记忆结论、运用结论,但亲身经历探究、获取结论的过程同样重要。古今中外,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理、牛顿因观察到苹果的下落而诞生了万有引力定理、中国历史的曹冲称象等等。在比如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时,如果单凭历史老师照本宣科讲述中国历史悠久与古代科技的发达,空洞与枯燥乏味的感觉对于学生来讲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教师在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的历史名城、古迹、遗址等方面的介绍;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或假期带学生去(有条件的家庭):登长城、游古都(西安、北京故宫、洛阳、开封、南京等等)、逛古城如云南的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感知历史、触摸历史,学生就很容易地接受历史知识。今天许多城里的学生不知道马铃薯是在土里生长,而误认为是结在枝丫上果实。出去春游时看见小麦的嫩苗说成是韭菜等等。而这些与生物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如果生物老师结合课本理念带学生去实地考察或者向农民了解一些农作物的有关知识。这比单纯地讲解生物课本上结论性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变间接经验为自己的直接经验。达到了二者的有效交融。

  综上所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良策。是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中应该做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


17670553862幼儿园教学如何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鬱常树答: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日呢使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2)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作基础。教学中要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3)要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书本...

17670553862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这一规律?
鬱常树答:直接经验是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以...

17670553862教学过程四大规律
鬱常树答: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使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3.反对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片面观念 ①只强调间接经验:赫尔巴特。②只强调直接经验:杜威。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

17670553862简述教学过程的四条基本规律
鬱常树答: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个体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2、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

17670553862教资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鬱常树答:教资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如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的一种认识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短时间内获得...

17670553862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鬱常树答:(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直接经验就是学生在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悟、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文化成果,是个体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1.学生以学习间接...

17670553862试述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
鬱常树答:【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②...

17670553862如何理解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鬱常树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主要体现如下:(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学为青少年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洁净化、系统化、心理化,组成课程,编成课本,引导学生...

17670553862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鬱常树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争论中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

17670553862教育的四个基本规律
鬱常树答:四个基本规律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都为间接经验,同时也应...


(编辑:却媚狱)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