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描述茶的诗词与赏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描写茶味道的古诗

描写茶的古诗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1、《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释义: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释义:
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
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
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
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
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
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释义:
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双井茶送子瞻》宋代: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释义:
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5、《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释义: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关于茶的诗词汇总如下

1、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2、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3、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4、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

5、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茅光照玉瓯青。

6、不闻鸡犬声,茶烟起庖厨。——宋·刘克庄《访李公晦山居》

7、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8、愿茶坊酒肆,递互相传。——元·马钰《满庭芳证仙果》

9、寂寂孤村竹映沙,槟榔迎客当煎茶。——宋·陈与义《和大光道中绝句》

10、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性德

11、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12、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13、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14、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

15、为报儿曹道,先收待客茶。——宋·曾丰

16、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17、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18、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

19、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20、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21、周原膴膴隶台纲,茶篚驰供玉食香。——宋·赵汝腾《再用韵答饶计使》

22、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23、清茶相对饮山卮,忆在西峰寺里时。——宋·释永颐《次韵答周伯弓信后见寄》

24、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25、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26、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27、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28、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29、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30、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 宋)苏轼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中国最值得欣赏的十七首茶诗词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山家

(唐)张继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中国最值得欣赏的十七首茶诗词

吃茗粥作

(唐)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避炎晖。

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14772222095有关茶的诗词赏析
元满贾答: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幽雅的茶园,茶园里青翠欲滴,而随着一片红花的落下,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流逝。诗人决定去桃源拜访茶神,以期领悟到更精深的茶道和生命智慧。3.大红袍-欧阳修《大红袍》是宋代文学大师欧阳修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以“大红袍”为主线,饱含深情地讴歌了茶的品质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14772222095茶的古诗词赏析
元满贾答:仰一峰之顶,俯千仞之崖。清泉为芝,凉茗为活。运山石之热,炊蒸箨之香。4.《枫桥夜泊》(茶为心灵的慰藉)中的“焚香”焚香一夜晚,杏花春雨绿。闻犬吠,人声断。愁蝶落花底,离人渡夜去。5.《荆南王氏墓》(茶与生命的短暂)中的“磨茶道士”道士磨茶出薄雾,瘦月映照帏幄凉。若不尽杯落...

14772222095求赞美茶的诗词歌赋、精美篇章、对联名言、俗语谚语及个人诚挚感受.谢 ...
元满贾答:其诗倒读为: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古诗 以下是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14772222095咏茶的诗词
元满贾答:《寒夜》杜耒〔宋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赏析: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

14772222095关于茶和人生的古诗词
元满贾答:3.关于茶的古诗20首 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

14772222095黄庭坚《品令·茶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满贾答:黄庭坚生长于茶乡修水,从小耳濡目染乡亲们种茶、采茶、卖茶的生活,它对茶和茶农怀有深厚的感情。黄庭坚一生辗转沉浮,流浪多地,与家乡渐行渐远,茶的气息中蕴染著作者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作者为了表现对品茶的喜爱之情与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写下这首咏茶词。 诗词作品: 品令·茶词 诗词...

14772222095陈瑞山(台湾)《茶叶》诗词原文及赏析
元满贾答:【赏析】明咏茶叶,暗喻人生。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从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与现象中体察出关于人生的、社会的哲理内涵,而且不着痕迹天然趣成地将其中的内涵暗暗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生发出同诗人一样的、甚至超越诗人的感受与联想。这首诗就是这样的。茶叶是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因而也是最熟知的...

14772222095借茶抒情的诗句
元满贾答:——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3.关于茶的古诗20首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14772222095描述茶的诗词与赏析
元满贾答:1、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2、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3、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4、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5、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茅光照玉瓯青。6、不闻鸡犬声,茶烟起庖厨。——宋·刘克庄《访李公晦山居》7、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

147722220957首关于茶的诗词
元满贾答:七首关于茶的诗词 《七碗茶歌》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译文:喝第一碗唇喉都湿润,喝第二碗去掉了烦闷。第三碗刮干我的胃肠,最后留下的只有文字...


(编辑:高包娇)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