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现在我们常说的“衣裳”在古代是两个词,指两种不同的衣服,它们分别指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我们常说的衣裳的裳古时候是指?

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是保护的意思,“蔽”有遮羞的意思。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所以一件下裳就得用几块狭幅布横拼起来,样子象一幅腰围。这种古老的服制,直到周代还作为礼服的一部分保留着,在祭祀和朝会时穿着。后来,衣裳泛指衣服。在赣语中还在使用这种称呼。

处于现在的我们,每年都会填几件新的衣裳,但不知大家知不知道,在古时候的的“衣”和“裳”是分开的,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衣物。可能大家会讶异,衣裳是分开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所说的衣裳指的是是一件衣物,但古代不是,它们各有所用。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在尧舜时期就有了衣裳制,在古代,衣裳的“裳”念“cháng”。到后来才把它念成“shang”“衣”狭义上讲指的是上衣,往大了方面讲包括一切可以遮盖身体的东西,在古代分为头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范围很广;“裳”一般指的是下衣,分为两片,分别遮蔽前后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上衣下裳。这就是他们两个最本质的区别。

“头衣”简单了说就是帽子之类的东西,但并不代表全部的帽子,因为那时的帽子好多都有自己专有的名字。“上衣”,“下衣”就不必多说了,大家多知道,关键是“足衣”,“足衣”顾名思义,脚上穿的东西―袜子和鞋子。它在两汉时被分为内衣和外衣,就是内袜外鞋。
“衣”和“裳”他们两个在《诗经》中也是有所体现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说的就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穿衣服,把衣和裳穿的颠倒了,也就是上衣和下衣穿反了。又如“绿兮衣兮,绿衣黄裳”也是说上绿衣和下黄裳的。

到了汉朝是“裳”慢慢的变成了裙,“裳”是两片,系于前后,“裙”是一片,直接呈包裹状。
直到现在,随着时代的向前推移,衣裳才合二为一。
以上就是古代“衣”和“裳”的区别,现在年年买衣服的我们别搞混了哦。
以上仅表个人看法,如需补充,欢迎评论。

在古代“衣”和“裳”指的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衣服哦~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衣”一般指上衣,“裳”一般指下衣,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

在诗经中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到了汉代的时候,人们在正规场合一般会穿深衣。什么是深衣呢?原来深衣就把衣和裳连接了起来。

深衣可是有着严格的规制呢。《礼记》说:“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比如:穿深衣的时候,短不能露出肌肤,长不能披在地上。一般要十二幅布做成,以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袖口必须要圆,领口要方以合“规矩”等等。

总之深衣的构造复杂,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直到清代人们才渐渐弄清深衣的本来面目呢!

同时秦汉时期人们日常穿的服装还有袍服、祥衣、檐褕等等。

起初袍是作为内衣穿在身上的,外面必须要有外衣罩住。到了汉代逐渐演化为外衣成为另一种常见礼服啦。

有研究说,古人服装原本是上衣下裳,后来为了方便,就将衣和裳缝接起来,深衣就是这种样式。

再到后来干脆衣裳上下相通,通体而下不再讲究缝接,这便成了禅衣。

除了这些宽大修长足以蔽体的上衣,汉代人下身穿的有禅、袴、裙等衣服。

以禅为例,有种名叫犊鼻禅的样式,有人认为它就是用一块布缠在腰上的。

据《史记》记载,当年司马相如就曾穿着犊鼻祥与菜佣酒保一起劳作混迹于市场中。



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是保护的意思,“蔽”有遮羞的意思。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所以一件下裳就得用几块狭幅布横拼起来,样子象一幅腰围。这种古老的服制,直到周代还作为礼服的一部分保留着,在祭祀和朝会时穿着。后来,衣裳泛指衣服。在赣语中还在使用这种称呼。

原来“衣”一般指上衣,“裳”一般指下衣,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后来为了方便,就将衣和裳缝接起来,深衣就是这种样式,等等

同时秦汉时期人们日常穿的服装还有袍服、祥衣、檐褕等等。有研究说,古人服装原本是上衣下裳,后来为了方便,就将衣和裳缝接起来,深衣就是这种样式。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裳”指下衣,就是常说的“上衣下裳”。


18562738504现在我们常说的“衣裳”在古代是两个词,指两种不同的衣服,它们分别指什 ...
薄枝帝答:在古代“衣”和“裳”指的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衣服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衣”一般指上衣,“裳”一般指下衣,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在诗经中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到了汉代的时候,人们在正规场合一般会穿深衣。什么是深衣呢?原来深衣就把衣和裳连接了起来。...

18562738504人们常说的衣裳在古代其实指两种不同的服饰其中裳指 衣裳的出处
薄枝帝答:1、裳指裙子。2、“衣”一般指上衣,“裳”一般指下衣,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而古代时期中国还没有裤子,多以裙子为服饰。3、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朝代】唐 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8562738504古人常说衣裳,那么“衣”和“裳”究竟有什么区别?
薄枝帝答:1. 在现代,"衣裳"一词通常指代衣服,但在古代,"衣"和"裳"是两种不同的衣物。2. "衣"在古代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上衣、头衣、下衣和足衣等,是用来遮盖身体的各种服饰。3. "裳"在古代主要指下衣,是一种分片式的服装,用来遮蔽身体的前后部分。4. 在尧舜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衣裳制度,"裳"...

18562738504衣裳的古义和今义
薄枝帝答:衣裳的古义是上衣和裤子,今义是衣服。相关内容:衣裳古义指古时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常。《说文》:常,下帬也。在东汉荀爽的《九家易》讲述了: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乾为天,坤是地,在中国,天地所代表的意象...

18562738504古人常说衣裳,那么“衣”和“裳”究竟有什么区别?
薄枝帝答:中国在尧舜时期就有了衣裳制,在古代,衣裳的“裳”念“cháng”。到后来才把它念成“shang”“衣”狭义上讲指的是上衣,往大了方面讲包括一切可以遮盖身体的东西,在古代分为头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范围很广;“裳”一般指的是下衣,分为两片,分别遮蔽前后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上衣下裳。这就...

18562738504古代衣裳的衣是指
薄枝帝答:古代衣裳的衣是指上衣,但是实际上范围很广,衣又分为头衣、上衣、下衣、足衣等。在古代,衣裳是分开的,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服饰,裳指的是裙子,最开始分为两片,到汉朝后变成一片,呈包裹状,到了后来,衣裳就泛指衣服了,没有太多的区分。

18562738504简约而不简单,唐朝的男子是怎么样戴帽穿衣的?
薄枝帝答:人们现在常说的“衣裳”,在古代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部分。 不过,对于男装来讲,裳和裙还是略有不同的,裳更多的是起到礼服的作用,而裙则是衣服的基本款。 实际上,除了作为朝服等礼服以外,唐代男子穿裳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礼宾图》中就是穿裳的唐代官员。 2、袴褶 袴褶最早是指套在腿上的筒子,类似于现在的...

18562738504现代所说的“衣裳”与古代词义一样吗 古人穿什么衣服
薄枝帝答:《现代汉语词典》中,“衣裳”解释为上衣,常用在口语中。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说的衣裳,仅仅指的是上面穿的衣服,不包括下面的裤子。在古代,“衣裳”也是这种含义吗?在古语里,“衣”通常指的是上衣。《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绿兮衣衣,绿衣黄裳”说的就是...

18562738504古人对衣服的雅称
薄枝帝答:1、社会地位和身份:古代衣服在社会中常常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帝王、贵族和富人通常穿着豪华的服装,而普通百姓则穿着简朴的衣物。衣着被用来区分不同阶层和身份。2、服饰的象征意义:古代的服饰常常具有象征性意义。某些服饰可能代表了宗教、宗族、权力或其他特定的象征。例如,在中国,龙袍通常...

18562738504"衣服"和"衣裳"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薄枝帝答: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是有区别的,衣服,现在泛指我们身上穿的服装。而“裳”实际指的“下衣”,是指古代男子穿的类似于裙子的服装。而根据现代人的口语习惯,衣服和衣裳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编辑:莫璐砌)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