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急!!!求超经典短篇小小说(400~500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急求小小说(500字内的),多谢!~

换手

事情是这样结束的。
已经忘了是因何而起的口角,接续的不是彼此偃旗息鼓的妥协,却替换上了更长更冷的对峙。手里一张吃剩的饭团塑料包装纸捏了又松,松了又捏后,最后被斜投到了垃圾筒外。
遵循一切好聚好散的套路,皆雨看着邱一鸣走向那个被自己扔偏在地上的纸团时,她扭开头,说了被应用在所有类似结局里的话。全句的关键词是“分开”。末尾的语气助词是“吧”。
男生半弓下去的肩缓慢地重新直起。随后动作的却不是手,而是突然右脚一抬。
啪!——哐当!——
踢飞几米的垃圾筒。滚出几个完整或捏瘪的易拉罐,果皮,不知来历的包装袋。
把原先落在地上的塑料纸冲到了不知何方。


以上这些的时态为一年前。
一年后。也就是此刻,皆雨被不知该如何形容的双亲扔到了遥远的爷爷家“休假”,尽管皆雨怎么看都觉得是他俩想要单独庆祝一下结婚二十周年,而把她当累赘似地请走。
女生在父母微笑的挥手里嘴一厥地跳上列车。指向目的地的行程预告说有十四小时。她来得早,卧铺车厢里的人数尚且寥寥,皆雨坐在下铺上,从被妈妈塞满的包里往外掏着水果和零食。
听得见一些说话声,认识的人之间熟络的口气,陌生的人之间客套的聊天。渐渐声音变得热闹起来。说明登乘的旅客正逐渐把车厢填满。在与皆雨同一卧铺位的另几人纷纷到来时,女生已经歪歪地躺倒在了下铺床上,稍蜷着腿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可坐的空间。
半仰的视角,因为有小桌板和头顶床铺遮挡的缘故,看见的只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从那个多边形里能够获知的内容——中年妇女的发型,小女孩扎在马尾上的装饰花——那么自己对面铺位上的应该有对母女吧。又或者,举着手机哇啦哇啦与人说话的大叔,留个飞快翻动的嘴皮特写——只希望他晚上呼噜不要打得太响。
大叔勤奋的嘴巴接着换成了另一人的手。在那个多边形的视界里。是刚刚抵达的又一个同铺位乘客,背着身的关系看不见脸,倒是举起行李的手最清晰。等它动作着脱下外套后,皆雨对面的下铺上传来了有人落坐的声音。
停顿了约有五秒。
女生慢慢收过腿,撑直坐起来,朝那边望去。


十四个小时的旅途,睡一觉就差不多过去,准备了足够的食物,MP3里的电池也充得满满。虽然车厢里会播放一些音乐或广播,可怎么会喜欢那些“大路”的通俗歌曲呢。
沿途无尽的山和村庄。
晚上的车厢里空调关闭,不知会不会热醒。
——理当是这样的。理当是普通到不会出现半个“居然”的旅途。


“唷。”皆雨对邱一鸣说。
“……居然……这么巧么。”男生眼里的惊讶延伸了一点到嘴角。
“嗯……”
“好久没见。”
“……唔唔……”
车厢乘务员捧着大大的皮本子挨个过来换卧铺牌。皆雨赶忙翻过身抽出压在肩下的背包寻找车票,但越是不想在这个时候显得乱了方寸,却越是有些克制不住地焦虑躁热起来。虽然车厢里,墨绿色床垫,白色的床单,以及淡灰色墙,明明没有一种是暖色调。


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狭路”都是为了“相逢”所设。
火车里的走道窄到双臂都伸不开。服务员推着移动小卖柜前来时,打算起身去上厕所的人们都得先等到她的通过。睡在上铺的大叔端着泡面跟在服务员的推车后走回来,小桌板上的东西堆得太满,便有他人顺手收拾着帮忙腾出空地。皆雨听见大叔最后朝邱一鸣赞赏的一句“谢谢哦”,和男生客气回应的“没”。
——谢谢哦。
——没。
和回忆里相符,有力或简短,温和或简短。狭小空间里声音往返回折,怎么都回避不开。


接在先前的招呼后也是有继续的对话的。
“去旅游?”邱一鸣这样问皆雨。
女生点点头:“你也是?”
摇了摇表示否定。
皆雨还想再追问下去,看到男生的脸又突然把自己阻止了。
已经只能用点到为止的力度才行,客套的气氛,平静的寒暄——眼下只有这样才行了。
过去整一年后。因为列车晃动的关系,视线主动或被动地被摇摆着,奏出对方的轮廓。混合着复杂的陌生和熟悉,在铁轨上均匀地延续。没有太多变化的发型,身高,五官线条,甚至连坐着的时候双手习惯性交握在膝盖上这些也和记忆中保持一致。
咯郎当,掠过去。
咯郎当,扫回来。
像是在纸上写出心率起伏线的针尖。
而窗外已经是远离城市后连绵的山线。云压得很低,是要下雨么。


“一年前”是个不折不扣的过去式。而一旦与它扯上关系,无论怎样狭小的空间里也会有记忆不受限制地一再扩充自己的边界。是的,完全如预料中那样,往事顺序浮现。并且最后的完结画面,便是邱一鸣一抬腿踹开垃圾筒的动作。
简单得完全没有掩饰愤怒和不甘的打算。当时还系着灰色校服领带的男生一言不发地掉头走开。
随后过去一年。
皆雨洗完苹果回来后,看见邱一鸣正帮忙着那位中铺的母亲输入在手机上输入中文。从只字片语的对话来了解,似乎是那位妇女不知道牛仔的“仔”字该从何找起。女生抱着小腿坐在床铺上,边啃苹果边看,大概不熟悉这款老式手机的缘故,邱一鸣也稍稍花了点时间,最后才说“行了”把电话转递过去。然后在对方的感谢中,淡淡地点点头说“没什么”。
目光和她对视到一起时,男生停了停后说:“又不削皮?”
“啊嗯?”意识到对方所指,呵呵笑了笑,“没带刀。”
坐在旁边的中年母亲察觉到了,挺热情地问过来:“哦呀你们认识啊。”
皆雨挠挠头:“……唔,算是吧。”


先前说了,导致分开的具体口角早就不记得,或者说它对于眼下的局面而言已不再重要。反倒是,这个时候,反倒是开端显得更加清楚。就在列车平稳地维持一个固定的节奏摇摆前进时,皆雨躺在床位上,不用看也知道那边的邱一鸣一定是举着右手搁在额上半寐地合着眼睛。
他一贯不习惯明亮的光线和吵闹的声浪。
那么开端呢。
像个小恶作剧一样的开端。从陌生变成认识,渐渐熟络后的某一天,男生送读完自修的皆雨回家。到家门前时,皆雨沉默了一秒后,突然朝邱一名伸出右手。
手心向下,指尖微垂。看似随意其实摒了不小力气的动作。
对方有一愣,接着也伸出他的右手,眼看要做出握手告别的姿势时。皆雨却一下换上左手。
这回局面变得古怪起来。如此状态是没法握手吧。邱一鸣也扫上不解的视线,直到被皆雨皱着眉头喝了一声“诶!”,男生才瞬间明白过来,窘迫和惊讶调和成比例适中的气氛,他用右手牵过女生的左手,手腕转过,拉拢过来。
小动作罢了。
小闹剧,小动作,却也是开端。
火车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呢。有时候会分辨不出。平缓的震动里,也许真的是在逆时光倒行,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酸软的味道,沿着暗色的空气,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车厢内胆。
真的下起雨来了。
沿站靠停时,玻璃上划满了短促而无声的细线。


理当停靠五分钟的站点,却在手表走过半小时后依然没有重新发动。等皆雨也察觉时,她对面的邱一鸣同样坐直起来。
“怎么了?”没有特别问她的意思。
“不清楚。”却也还是回答了。
好在车内广播“及时”通知了这样的消息,因前方大雨所致,列车将在这里暂停片刻,发车时间未定。
皆雨上铺的中年大叔先不满地嚷嚷了起来,而列车员也开始一个铺位一个铺位地向大家解释。皆雨朝邱一鸣无奈地耸耸肩,对方也同样微皱着眉浅笑过来。
好象是能够继续进行对话了。
皆雨想起先前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你不是去旅游?那是?”
“……回家了。”
“诶?”有点摸不着头脑。
“回去跟父母住了。”
“啊——”还得稍微理解一阵才想起来,邱一鸣先前一直是随爷爷奶奶住的,“搬了?”
“嗯。”
“这样啊……”
聊天暂停了片刻。
“没想到这里还能遇见。”还是有些惊讶这个的吧。
“唔。”皆雨点点头,“好巧。”又说了句缺根筋的话来,“我像特地来为你送行似的。”
男生的目光在皆雨脸上绕了绕后:“是么……”
从站台上回来的中年母亲拎着两袋买的特产鸭颈回到了铺位里,皆雨和邱一鸣的对话也因此停止了,两人一起带着深浅不一的微笑听那母亲诉说着这里买的如何如何划算,朋友亲戚也托她带了多少多少。最后是抱怨着雨下得太大,边说边掏着纸巾擦头发。
皆雨转过脸去看窗外。确实,连推车的小贩们也纷纷穿上了雨衣,小站上的灯光被晕得像是无边的绒花。缀了好几层。


到底是什么原因,眼下隔着两米的距离,也只是简单地说着“这样啊”和“嗯”呢。明明可以有更多的话说,关于彼此陌生或熟悉的部分,明明能有更多的话题可聊。但时间过去后,连追问这个原因的力气也没有了,像是一块已经被熨得平平扁扁的布。当时间进入九点,皆雨向邱一鸣招呼地点点头后,就把自己埋进了被子里。
尽管过去一会后她翻个身,模模糊糊看见对方依然没睡,心里虽然奇怪他不困么,可终究也只是片刻闪过的念头。
熄了灯后的车厢一片浓密的暗色,只在走廊附近的橘黄色小廊灯染着淡淡的光。安静了许多的空间,偶尔才有人走动来去。列车的行进已经感觉不到,小幅的摇摆间好象人会失去重力漂浮起来。于是险些连自己是醒着还是梦着都分不清,被麻痹的知觉花了好久的力气才终于抓到真实的藤线。
皆雨揉着眼睛支坐起来,探手摸过一边桌板上的水瓶,旋开喝一口,这个天里居然还是温热的。
走道那头传来压轻的说话声。
也是过一会才分辨出来,应该是自己上铺那个大叔,和坐在他对面,邱一鸣的轮廓影子,以及温和简短的声音。
“我是去看我女儿啦。”大叔的声音。
“这样。”
“换了新工作,邀我过去顺便住两天玩两天。”得意的父亲的口吻。
皆雨醒不彻底,但也没有更深的睡意,只拢了被子继续闭着眼睛似听非听。
“年轻人,你呢,看你还是学生吧。”
“嗯,是啊。”
“去旅游?”好象都会这么问。
“不是,是搬家。”
“啊?”
“父母让我过去。”
“以前一直分开?”口气里有些赞许的意味,“一个人过不会有困难吗?”
“也不是一个,跟爷爷奶奶在一起。”顿了顿,“还有……”没说完。
“那这次是回去团聚,也不错诶。你父母肯定很高兴的。是到▲▲市么。”
“不……”有摇头吧,“在前两站就下了。”
“哦?你不是坐到终点站啊,难怪我想你怎么不睡觉,怕睡熟了起不来吧。”
有轻轻笑了笑:“是担心这个。”
“那就是回■■市去咯?前两站的话。”数着沿路停靠的站推算的。
“嗯,但事实上,在那里也呆不了多久。”
“怎么?”
“下周就要出国。”
“啊……”恍然大悟的口气,“跟父母一起出去?”
“嗯。”说完就扳起椅子走到铺位里。
皆雨感觉有人拿过放在桌上的自己的水瓶,走开几分钟后把水瓶放还回来。远远的有一团热气暖暖地蒸着。
“怎么啦?”大叔朝重新折返坐到走廊上的邱一鸣问。
“嗯?哦……没什么,”挺无奈的口气,“是她的习惯,睡醒时总要喝热水。”
“你们认识啊。”
“……算吧……”


难怪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火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前后左右暗色平原,看不见底下的时候,错觉以为是在黑寂的宇宙中前行也未尝不可。而目的地被远远地替化成十字形状的星星,带有微紫的光芒闪烁在不可测的地方。
旅程到底有多远。
共行的旅程到底还能有多远。
世界难道只在一条铁轨可以计算的范围之内。
皆雨在被子里透不过气,可她感觉露出在外的呼吸会更艰难。距离自己不到一尺的地方,朦胧的暖气。带着“她习惯睡醒时喝口热水”的原因。其实无论怎样,本都可以接受,像是被摇晃的列车安抚的情绪那样,对于巧合地遭遇可以接受,对于彼此的对话可以接受,对于看在眼里的对方的眼睛肩线和动作都可以安然接受。
但列车突然腾空而起了,不知落往什么地方。让人慌乱恐惧的地方。原先所有的小平静都被抛落成地面上微不足道的道标,早就没有了指示方向的力量。
——是送别啊。
——旅途还有多久结束。
——以后应该见不到了吧。
——应该见不到了吧。


列车下一次在凌晨三点靠站,停靠时间六分钟。
广播里这样通知着,到站时间因为先前的事故,延误了两个小时。所以凌晨三点的站台,同样有雨,寂冷的光扯着温度的刻度线。
皆雨在邱一鸣提着行李下车时,从后面喊住他。
“……你……走了是么?要走了?”
“……嗯……”
“出国?”
男生站在站台上,额发很快让雨染得微湿起来。皆雨看到他由吃惊转成温和的脸:“……是啊。你听到了?”
“……”没有说辞,想不出半个字。
“我该走了。”抬着手腕看看时间。
“……啊,嗯……那么,你保重。”
“你也是……”笑起来。把行李袋斜挎到身后,接真朝皆雨伸出右手,“保重。”
女生怔了怔,刚要同样伸出右手去握住告别。对方却换成了左手。
——记忆回闪——
皆雨停在半空中的右手也犹豫地跟着要换,却最后没有动作出来。反倒是邱一鸣淡淡地笑起来:“……还是这样好了。”男生收回左手,重新举起另一个,把皆雨握过来,轻轻地摇了一下,“就这样吧。”
从牵手,恋爱。到握手,告别。列车响起预告启程的巨大声响,气流外冲着,仿佛整个车列又回到地面上。

我帮你写那 什么时候交。

一只送上门的獾

—(原载2009年3月11日《北京晚报》)—

这是发生在自然灾害时期的故事。

刚入冬,我家就揭不开锅了。好不容易盼来救济,却只有高粱面和红薯干。那时我刚刚6岁,却患有严重的胃病,吃红薯干,胃里反酸、烧心,老吃高粱面,大便干燥。三番五次折腾,我的胃病就更厉害了,每天肚子饿得难受,可就是咽不下一点东西。不过半月,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村里的医生说我营养严重不足,又患上了厌食症,得赶紧吃有油水的东西调养,最好是肉,否则我的小命就难保了。妈妈当时就哭了:“家里连一两白面都没有,又到哪里找有油水的东西?”一天夜里,我梦见自己进了县城的大饭馆,一大锅牛肉冒着热气,厨师一手握大勺不停地搅动,一手对着锅里翻滚起伏的肉块指指点点,像音乐家指挥他的乐队。我就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肉!肉!”我一激灵醒了,推醒身边的母亲,撒起泼来:“妈,我要吃肉,哪怕只吃一口,我就是死了也不冤枉。”我的话让母亲一愣:“我的孩子啊,你这么小怎么想到死啊!”接着,就撩起被角不停地抹泪。突然,妈妈有些兴奋地对我说:“青子,你还记得栖霞岭上咱家自留地对面那个獾洞吗,明一大早妈带你把那只老獾熏出来,煮了给你吃好不好?”我一下子来了精神。

两年前我就见过那獾。那是秋天的一天夜晚,爸妈带着我一起去护秋,刚到自留地边,就见一个动物往对面的小山包上逃,那模样有点像短腿花狗,但要肥得多。妈妈对我说:“看见了吧,那就是獾,在这一带住了好多年了。”爸爸举起猎枪就要开火,妈妈说:“它可是咱们的老邻居了,你就放过它吧,反正我们家粮食再缺也不缺它这一口。”时隔一年,父亲突患急症辞世。母亲和我护秋时,我又两次看到过那獾。或许看到只有我和母亲,手里又没拿什么家伙,那獾不慌不忙地啃完一个玉米穗,才又叼起一个玉米穗慢腾腾离开。母亲笑着对我说:“你看那獾多么可爱,它还十分的爱清洁呢,连‘解手’都要到洞外的‘便所’去。”母亲心地特别善良,一辈子连只鸡都不敢杀,可眼下,为了我这个独根苗能活下来,竟然想到了捉獾和吃它的肉。

第二天,母亲用大号篓子背着麦糠和工具,手牵着我来到那个獾洞旁。我不抱希望地对母亲说:“现在人都找不到东西吃,那头老獾是不是已经被饿死了?”母亲说:“这有可能,但还是要试试啊,只是,逮不到獾你可别哭,就算妈妈带你出来玩儿了。”獾是有冬眠习性的动物,秋季积累大量皮下脂肪,每年11月就进入洞穴闭门不出了。当地人常常用烟熏的办法逼它出来,将其捕获。母亲在獾洞旁笨拙地点燃麦糠,把明火吹灭之后,就用芭蕉扇子不停地往獾洞里扇,呛人的浓烟顺着洞道直往洞里灌。妈妈身边放着一只麻袋,只等被熏得晕头转向的獾刚一出洞,就把它紧紧罩住,装进袋子。不一会儿,一阵急促的咳嗽声从洞里传出来。母亲兴奋极了,自言自语地说:“今天运气好啊,我家小青子有肉吃了,命能保住了……”就在这时,只听唿一声,那只老獾猛地从洞口蹿出去好几米远,母亲手中的袋子竟没来得及将它罩住。想不到的是,这只獾并没夹着尾巴逃窜,而是龇着牙,围着母亲一边转一边怒吼。这样折腾了一会儿,它又忽然变招猛地朝我扑来,紧紧咬住我的裤脚不放,我竟被它拖了个仰八叉,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手拿铁锹准备把它制服,它则边吼边往远处退,毫不畏惧。母亲就这样被它一步步引到距离獾洞四五十米远的地方。这时候,只见獾洞里依次探头探脑地走出5只小獾。老獾面对獾洞凄厉悠长地叫了一声,那些小獾立即一路狂奔至一个长满野草的陡坡前,而后一个个抱紧脑袋,像皮球似的滚了下去,如此,谁对它们也奈何不得。“天哪,这只老獾什么时候又生出了一窝小崽子啊?”等到母亲反应过来的时候,那只老獾像完成了此生一大夙愿似的,其神态也从容镇静多了,它不紧不慢地钻进酸枣丛,而后掉转屁股盯着母亲目不转睛地看,眼神中有惊恐,有紧张,似乎还有几分得意。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母亲透过窗户,隐隐约约看到一只活物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打开屋门一看,竟是从自己手下逃脱的那只老獾。当时母亲没有理睬它,只顾忙自己手头的针线活。奇怪的是,第二天、第三天,那獾还是在这个时间,照常来到院子里,像在乞求什么。母亲猛地意识到獾是饿得走投无路了,才冒死来求助人。“这年月,人都有被饿死的危险,一只老獾带着5个獾崽子生活也不容易啊!”母亲自言自语地说着。我连忙牵着母亲的衣袖说:“是不是约上邻居把它堵在院子里,活捉它。”母亲想了一会儿,说:“现在逮住它不成问题,可它的5个孩子从此就没娘了啊!”母亲对老獾动了恻隐之心,她把蒸馍笼里仅有的两个玉米面窝头,拿在手里掂了又掂,而后拿起一个,跑到离獾四五米远的地方,一甩手,扔给了它。那獾抬头望望母亲,犹豫着,往窝头处挪了几步,又盯着母亲看,确定没有危险后,才叼起窝头一步一回头地走远了。之后,这只獾便隔三差五地来我家院子里求食,母亲则根据家里的情况,有时给它一个高粱面窝头,有时给它一串红薯干。那獾看上去比一年前老了许多,一走一晃。母亲有些疼怜地说:“唉,年景不好,你连自己都顾不了,干吗还要生那么多孩子啊!”6岁的我,只是觉得好玩,笑母亲和獾说那些话。

一个月后,家中依然粮食短缺,我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一天凌晨,天要亮没亮的时候,突然听到房屋门板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母亲胆小,没敢去瞅,直到天大亮,母亲才去开门。刚出门,母亲险些被脚下一个软乎乎的东西绊倒。低头一看,竟是那只老獾。母亲连忙退后一步。见老獾没反应,母亲便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推了它一下,它还是一动不动。老獾死了。它的头部和门框上有大片血迹,还没完全凝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母亲站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正好邻居张爷爷来我家借东西,看到这情景,顿时惊讶不已,他说:“獾感觉自己快要死去的时候,总会选择一个干净又隐蔽的洞穴作为长眠之地,而后,悄悄离开原先栖身的洞穴,像冬眠一样死去。”张爷爷还说,他打了一辈子的猎,还没有见过老死在外边的獾,而自己送上门来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母亲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她抱起这只足有30斤重的獾说:“难道你是故意撞死在我家门前的?你是把你的肉身当作礼物来报恩的吗?”母亲哭了,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把这只獾吃掉。在獾死去的第二天,舅舅悄悄把这只獾剥了皮,取了肉,为我家留出一半后,把余下的一半一锅炖了。我和邻居吃得满嘴流油,母亲却始终避着,连一口汤都没喝。

第二年,我们那一带获得了几十年不遇的大丰收。母亲精选了一堆子粒饱满的麦子,一把一把装进獾皮里。因为装得太满,看上去像是一只待产的獾妈妈。母亲说:“就让我用最好的粮食安慰你那饥饿而善良的灵魂吧……”

这个故事装在我心里已经有几十年了。“与人为善,悲悯为怀”成了我的座右铭。试想,只要付出真诚和爱,连动物都能被感动,何况我们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川河小小说《一块肥肉》、《扫堂腿》、《盲劫》等。
《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作品:

一块肥肉

川桥河一路西来,在龙南村东一个回眸,就悄然北上了。
冬天才开始,龙南村一下子住进来许多男人,方圆七里八乡的壮劳力们都聚集到了这里。他们是来修水渠、筑堤坝的。人山人海的,还插了许多旗子,红的黄的风里直飘,场面好恢弘。说法也好听,叫兴修水利。而我老家的人把这种做活称为出民工或挑方。出民工通常是男人的事,很少女人参加。可我姐不知怎么的也上了工地。大人们的确很苦的。他们挖土、挑担、打夯。大冬天的赤脚光膊,身上还汗渍如霜。这些活计是县里安排公社组织的,每年冬天都有。以生产队为单位,包下一块土方,从河底挑上坝顶,而后用石磨夯打砸实。自立冬到大寒,整个冬天都吃住工地。早晚稀粥咸菜,中午一餐干饭就着没有油的菜汤。因为是集体出工,有时隔上半月二十天的,也能吃上一顿肉,所谓一顿也就是一两公分见方的肉两块,外加一勺汤。那年,我十三四岁的样子,在公社上中学,往返学校就经过大人们的工地。我姐是被派来为男人们烧饭的,是生产队长点的将。生产队长的权利好大哦!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至少得干个生产队长。可以夹个锹在田埂上晃悠;可以把干塘里的大鱼分给自家;可以踢男社员的蛋;可以罚女社员的站;而挑大粪担稻把犁圩田这类苦营生是从来不沾的。淫威的很。我姐就就范了他的淫威:你一个“四类分子”家的丫头,不去兴修水利第一线,在家里晃荡什么!等男人们都去了坝埂,队长就一个人溜回来,逗我姐说话。我姐很烦他。只要他一进灶房我姐就跑出门外,哪怕灶膛里还烧着火;而当他无趣离开时,我姐就会咬着牙在他身后说:不得好死!牙齿咬的山响声音却像蚊子。那年,我姐十八岁。过大冬的那天傍晚,我放学路过工地,看见队长站在坝堤上,一手叉腰一手抽烟,还指挥这指挥那的。我就悄悄跑到姐姐的灶房。姐姐看到我笑的好灿烂啊。我第一次发现我的姐姐真的好漂亮。姐姐把我朝锅仓里推:在里头等着。自己拿起一只小碗和一把勺子跑到外屋。外屋的大桌子上放了一个大脸盆,大脸盆上盖着高粱杆扎成的圆盖。姐姐掀开圆盖,是一盆烧好的肉。只见姐姐迅捷的舀上两块肥肉外加一勺肉汤,跑回灶房又迅速的盛上一铲子米饭压在了上面,递向我:快吃!我大概是在没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把它吃完的。我用衣袖擦擦嘴并咂巴嘴巴儿望着姐:啊,好香呀!我姐却愣在了我的面前。猛然,姐姐像想起什么,拿起碗筷又跑向外屋,给我又搛回了一块肥肉。就是这块肥肉,我刚刚把它放到嘴里,队长回来了。
前两块肥肉是我姐的份子,而这后一块肥肉,队长已许诺给他内侄了。队长内侄在工地挖的是松土,挑的是小畚箕,而且从不打夯。也没得哪个敢吱声的!队长下午在工地说过话了:老三你今天表现不错,晚上多赏你一块肥肉。张癞子请假回家了,他妈的多出了两块!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上学放学一直绕着工地。因为一块肥肉,我听说我姐被罚站了一夜,而且大冬天的还在屋外。但腊八节的早晨,我姐却在路上拦住我:晚上又烧肉了,你放学过来。
晚上,姐姐给我盛了一小碗的肉。我还战战兢兢呢,姐说:不用怕!
我是当着队长和大家的面,狠狠地把这一小碗肉吃完的。
后来我听到大人们叽咕,说我姐和队长怎么怎么的。
后来......我姐就嫁到了离龙南村两百多公里的大山里。
再也没有回过川桥河。

扫堂腿

倪赞是不是倪赞清,倪颂不知。但倪颂知道倪赞是爷爷倪扬的父亲、是父亲倪歌的爷爷。
倪家祖籍沧州倪各庄,祖传承袭一武术绝招——扫堂腿。倪家扫堂腿技艺高超武力威猛,并配有犀牛望月螳螂扑蝉等腰手功夫,使其杀伤力强悍精准,成为武林之翘楚,名扬黄河两岸。据传人只学得倪家扫堂腿三分便可云游江湖,防身护家。当年多少绿林好汉拜倒倪各庄欲求一招半式,均被倪赞婉拒。而倪家人却个个精于此术,包括出嫁的姑娘小姐、护院的家丁挑夫。倪赞自己靠此绝活,在领导发动的义和团廊坊大捷中,用扫堂腿轻松扫死两名八国联军士兵,却遭朝廷缉拿。倪家人从此下落不明。那是光绪26年的事。民国27年,国军池峰城部与日军板垣征四郎鏖战台儿庄西门,战事胶着数日、难分胜负。最后敌我双方均投入敢死队肉搏。然国军不长时间就雄风殆尽战力不挺,阵地失守命悬一刻。此时,一蒙面黑衣男子自天而降,在日军敢死队阵地或燕子翻飞或黑熊坐蹬、或雷霆出手或旋风扫腿。一袋烟功夫便使日军敢死队溃败如泥。之后瞬间消失、无踪无影。国军阵地指挥官说,日军都是被黑衣男子用腿扫死的劈死的。池峰城将军曾罄其麾下最好特工四处寻找,终为无果。人们开始相传,这肯定是沧州倪家后人干的,是倪赞的儿子倪扬所为。民国36年,陈毅所部转战孟良崮,盱眙西山的土匪开始出动祸害东乡。在天长殷各大庄,土匪杀人越货,不仅抢掠牲畜钱财还要搂走大姑娘小媳妇。殷各大庄人奋力反抗,但怎敌土匪土枪土铳。此时,一蒙面黑衣少年自天而降,在土匪窝里或犀牛望月或鲤鱼打挺、或拳舞如雨或腿闪如电。眨眼功夫便使土匪溃逃如鼠。之后瞬间消失、无踪无影。殷各大庄人说土匪大多是被黑衣少年用腿扫死的劈死的。人们开始相传,这肯定是沧州倪家后人干的,是倪扬的儿子倪歌所为。2008年某日,一位50岁左右的黑衣男子在街边吃着早点。他是刚服完刑回到这个小城的。小城里已没有他任何亲人了。老婆改嫁,儿子3年前因同案被毙。他是给了儿子三千块钱跑反惹的官司。小城的人都认为那件事蹊跷,城管掀翻馄饨摊的瞬间,没想到平日老实憨厚三棍打不出闷屁的倪哑,一个扫堂腿就扫倒城管一片,其中一城管还一命呜呼。现在,黑衣男子就坐在儿子曾经摆摊的地方吃馄饨。刚吃上两口,身后便有枪声传来。黑衣男子扭过身,见数名警察追一名逃犯,那逃犯还不时回头朝警察开枪。人们开始惊慌失色、乱嚷乱躲。黑衣男子转回身,继续吃。逃犯还有二三十米就要接近黑衣男子了,才见黑衣男子三口两口扒完馄饨,用衣袖抹了一下嘴角,缓然站起身。逃犯越来越近,逃犯就要接近黑衣男子了。此刻,只见黑衣男子一个下蹲反仰,双手肩后反撑,以左脚尖为支点,右腿360度高速旋扫,只听“嘭”的一声,逃犯便趴倒在地。接着黑衣男子一个双臂倒悬、后空翻背落,顺势左腿一伸,脚尖一挑,逃犯的枪便精准的落到数米开外的警察怀里。之后,黑衣男子瞬间消失、无踪无影。
当晚及接下来几天,当地电视台多次停播正常节目,悬赏找寻黑衣男子。
小城有认识他的人说:他叫倪颂,是死鬼倪哑的父亲。
黑衣男子从此消失在人海里,再也没有出现。

盲 劫

一截甘蔗,20公分左右。任齐生削皮半截,呈半白半褐状。握褐的部分吃,卫生。街面,车如水人如沫。任齐生抬手,欲啃。一摩托车轰鸣而来,呼啸而去。任齐生没任何感知,甘蔗便不翼而飞。任齐生满脸愕然,等反应过来,小脸煞白,小腿直抖,魂飞魄散。吓的一溜烟跑了。
卖甘蔗的老姚头说:又把甘蔗当手机了。
戚南冉是老师,儿子两岁。这日,她从中国银行取得款后刚出大门,儿子便要大便。戚南冉说:坚持一下,我们找厕所。儿子说:急。戚南冉便从包里拿出报纸,铺开摊平,置门口最后一台阶上:儿子,屙吧。儿子小脸一胀小肚一憋,“泚溜——”冲出一片。儿子说:好了。戚南冉用“清风”擦净儿子屁股,放在屎上。而后折叠裹好,双手捧起报纸。起身四顾,欲寻垃圾桶。一摩托车轰鸣而来,呼啸而去。戚南冉没任何感知,裹屎的报纸便不翼而飞。戚南冉满脸愕然,等反应过来,小脸煞白,小腿直抖,魂飞魄散。立银行门口半天挪不动脚步。
收古币的袁大头说:又以为报纸里裹着钱了。
要说戚南冉可笑,可能在于她是文人。文人总是有良知的。连儿子的屎都有劫犯帮其运走了,她依然生气,遂报案。公安局的人真来了,而且来了一大帮。给戚南冉又是录口供又是拍照片,光手印就按了上百个。忙的是热火朝天。
“一泡屎还立案?”袁大头疑惑。
“当然立案!”公安局的人说,“这已经不是一泡屎的问题了,它关系到我市的社会治安和和谐社会建设!”


18932092935急!!!求超经典短篇小小说(400~500字)
谭沾俭答:川河小小说《一块肥肉》、《扫堂腿》、《盲劫》等。《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作品: 一块肥肉 川桥河一路西来,在龙南村东一个回眸,就悄然北上了。冬天才开始,龙南村一下子住进来许多男人,方圆七里八乡的壮劳力们都聚集到了这里。他们是来修水渠、筑堤坝的。人山人海的,还插了许多旗子,红的黄...

18932092935请推荐一些你认为最好的小小说/微型小说
谭沾俭答:《忘却是最好的生存》“叫我岚岚。”姑娘让刘丰这么称呼她。“你喝点什么?”“来听可乐吧,我喜欢它的颜色,与众不同的颜色。”刘丰打开冰箱,拿出一听可乐,递给深陷在沙发里的岚岚,自己拿了一听啤酒。“我喜欢与众不同,我指与别人生活得不一样,像你这样出卖肉体的生活方式,与一般的女孩有...

18932092935好看的小小说
谭沾俭答:坡、毛姆、齐福、沙奇、王尔德、莫泊桑、雨果、都德、川端康成、岛崎藤树、都筑道夫、星新一、志贺直哉等创作的极短篇小说佳作百余篇,所选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代表性。可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经典的世界小小说宝库。 下面是:175篇经典小小说 001.txt 前言 002....

18932092935求经典微型小说
谭沾俭答:2、最短的幽默小说 《夜》男:疼么?女:恩!男:算了?女:别!3、一次短篇小说大赛规定作品要涉及政治,宗教、性以及悬念。结果得金奖的小说是这样的:上帝啊,女王怀孕了,谁干的?4、世界最短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地球人坐在家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5、世界最短恐怖小说:惊醒,身边躺着自己的...

18932092935求适合学生看的小小说
谭沾俭答:《小王子》理由:淡淡的忧伤,对成年人对于工作疯狂的态度无情的耻笑,也是叩击我们灵魂深处的一部经典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茶花女》理由:让你在青春时期对事物过分幼稚看好的同时,冷静下来,了解真正的可悲。 《羊脂球》理由:让你明白什么是社会! 《牛虻》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著。个人觉得比《钢铁是怎样连成...

18932092935感人 感悟人生的小小说
谭沾俭答:TOP5言情小天后明晓溪颠峰之作:明晓溪《泡沫之夏》 内容简介:夏沫和洛熙都是孤儿,少年的他们在养父母家相识,因为童年留在内心的阴影,他们彼此充满戒备和防范。洛熙在夏沫和弟弟参加电视歌唱大赛遇到尴尬状况下为他们解围,两个孩子中间的坚冰在逐渐融化,而深爱夏沫的富家少爷欧辰为了分开两人,把...

18932092935求适合学生看的小小说
谭沾俭答:1. 《小小说推荐:适合学生的优秀读物》2. 《山楂树之恋》:一部描绘纯真爱情的小说,适合学生阅读,感受青春的萌动。3. 《你是谁的星》:一部关于成长和友情的作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健康成长。4. 《青春独奏》: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启示学生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追求梦想。5. 《小公主...

18932092935求十分经典的微型小说,速。
谭沾俭答:求十分经典的微型小说,速。 15 一定要简洁的,结尾经典的,最好新颖一些的,不要陈旧的。我说的不是短篇小说,而是微型小说或者小小说。请大家注意两者不是一个概念。因为我是给学生讲课用的,因而小说思想上应该是... 一定要简洁的,结尾经典的,最好新颖一些的,不要陈旧的。我说的不是短篇小说,而是微型小说或者...

18932092935关于微型小说
谭沾俭答: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18932092935求1000字左右的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
谭沾俭答:我要1.1000字左右的小小说微型小说~文笔优美,情节曲折(要内种看到最后才恍然大悟或 者出现转折的例如麦琪的礼物,咳嗽天鹅那样的) 2.我要文章地址、原文或题目,要名家写的 3.我没时间找,所以请麻烦亲不要说哪哪有很多酱紫…… 4.如果没有的话,那告诉我一些名家写过微小说小小说也可以的~ 谢谢…… 展开 ...


(编辑:何杰悦)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