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望梅止渴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望梅止渴蕴含哲学道理

心理原理
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爱的连长也成功地演绎了一回“望梅止渴”的现代版。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坑道里严重缺水的危机情况下,连长给战士们讲述了一个“梅子”的故事,引得战士们一个个都在吞口水。
事实上,望梅止渴这个典故道出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具体到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除味听联觉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产生寒冷、凉快或清爽的感觉,因而前者称为暖色,后者称为冷色。这是由视觉引起温度觉的结果。
最常见的是色听联觉,即听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高音引起浅色。心理学家兰菲尔德(H. S. Langfeld)曾做过一个有关色听联觉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音符会引起不同的色觉,而且对同一个人来说,音调和颜色的联系是相当稳定的,有些人在7年后仍保持c音符与红色,d音符与紫色,f音符与粉红色,b音符与非常明亮的铜色的对应关系。


折叠生活应用
进行心理暗示的方法
“自我提醒法”:当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心里可不断默念鼓励自己的话。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好”,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
“转移法”:想一些其他开心的事情,或听听音乐,眼望窗外遇到困难事情的时候不要太焦虑,不妨放松躺在床上;想一些平和而快乐的事;用手轻轻按摩脚底涌泉穴,再轻松躺下。如果突然感到很紧张和忐忑不安时,可做深呼吸;双手手指交叉放在头部,轻轻扣接头部;双脚伸直,双手伸直尽可能去触摸脚趾。
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最后一次:每个人都会有不顺的时候,试着在最不开心和失败时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既然已经到了最低谷,那么以后就该“否极泰来”了!当你在最不顺利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增强心中的安全感,也会给自己以信心。
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摔倒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所以,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速度”等等。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望梅止渴”讲了一个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

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还有这样一件事,某人出门旅行,途中投宿于一个旅馆。睡至半夜,哮喘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靠坐在床上,依然感到呼吸困难、胸部憋闷。黑暗中,他摸索了好一阵子,才找到窗户。可是,任凭他怎么使劲,也无法将它打开。

情急之下,他只得挥拳把窗子的玻璃击碎。顿时,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他探身对着被击碎的窗口深深地吸了几口,哮喘明显地减轻,于是又摸索着回床躺下,不一会儿就安然入眠。次日清晨醒来后,他想起夜间发生的事情,赶忙查看到底是哪一扇窗子被他打破。

奇怪,所有的窗户均完好无损。原来,被他打破的竟是墙上那面挂钟的玻璃。这个人的哮喘发作是事实,打破挂钟玻璃后,哮喘发作被控制了也是事实。而“治”好他哮喘发作的那“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却并不存在。这种“想当然”就是心理上的暗示。



扩展资料: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亲率大军从汉中撤往长安。刘备大将关羽趁着襄、樊兵力空虚之际,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

八月,汉水流域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正史中,关羽并未决堤) ,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时樊城曹军只有数千人,城被水淹,水面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军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

孙权因关羽处其上游,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且他早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曹操接到书信后,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自己进至摩陂(今郏县东南),临近指挥,又派兵十二营增援徐晃,命他反击关羽。经过恶战,关羽败走。

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往益州,路上被孙权军擒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之,襄樊战役结束。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曹操军由于饥渴,渴望有水喝,属于意识范畴;曹操于是编造前面有梅林,也属于意识能动作用;军士不由自主的流下了口水,属于意识反射作用。
于是就不觉得渴了。

望梅止渴故事梗概:

曹操带领士兵行军时缺少水源,兵士们干渴难耐,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这时候曹操通告说前方有一片梅林,士兵们想着梅子酸甜,一时间口舌生津不再感觉干渴,士气大振从而成功脱困。

这个故事告诉的道理最直接的一个,就是精神力量可以战胜肉体需要,士兵们相信了曹操前方有梅林的话,顿时再次分泌出了口水暂时解决了干渴的问题,这就是最为直接的表现。

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13287077553曹操望梅止渴典故,有什么哲学道理
黎民傅答: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也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3287077553望梅止渴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黎民傅答:“望梅止渴”讲了一个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还有这样一件事,某人出门旅行,途中投宿于一个旅馆。...

13287077553望梅止渴体现的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黎民傅答:我们说 某某主义 ,主义,是指的某种思想,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思想或者哲学(观点)望梅止渴,是一个现象,我们细究一下,望梅止渴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来源〗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

13287077553成语中蕴含的人生哲学道理
黎民傅答:成语 虽然简短,但是在成语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多学习成语,有利于提高广大的学生成语哲学素养。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成语中的哲学道理,欢迎阅读!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一、唯物论部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因地...

13287077553蕴含 哲学依据
黎民傅答:成语包含哲理汇总(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一、在备考复习中注意收集和整理一些常用成语的,把握其中的哲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扼要浅析百条成语,供考生学习哲学常识时参考。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条件为基础。2、望梅止渴———意识对...

132870775532021考研政治马原哲理:成语解析
黎民傅答: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都属此意。 3、刻舟求剑 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13287077553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哲学道理有?
黎民傅答: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4.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13287077553...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据此回答这两个成语都...
黎民傅答:B 试题分析:“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强调了意识对人的能动作用,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本题选B项。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

13287077553名人名言加哲学道理
黎民傅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


(编辑:臧群心)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