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蔗蟾蜍20世纪30年代引进澳大利亚成灾害?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澳大利亚有哪些生态灾难

澳大利亚的三次“生态灾难”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惟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早在5000万年以前就同其它的大陆分离,四周的大洋阻碍了它同其他大陆的联系。形成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环境、特有的物种使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成为世界上最为特殊的系统之一。人类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大的生态灾难,在历史上就曾经发生过三次这样的事件。

一、野兔之灾
澳大利亚原本是没有兔子的,殖民者在开发澳大利亚的初期,引进了欧洲的兔子:澳大利亚温暖的气候、丰富的牧草,为兔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加上澳大利亚缺少兔子的天敌,兔子就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几年过后,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到处都可以找到野兔的踪迹。野兔的灾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庞大的数量消耗大量的牧草,另一方面野兔在草原上到处挖洞筑穴,毁坏了牧草的根,造成草场的大面积退化,并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开始大幅度下降。澳大利亚政府紧急号召人们捕杀野兔,并出资制定奖励措施。人们开始用各种方法来对付野兔,如枪杀、投毒、设置陷阱等等。但是由于野兔数目实在太多,繁殖又快,结果收效甚微。正当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可以在野兔中间传播致命病毒的蚊子。此病毒只对野兔造成致命危害,而对其它动物影响较小。科学家开始在实验室中大量的培育繁殖这种携带有病毒的蚊子。在随后的几年里,由蚊子传播的病毒迅速蔓延至整个澳大利亚,野兔的数量才逐渐减少下来。
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家开始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病毒进行防治。科学家对黏液瘤病毒做遗传改造,并释放到野兔身上。若雌野兔感染了这种病毒,会产生抗自身卵子的抗体,可以损坏卵子并阻止受精,从而减少野兔的繁殖,最终达到减少野兔数量的目的。随后的几十年里,通过科学家不懈的努力,野兔的密度终于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牛粪之灾
1770年,澳大利亚的殖民者引进了黄牛,发展了养牛业:澳大利亚具有众多的天然牧场,丰富的地下水,温暖的气候,冬季无暴风雪的天气,再加上无虎、豹、狼等凶猛的野兽,很适宜养牛业的发展,当时国际市场上牛肉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刺激了养牛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牛的存栏数迅速增加。伴随着牛的数量增长.新的生态问题又出现了。牛在草原上排出了大量粪便,再加上其它牲畜的粪便,平均每天在草原上要留下1亿公斤左右的粪便。这些粪便遮盖住了牧草,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草原牧草成片的死亡,同时粪便还大量滋生蚊蝇,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这一情况不能不使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忧心忡忡。此时一种叫蜣螂的小昆虫引起科学家的重视。蜣螂俗名屎壳郎,体圆而纯黑,背有硬壳,专以粪便为食。它以土裹粪,再转成丸,并推到洞里,将卵产在丸内,然后用土掩埋起来,作为“育儿房”,孵化的幼虫就以粪球为食。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从我国大量引进屎壳郎,投放到草原上充当“清洁工”。几年过后,大草原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三、刺梨之灾
刺梨属于仙人掌的一个种类,原产在拉美地区。1840年,刺梨作为观赏植物,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许多地方的草原气候正适合刺梨的生长。刺梨开始在大草原上疯狂地蔓延开来了,一片片耕地、牧场被刺梨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到了1925年,刺梨己占据了约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人们开始用刀砍、车压、火烧等方法对付刺梨。但由于刺梨的块茎也可以繁殖,残余的一丁点刺梨都会再长成一大片,结果刺梨还在不断扩大地盘。科学家开始四处寻找对付刺梨的办法。在阿根廷,科学家终于找到一种斑螟科蛾类的幼虫。它是刺梨的天敌,它专吃刺梨,一旦钻入植株,迅速掏吃一空。蛾虫被投放到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大片刺梨上后,迅速显示了威力,刺梨的扩张速度明显减慢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人们终于将刺梨的蔓延控制住了。如今残存的刺梨零星地分布在各处,美化着当地环境的同时,也微妙地平衡着当地的生态平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在当年刺梨的发源地布尔纳格镇建立了一座有斑螟蛾虫塑像的纪念碑,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毛虫纪念碑的来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澳大利亚的三次“生态灾难”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惟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早在5000万年以前就同其它的大陆分离,四周的大洋阻碍了它同其他大陆的联系。形成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环境、特有的物种使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成为世界上最为特殊的系统之一。人类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大的生态灾难,在历史上就曾经发生过三次这样的事件。

一、野兔之灾
澳大利亚原本是没有兔子的,殖民者在开发澳大利亚的初期,引进了欧洲的兔子:澳大利亚温暖的气候、丰富的牧草,为兔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加上澳大利亚缺少兔子的天敌,兔子就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几年过后,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到处都可以找到野兔的踪迹。野兔的灾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庞大的数量消耗大量的牧草,另一方面野兔在草原上到处挖洞筑穴,毁坏了牧草的根,造成草场的大面积退化,并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开始大幅度下降。澳大利亚政府紧急号召人们捕杀野兔,并出资制定奖励措施。人们开始用各种方法来对付野兔,如枪杀、投毒、设置陷阱等等。但是由于野兔数目实在太多,繁殖又快,结果收效甚微。正当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可以在野兔中间传播致命病毒的蚊子。此病毒只对野兔造成致命危害,而对其它动物影响较小。科学家开始在实验室中大量的培育繁殖这种携带有病毒的蚊子。在随后的几年里,由蚊子传播的病毒迅速蔓延至整个澳大利亚,野兔的数量才逐渐减少下来。
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家开始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病毒进行防治。科学家对黏液瘤病毒做遗传改造,并释放到野兔身上。若雌野兔感染了这种病毒,会产生抗自身卵子的抗体,可以损坏卵子并阻止受精,从而减少野兔的繁殖,最终达到减少野兔数量的目的。随后的几十年里,通过科学家不懈的努力,野兔的密度终于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牛粪之灾
1770年,澳大利亚的殖民者引进了黄牛,发展了养牛业:澳大利亚具有众多的天然牧场,丰富的地下水,温暖的气候,冬季无暴风雪的天气,再加上无虎、豹、狼等凶猛的野兽,很适宜养牛业的发展,当时国际市场上牛肉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刺激了养牛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牛的存栏数迅速增加。伴随着牛的数量增长.新的生态问题又出现了。牛在草原上排出了大量粪便,再加上其它牲畜的粪便,平均每天在草原上要留下1亿公斤左右的粪便。这些粪便遮盖住了牧草,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草原牧草成片的死亡,同时粪便还大量滋生蚊蝇,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这一情况不能不使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忧心忡忡。此时一种叫蜣螂的小昆虫引起科学家的重视。蜣螂俗名屎壳郎,体圆而纯黑,背有硬壳,专以粪便为食。它以土裹粪,再转成丸,并推到洞里,将卵产在丸内,然后用土掩埋起来,作为“育儿房”,孵化的幼虫就以粪球为食。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从我国大量引进屎壳郎,投放到草原上充当“清洁工”。几年过后,大草原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三、刺梨之灾
刺梨属于仙人掌的一个种类,原产在拉美地区。1840年,刺梨作为观赏植物,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许多地方的草原气候正适合刺梨的生长。刺梨开始在大草原上疯狂地蔓延开来了,一片片耕地、牧场被刺梨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到了1925年,刺梨己占据了约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人们开始用刀砍、车压、火烧等方法对付刺梨。但由于刺梨的块茎也可以繁殖,残余的一丁点刺梨都会再长成一大片,结果刺梨还在不断扩大地盘。科学家开始四处寻找对付刺梨的办法。在阿根廷,科学家终于找到一种斑螟科蛾类的幼虫。它是刺梨的天敌,它专吃刺梨,一旦钻入植株,迅速掏吃一空。蛾虫被投放到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大片刺梨上后,迅速显示了威力,刺梨的扩张速度明显减慢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人们终于将刺梨的蔓延控制住了。如今残存的刺梨零星地分布在各处,美化着当地环境的同时,也微妙地平衡着当地的生态平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在当年刺梨的发源地布尔纳格镇建立了一座有斑螟蛾虫塑像的纪念碑,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毛虫纪念碑的来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蔗蟾蜍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活动能力超强,没有自然天敌使得它们在澳洲泛滥。澳大利亚的剧毒蛇大多分布在干旱地区,而蔗蟾蜍近水,生活环境不同,而且蔗蟾蜍本身具有的毒素会杀死捕食者。

你好!
有毒,鱼吃3个卵就挂了,那玩意一次产几百个卵,又是活在水边的,和蛇不沾边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15994887574蔗蟾蜍20世纪30年代引进澳大利亚成灾害?
甄俩桦答:蔗蟾蜍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活动能力超强,没有自然天敌使得它们在澳洲泛滥。澳大利亚的剧毒蛇大多分布在干旱地区,而蔗蟾蜍近水,生活环境不同,而且蔗蟾蜍本身具有的毒素会杀死捕食者。

15994887574怪异蟾蜍有什么危害?
甄俩桦答: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从南非引进了这种甘蔗蟾蜍,来帮助农民对付自家甘蔗种植园内猖獗的甲虫灾害。但后来人们发现它们在消灭害虫的同时,更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很多动物,包括蛇、小狗甚至小鳄鱼都因为吃了有毒蟾蜍而一命呜呼。无奈之下,人们决定清除它。承担捕杀任务的工作人员首先通过强光...

15994887574澳大利亚为什么引进蟾蜍而不是青蛙
甄俩桦答:海蟾蜍是澳洲另外一个痛苦的经验。一九三零年,澳洲政府为了对付甘蔗田里的害虫,从南美洲引进了这种俗称甘蔗蟾蜍的海蟾蜍。由於海蟾蜍在澳洲没有天敌,反倒跟兔子一样成为澳洲的新害虫。海蟾蜍身上有毒,澳洲原生动物惹上他,没有不一命呜呼的,因此,海蟾蜍现在已经成了澳洲的山大王了。

15994887574海蟾蜍的毒性有多强?
甄俩桦答:更令人担心的是,在新的环境中,它们好像也在改变着自己。它们的腿的长度比20世纪30年代增长了25%,行进的速度也比原来快了5倍。它们不再在灌木丛中钻来钻去,而是等到天黑了以后,利用道路和高速公路行进。防止海蟾蜍蔓延的行动已经普遍开展,尤其是澳大利亚西部沿海一带。曾经采用过的消灭海蟾蜍的方法...

15994887574102只海蟾蜍从夏威夷群岛来到了澳大利亚是用来控制什么危害的?_百度...
甄俩桦答:1932年8月18日,有102只海蟾蜍从夏威夷群岛来到了澳大利亚。它们被释放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的甘蔗种植园内,用来控制甘蔗甲虫的危害。在它们的原生地中美洲和南美洲,海蟾蜍的数量被物种间的竞争、疾病、天敌等综合因素所控制。但是,在澳大利亚没有其他种类的蟾蜍,也很少有天敌,却有大量的新的食物资源...

15994887574澳大利亚海蟾蜍在原产地没有泛滥成灾的原因?
甄俩桦答:据史料记载,大约1935年前后,原产地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这种叫海蟾蜍的蟾蜍种群,被引进到澳大利亚。目的是为了对付当年在澳洲泛滥成灾的甘蔗甲虫。这种海蟾蜍较一般的蟾蜍身长体肥,即使是在野生的环境下,也能够生存大约10到15年。由于它们在澳大利亚当地并没有天然的生物天敌,所以海蟾蜍大量快速地繁殖,...

15994887574世界上最大的癞蛤蟆
甄俩桦答:比如澳大利亚,该国在1935年从国外开始引进蟾蜍,到1936年,它们开始大量地将蟾蜍引进到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的甘蔗田内。随后,当地政府发现这个决定有点天真。因为这些蟾蜍除了吃甘蔗田里的害虫外,它们也捕食当地的其它动物。更要命的是,它们并没有对当地甘蔗田的害虫起到多少控制作用,反而对生态平衡破坏...

15994887574癞蛤蟆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这是咋回事?
甄俩桦答:第一:繁殖能力强。甘蔗蟾蜍是世界繁殖能力最强的蟾蜍之一,它们从孵化后的第二年就能繁殖,而且如果生活在热带,它们是全年都可以繁殖的,而当时澳大利亚放在了昆士兰州,这里正好地处热带,给了它们全年繁殖的优越条件。第二:没有天敌。甘蔗蟾蜍的数量剧增其实与它们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有很大的关系,在原生...

15994887574一个生态灾难的故事
甄俩桦答:这是一种浅棕色的大蟾蜍,体态丰满,看上去很像是那种大肚子蛤蟆,叫声嘶哑。澳洲人对动物植物十分爱护,如此地仇视蟾蜍,是因为这是一个泛滥的入侵者。一切都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位来自昆州叫蒙格莫里(Reginald William Mungomery)的人在1935年7月1日 出版的甘蔗种植者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

15994887574海蟾蜍的分布范围
甄俩桦答:到1937年,总共大约有6万只海蟾蜍被引入澳大利亚。如今,在澳大利亚的东南海岸线一直延伸到北部海岸线13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都有分布。它们在原产地分布得较引入地区为稀疏。在南美洲,沿海每100米就约有20只海蟾蜍,数量远低于澳洲的50-100倍。


(编辑:咎谈万)
相关热点
    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