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还有哪些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还有哪些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1、囊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2、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未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3、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4、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ㄍ周易》编撰ㄍ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ㄍ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ㄍ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5、目不窥园
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ㄍ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1、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随月读书
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杨时,他非常尊敬老师。他的老师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程颢。杨时四十多岁的时候,程颢死了。他听说程颢的弟弟程颐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就又拜程颐为老师。
有一个下雪天,杨时去找程颐请教一个问题。他到了程颐家里,听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便一声不响地等着。过了好久,程颐醒了,才知道杨时已经等了好久,赶忙起来同他议论问题。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
杨时这种爱好学习、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后来,人们就把这件事概括成“程门立雪”这句成语,来形容那些爱好学习又尊敬老师的人。
3、囊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4、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未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1、囊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2、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未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3、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4、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ㄍ周易》编撰ㄍ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ㄍ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ㄍ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5、目不窥园
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ㄍ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13737993914古人读书的故事
戴脉秋答:1. 车胤借萤火、孙康借雪光读书,均勤学不辍。2. 孔子勤读《周易》,编竹简至皮绳断。3. 李密牛角挂书,骑牛时亦读书,非常专注。4. 匡衡凿壁借光读书,勤奋好学。5. 孙敬悬梁刺股,刻苦学习。6. 朱买臣负薪挂角,边走边读。7. 书生牛角挂书勤读,成榜样。8. 孔子再读《周易》,皮绳断又接,终领悟深意。9....

13737993914急急急,关于古人苦读书的故事(越多越好)谢谢各位!!
戴脉秋答: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13737993914还有哪些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戴脉秋答:1、囊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

13737993914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有哪些?
戴脉秋答:1、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2、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

13737993914古今中外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戴脉秋答:1、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

13737993914中国古代四大勤奋好学的故事有哪些?
戴脉秋答:1,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

13737993914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戴脉秋答:1、映月读书 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月亮西坠。他爬上梯子接着读,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爬起来后接着读书。2、买臣负薪 朱买臣靠砍柴卖柴维持生活,经常背负柴薪,讴歌道中,至五十岁才拜为会稽...

13737993914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有哪些?
戴脉秋答:1、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同县人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去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惊讶,...

13737993914古人爱读书的故事
戴脉秋答:一、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

13737993914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有那些
戴脉秋答: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打盹的时候,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2、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有名的政治家。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很多...


(编辑:苏青货)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