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屈原投江,不赞同,请写出理由。(急用,800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你赞成屈原投江自杀吗,理由是?如果不赞成,你认为他该做些什么

以大局看,是不值得,三闾大夫投河报国忠心是可鉴,可是为了如此庸君这般,那真是糟践了他,他生为报国,可是他在楚国时已对楚国上下,楚国君王尽心效力,变法等,是楚国弃了他,负了他,他如此忠心就显得愚忠,而且,俗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若当初未逞一时忿然,而是尚留于世,以他的政治才华不难匡扶一国的兴盛,是他把楚国的最后一丝希望给葬送了。

以他个人角度看,那就是值得,为国而死,虽死犹荣(古人的观念如此,我能怎办),而且他正是因为处于身心交瘁之下,才创造出《楚辞》这等旷世名作,在艺术文学上他的死造就了他的才情。

  屈原投江自杀的原因,最广为流传的是“愤世”与“殉国”之说。
  “愤世”一说认为屈原痛恨当朝朝政混乱,世事浑浊,以致心中无限失望,最后投江而死。
  这种说法从汉代就有,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说,屈原痛恨昏君当朝,奸臣当道,不堪忍受浑浊世事,所以就自投汨罗江了。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也说,屈原写成《九章》后,很想证明、述说自己的理想,但终究没能遂愿,他不想让自己的清白之身仍然活在这浊世之中,所以就投入汨罗江,自沉而死。此后,在《新序·节士》、《怀沙》、《渔父》,包括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都认同了这种看法。
  “殉国”一说从汉代就有流传,到了宋代,朱熹在《离骚经序》中说,屈原无法忍受国家处于危亡当中,就去投了汨罗江。清朝,王夫之在《楚辞·九章通释》之序里也讲道,屈原眼看着国都已破,国家将要沦陷,不忍再受亡国之耻,只能以投江来殉国。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现代学者郭沫若先生的赞成。

公元前278年,秦国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当时正被流放的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投入汨罗江自杀身亡。后世称其忠烈,或云其爱国。然而,我却认为,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知道,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当时所谓的强国有七,分别为、燕、韩、赵、魏、秦。到战国末年,七国中的秦已经非常之强大,有并吞宇内之势,其他几国几乎无力抵抗。而在这剩余的几国中,齐、楚两国也是很强大的,并且是联合对秦的。所以秦对这两国仍有顾忌。在这时,秦使用反间计成功,齐楚联盟结束。秦趁机对楚进行了战争,楚国战败。但楚国仍然具有一定的实力,故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可见楚国的影响以及实力。然而,有这么好的条件,屈原却没有运用,反而自己选择了自杀。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他爱国,爱的是他的楚国。当国破之时,他心中悲愤,应当选择反抗,毕竟有人曾经劝过他。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日本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时,如果每个人都像屈原那样,那我们国家不是要亡国灭种吗?也许有人说,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个人所能阻挡的;也许有人说,如果屈原反抗秦的侵略就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然而,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很明显,不是。站在现在人的角度来看,秦的统一是必然发生的,所以任何的阻挡都不会有成效。可是,当时人是不会这样认为的,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国家将亡,因此需要反抗。从这个角度看,屈原投江是不值得称颂的,是不可取的做法。


18569306581你赞同屈原投江吗
慕章泡答:我不赞同屈原投江!1.屈原理应愤起反抗朝廷。2.努力改变朝廷。3.屈原投江只是显示了他懦弱的一面。没有勇气改变这个朝廷局面。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努力的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能因为失败和挫折就自杀!!!

18569306581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江而死,你赞成屈原的作法吗?
慕章泡答:我不赞同屈原投江!1.屈原理应愤起反抗朝廷。2.努力改变朝廷。3.屈原投江只是显示了他懦弱的一面。没有勇气改变这个朝廷局面。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努力的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能因为失败和挫折就自杀!!!

18569306581你赞成屈原投江自杀吗,理由是?如果不赞成,你认为他该做些什么
慕章泡答:以大局看,是不值得,三闾大夫投河报国忠心是可鉴,可是为了如此庸君这般,那真是糟践了他,他生为报国,可是他在楚国时已对楚国上下,楚国君王尽心效力,变法等,是楚国弃了他,负了他,他如此忠心就显得愚忠,而且,俗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若当初未逞一时忿然,而是尚留于世,以他的...

18569306581屈原投河行为是否同意,原因
慕章泡答:1、政治上的失败,屈原是个大政治家、诗人,并且他在楚国还是皇族,所以,在当时的楚国他还是比较受重用的,可以跟楚王同朝议事,并且还掌管着接待“外宾”的权利,可以说,当时楚王还是比较依重屈原的,不过,屈原这个人呢,办事儿不知道迂回,遇到什么看不惯的事情和有错误的朝臣,往往正面与其冲突,...

18569306581关于屈原投江自沉的做法不赞成的观点
慕章泡答:高洁品性),因此他努力地拯救楚国,即使因而被孤立、排斥,他仍然不断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以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直至最终被流放仍担忧楚国的命运,以致于当得知郢都被白起攻破时,他便只能自投汨罗,因为楚国灭亡意味着他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都彻底破灭。即使苟且偷生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写不出什么华章了。)...

18569306581屈原自投汨罗江以身殉训到训理想,你是否赞同屈原沉江这种行为,为什么中国...
慕章泡答:3.屈原的悲剧一半是楚国君王造成的,一半是屈原自己造成的。楚怀王、楚顷襄王的昏庸,亲小人远贤臣,而导致屈原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而屈原自己呢愚忠愚孝。一个英明的政治家,一个治世能臣、乱世英雄就会懂得如何在波诡云谲的政治风浪中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屈原不懂得深藏不露,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18569306581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慕章泡答:我超级不赞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如下。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末年的左徒、三闾大夫。也就是一个管国政,接待外宾,主持宗庙祭祀的官员。从官职上看不算小,但是却因为个性耿直,屡遭小人的暗算和诬陷,最后落得个流放的下场,在秦将白起灭楚国后,抱着一块石头自沉于汨罗江的这么一个人物。可能大家...

18569306581赞同屈原投江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吗?
慕章泡答:赞同屈原投江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当时他所处环境,没有其他更好的抗争方式了

18569306581你同意屈原抱石沉江吗?
慕章泡答: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如要硬将这说为逃避现实,那谁都...

18569306581赞不赞成屈原投江自尽?
慕章泡答:也许跳河是他的不得已而为之,这样更能突出他的强烈爱国的精神,不过我真的有点为他惋惜,那时作为英雄的他,不应该死的那么轻易,起码要起来反抗秦国,哪怕一定会失败,那样就会虽死无憾了,只要奋斗过就无悔了!!!


(编辑:林仁婷)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