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一个物理小发明(初高中阶段),要求能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高中物理小发明

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
套洗袜

每次洗完衣服后,将成双的袜子挑拣出来晾挂往往是件烦恼的事。虽然可以在洗涤之前用饰扣将成双的袜子固定住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使洗后的袜子变形,穿得也不舒服,而且也不适用于女式尼龙长袜。
套洗袜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在袜子生产过程中,在成双的每只袜子袜口处留下一道口子。在洗袜子之前,将成双袜子的脚尖部分分别穿过配对袜子的口子,一拉形成活结,这样一来,可以在洗的过程中保持配对。当洗完后,可以方便解开晾在一起。

多功能儿童座椅

大多数儿童座椅由钢架制成,这使得它们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显得笨重麻烦。新式些的儿童座椅包括一个可折叠式的把手,虽然可以将座椅变成摇篮,但主要目的不在于此。
多功能儿童座椅包括一个折叠靠背,可以将靠背与座位折叠在一起方便储藏,或者可以将靠背放平组成婴儿的轻便小床。座椅底下和靠背后都用挂钩固定,在车前车后还设置安全带以确保儿童安全。多功能儿童座椅底座有一个带凹槽的支撑结构,允许座椅套置在轮架上或者摇椅架上,这些配件与多功能儿童座椅一起配套出售。


《江南时报》 (2004年07月23日 第三十二版)


环保双层塑料袋



实现方法:环保双层塑料袋的实现很简单,只要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普通塑料袋做成两层,或者将两个塑料袋合二为一,即可得到环保塑料袋。



发明意义:人们在吃东西时,尤其是在出去旅游时,吃带果皮的东西时,总是随地乱扔废果皮,有了双层环保塑料袋,就可以在一个袋子里将果皮分开存放,这样,就不会再乱丢东西了。保护了环境。



环保碟子,筷子



实现方法:在普通筷子头儿上可以套上一个套子,避免这样一双筷子可以重复使用,既避免了刷筷子的烦恼,又节省了木材。同样,碟子上也可以盖上数层保鲜膜,用完一次就揭下一层,又卫生,又避免了重复洗涮。

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 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一、最简单的抽水机

实验素材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处处留心、
善于发现,
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手拈
来的物品,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发实验的好资源。

有一次我患重感冒,
躺在病床上,
当我看到护土拿着一支注射器和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
料软管走过来时,
我突发其想:
要是能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件物理教具就好了,
我苦思冥想
了两天,结果出院时诞生了一件获得省二等奖的教具。

如图
1

将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料软管较粗的那两段剪下来
(在图中标注为
A

B


A
两端各有一个口,上端口是出水口,下端口是进水口,
B
上端有现成的两个口,下端有一个
口。

B
上端的一个口与
A
下端进水口连接,
另一个口与注射器相连接,
再将
B
下端进水口
放入水中,并事先分别在
A

B
内放进一颗小钢珠,这样就做成了一只最简单的活塞式抽水
机。

反复抽动注射器的活塞,
水就会从
A
出水口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A

B
都是透明的,
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抽水过程中软管内小钢珠的运动情况(即活塞阀门的开闭情况)。

由这件教具的制作材料,
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们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
是,
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缺少的并不是资源,
而是发现资源的慧眼和设计实
验的智慧。
尽管实验资源开发的途径、
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最具价值的还应该是有创新
的意识和思想。

二、十分神奇的光学仪器

身边司空见惯的物品摇身一变,
可以演变出趣味无穷的科学实验:
两个纸筒魔术般地组
合,可以制成照相机、幻灯机、望远镜、显微镜等模型,并能生动地揭示这
4
种光学仪器的
原理。

1
.照相机。
如图
2
,事先发给学生一只凸透镜(也可用放大镜或远视眼镜片代替),
让他们准备两本
16
开的杂志,卷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筒,在较小圆筒的一个端口蒙上
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在较大圆筒的一端口用胶纸固定上凸透镜,
使小筒蒙有塑料薄膜的
一端的能自如地套进大筒里,这样就制成了照相机。

上课时,
让学生把上述装置带来,
用大筒上的凸透镜对准教室里或窗外的明亮景物,

后移动小筒,
使像距发生改变,
这时,
学生就可以观察远近不同的景物,
并且可以在小筒塑
料薄膜上得到一幅清晰的彩色图像。

此处,“要使图像放大或缩小时,相机应靠近或远离景物?”“暗箱应拉长或缩短?”
这些历来教学中的难点,
可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观察中被轻松突破,
亲身感受所学得的物
理知识,比用任何语言描述都更生动可信和印象深刻。

2
.幻灯机。
上述装置,还能被巧妙地改装成幻灯机:只要将小筒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换成透明的塑料纸,
并在塑料纸上画上景物
(或直接换成印有图案的透明塑料包装纸,
其实
这就是现成的幻灯片)

用手电筒去照小筒开口端,
则可在白墙上或在竖直放置书本的封底
中出现一幅放大的彩色的景物像。

同样,

“要使像放大或缩小该怎么办?”“幻灯片为什么应倒插”等问题,学生在观
察中很容易掌握,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物理知识。

3
.望远镜。
在上述幻灯机装置中,学生只要将小筒上的塑料纸换成焦距比大筒上凸透
镜(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当目镜用),便能改装成望远镜,通过前后移动小筒在大筒里
的位置,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明显变近。

4
.显微镜。
将上述望远镜装置中的目镜与物镜位置调换,即可当显微镜用。

多数初中校的实验室中没有“正规”的演示照相机、幻灯机、望远镜、显微镜原理的模
型,
也就谈不上让全班学生亲自操作、
观察和理解上述教学难点,
而利用两个纸筒组合成的
模型却能做到这一点。

利用上述日常用品做实验,
还有以下优点:
首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因为即便是条
件较好的城市学校,
教师也不可能做到每一节课的课前都为学生准备人人动手的教具。
其次,
学生课外也可以利用自制的学具反复动手操作,
而不必担心损坏仪器,
这样他们能够充分地
动手、动脑,观察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反复品味其中的物理原理。

因此笔者认为,
因陋就简做实验是利用
“正规”
仪器做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对条件较好
的学校也同样适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三、趣味横生的静电实验

静电实验历来很难做成功,
如何巧妙设计实验、
寻找容易带电材料,
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
.静电感应实验。
如图
3
,取一根用过的圆珠笔芯,取下铜笔头,将残留的笔油洗净,
用钳子把笔芯的正中央部分夹扁,在夹扁的部位扎个小孔,让铜笔头尖端恰好能插紧小孔,
另取一根缝衣针,将有针眼一端固定在软木塞上(热水瓶塞),针尖朝上,将固定在圆珠笔
芯上的铜笔头套针尖上,使它能在针尖上灵活转动。

由于上述装置中针尖恰好顶在铜笔头的小圆珠上,
所以转动十分灵活。
让学生用普通纸
去摩擦支架上圆珠笔芯的一端使之带电,
另取一根不带电的圆珠笔芯
(或其他不带电的物体)

去靠近支架上笔芯的带电端,
会看到它们将立即吸住,
这就是奇妙的静电感应现象,
十分有
趣。

2
.电荷相互作用实验。
将两根笔芯用纸摩擦,一根笔芯架在上述针尖上的铜笔头中,
另一根拿在手上,
让它们带电端相互靠近,
这时针尖上的笔芯就会被手中的笔芯推开,
调换
两根笔芯的位置,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实验。
让学生取一段长
20
厘米的普通塑料包扎绳
(包扎教材用的)

在一端打个结,
从另一端往打结端方向用手反复撕成许多条细塑料丝,
然后将这束塑料丝平
铺在桌面上,用手指使劲摩擦塑料丝(这是迅速带电的摩擦窍门),待手指发热时,提起塑
料丝的打结端,
这时可以惊奇地看到塑料丝像
“着魔”
似地自动散开,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
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
.不同物体摩擦后带异种电荷实验。
就利用上述这么一条随手可得的塑料包扎绳,还
可以生动地说明两个不同物体摩擦后带的是异种电荷,
而这一点是实验室的仪器没办法做到
的:
用学生有机塑料尺或三角板去跟装食品用的普通薄塑料袋摩擦,
让带电塑料尺靠近上述
带电塑料丝,
会看到散开的塑料丝立刻紧抱塑料尺,
而用上述带电薄塑料袋去靠近上述塑料
丝,却会看到带电散开的塑料丝散得更开,不肯与塑料袋接触,这个实验可以形象地说明:
有机塑料尺与塑料袋这两个不同物体摩擦后,带的是异种电荷。

若用实验室的绸子与玻璃棒摩擦后,
绸子上的电荷将马上消失,
而这里用塑料袋代替绸
子,用有机塑料尺代替玻璃棒,电荷都可以长时间保留,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可见,一条普
普通通的包扎绳,有了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

这种利用随手可得的废弃学习用品、
身边之物,
精心设计的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极具创意:
第一,
利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小铜笔头巧妙设计的灵敏支架装置和精心选择的极易带电的实
验材料,使得本来较难的实验能轻易地做成;第二,类似简单、方便、切实可行的实验,为
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
使得人人动手做随堂实验成为了可能,
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
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灵敏多用的小磁针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
大到电冰箱、
小到圆珠笔芯、
缝衣针,
都是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
这些物品通过巧妙的设计,
就能发挥生活用品的实验功
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图
4
,受到上述灵敏支架装置的启发,还是利用上述小小的铜笔头和圆珠笔芯,我与
学生一起发明了一根灵敏多用的小磁针:
将圆珠笔芯铜笔头的笔油洗净,
剪取一段
1
厘米长
的圆珠笔芯套在笔头尖上,将一支磁化的缝衣针用火烤热后,横穿过上述圆珠笔芯的顶部,
另取一根缝衣针,
把有针眼的一端固定在软木塞
(或泡沫塑料)



将铜笔头套在针尖上,
这就制成了一根极其灵敏的小磁针。

有了它,学生就可以动手做以下一系列实验:

1
.指南针。

在教科书、
参考书上介绍的指南针制作方法很多,
但我觉得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指南针
最简单、最灵敏,用手拨动小磁针,静止后,一端立即指向南,另一端立即指向北。

2
.磁极间相互作用实验。
取一根磁化的缝衣针,将其两端分别与上述小磁针的一端靠
近,可以看到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3
.奥斯特实验。
由于上述小磁针转动十分灵敏,学生用一段旧干电池就可以做奥斯特
实验。

4
.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实验。
如图
5
所示的螺线管,是用学生作业本卷成圆筒在其上面
环绕导线制成,
让自制的通电螺线管两端分别与上述小磁针靠近,
学生根据相吸或相斥,

可以判断螺线管的两个磁极的极性,从而在操作中熟练地掌握右手定则。

5
.判断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实验。
让学生分别用不同匝数及在管中间插入铁钉的上述通
电螺线管,
与上述小磁针靠近,
根椐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可以探究螺线管的磁性强弱跟哪些
因素有关。

这是一个颇具创新性的实验设计,
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利用身边的物品缝衣针、
圆珠笔芯
和导线,
制作了这根十分灵敏的简易小磁针和螺线管。
制作方法极其简单,
每一位学生都可
以自制,
而且一物多用,
一套装置组合起来,
可以解决磁现象和电流磁场中这部分教学内容
中的一系列问题,很多节课学生上课时都可以带来亲自动手做随堂实验。

所以,
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需要专门的实验仪器来完成,
我们身边的许多日常生活
用品也能很好完成随堂实验,而且也能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五、精彩绝伦的光学实验

一个巧妙的实验设计除了器材上的合理应用以外,
还应该包含精彩的实验方法,
不仅要
能够释疑解难,
而且要能够透过具体的实验给人以解决其他问题所需的智慧方法的启迪,

面这个装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利用它可以成功地解决长期以来光学实验难做的困惑,

妙地完成以下系列实验。

如图
6
,取一只圆柱形的平底透明塑料盒,将其密封,在侧面打个圆孔,把盒子侧放在
支架上
(即让外底面面向读者)

往盒子上侧面的圆孔中注入半盒水至水平直径处,
如图
7

再往水中滴入两滴牛奶,
并向圆孔中注入适量的淡烟雾,
使烟雾充满水面上方空间
(可用废
报纸卷成细空心纸筒,
点燃纸筒一端,
将另一端冒出的烟雾用注射器将烟吸入针筒里,
然后
往盒子上的圆孔中注入即可)

用橡皮塞堵紧圆孔,
在盒子外底面画出水面和法线,
并在盒
子外底边沿处标上角度,
用玩具激光笔从透明盒子外往盒内照射,
可以看到清晰明亮的红色
光线。

用放大镜。纸盒。手机做一个投影仪,


15151284842求一个物理小发明(初高中阶段),要求能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康竖溥答:最简单、最灵敏,用手拨动小磁针,静止后,一端立即指向南,另一端立即指向北。2.磁极间相互作用实验。取一根磁化的缝衣针,将其两端分别与上述小磁针的一端靠近,可以看到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3.奥斯特实验。由于上述小磁针转动十分灵敏,学生用一段旧干电池就可以做奥斯特实验。4.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实验。如图5所示的螺...

15151284842急需利用高一,高二物理知识的小发明。请高手帮帮忙。
康竖溥答:自己开发、

15151284842物理小发明(初一)
康竖溥答:用一个大的塑料瓶下面钻两个眼,从其中的一个眼把铜管(长一点)固定好,然后把铜管旋两圈固定在炉灶上。然后把铜管的另一个口固定在塑料瓶的另一个眼上,往瓶里装水,做饭的时候火加热铜管,使水的温度上升,冷水比重大呆在铜管里加热,加热过的热水因为比重轻而上升到瓶里,依次循环,瓶里的冷...

15151284842物理小发明 制作
康竖溥答:1、取两个金属小筒(最好是冰箱的废干燥过滤器)对称水平地固定在横杆两端,在筒的尾部钻一小孔,筒的下部要能放置酒精棉球,如图所示。用医用注射器通过筒的小孔向内部注射适量酒精,点燃筒下面的酒精棉球,很快就可以看到从小孔中喷射出火焰,火箭模型就会飞速转动,而且发出“呼呼”的响声,十分生动形...

15151284842物理创新小实验 关于初中知识的,设计个物理小实验,要创新,
康竖溥答:一、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

15151284842教我做一个简单的物理小发明
康竖溥答: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制作过程: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

15151284842物理小发明小制作初二 简单
康竖溥答:物理小发明小制作初二简单如下:初二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物理小发明——电磁感应小风扇。这个项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并锻炼动手能力。所需材料:小型电动机(可用玩具电动机替代),电池盒,电池,导线,小木棍或塑料棒,螺丝刀,螺丝,切割工具(如剪刀、美工刀等)。制作步骤:1.将电动...

15151284842求物理小发明,初二的,前无古人,能自己做出来的
康竖溥答:模拟火箭 制作过程:1、取两个金属小筒(最好是冰箱的废干燥过滤器)对称水平地固定在横杆两端,在筒的尾部钻一小孔,筒的下部要能放置酒精棉球,如图所示。用医用注射器通过筒的小孔向内部注射适量酒精,点燃筒下面的酒精棉球,很快就可以看到从小孔中喷射出火焰,火箭模型就会飞速转动,而且发出“呼呼”...

15151284842跪求!!物理方面的小发明
康竖溥答:自制潜望镜 买两块小镜子。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如图所示),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潜望镜的用途很广,在步兵的战壕里观察前方的战况以及在坦克的驾驶室及炮长...

15151284842想一个物理小发明,要有物理原理。 变态物理老师。 初二的。
康竖溥答:1.简易放大镜(凸透镜原理)在纸上挖出一个洞,然后在洞上面贴上透明的薄膜(塑料袋或者保鲜膜都可以),在薄膜上滴一滴水。这样就完成了。把放大镜放到书上的字看看效果 2.不倒翁(重力原理)将乒乓球劈成2半,使用其中一半,在其底部黏上橡皮泥(量不要太多),封闭上部开口处(任意造型,不要太...


(编辑:蔡骨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