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乾隆写给富察皇后的诗词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有谁知道乾隆皇帝写给自己已故富察皇后的诗?我需要完整的诗和诗名。

乾隆皇帝写给自己已故富察皇后的诗为《述悲赋》。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全诗文如下:
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昔皇考之命偶,用抡德于名门。俾逑予而尸藻,定嘉礼于渭滨。在青宫而养德,即治壸而淑身。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宁,克赞乾清。奉慈闱之温凊,为九卿之仪型。克俭于家,爰始缫品而育茧;克勤于邦,亦知较雨而课晴。
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连弃。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抚诸子一如出兮,岂彼此之分视?值乖舛之迭遘兮,谁不增夫怨怼?况顾予之伤悼兮,更恍悢而切意。尚强欢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泪。制泪兮,泪滴襟,强欢兮,欢匪心。聿当春而启辔,随予驾以东临。
抱轻疾兮念众劳,促归程兮变故遭,登画舫兮陈翟偷,由潞河兮还内朝。去内朝兮时未几,致邂逅兮怨无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论生平兮定于此。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
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术。循丧仪兮徒怆然,例展禽兮谥孝贤。思遗徽之莫尽兮,讵两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谓庶几其可传。惊时序之代谢兮,届十旬而迅如。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歔。
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全诗文白话翻译如下:
为什么易经一开始讲乾坤?为什么诗经开始就讲关睢?因为这是一切人伦的开始,所以把天地用乾坤相匹配。我与皇后结婚已经22年,一夜之间就和皇后阴阳相隔,我是多么的痛心。皇后是父皇为朕亲自挑选的,皇后出身书香门第,册立为嫡福晋。
在东宫时修身养德,勤于内职,虽然她不是陪我贫穷的糟糠之妻,但是我们一同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的酸甜苦辣。等到她正位坤宁宫,尽职尽责地辅助朕躬,侍奉太后,其德行可以作为后宫的表率。但命运多舛,端慧、悼敏两位皇子早亡,皇后悲伤过度,落下病根,溘然长逝。
她抚养妃嫔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一般,在这接连的打击之下,又有谁能不对夫君抱怨一下呢?更何况两个幼子早逝,怎能不痛彻心扉?可她反而每天强颜欢笑,,我看见泪水滑落在她的衣襟,我知道她的心底并不快乐,这样大的伤痛怎么能止得住。
早春启程,皇后和我一起东巡,途中皇后病情加重,促使我尽快返京,谁知却遭遇了突变。快到京城的时候,皇后与世长辞,留给我无尽遗恨。我不断追思皇后一生的事迹。她的音容笑貌时刻出现在脑海中,失意恍惚怅然若失。可怜和敬公主,这么小就失去了母亲!
看着湘水东流,拍岸的江水打湿了石头,翻滚的埋落了漂浮的残叶,为什么舜的妻子却先他而去了呢?我遥望蓬莱,为什么没有通往那里的船只呢?不停地为她祭酒,悲伤掩盖之下却举不起酒杯,唯有在灵前徒然悲怆,一抔净土已被清酒掩埋了风流。遵循古礼,亲为皇后定谥孝贤。
时光如流水,二十年这么快就过去了!悲痛啊,陈列遗物,回忆当初的美好时光,有时神游物外,触景生情,不胜唏嘘,我心里却觉得万事皆空,生生死死也就是浮华一场罢了。失去了贤后,谁陪我走完漫长的人生路?
年年岁岁皆复如此,朝朝暮暮怎奈今思?又一次来到长春宫,宫殿寂静,帷帐空垂,春风既过,斯人不再,惟叹:春花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扩展资料
富察皇后,富察氏,满族八大姓之一。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
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举行了册立礼。
乾隆诗由多次由衷赞美和怀念富察氏姿容“窈窕”,这在其后妃中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其风姿绰约。但做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乾隆对女人的要求当然不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内涵和性格。乾隆诗歌中对她有“绝伦轶巾帼”的褒扬,“绝伦”表示同类中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者。
乾隆时期的大学士阿桂曾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次乾隆帝患疥疮,愈后体弱,医生嘱咐须静养百日。孝贤皇后于是就住在皇帝的寝宫外屋,无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后,见皇帝气色如初,身体复原才搬回自己的寝宫。皇帝皇后鹣鲽情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述悲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察皇后

事实上,富察氏嫁给弘历之后,也确实如此,不仅外表端庄文静,而且内心也很善良和细腻。总之她与弘历结婚之后,那些原先的格格或者侍女就不再有出彩的机会,这一切都是因为弘历娶了一个贤惠识大体,又与丈夫感情深厚的妻子富察氏。
弘历登基后,富察氏做了皇后,她仍然以身作则约束自己,后宫不参政,也对后宫的嫔妃一视同仁,深得后宫诸妃的尊重和喜欢,包括乾隆帝对她的深爱。

世上竟真有这样至善至美的爱情——他是一代帝皇,妃嫔无数,却独爱她一个。哪怕她已经死去半个世纪,仍旧是他最爱的那一个。

乾隆帝承上启下,开清代盛世,文韬武略,风华绝代。他寿命最长,享福最多,自称“十全老人”, “文治”、“武功”可谓轰轰烈烈,乾隆一世风流佳丽如云,但他也有过钟爱一生的女人,而且从两小无猜直到耄耋晚景,爱得念念不忘铭心刻骨。这个女人就是他的结髪之妻,史称孝贤纯皇后的富察氏。
貌美如花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在他眼里,如同尘埃。有诗为证:

凉秋率感人,况逢形影单。
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

这是乾隆帝为富察氏所做的诗歌,三宫六院,嫔妃齐备,可是面对她们,简直就像面对虚空一样。在她死后的五十一年,乾隆纵使临幸过无数女人,心中也只有她一人,他已养成了终其一生的独宿习惯,不曾与任何妃子同榻而眠,漫漫长夜,只一人独过。

那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富察氏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美丽温柔,才华横溢,高贵端庄,在一次选秀中,雍正一眼便认定,这位秀外慧中的贵族少女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雍正五年被指婚乾隆做福晋,婚后,乾隆与富察氏鹣鲽情深,恩爱逾常。《清宫词》如此记载“孝贤皇后事孝圣皇后最得欢心,高宗称其淑德为古今贤后,故侍遇后族宠贵无比……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大意是孝贤皇后侍奉皇太后最得欢心,乾隆称她的美德为古今的贤德皇后,所以对待皇后的家族无比宠爱,皇帝对她的垂爱关注在古代是罕见的。
富察氏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过门后不但悉心照顾丈夫,对他体贴备至,还竭尽全力孝敬婆婆。她每天都殷勤地去婆婆寝宫请安,并常常嘘寒问暖,伺侯她用膳,恪尽一个儿媳的本分,深得婆婆的喜爱。
富察氏是一位既聪明透顶,又天真烂漫,既精明过人,又大气温柔,既识大体,又重小节,既善解人意,又有原则,既含蓄婉约,又可以笑唾檀郎的女人。在他忙于事业时,她以自己的精明协调管理后宫,安排照顾皇子的生活和教育,让他不致分心。在他遇到困扰情绪烦躁之际,她如同一朵解语花,迅速读懂他的内心,恰到好处的轻轻一握手,亲手递过来的一片小吃,不声不响在他颈后的一个深吻,能给他极大的安慰,让他的心境迅速走出阴郁。当他心情极佳,精力无处发泄时,她又能陪他纵情玩嬉,陪他在围场纵马奔弛,甚至偶尔也一试挽弓射箭。
两情相悦中,富察氏成了乾隆的知己。花前月下,他们曾多少次海誓山盟,今生今世,永不分离,深深内院,绣帘轻启,他们曾多少次相偎相依,看纤云渡月,银汉晓转,共品人生的甜意……乾隆有次去关外,对皇后说起关外旧风俗,先祖在刚刚创业的时候.衣服的装饰品都是用绒毛缝在袖口,非常简朴。富察氏懂得乾隆的意思,便特地做了一个绒毛缝成的燧囊献给乾隆,以示皇上不忘刨业艰难,乾隆大为感动,把她缝制的燧囊一直戴在身边。

富察氏还是一个体贴的女子。在别的妃嫔眼里,获得乾隆的宠爱才能保证她们毕生的荣华富贵,在富察氏眼里,乾隆是天下的皇上,却只是自己的丈夫。乾隆皇帝患了严重的疥疮后,太医叮嘱要静养一百天才能痊愈。富察氏闻听此言,就搬到了寝宫的外屋居住,悉心照顾百天,直至乾隆康复,这样的女子,怎能不让乾隆感动?

她是一位幸运的皇后,却是一个不幸的母亲。原本幸福的婚姻在反复失去孩子的痛苦下,蒙上了阴影。

乾隆是一个浪漫的男人,朝朝暮暮,踏遍红尘路,携手并肩,倘徉山水间,在国泰民安的康乾盛世,这是他的梦想。乾隆十三年,为了缓解皇后失子之痛,乾隆带皇后出去散心,不曾想这个决定却是他们夫妻的永诀。富察氏因爱子夭折,悲痛成疾,加上路途劳顿,于济南一病不起。在山东德州,她撒手人寰。

结发二十二年,他和皇后如同两棵相互依靠交织成长的大树,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成了对方的一部分。皇后离去的半年之内,表面上,皇帝仍然在全力处理国务,然而悲悼之情象潮水一样经常突然袭击皇帝的心头,悲痛的巨流频频卷起,让皇帝什么也坐不下去。经常处理不下去。一连数月,皇帝都睡不实觉,动不动就觉得皇后还有身边,频频惊醒。太监注意到,一向严谨精明的皇帝变得迟钝了,无目的的活动增多,工作没什么效率,常常走到一处,却忘了自己是要寻找哪个奏折。有时刚说过的话,忘得一于二净。后宫上下都提心吊胆,因为已经有太多人让皇帝莫名其妙在发火。
壮年丧妻,使一向睿智温和的乾隆暴躁不已,他先从自己家族内部发难,挑剔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对皇后之死毫无哀慕之诚,从而被剥夺了他们被立为太子的资格。然后又拿朝廷大员开刀,以外省官员不前来奔丧和部分官员丧气剃头等种种理由,分别以革职留任、降级调用或赐以自尽的方式处理了百余位官员,由此可见,富察氏的崩逝在乾隆帝心中引发的是一场山崩地裂班的震荡。
为了表达心中压抑的思念,乾隆帝便和着眼泪写下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悼亡诗,这些诗句句发自真情,在乾隆帝的诸多诗作中属于最上乘之作。因为透过这些诗,你看到的不再是那个自信满满的雄主,而是一个深情而执著的丈夫对亡妻的无限追怀。
又是一年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乾隆帝来到圆明园,看到物是人非,不由得感慨“榭
柳台花依旧荣,触怀无处不伤情”。雨后来到瀛台,想起曾经和孝贤皇后一起听雨观景的情形,不觉悲从中来,又发出“孑然或暂来,怆尔独延伫”的叹息。连举头望明月,都会萌生出“同观人去遥,玉轮依旧朗”的怅惘。故地重游,最能勾起人的感伤,不论走到哪里,他始终都会看到昨日的欢愉,想起今天的寂寞。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旦到了节日,别人家夫妻双双还家团聚,享受家的温馨,而乾隆帝只有独自伫立,黯然神伤,回想起七月十八日这一喜结连理的日子,由不得嗟叹“嫌人称结发,嗟我失齐眉”。由于忧思过度,刚到壮年的乾隆帝就开始满头生华发了,看到青丝转眼间变为白发,他不由得生出一股浮生若梦的感觉,仿佛从相遇到相爱再到诀别都是一场春梦而已。为了感受往日的气息,乾隆帝特地在长春宫,即孝贤皇后生前的寝宫保留了皇后在世时的陈设。这样,每当思念皇后的时候,乾隆帝便会信步踱回这个熟悉的房间,静静地伫立其中,用手抚过一件件家具,感受着上面残留的皇后的气息。
孝贤皇后是死在一条青雀舫上的,为了留住她最后的气息,乾隆帝曾经命人将这艘大船运到北京城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这艘青雀舫体积非常庞大,根本无法从城门穿过。大家都知道乾隆帝太过伤心,恐怕有点丧失理智,便开导他,结果他执拗地说: “既然城门挡住了,那就把城门拆掉。”最后,礼部尚书海望急中生智,便命人搭起木架从城墙垛口通过,上设木轨,木轨上铺满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终于将青雀舫运进了城内。
睹物恩人非但不能缓解心中的痛苦,反而更加加剧了乾隆帝对死去皇后的思念。于是,
他一遍遍地责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夺取了自己心爱的皇后?他一度责怪自己不够体贴,对她缺乏呵护,才导致了她的早天。一度又将罪责归于孩子身上,认为是接连生子导致了她的身体受损,为此,他曾写下诗句“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一纾愤懑酹金卮,柳翼行将发引时。此去想应兄待弟,都来何致母随儿。”表示宁愿不要儿子,也要留住自己的爱妻。
生死大限,即便是帝王也无法越过,所以在伤心之余,乾隆帝也尝试过开导自己,放下悲痛,一切向前看,写下了“达人应尽知,有生孰免逝。况年近不惑,亦岂为夭厉”的句子。但这些都是自欺欺人,他的心中始终无法释怀,尤其是对她的韶华早逝,常常感叹“犹惜窈窕质,忽作朝云翳”。
乾隆帝在孝贤皇后死后还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是任时间匆匆流逝,孝贤皇后的一颦一笑依然在他心中清晰生动。其实,在他的意识里,孝贤皇后并没有离去。每当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者遇到一些特殊的日子,他总会去静安庄说给地下的她听。国家无后不行, 乾隆帝尽管沉湎在伤心之中,依然不得不为大局考虑,另立新皇后,但在册封之前,他特意去静安庄奠酒告知亡妻,以求得她的谅解,显示自己对她生死不渝的忠诚。在自己的四十大寿时,乾隆帝在皇太后的多次催促下,立
那拉氏为皇后。看到大家欢喜的庆祝,他不得不强颜欢笑,回去之后却写下了缅怀亡妻的诗句:“净敛缃云碧字宽,宜呖嘉兴物皆欢。中宫初正名偕位,万寿齐朝衣与冠。有忆那忘桃花节,无言闲倚桂风寒。晚来家庆乾清宴,舰眼三年此重看。”
生活的往事仍念念不忘:“事远重提处,能忘独旦歌。”他常常感慨:“齐年率归室,乔寿有何欢?”就是说你那么早就走了,我一个人活得再长,又有什么意思呢?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
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这首深情款款的,对往事饱含热泪的诗,写于乾隆五十五年。时年80岁的老皇帝,在孝贤皇后的陵前,满怀忧郁的倾诉自己的深切追忆与黯然回首的情感。乾隆在残烛之年,还念念不忘自己的这位皇后,想着自己很快就可以和他的皇后在地下团聚了。让如今的我们,一时间忘记了,他曾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仅仅是一个,邻家痛失爱妻的耄耋老人。我们可以批评他自私,可以指点他的无知,甚至于指责他的夜郎自大!但是,就在此时此刻,我们的心和他一样,充满着伤感,抑郁的情愫......
嘉庆元年(1796)三月初九,八十六岁高龄的乾隆帝带着新即位的嘉庆皇帝一起来到了孝贤皇后的坟前,这是他最后一次来祭奠妻子了,此时的他已经与孝贤皇后阴阳相隔长达半个世纪。看着坟前亭亭如盖的松树,他写下“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的诗句,并在“四十八年分”一句下注释道: “孝贤皇后于戊辰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
孝贤皇后虽然英年早逝,但是能够在死后四十八年内时时刻刻为自己所爱的人思念,如果死后有灵,应该也很幸福吧。

乾隆写给孝贤纯皇后的诗有上百篇,篇篇见真情,乾隆把这些诗收入《御制诗》出版,让后人去评说。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这是多么需要勇气啊。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真正的爱情,从来都不是昙花一观,而是在沧海桑田中念伊一生。

  这是个有说道的女人。
  她跟乾隆帝年岁相当,她死的时候还很年轻,25岁上下,但她为乾隆生了他的皇长子。在封建宗法社会里,生了长子的女人总是会被高看一眼。

  有人猜测她是乾隆的第一个女人。这也许是有道理的猜测。她生育皇长子的时间也很早,雍正六年6月,弘历还只有18岁就做了父亲。推算她怀孕的时间,应在弘历与嫡福晋,即后来的孝贤皇后大婚之前三个月。

  她可能是雍正帝赐给乾隆帝在婚前进行启蒙教育的女人。乾隆在做皇子的时候一直住在紫禁城里,没有单独分府出去住。他登基之前的所有女人都是来自于父皇雍正的赐予。据说皇子在宫里生活的时候,服侍的都是太监,没有宫女,皇子们又少与外界接触。因此,在皇子正式大婚前,是要先派女人去进行开化教导的,这也是当时上流社会男人结婚前流行的风气,如同红楼梦里面,贾府的爷们,在成家之前,都要先放两个人在房里服侍的。

  富察皇后的角色可能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女子,她的家世并不显赫,出身不高,可能是宫女出身,因此才在弘历正式大婚前被派到他身边。也许她就是少年弘历生命中所经验过的第一个女人,她又幸运的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而且她和弘历的感情应该相当不错,即使在弘历大婚迎娶了嫡福晋,她还接连怀孕生育。但是她毕竟红颜薄命,不到25岁,死于雍正十三年七月,离乾隆登基只有一个多月。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弘历登基前是宝亲王,按照制度他可以有一个嫡福晋,两位侧福晋,十位格格(低级侍妾),因此在弘历登基前的潜邸重华宫里,就有十来个女人。可能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哲悯的身份只是格格,但因为生了长子,又得宠,在十来个女人中应该是十分招人眼红嫉妒的,因为在弘历的潜邸十年里,有过生育的女人并不多。

  在女人成堆的地方,永远是矛盾复杂重重的地方,尤其在禁城的红墙黄瓦之内。是她生了长子又恃宠而骄吗?还是别人的的嫉妒眼红让她黯然神伤?潜邸时期的无宠女子甚至一直平安的活到嘉庆朝,而最早一举得男的哲悯甚至活不到乾隆的登基,是出于偶然,还是另有内因,一切只能任由直觉凭空猜想。

  她的死让乾隆帝十分痛心,这是一个他很有感情的女人,她为他生下长子,也是他第一个孩子的母亲,甚至可能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因此他谥她为哲悯。哲者,知也。悯者,痛也。在她死去十七年之后,乾隆皇帝的裕陵才建好,这十七年里他又经历了许多别的年轻美貌的女人,但他并没有忘记这个早逝的女人,把她安放在自己刚修好的陵墓地宫内有限的6个位置之一上,等待百年后的同穴。

  乾隆的御制诗有四万多首,但他给他的众多女人们写的诗却不多,只有4个女人有乾隆写给她们的诗。哲悯皇贵妃,孝仪皇后(嘉庆的生母,还珠里面的令妃),慧贤皇贵妃,还有就是孝贤皇后。这些女人身后与他合葬同穴了。乾隆给富察皇后的诗,写于她逝世45年之后,因为她留在世上的后人,他们俩的曾孙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即将完婚了,乾隆想起已经死去多年的富察皇后,感慨岁月光阴的忽忽易逝,写下了一首诗,他说,一不小心就70岁了啊,我们的曾孙子都要完婚了,已长眠地下多年的你可知道?

  这首诗不见得多好,却看出帝王也有一种与平常世人同样的平淡真切的伤感。

  已是别多时 能无一写悲 七旬忽我逮 百岁任他期
  幻景徒惊速 故人不慭遗 曾孙毕姻近 眠者可闻知


18423197347乾隆皇帝为怀念孝贤皇后而作的诗?
臧丽怜答:《述悲赋》。述悲赋是乾隆为了纪念他已故的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在其丧满百日时写的一篇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深情款款,刻骨铭心。被郑重地载入清史稿。原文精彩选段 昔皇考之命偶,用抡德于名门。俾逑予而尸藻,定嘉礼于渭滨。在青宫而养德,即治壸而淑身。纵糟糠之未历,...

18423197347乾隆为富察皇后写了什么诗 述悲赋全文诉说对富察氏不舍
臧丽怜答:乾隆写给富察氏的诗词中最为有名的当属《述悲赋》。《述悲赋》是乾隆在富察皇后去世一百天时写下的这篇赋,字字含情,句句落泪,深情款款,读者可以真切感受到乾隆对富察氏的不舍。2013年出版《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这里面主要记载乾隆皇帝一生所作优秀作品诗文集。多数人只知道乾隆在政治上的功绩,很...

18423197347乾隆写给富察皇后的诗词
臧丽怜答:看着坟前亭亭如盖的松树,他写下“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的诗句,并在“四十八年分”一句下注释道: “孝贤皇后于戊辰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孝贤皇后虽然英年早逝,但是能够在死后四十八年内时时刻刻为自己所爱的人思念,如果死后有灵,应该也很幸福吧。乾隆写给孝贤纯皇后的诗有...

18423197347富察皇后去世乾隆是怎么从悲伤中恢复过来的?乾隆为富察皇后写过哪些诗...
臧丽怜答:《延禧攻略》中,秦岚饰演的富察皇后在临死前哭诉:自从册封那日起,我就侍奉太后,尊重皇上,善待嫔妃,处事谨慎。我怕行差踏错,怕被天下分指责;我贤良淑德,怕被皇上厌弃;我不怨,我不妒,我也不恨。我替皇上护好嫔妃,我甚至把他们的孩子当成是我自己的孩子。道出了这位孝贤皇后的一生。孝贤皇...

18423197347有谁知道乾隆皇帝写给自己已故富察皇后的诗?我需要完整的诗和诗名。
臧丽怜答:乾隆皇帝写给自己已故富察皇后的诗为《述悲赋》。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全诗文如下: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念懿后之...

18423197347乾隆皇帝如何述说他对富察皇后的爱意
臧丽怜答:绝伦轶巾帼”的褒扬,“绝伦”表示同类中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者。在乾隆帝心中,她是他的知音,因此他在诗中一再提到二人彼此相知亲密的情形:如“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一日不见如三月”、“深情赢得梦魂牵”、“忆昔室家赋琴瑟”等不一而足。

18423197347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感情怎么样?玲珑色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百度知...
臧丽怜答:1.乾隆皇帝将富察皇后去世时所乘的青雀舫运尽北京城。2.乾隆皇帝服缟12日,并每天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每逢皇后祭日,乾隆皇帝亲自祭祀。3.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

18423197347征集乾隆皇帝为悼念孝贤皇后所写的《述悲赋》完整全文
臧丽怜答:然而富察皇后总是无法解怀,一意悲悼着近几年先后死去的两个儿子。路上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在她眼中却成了惨红愁绿,分外触动愁肠。不巧,她在船中因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及至气息奄奄,昏厥了好几次。乾隆帝慌了手脚,忙下令回京,但是刚走到德州,就不行了。临死前,她不无幽怨的目光盯着乾隆...

18423197347乾隆的好诗都是写给谁的?
臧丽怜答:富察皇后的离去,乾隆悲痛不已,跟变了一个人一样,皇后丧期,心情悲痛的乾隆不停地迁怒于身边的人。在皇后死后,乾隆每次经过济南,从来不进城,这是乾隆的伤心之地。乾隆为了表达心中压抑的思念,写了很多的悼念诗,这些诗句句感人肺腑。“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怀岁月信如流。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


(编辑:秦支单)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