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儿心理社会发展的5个阶段为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6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8个阶段。
  出生至12~18个月 基本信赖对不信赖
  婴幼儿发展出世界是否为一善良与安全的地方之感受
  美德:希望
  补充:胎儿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反应,并且较喜欢母亲的声音

  12~18个月至3岁 自主对羞愧与怀疑
  儿童在独立与自足胜过于羞愧与怀疑之间发展出平衡
  美德:意志
  补充:形成对父母或其它人的依附。发展出自我意识,开始从依赖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其他儿童兴趣增加

  3至6岁 积极主动对罪恶感
  儿童发展出尝试新鲜活动之主动性,不被罪恶感所淹没
  美德:决心
  补充:自我概念与情绪变的很复杂;显现出自尊心。独立、自主、自制与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发展出性别认同。游戏活动变得更有想象力、更别出心裁和更具有社会性。展现出他利行为、侵略行为与恐惧感。家庭仍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心,但其它儿童的角色变的更重要。

  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1902-1994)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心理分析家,再1933年时为了逃离纳粹的迫害而来到美国,在这之前他一直是佛洛伊得的维也纳圈里的一份子。他广泛的个人经历与专业经历,使他能够藉由强调社会对发展中人格的影响,进而修正和扩展佛洛伊得的理论。

  佛洛伊德主张儿童早期的经验恒久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艾瑞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了生命全程的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皆包含了一个人格中的「危机」,该阶段中发展的议题,它不仅对该阶段发展的特别重要,且在后来的生命中,该议题仍会某种程度地持续着。这些随着 成熟时间表而浮现的危机,必须有令人满意地解决,才能够获得健康的自我发展。

  欲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中的危机,必须在正面特质与相应的负面特质之间取得平衡。虽然正面特质应占居主导地位,但某种程度的负面特质也是必要的。例如:婴儿的危机在于基本的信赖对基本的不信赖。人们必须去信赖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但人们也需要学习某些不信赖,以保护他们自己免于危险,每一个危机的成功结果,便是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美德」或力量,例如第一个危机「美德」就是希望。

  艾瑞克森的理论比佛洛伊德的理论较经得起考验,尤其是他强调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以及青春期之后的发展。然而,艾瑞克森的某些概念就像佛洛伊德理论中的某些概念依样,很难加以验证。

  当中并未标明特定的年龄,因为每个人发展的速度并不一致,一个孩子可能同时处在几个阶段 (危机) 之中,也可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退回到较早的阶段。

  出生至12~18个月 基本信赖对不信赖
  婴幼儿发展出世界是否为一善良与安全的地方之感受
  美德:希望
  补充:胎儿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反应,并且较喜欢母亲的声音

  12~18个月至3岁 自主对羞愧与怀疑
  儿童在独立与自足胜过于羞愧与怀疑之间发展出平衡
  美德:意志
  补充:形成对父母或其它人的依附。发展出自我意识,开始从依赖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其他儿童兴趣增加

  3至6岁 积极主动对罪恶感
  儿童发展出尝试新鲜活动之主动性,不被罪恶感所淹没
  美德:决心
  补充:自我概念与情绪变的很复杂;显现出自尊心。独立、自主、自制与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发展出性别认同。游戏活动变得更有想象力、更别出心裁和更具有社会性。展现出他利行为、侵略行为与恐惧感。家庭仍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心,但其它儿童的角色变的更重要。

  6岁至青春期 勤勉对自卑
  儿童必须学习她们文化的技能,并面对无力胜任感
  美德:技能
  补充:自我概念变的比较复杂,影响自尊。「共律」反映出空渐渐从父母转向儿童。同侪扮演重要角色。

  青春期至成人期早期(大约11至20岁) 认同对认同混淆
  青少年必须决定自己的自我意识(我是谁?)或者经历角色的混淆
  美德:忠诚
  补充:寻求认同感(包括性认同)成为重心。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良好。同侪团体虽有助于发展和测试自我概念,但也可能产生反社会的影响力。

  成人期早期(大约20~40岁) 亲密对孤立
  个人会寻求对他人的承诺,如果不成功,则需面对孤立与自我接纳。
  美德:爱
  补充:人格特质与风格变的相当稳定,但不同的生命阶段与事件仍可能影响人格的改变。对亲密关系与个人生活习性做出决定。大多数人结了婚,并当了父母。

  成人期中期(约40~65岁) 创造对停滞
  成熟的成人关注于确立与指引下一代,或者感觉个人的贫乏。

  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1902-1994)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心理分析家,再1933年时为了逃离纳粹的迫害而来到美国,在这之前他一直是佛洛伊得的维也纳圈里的一份子。他广泛的个人经历与专业经历,使他能够藉由强调社会对发展中人格的影响,进而修正和扩展佛洛伊得的理论。

  佛洛伊德主张儿童早期的经验恒久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艾瑞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了生命全程的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皆包含了一个人格中的「危机」,该阶段中发展的议题,它不仅对该阶段发展的特别重要,且在后来的生命中,该议题仍会某种程度地持续着。这些随着 成熟时间表而浮现的危机,必须有令人满意地解决,才能够获得健康的自我发展。

  欲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中的危机,必须在正面特质与相应的负面特质之间取得平衡。虽然正面特质应占居主导地位,但某种程度的负面特质也是必要的。例如:婴儿的危机在于基本的信赖对基本的不信赖。人们必须去信赖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但人们也需要学习某些不信赖,以保护他们自己免于危险,每一个危机的成功结果,便是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美德」或力量,例如第一个危机「美德」就是希望。

  艾瑞克森的理论比佛洛伊德的理论较经得起考验,尤其是他强调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以及青春期之后的发展。然而,艾瑞克森的某些概念就像佛洛伊德理论中的某些概念依样,很难加以验证。

  当中并未标明特定的年龄,因为每个人发展的速度并不一致,一个孩子可能同时处在几个阶段 (危机) 之中,也可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退回到较早的阶段。

  出生至12~18个月 基本信赖对不信赖
  婴幼儿发展出世界是否为一善良与安全的地方之感受
  美德:希望
  补充:胎儿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反应,并且较喜欢母亲的声音

  12~18个月至3岁 自主对羞愧与怀疑
  儿童在独立与自足胜过于羞愧与怀疑之间发展出平衡
  美德:意志
  补充:形成对父母或其它人的依附。发展出自我意识,开始从依赖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其他儿童兴趣增加

  3至6岁 积极主动对罪恶感
  儿童发展出尝试新鲜活动之主动性,不被罪恶感所淹没
  美德:决心
  补充:自我概念与情绪变的很复杂;显现出自尊心。独立、自主、自制与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发展出性别认同。游戏活动变得更有想象力、更别出心裁和更具有社会性。展现出他利行为、侵略行为与恐惧感。家庭仍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心,但其它儿童的角色变的更重要。

  6岁至青春期 勤勉对自卑
  儿童必须学习她们文化的技能,并面对无力胜任感
  美德:技能
  补充:自我概念变的比较复杂,影响自尊。「共律」反映出空渐渐从父母转向儿童。同侪扮演重要角色。

  青春期至成人期早期(大约11至20岁) 认同对认同混淆
  青少年必须决定自己的自我意识(我是谁?)或者经历角色的混淆
  美德:忠诚
  补充:寻求认同感(包括性认同)成为重心。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良好。同侪团体虽有助于发展和测试自我概念,但也可能产生反社会的影响力。

  成人期早期(大约20~40岁) 亲密对孤立
  个人会寻求对他人的承诺,如果不成功,则需面对孤立与自我接纳。
  美德:爱
  补充:人格特质与风格变的相当稳定,但不同的生命阶段与事件仍可能影响人格的改变。对亲密关系与个人生活习性做出决定。大多数人结了婚,并当了父母。

  成人期中期(约40~65岁) 创造对停滞
  成熟的成人关注于确立与指引下一代,或者感觉个人的贫乏。
  美德:关心
  补充:(认同感持续发展:可能出现中年过渡期的压力)照顾子女与年长父母亲的双重责任可能引起压力。儿女离开家庭,导致空巢期。

  成人期晚期(约65岁以上) 整合对绝望
  老年人完成对自己的生命及死亡的接纳或者对无法在活一次感到绝望。
  美德:智慧
  补充:从职场上退休下来,为时间的运用提供了新的选择。人们必须去因应个人的失落感与死亡的迫近。与家庭和亲密朋友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柱。寻找生命的意义为重心所在。

教育心理学中由塞尔曼提出的儿童友谊发展的五阶段,分别是以下五个阶段:
1、学龄前儿童表现为,谁跟他接近或在一起玩, 谁就是朋友,友谊中尚未有了解或照顾他人的思想、情感。
2、4 岁~9 岁儿童表现为,谁能满足他的需要,谁就是朋友;不重视朋友的意见,基本上按自己的心愿或想法行事;友谊的形成很快,也易结束。
3、6岁~12岁儿童和少年表现为,能主动择友,以特定的善意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可信赖的朋友;能评价自己和对方;能互相关照、合作或妥协。
4、9岁~15岁青少年表现为,相互关心成为友谊的标志;朋友被看作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在忧伤、孤独或焦虑时能提供帮助的伙伴;友谊建立在思考和珍惜关系的基础上, 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5、16 岁以后进入成年时表现为,对友谊的认识深刻,但世故;能区分并建立各种不同的友谊,如熟人、同事、社交性朋友和亲密朋友等。
6至12岁的儿童处于能主动择友的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友谊发展

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弗洛伊德以心理性欲发展为依据分为:口欲期(1岁半以前);肛欲期(1岁半~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青春期)。

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再到老年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扩展资料:

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也就是说应以经常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这个阶段中个别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作为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中既留下了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心理发展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学名叫埃里克森心里社会发展理论
望采纳


13660241139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划分的五个阶段(年龄划分、代表性特征、教养方式需注...
向雍转答: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口唇期。这个阶段在0至1岁。用于满足口腔需要。第二个阶段是肛门期。在1至3岁,这个阶段需要满足,而幼儿对排泄的需求,但对于婴儿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严。第三个阶段是性器期。在3至6岁。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开始关注两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俄狄...

13660241139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划分的五个阶段(年龄划分、代表性特征、教养方式需注...
向雍转答:1. 口唇期(0至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通过口腔活动来探索世界,满足口腔需求。在这个时期,父母应该注意不要过度限制孩子的口腔活动,如吸吮手指或奶嘴,因为这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2. 肛门期(1至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控制排便,并从中获得满足。父母在教育儿童时应注意不要过早或过于严格地...

13660241139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是什么?
向雍转答: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心理发展阶段:婴儿期0到1岁,幼儿期1到3岁,学龄前期3岁到6、7岁,学龄期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2到14岁。儿童在上述各个阶段的这个心理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发展的速度和变化过程也比较恒定。但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僵化的过程,...

13660241139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向雍转答: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是:1、口唇期(0-1岁)。这一时期,新生儿的吮吸动作既使他获得了食物和营养,也是他快感的来源。婴儿会把手指或其他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巴里,通过吮吸、咀嚼、吞咽、撕咬、紧闭等获得满足,因此口唇是他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2、肛门期(1-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性兴趣...

13660241139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8个阶段
向雍转答:支持下一代人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如果发展不顺利,则不关心他人,生活容易失去意义)。第八个阶段:年龄(成年晚期),发展危机(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重要事件(反省和接受生活),危机描述(成年晚期自我接受感和满足感达到顶点,安享晚年;如果发展不顺利,则固着于陈年往事,虚度时光)。

13660241139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分别是?
向雍转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心理发展阶段:(1)婴儿期;(2)幼儿期;(3)学龄前期;(4)学龄期;(5)少年期。儿童在上述各个阶段的这个心理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发展的速度和变化过程也比较恒定。但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僵化的过程,是一种可变的过程,发展...

13660241139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分享
向雍转答: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绝大多数的能力雏形都是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为关键的心理发展任务是探究。 1.5-3岁是探索期,探索是认识事物的表相而进行的行为,而3-6岁的探究期则是为了深入的认识事物而进行的行为,这个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了...

13660241139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是什么?
向雍转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心理发展阶段:(1)婴儿期;(2)幼儿期;(3)学龄前期;(4)学龄期;(5)少年期。儿童在上述各个阶段的这个心理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发展的速度和变化过程也比较恒定。引导儿童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1)注重儿童的智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开发对于...

13660241139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向雍转答:弗洛伊德把心理发展分为:第一阶段:口唇期(0--1 岁) ,儿童的快感主要来自嘴唇和舌头的吸吮和吞咽活动。第二个阶段:肛门期(1--3 岁) ,这个时 期的快感区主要集中在肛门周围。第三个阶段:前生殖器阶段(3---6 岁) ,这个时期的快感区集中到生殖器区。第四个阶段:潜伏期(6---11、...

13660241139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是什么?
向雍转答:弗洛伊德提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将儿童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连续又不同的八个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主动性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同一性的混乱、亲密感...


(编辑:燕东振)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