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最难仿制的素纱襌衣,被复原成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被发掘。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王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墓中出土丝织品、帛画、帛书等文物3000余件。此次考古工作,极大地填补了对汉代初期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

考古工作中,发掘出一具女尸。虽然时隔2100多年,但尸体形体完整,皮肤、肌肉仍有弹性,几乎是一具新鲜尸体。

躺在木棺中的尸体,就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辛追。

伴随辛追夫人一同出土的,还有穿在她身上的 「 素纱襌(dān)衣 」 。

素纱襌衣,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重量仅有49克,轻薄如蝉翼。据介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就有40根至50根纱。

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今的制作工艺已不同于两千多年前。同时,蚕宝宝吐出的丝也发生了变化。素纱襌衣的制作之难,可想而知。

就在最近,这件曾被誉为 「 世界最难仿制的衣服」,被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仿制。  

湖南省博物馆文物技术保护研究中心与南京云锦研究所合作,对素纱襌衣的形制、尺寸、面料、裁剪、密度、颜色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两年的复原,素纱襌衣终于仿制成功。

在仿制过程中,研究人员选择了一批瘦弱的蚕宝宝。现代的蚕宝宝经过培育,远比西汉时的蚕宝宝胖。因而瘦弱的蚕宝宝吐出来的蚕丝质量更轻,纤度更低,更接近西汉时的标准。

研究人员还对工具进行了改良。从前质量大的铁梭,在仿制工作中换成了质量较小的木梭。织机的各类零件也经过了专业的定制与改良。

此外,研究人员同时运用了电脑测绘等现代技术。通过精准的测量计算,更好地把握纹样、尺寸等细节,最大程度上做到了一比一还原。

目前,仿制的素纱襌衣已交给湖南省博物馆。未来将代替原件展览。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文物保护水平将越来越高。在不久的未来,研究人员一定会维护好更多的文物,保护好我国珍贵的文化宝库。


15639503506最难仿制的素纱襌衣,被复原成功!
邵胡军答:就在最近,这件曾被誉为 「 世界最难仿制的衣服」,被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仿制。  湖南省博物馆文物技术保护研究中心与南京云锦研究所合作,对素纱襌衣的形制、尺寸、面料、裁剪、密度、颜色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两年的复原,素纱襌衣终于仿制成功。在仿制过程中,研究人员选择了一批瘦...

15639503506复制素纱襌衣有多不容易
邵胡军答:王所长感叹,这件挑战现代人自信的素纱襌衣告诉今人,“薄如蝉翼”“轻纱薄如空”并非古人艺术的夸张说法。说到复制素纱襌衣,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清晰地记得,那是上世纪80年代,湖南省博物馆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素纱襌衣,向古人挑战。“没想到,交出的第一件复制品超过了80克,专家都不愿鉴定...

15639503506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即使放到现在也无法仿制的神秘宝物?
邵胡军答:第一个就是素纱襌衣:出土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国家一级文物。当时出土了一两件素纱襌衣,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都达不到一两。那件重48克的禅衣,长1.6米,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出去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只有半两多一点。即便是过了两千多年,依然能反映...

15639503506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宝物,即便是放到现在,都难以仿造出,它们到底是...
邵胡军答: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改良之后,最终制作出来的素纱襌衣比出土的文物重了0.5克,这项复制工作到此结束了,毕竟以现在的技术也根本仿造不出比这更轻便的素纱襌衣。第二个就是蛋壳黑陶杯:出土于山东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虽说只是一件古代的酒器,光从外表看不出太大出奇的地方,只不过仔细观察之...

15639503506感慨古人的智慧
邵胡军答:最后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虽然在现在的工艺已尽可能地完成复制,但是对于古人的智慧还是非常敬佩的。同时也感慨古人的智慧,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

15639503506两千年的沉睡后,什么宝贵的衣服逃过大劫,成为了孤品,后世难以仿制?
邵胡军答: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便只有一件素纱禅衣,不管后人的技术有多好,也再也没有办法仿制出一件一模一样的素纱禅衣。素纱禅衣的做工非常细腻,蚕丝也非常的细,而且你将其折叠起来,它完完全全可以放到一个很小的火柴盒子里,你一定想不到它的体积竟然可以这么小啊!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它的不...

15639503506为什么现代很难织出相同的素纱禅衣
邵胡军答:不是说现代人无法织出相同的素纱禅衣,而是很少有人去研究这种纺织工艺,因为现在任何产品的创新和发明,都是看重其商业价值,谁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研究一种没有回报的产品呢?其实素纱禅衣是有成功仿制案例的: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

15639503506马王堆汉墓女尸千年不腐,日本曾索要一根头发,为何被无情拒绝呢?_百度...
邵胡军答:然而这样的纺织工艺可不是这么容易仿制出来的,专家们尝试用各种方法仿制,然而始终都无法制作出来如此轻薄的衣服,就算是现代女性穿的丝袜也无法和这件素纱襌衣相提并论。这件素纱襌衣出土后引起了各方关注,甚至还有人盗窃过,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现在它早已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甚至博物馆对外展出的都...

15639503506马王堆的“蝉翼衣”,重量之轻,技艺之高,为何时至今日也无法仿制?
邵胡军答:所以吐出来的蚕丝比较粗也比较重,如此一来做出来的“蝉翼衣”的重量就要重很多。后来专家们为这个问题,又研究出了一种特殊食物,给蚕食用,以此来控制蚕的重量,再采用控制重量后的蚕丝来仿制“蝉翼衣”,终于织成了一件重49.5克的仿真“蝉翼衣”。无法想象的是这一过程耗费了整整13年时间。但这...

15639503506素纱襌衣
邵胡军答:素纱襌衣被盗又自己“飞”回来 在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陈列丝绸馆中,有一件以“轻薄”而闻名的丝绸制品———素纱襌衣。素纱襌衣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它是汉朝高超纺织工艺的鲜活证据——“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这些人们原以为只是文学上夸张的修饰语用在它身上竟然如此贴切。上世纪80...


(编辑:贺贸于)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