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词曲赋文·九疑紫霞洞歌》原文与赏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8

《诗词曲赋文·九疑紫霞洞歌》原文与赏析

乐雷发

猗欤奇哉,紫霞之洞真天开。千变万状不可述,恍疑幻出壶中之蓬莱。湘滨两姝不敢到,怅望苍梧云缥缈。尔来三千三百年,斑龙空卧金光草。我采姹女江华滨,是为三十六帝之外臣。右持绿玉杖,左携紫金经。长歌天上谣,一呼开仙扃。列炬照深窈,悬身事幽讨。群仙喜我来,惊笑欲绝倒。何侯抚我顶,伟远拍我肩。绿华赠我金条脱,安期分我红景丹。借问此何地?指言太虚天。翠霞紫云张宝幄,悬黎结绿盘璎珞。万叠苍苔荒石田,谁呼青龙耕紫烟?帝狱铜墙未遍识,拟开宝藏紬云笈。嵯峨水际披蓑翁,应是篯铿钓神龙。仙人仙人何多事,惊世骇俗变灵异。或跣巨足垂天云,或印短趾流沙浔。或现姑射处子身,粉霞红绶藕丝裙。或示普陀大士形,或持簪柳垂宝璎。或插镂象管,或结火齐珍。或琢玄圃玉,或布祇园金。洞中之深不知几百里,但见萦纡屈折一里一涧水。人言有路通桂林,乘兴欲寻日华君。吾闻洞中大小洞天三十六,帝遣列真分治局,上界官府应更多,定知此洞今谁属?猗欤奇哉!紫霞之洞真天开。我上会稽探禹穴,复浮苍海登天台。岩谷岂无奇,视此何尘埃。摩挲岩石题恶句,记我杖履敲云来。黄涪翁,元漫叟,目力一生空宇宙。淡岩阳华有何奇,枉费篇章劖石窦。

九疑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因山有九峰,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名。疑一作嶷。相传虞舜葬于此。今尚有舜庙遗址,庙前为舜源峰,庙后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两峰。《九疑山志》载:紫霞岩在舜源峰左一里,初名紫霞洞,唐改名斜岩,宋改名紫虚洞。内有无为祠、读书堂、石田,及风、雨、云、雷数洞,据说可通到广东连州。岩中有九渡,渡中有杨梅石、罗汉石、天柱等,景色奇绝。乐雷发是宁远人,酷爱故乡山壑,又尝作《游紫霞岩赋》咏其胜迹。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山水诗,其中运用了许多宗教神话典故。全诗长达65句,而层次分明。前16句是第一层,由(洞)外及(洞)内,由远眺至近睹,由概貌至具体。中间28句是第二层,一一铺陈洞内人物景色。末句是第三层,由内及外,由描述至总括议论。全诗前后呼应,开合有序。

首8句以惊叹语气概括紫霞洞自然天成,变化多端,宛若仙境。“恍疑”句一作“恍如幻出方壶与蓬莱”,《列子》云:“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山:一曰代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五山高下,周旋三万里。仙圣之所往来。”“湘滨”句一作“湘妃两姝不敢到”,湘妃两姝指尧之二女,亦舜之二妃,名娥皇、女英。刘向 《列女传》谓: “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

接下来8句写 “我”作为道家之外的俗人,听到天庭的美妙乐曲,叩开了神仙居所的大门,进入深幽的仙境一游。姹女,亦作姹女,道家称所炼的丹汞。《参同契》卷下:“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尘埃。” 陆龟蒙 《自遣》诗云: “姹女精神似月弧,敢将容易入洪炉。”三十六帝,概指道家所说三十六天将。多为后天神灵,或系天神化身,或属忠孝节烈,或有功德于世者,天庭擢为将帅。道书列为天将者凡三十六员。或指道家所说三十六洞天 (见下文释义) 的洞主。李白诗云: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此言我乃外臣,意谓 “我”是道界之外的凡人,不属三十六帝所辖管。“右持”二句,见李白诗云: “手持绿玉杖”,“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天上谣”,李贺有此题诗。扃,门。

“群仙喜我来”8句,描写众神仙见到“我”的到来惊喜莫名,豪情款待。“绝倒”形容大笑不能自持之态。《新五代史 ·晋家人传》: “左右皆失笑,帝亦自绝倒。”何侯、伟远、绿华、安期,皆为著名道家真人 (仙人)。何侯,《历世真仙通鉴》载:何侯者,尧时人,隐苍梧山,慕长生术,家三百余口耕耘。夏禹时,五帝以药一器与何侯,投酒中,一家三百余口拔宅上升。九疑山旧有何侯庙。伟远即韩远,《九疑山志》载: “韩伟远,九疑山真人也。授业于嵩高宋德元。”绿华即萼绿华,《零陵县志》载: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自言是九疑山中得道女,罗郁也。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者,乃隐景化形而去。道教典籍 《真诰》亦载其事。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云: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安期即郑安期,又名安期生,《列仙传》载: 安期生,秦琅玡人,得道已久,卖药海边,时已千余岁,人呼千岁公。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帛数千万,皆置之而去,留书并一赤玉舃为报曰:“后千年求我于蓬莱山下。“条脱”亦作跳脱,即手镯。繁钦《定情》诗云: “休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红景丹” 一作虹景丹,疑红泉丹之误。《神仙传》载: 沈文泰,九疑人,得红泉丹法。“太虚”,道家所谓空寂之境。《庄子 ·知北游》: “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于太虚。”成玄英疏:“昆仑是高远之山,太虚是深玄之理。”又指天空。孙绰 《游天云山赋》: “太虚辽阔而无阂。”

“翠霞”8句描写太虚天的景物。“悬黎”、“结绿”是著名玉器。《史记·范睢列传》:睢上书曰: “臣闻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谁呼青龙耕紫烟”,见李贺 《天上谣》: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帝狱铜墙未遍识” 一作“虎狱铜墙未识遍”,见 《神异经》: “西南裔外老寿山,以黄铜为墙。”“紬云笈”,“紬”即“辑”,《史记·太史公自序: “紬金匮石宝之书。”“笈”,书箱。道藏有 《云笈七签》,北宋张群房撰辑。“嵯峨”句一作“嗟我水际披蓑翁”。篯铿,《历世真仙通鉴》载:帝颛顼之玄孙,因进雉羹于尧,封于彭城,后世谓之彭祖。有子二人,长名武,次名夷,其所隐之山后人名之曰武夷山。一云彭祖有导引术,有疾则闭气以攻所患,运行体中,下达指末,即体如常。《神仙传》载其精于导引行气,至商末已767岁而不衰。纣王时以为大夫,稍传其术而有验,欲杀祖以绝后,祖乃去不知所之。

“仙人”12句勾画出各种神仙的怪异形象和行为。跣足,光着脚。姑射,山名。《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普陀,山名,亦即普陀岛,在浙江省东北部海中,与五台、九华、峨眉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唐大中十二年(858)日本僧人慧锷最初于此留观音像造寺。因《华严经》有善财参观音于普陀洛珈之说,遂称为普陀。火齐(ji),宝石名。《文选·左思〈吴都赋〉》:“火齐之宝。”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李善注引《韵集》: “玫瑰,火齐珠也。”玄圃,同“悬圃”,谓仙境。张衡《东京赋》:“左瞰旸谷,右睨玄圃。”又说为天帝之都。《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淮南子·览冥训》曰:“昆仑去地一万八千里,上有层城九重。或上倍之,是谓阆风。或上倍之,是谓玄圃。”祇园,梵文音译,全称“祇树给孤独园”或“祇园精舍”,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据说释伽牟尼成道后,㤭萨罗国的长者给孤独用大量黄金购置舍卫城南祇陀太子的园地建筑精舍,请释伽牟尼命名,因祇陀太子也奉献了园中的林木,故以两人名字命名。相传释伽居此宣传佛教达20余年,详见《涅槃经》。

“洞中”8句描述紫霞洞深幽曲折,宛如囊括了所有的神仙洞府。洞天,为道家之说,神仙居所,均在名山洞府之中,名为洞天,意即洞中别有天地了。道家以世有十大洞天之外,尚有三十六小洞天。《云笈七签》云:“太上曰:“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统治之处也。”上界,犹天界。道教、佛教称仙佛所居之地。韩愈诗:“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相追陪。”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意谓天上官府繁多,各个洞府都有官员管辖治理,因而天仙不如地仙自在逍遥。

末13句与开头相呼应,再次惊叹矜夸紫霞洞景色奇美高妙,无可比拟。会稽,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省中部绍兴、嵊县、诸暨、东阳间。相传夏禹在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山,即会计之意。山上有一孔,名禹穴,相传夏禹曾入此穴。摩挲,抚弄。古乐府《琅玡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黄涪翁,宋代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元漫叟,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号漫叟。淡岩(在零陵)、阳华(在江华),均为湖南境内名胜。劖凿,韩愈诗:“造物何以当镌劖?”黄庭坚谪宜州过零陵,曾在淡岩题诗云:“惜哉次山世未显,不得雄文镵(刺)翠岷。”而乐雷发认为,淡岩、阳华不及紫霞洞远甚。

这首诗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丰富奇特。诗人借助于宗教神话的翅膀,大胆驰骋想象,将一个岩洞描绘成奇异瑰丽的神仙世界,在他的笔下,神仙虽然形态怪异,却如同凡人一样可亲可近,热情慷慨,也如同凡人一样在从事各种工作。

第二个突出的特点是句法变化灵活。短句短自三字、四字、五字,长至七字、九字、十一字,挥洒自如,仿佛信手拈来。多用排比叠句,如“群仙喜我来”一段,以神仙姓名开头的排比句,读来活龙活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如“仙人仙人何多事”一段,连用9个“或”字开头的叠句,充分渲染出神仙的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给。全诗笔调雄奇奔放,气势贯通又富于顿挫变化,可以看出深受李白同类诗歌(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影响。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九疑紫霞洞歌》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前16句是第一层,由(洞)外及(洞)内,由远眺至近睹,由概貌至具体。中间28句是第二层,一一铺陈洞内人物景色。末句是第三层,由内及外,由描述至总括议论。全诗前后呼应,开合有序。 首8句以惊叹语气概括紫霞洞自然天成,变化多端,宛若仙境。“恍疑”句一作“恍如幻出方壶与蓬莱”,《列子》云:“渤海之东,有...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青丘子歌》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诗词曲赋文·青丘子歌》原文与赏析 高启 江上有青丘,予徒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 无事,终日苦吟。闲作《青丘子歌》言其志,以解诗淫之嘲。 青丘子, 臞而清, 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屩厌远游, 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送维谅上人归洞庭》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一个“远”字写出送别之地与洞庭有千里之遥,一个 “还”字点明送别之题旨。这里作者拈出“浮云”二字,不仅因为维谅上人居洞庭湖畔,多与浮云相伴。更为重要的是以佛家观之,人生无常,万物皆空,《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也”。这里的浮云已为出家人领悟禅理之媒介,高洁旷远之化身。“孤月空天见...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苍筤道士》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几个动词运用得十分精确,像“漂室庐”的“漂”,言水势之大,可以把室庐浮起来;“塞溪而下”的“塞”,则言漂浮的室庐之多,把溪流塞得满满的;“骑木乘屋”的“骑”和“乘”,分述两种逃难状态,由于水势大,水流急,人在木头上既不能站也不能坐,只能骑上,才比较保险。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洪阳洞》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诗词曲赋文·洪阳洞》原文与赏析 严 嵩 二仙何代隐岩阿,涧绿山青长薜萝。尘世总经桑海变,丹丘长占水云多。天台到拟逢桃实,石室归疑烂斧柯。思向此中寻静侣,因牵俗累欲如何!洪阳洞,位于今江西省分宜县城西20里“袁岭七峰”之第三峰下。世传晋代葛洪、娄阳曾于此修仙炼丹,因以为名。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碧晖上人修净室引》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诗词曲赋文·碧晖上人修净室引》原文与赏析 袁宏道 净寺有圣僧二,其一余不知名,亦不识面貌,每日以沉湎为工课。凡所得斗米尺布,尽以沽酒。酒酣,则拳两手相角,左胜则左手持杯饮,右亦如之。或指草束木椿,相对谩骂,或唱或哭,或作官府叱喝之声,或为皂隶,坐复跪,跪复坐,喧呼不达旦不休。室中一破灶,一...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春感(其三)》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诗词曲赋文·春感(其三)》原文与赏析 金人瑞 三十年中蜡烛催,桂花开又杏花开。 至公堂上双行泪,千佛灯前一寸灰。 短短青蓑连夜织,萧萧白发满头来。 水云深处钓鱼去,谁识磻溪王佐才? 此诗选自金人瑞所作的《沉吟楼诗选》。金人瑞,原名采,字若采,又名喟,号圣叹,清长洲(一说吴县)人。据廖燕《二十七松...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庐山记》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诗词曲赋文·庐山记》原文与赏析 慧远 山在江州浔阳南,南滨宫亭,北对九江。九江之南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里余;左挟彭蠡,右傍通州,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日天子障。”鼓泽也,山在其西,故旧语以所滨为彭蠡。有匡续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遯世隐时,潜居其下...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古意》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诗词曲赋文·古意》原文与赏析 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看这首诗的诗题,颇有些朦胧,其实细味全诗,不过托“古意”以抒今感耳。这种立题法,在唐人诗作中并不少见,此其一例也。具体地...

13920566295《诗词曲赋文·佛影铭并序》原文与赏析
柯烟径答:《诗词曲赋文·佛影铭并序》原文与赏析 谢灵运 夫大慈弘物,因感而接,接物之缘,端绪不一,难以形检,易以理测,故已备载经传,具著记论矣。虽舟壑缅谢,像法犹在。感运钦风,日月弥深。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嵌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庐山法师闻风而悦。


(编辑:宿之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