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有什么工艺品?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1、纸伞又称油纸伞,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有近千年的历史。纸伞工艺考究,造型美观,轻巧耐用,地方色彩浓郁,与脱胎漆器、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宗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此是取其圆满的意思,作为人们遮日避雨、驱恶避邪的象征。

2、中国结
“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感情的字眼,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


3、布艺
布艺: 即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手帕等)、玩具等。这些生活日常用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增强了布料的强度和耐磨能力。

4、刺绣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品之一。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5、宫灯,又叫宫廷花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到现在,宫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必须有的符号。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体浓厚的传统气息,宫灯,顾名思义呢,就是宫廷中用的灯,主要是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
因为多数为皇宫宫廷所用,后期还得配上各种复杂精细的装饰元素,从侧面来展现帝王的奢华与宝贵。宫灯造型分为八角、六角、四角型,各个截图的画屏图案均为龙凤呈祥、福寿康年、吉祥如意等。

中国结、风筝、泥人、剪纸、刺绣等。
1、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精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文化知识;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也是数学奥秘的游戏呈现。 
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年代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

2、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
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玩具。
从五代(907-960)开始,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故称“风筝”。现在我们说的风筝其实是统称,把那些没有哨子的纸鸢,都叫作风筝了。
3、泥人
用泥捏成的人像。古代多用于求雨或祈晴。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乃至世界认可。令人万分喜爱。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5、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 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间手工艺品

中国工艺品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 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土家族黄杨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 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工艺品分为三大类种,刺绣手工艺品,雕刻手工艺品,编织手工艺品。
刺绣手工艺品分为:刺绣工艺摆件,刺绣工艺摆件,刺绣工艺名画,刺绣工艺屏风,刺绣工艺团扇,刺绣分为汴绣,京绣,苏绣,蜀绣,粤绣,川绣,湘绣等等。
雕刻手工艺品分为:石雕,木雕,玉雕,泥雕,也是传承悠久的手工艺文化,在中国各地都有做传统雕刻工艺的。
编织手工艺品分为:香包,中草药包,手绳,中国结,艾香枕头,相传古代集市上经常可以看到编织工艺品的出现。


13764052595传统工艺品有哪些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贺河股答:3、布艺:布艺:即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手帕等)、玩具等。这些生活日常用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增强了布料的强度和耐磨能力。4、刺绣: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

13764052595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贺河股答:3. 布艺,即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饰、鞋帽、床帐、挂包、背包以及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手帕等,还有玩具等。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不仅美观大方,还增强了布料的强度和耐磨性。4.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品...

13764052595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有哪些?
贺河股答:4、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源自旧石器时代缝衣打结的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它体现了汉族古老文明的智慧和情感。5、芜湖铁画:芜湖铁画是安徽省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形成独特风格,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

13764052595中国传统工艺有哪些?
贺河股答: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如今已成为一种装饰手艺,体现了中国人的颜色偏好和民间艺人的创造力。八、剪纸工艺 剪纸是中国流行的民间手工艺之一,起源于北朝,发展于唐代,南宋时期已有专业剪纸艺人。剪纸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构成美丽图案。九、琉璃工艺 琉璃制作...

13764052595中国有什么工艺品?
贺河股答:中国工艺品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 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土家族黄杨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 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

13764052595中国十大传统手工艺,看看都有哪些传承下来了
贺河股答:4、景泰蓝:景泰蓝诞生于皇宫,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得此名。5、玉雕:玉雕是玉石经加工雕琢成的工艺品,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朝代中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玉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玉雕工艺在民间的...

13764052595中国传统工艺有哪些
贺河股答:2. 刺绣:中国刺绣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针线在绸缎、丝绸等织物上绣出各种图案。其技艺精湛,细腻华丽,被誉为“绣花之国”。3.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以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其技艺独特,形式多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漆器制作:漆器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以漆为...

13764052595传统工艺品有哪些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贺河股答:1. 纸伞:又称油纸伞,作为中国汉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以考究的工艺、美观的造型、轻巧的质量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闻名。福州的油纸伞与脱胎漆器、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在中国传统婚礼中,红色油纸伞常用来遮护新娘,寓意避邪;在宗教庆典中,它也用作遮蔽物,象征着圆满和驱邪避恶...

13764052595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有哪些
贺河股答:竹编工艺是一种利用竹子编织各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传统技艺。竹编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眉山竹编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 剪纸工艺:剪纸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通过剪刀在纸上剪刻出各种图案,剪纸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常见的应用包括窗花、墙花、灯花等。

13764052595我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产品?
贺河股答:1、丝绸刺绣 刺绣在古代主要是在丝绸上绣制图案,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丝绸刺绣和陶瓷工艺品都是闻名海外的中国特产,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刺绣是最早走出国门的手工艺品代表。如今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刺绣技艺将会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不仅对中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国际文化生活中也产生了...


(编辑:马俩典)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