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396《谈美》读后感:美与自然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文/丹老师

      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谈美学的书,是我第一次接触关于美学的书籍。这样的书籍必须美美地读,才能感知其韵味。冲泡一杯咖啡,淳淳的香气弥漫,整个人和书被浸润着,何尝不是另一番美景?

      “自然美”这个词在我的意识中只是单纯地解读为不需要任何雕饰的东西本身就是美的,如果与人感其不同,也只能说明自己的欣赏境界没有达到。在读了朱光潜谈“美与自然”,才又有了新的理解与思考。

    美本在物?

      什么叫做美?在一般人看来美是物所固有的。一开始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则生来就丑。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是有很大难点的,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人人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但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那么我们再来思考,美是物所固有的是不是就有些不妥了呢?

      美是心的产品?

      我们先来看一些哲学家的思考: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哲学家都是非常理智的,然而我们知道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美感并不是科学的或实用性的活动。

      当然了,美虽然不完全属于物的的本性,却也和物是分不开的。就像是我们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没有这种感觉。由此我们可以明白,物必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

      何为美?

      这样看来,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有这样一个比喻我觉得恰如其分,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不能见出美。

      自然美,原来如此。

      经过实验我们会发现,许多艺术都应用规律和节奏,而规律和节奏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都应该以没有任何干预为基础。

      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没有成为“美”。如果我们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的,比如我们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我们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欣赏到的松、山、水也不一致。

      “情人眼底出西施”。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朱光潜说美的欣赏像极了“柏拉图式的恋爱”。在初尝恋爱的滋味时,本来也是普通女子在情人眼里却变成了仙子。那是因为心里所理想的女子的美点她都应有尽有。在这个时候,我们眼中的她也不只是她原来本身,而是经过理想化的变形。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善尽美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爱人身上,所以这个时候的爱人就是寄托精灵的躯骸。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美感的态度不带任何占有欲,就像一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我们自己的瓶子里,只要欣赏,它都是一样的美。正如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

      这样读来,提升了自己对美的认知,同时也给自己曾经以为的那些耳熟能详的熟语找到了根源。


13264942879读《谈美》|美与自然
喻龚良答:这句话说的简单一些,就是美既要看物也要看人。首先,物得有让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一只癞蛤蟆,你非得说它美,任谁也不信。其次,人要有能欣赏美的心。梵高的画很美,但有些人就是看不懂。也有好多文学作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明白。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欣赏美的能力。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主题...

13264942879读《谈美》|美与自然
喻龚良答:1. 美是物所固有的这一观点认为,某些物品本质上就是美的,比如称赞一个女子如花,意味着花就是美的象征。相对地,也会说一个男子丑陋如蛤蟆,暗示蛤蟆天生丑陋。2. 这种看法把美和丑看作是物的固有属性,即花就是美的,蛤蟆就是丑的。3. 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观赏者的存在。如果美是物的固有属性...

13264942879396《谈美》读后感:美与自然
喻龚良答:这样看来,美既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有一个比喻我觉得非常贴切,美是心物结合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源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于物体,但又不仅仅属于物体,因为没有我,就无法看到形象;直觉属于我,但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没有物体,直觉就无法活动。美需要有人情,也需要有物理,缺一不可。7...

13264942879《谈美》读后感
喻龚良答:朱光潜的这本《谈美》从总体来看是本谈艺术欣赏的专业书,但其中充满着对人生观的思考,让我对其推崇倍至;1.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多数人对自己的现状、当下的境遇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而如果回忆过去,总会觉得过去很美,即使想起当时吃过的苦,现在回忆起来也不觉得那样苦了。我们看别人的境遇,总...

13264942879求一篇《谈美》的读后感
喻龚良答:《谈美》读后感 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朱光潜在书中,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文章层层...

13264942879读朱光潜的《谈美》有感
喻龚良答:《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章节间的思路连贯,层层深入,其间的论述有理有据,语言深入浅出。本书主要探讨了关于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美是什么,美从哪里来,美具有什么特点,美与自然的关系,美与实际人生的距离等。这些问题都...

13264942879396《谈美》读后感:美与自然
喻龚良答: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善尽美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爱人身上,所以这个时候的爱人就是寄托精灵的躯骸。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美感的态度不带任何占有欲,就像一朵花无论是生在...

13264942879谈美读后感800字作文(谈美 读后感800 原创)
喻龚良答:1、读朱光潜 ——《谈美》有感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2、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3、...

13264942879《谈美》读后感200字
喻龚良答:《谈美》读后感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

13264942879读《谈美》有感
喻龚良答:通过阅读《谈美》,我初步的了解了什么是美感的态度,美感是不带意志,就是不带占有欲的一种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在欣赏某一事物,脱离带有实用意义的态度,所有思想与欲望都无法起作用。所以我们嘴中的称赞那些神的“美”并不是由美感所引起的而是由快感,正如书中所说“英国十九世纪有一位学者叫做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地...


(编辑:诸烁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