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有人说,乌江边上,虞姬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自杀,是这样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项羽兵败乌江,虞姬的结局并非自杀,为何她的事实难以接受?

项羽兵败乌江之后,虞姬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自杀,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因为在后来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提到了对虞姬的描写,但是并没有说虞姬是自己自杀的,如果是自杀的,司马迁必然会在史记中提到司马迁之所以没有提到,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虞姬之后的去向。所以这样一说,虞姬是否自杀变成了一个谜。

甚至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没有提及到虞姬的结果,因为司马光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十分严谨,他对历史的一些细节描写都做得非常到位,但是他并没有也没有提到虞姬,也就是说他不知道虞姬是否是自杀,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项羽兵败乌江也是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虞姬的失踪给后人也是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谜团。

有人觉得虞姬可能是自己逃脱了,或者是虞姬被俘虏而被藏了起来,也有人说项羽是为了不想让别人得到虞姬,而将虞姬给杀了。但这都是一些假说,虞姬的结果是否如何?也没有历史的相关书籍记载这一篇。

但是就现在而言,因为有一个虞姬墓,我们也不知道虞姬是否就葬在此地,或者说就是项羽杀了虞姬之后,而在此地这些都是不为人知的,所以说虞姬结果也可能并非自杀,或者是她在流亡之后遭到了他杀,或者是因为自己饿死在此地这都是这些种种可能都是可能发生的。

项羽乌江自刎后,我认为虞姬真的随项羽而去了。理由如下:
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虞姬此人的描述,只有一句话,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和“美人和之。”从这两句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虞姬很受项羽的宠爱;

第二、项羽在垓下之战作歌后,虞姬也跟着唱。司马迁的《史记》关于虞姬的记载,参考了西汉陆贾的《楚汉春秋》,而陆贾在《楚汉春秋》中也并未明确记载虞姬自杀身亡。
而关于虞姬真的随项羽而去,又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虞姬自杀说,另一种则是项羽杀。虞姬自杀之说,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张守节的《正义》一书,其中引《楚汉春秋》记录虞姬所和的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从“贱妾何聊生”一句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虞姬此时已经有自杀的打算,体现出了虞姬的刚烈美丽。
虞姬死亡的另一种说法则是项羽把虞姬杀死了。《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道:“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从此我们也可以知道虞姬在项羽乌江自刎后,真的跟随项羽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项羽那么疼爱虞姬,又为何残忍的将虞姬杀害呢?从项羽的性格来分析,项羽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他誓死不会让自己的女人在自己兵败后被俘,然后受尽汉军的侮辱,这对于项羽来说是完全受不了的,因此他只能忍痛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在小说、戏剧中,有虞姬自刎而死的桥段,后来演化成“霸王别姬”的故事。那么,历史上,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最早记载项羽与虞姬一别的故事,要属西汉陆贾所撰写的《楚汉春秋》。可不幸的是,这部书在南宋之后就消失在史册里了。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这个故事,最早是在司马迁的史书《史记》中记载: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段文字之后,再也没有虞姬的身影。可以说,此时的虞姬已经死了。但是是他杀,还是自杀,不得而知。就连司马迁,也没敢说虞姬自刎这一事。即便是在陆贾在他的《楚汉春秋》中,没敢写虞姬自杀之事。

那么,为何有了虞姬自刎之后,而后演绎成“霸王别姬”的传说呢?这与后人的臆造有关。后人为了营造项羽的悲壮情怀,根据那首著名的《垓下歌》,臆造了虞姬在楚营内自杀的事情。如此,留下了一个千古悲壮的传说。

既然,虞姬之死,史料都不敢说是自刎,那么虞姬是不是心甘情愿自杀就无从谈起了。



没人会心甘情愿自杀,虞姬也是人,所以她也不想死,但是她不得不死,死是她唯一的选择。

张爱玲写过一篇《霸王别姬》,再现了虞姬自杀的情景,小编恭录如下。

项羽道:我们完了。我早就有些怀疑,为什么江东没有运粮到垓下来。过去的事多说也无益。我们现在只有一件事可做——冲出去。看这情形,我们是注定了要做被包围的困兽了,可是我们不要做被猎的,我们要做猎人。明天——啊,不,今天——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的行猎了。我要冲出一条血路,从汉军的军盔上面踏过去!哼,那刘邦,他以为我已经被他关进笼子里了吗?我至少还有一次畅快的围猎的机会,也许我的猎枪会刺穿他的心,像我刺穿一只贵重的紫貂一样。虞姬,披上你的波斯软甲,你得跟随我,直到最后一分钟。我们都要死在马背上。

虞姬道:大王,我想你是懂得我的。虞姬低着头,用手理着项王枕边的小刀的流苏。这是你最后一次上战场,我愿意您充分地发挥你的神威,充分地享受屠杀的快乐。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项羽道: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紧紧瞅着她。她张开她的眼,然后,仿佛受不住这样强烈的阳光似的,她又合上了它们。项羽把耳朵凑到她的颤动的唇边,他听见她在说一句他所不懂的话:“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即结局,小编注)。

等她的身体渐渐冷了之后,项王把她胸脯上的刀拔了出来,在他的军衣上揩抹掉血渍。然后,咬着牙,用一种沙嗄的野猪的吼声似的声音喊叫:吹起画角!吩咐备马,我们要冲下山去!

虞姬要么跟项羽一起战死,要么自杀,要么被项羽杀死。如果她不死,就会落到刘邦手里。这是项羽最不想看到的结局。项羽当年俘虏了刘邦老婆吕雉,并以此羞辱要挟刘邦,刘邦恨得咬牙切齿。如果项羽侥幸突围成功,虞姬落到刘邦手里,并且拿虞姬要挟羞辱他,他将如何面对?

所以虞姬必须死,不自杀就会被项羽亲手杀死,就如后来的杨贵妃被李隆基下令处死一样。



项羽兵败核下后,虞姬当然是心甘情愿自杀的。

要知道虞姬自杀是有前提的。楚汉争霸经过4年激烈的争夺后,于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联合韩信等人把项羽围困在了垓下。在垓下大决战中,不败战神项羽被韩信的“十面埋伏”战术打败。经此折扣,项羽十多万大军只剩下三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项羽还准备重振旗鼓再和汉军决一死战。结果,这天夜里,韩信再出小动作,使用“四面楚歌”,结果楚军兵孤粮尽,又听到凄凉的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不由军心涣散,纷纷逃离。

项羽眼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独自饮酒消翻书。他最爱妃妾虞姬为他默默把酒。项羽借着酒性,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先是凄然起舞,然后忍泪回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一歌唱毕,她拔剑自刎,一代传奇女子就此魂飞魄散。

一代史学家史司迁对此也大致是这样记载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问题。

第一,项羽是不舍不得虞姬死的。项羽是个很专情的人,并没有象刘邦那样好色,但他对虞姬的宠爱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虞姬不但长的漂亮,而且善解人意,聪明贤慧。因此,每次行军打仗时,项羽都带着虞姬,视虞姬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兵败垓下,自感已到穷途末路时,项羽还幻想着带着虞姬一起突围到江东去,梦想着卷土重来。这一点从项羽最后率心腹铁骑成功突围到乌江时,原本可以乘乌江亭长的小船成功渡河到江东,但他却选择了自刎可以看出来,正是他最心爱的虞姬的死让他心灰意冷,失去了卷土重来的信心和意志,最终选择了自刎。如果虞姬和他一起逃到乌江,想必他一定会渡江而去的。

总之,项羽对虞姬如此深情意重,显然不是会逼虞姬自杀的。

第二,虞姬的确是自己心甘情愿地自杀的。虞姬这么得项羽宠,为什么还要自杀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虞姬知道项羽对他的情义,而她也对项羽很是感恩。在被困垓下这个危急关头,她希望项羽能早点突围出去,以图东山再起。虞姬的自刎,正好可以让项羽少了后顾之忧,让他更加放开包袱地去突围。同时,虞姬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垓下大决战中,从来没有吃过大败仗的项羽一败涂地,虞姬又听到四面楚歌声,明白形势已非。项羽或许可以凭借勇猛顽强突围出去,但她一个弱女子,不但在突围中会成为项羽的累赘,而且一旦突围不成功成了汉军的俘虏,那么她势必会落入好色的刘邦之手。为了避免受辱,她选择了自刎。

总之,虞姬自刎的最根本原因是她对项羽的爱意,一方面不愿拖累项羽,另一方面不想给项羽戴绿帽子。如此贞烈女子当真令人敬佩。



我认为当时的虞姬是心甘情愿的自杀的,因为当时的项羽被围剿在垓下,四面楚歌,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机会了,就连项羽自己最为看中的江东铁骑也是有很多主动投降给刘邦了,正是因为看着自己的爱人被这种情况包围,虞姬心生不忍,害怕自己成为战斗的俘虏,最终选择自杀。

虞姬当时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项羽已经必败,也看透了当时的局面,也看透了项羽。就算自己投降,苟且偷生更是不符合自己的心。

最为关键的是她知道,自己如果自杀了,项羽也许会背水一战,甚至能够逃生,她太爱项羽了,所以甘愿为项羽牺牲自己的一切。

虽然知道必败,但是她不想看到自己的男人失败在她的面前,虞姬宁愿先一步走上黄泉路,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男人死在自己面前,可以说真的是死的凄惨。



当然不是心甘情愿的自杀了,爱情的力量没有那么伟大。虞姬说实话只是项羽的一个姬妾而不是名正言顺的妻子,那么他们两个真的有患难与共的爱情吗?我看不一定。这个时候项羽已经穷途末路了,相信他们都知道落入敌人手中没有好下场,项羽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他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就算虞姬不自杀,我以为,项羽也会杀掉她的。


19866854432有人说,乌江边上,虞姬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自杀,是这样吗?
胡柿费答:既然,虞姬之死,史料都不敢说是自刎,那么虞姬是不是心甘情愿自杀就无从谈起了。

19866854432霸王别姬是怎么回事?是虞姬自愿死的,还是项羽要她死的?
胡柿费答:是刘邦的大军兵临城下,项羽四面楚歌,这个时候他并不想抛弃他最爱的女人 (虞姬),想带她一起走,可是虞姬怕自己连累项羽,就在敬完项羽最后一杯酒 的时候拔剑自刎了,项羽伤心的跑的乌江边,乌江边他遇见一人,对他说,霸王 何不逃过乌江,等待时机东山在起,可项羽死心眼,这时看到刘邦之前用蜂蜜...

19866854432项羽乌江自刎,虞姬真的也随之而去了吗?
胡柿费答:那么问题来了,项羽那么疼爱虞姬,又为何残忍的将虞姬杀害呢?从项羽的性格来分析,项羽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他誓死不会让自己的女人在自己兵败后被俘,然后受尽汉军的侮辱,这对于项羽来说是完全受不了的,因此他只能忍痛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19866854432霸王别姬的主人公:虞姬,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
胡柿费答:项羽悲恸万分,在仓促间只好于垓下草草掩埋了虞姬,随即项羽带着六百骑兵连夜突围而出,被汉军追至乌江边,乌江亭长说江东还是霸王的地方,汉军没有船,让霸王渡江东山再起。项王说,自己当年与江东8000子弟出征,已全部战死,自己不愿苟且偷生,并无颜面再见江东父老,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将乌骓马送给乌江亭长引渡,然后率领2...

19866854432历史上真的有霸王别姬这段故事吗?虞姬究竟是怎么死的?
胡柿费答:惜哉太史公,不纪美人死。 这首诗表面上是责备贤者,实则不然,诗人其实是在质疑《霸王别姬》的真实性。 无独有偶,另一位清人周中孚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项羽纵横天下,一生所爱乌骓与虞姬也,乌骓马后来送给了乌江亭长,“独所谓美人者,竟无一句收场,此史之阙文也。” 太史公即司马迁,司马迁为创作《史记》宁愿遭受...

19866854432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原文_翻译及赏析...
胡柿费答:咏史怀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

19866854432项羽对虞姬特别宠爱,为何却在兵败被困时逼虞姬自杀?
胡柿费答:虞姬自己心里明白,既然自己是项羽的女人,就得要对自己的爱情忠贞,如果说连项羽都死了,自己一个人独活在这世上又有什么乐趣。于是虞姬便先项羽一步,自刎于乌江。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项羽之所以逼虞姬自杀,无非就是为了保全虞姬的清白,让虞姬不会落入刘邦的手中受尽屈辱。

19866854432项羽真的喜欢虞姬吗?
胡柿费答:孤决心再与那贼子交战,此番胜败难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别之日了。” 虞姬听此言,早已泣不成声。帐外乌骓哀鸣,项羽出帐,爱抚着伴随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骑,乌骓眼睛含泪,静静地看着主人。虞姬强做欢颜劝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岗绝岩,易守难攻,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候得机会,再图谋也还不迟。” 虞姬又...

19866854432四面楚歌乌江岸,乌骓画戟奈何天是什么意思??
胡柿费答:四面楚歌乌江岸,乌骓画戟奈何天 今译:被楚军四面团团包围在乌江岸边,就算有我的乌骓宝马、方天画戟又能奈何?

19866854432霸王别姬,虞姬为什么最后要自刎而死?
胡柿费答:项羽悲恸万分,在仓促间只好在垓下草草掩埋了虞姬,随即带着六百骑兵连夜突围而出,被汉军追至乌江边,此时的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还是霸王的地方,汉军没有船,让霸王渡江东山再起。”项王说:“自己当年与江东8000子弟出征,已全部战死,自己不愿苟且偷生,并无颜面再见江东父老”,谢绝了乌江亭长的...


(编辑:殷奖巧)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