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要做表里如一,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叶公好龙》的寓言,讲述了叶公逢人便说自己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又多么吉祥。所以在帮叶公装修房子时,工匠到处都给他雕刻上龙的图案。他穿的衣服上也都雕饰着龙的图像。叶公喜龙的消息传到了天上真龙的耳中。真龙暗自窃喜,没想到人间还有如此喜欢我的人。一日他暗访叶公,叶公听见声响,一看一条真龙正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在看着自己,吓得浑身发抖落荒而逃。整篇寓言无不讽刺了叶公对龙的盲目祟拜,不切实际、表里不一的虚伪和做作。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夸张,不张扬,成熟稳重的掌控好自己的情绪。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故事: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扩展资料

实际上,叶公好龙这个典故不过是孔子门生凭空杜撰的一个段子,到了西汉年间,大儒刘向将这个段子收入他主编的《新序》一书中,从此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胫而走。

历史上,真实的叶公确有其人,本是楚国王室贵族,其曾祖父是那位问鼎中原的霸主楚庄王。叶公乃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约生于公元前528年,死于公元前470年,跟孔子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叶公不但不是一个胆小鬼,而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他治理封地叶邑近五十年之久,兴水利,劝农桑。

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这项水利工程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当地百姓世代感念其恩泽。

孔子曾听闻叶公的善政,特意前来拜访与其交流治国方针策略。两人还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对于亲人犯罪,孔子主张“为亲者隐”,叶公主张应“大义灭亲”。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由于叶公的政治主张与孔子大相径庭,由此很不招孔子门人待见,杜撰了“叶公好龙”的段子来抹黑叶公。

公元前479年,楚国都城发生叛乱,整个楚国处于飘摇动乱之中,叶公闻讯后,不顾年事已高,出兵平乱,迎惠王复位,稳定了国家大局。

叶公因有功官至令尹、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他不恋高位,执政一年后,就让贤于比他年轻的公孙宁、公孙宽。自己回到了封地安享晚年,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古语云:云山苍苍,江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此语放在叶公身上,也是很恰如其分的!



叶公好龙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叶公好龙的故事出自汉代刘向的《新序·杂事五》意思是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叶公好龙: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龙从天上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大叫一声逃走了。

  【叶公好龙:道理】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叶公好龙:启发】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历史上的叶公却不是这样的人。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经考古发掘证实,他在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 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史学专家安国楼博士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是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专家们还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

  根据《周礼》规制,在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叶公好龙文言文的道理】相关文章: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大家想必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吧?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在很久以前的春秋时期,有个姓叶的人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纹图案。

他这样喜欢龙,感动了天上的真龙,便从天上降落在来到了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没想到,真龙的出现,竟吓得叶公转身就跑,好似三魂六魄都吓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像叶公一样,只是喜欢表相的东西,喜欢唱高调、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浮华作派,严重脱离了实际的行为。

其实,我们都被《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故事给欺骗、迷惑了数千年,历史的真相正好相反了!

“叶公”本非姓叶,芈姓,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因为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所以被人称为叶公。

这个叶公还真不是一般人,是正经的楚国王室的贵胄,其曾祖父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由此可见,这个叶公还真不是一般人。楚昭王将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官后,组织了大批人员在当地修渠建坝,大兴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

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据史料所载,公元前489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专程到叶地拜访叶公,希望能得到叶公的举荐和重用。可见,当时的叶公依然是名声在外了!

由于叶公在封地期间,采取了养兵息民、发展农业的政策,因而国力大为增加。因其业绩良佳,因而受到楚国朝野及各地诸侯的敬重。以至于后来他的子孙,都骄傲地以封邑为姓,是叶姓族人的真正祖先。

,叶公。当时,身居吴楚边境的重臣白公胜在楚国都城发动叛乱,杀死了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并劫持惠王欲自立。叶公闻讯后,不顾年迈,毅然出兵平叛,立下定国之功。

公元前479年,已近耄耋之年年的叶公因平定白公胜之乱迎楚惠王复位,官至令尹、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他却在平定边夷,整肃朝政后,让位于他人,自己还归叶邑,中,终老于叶地。

这样一位优秀的古人,却为何被后人垢以《叶公好龙》这个诬陷诽谤呢?估计大家谁也没想到,这个事居然会和孔子有关。

原来,孔子慕名拜会叶公时,两人因何为忠君爱国的见解有了不同的意见,发生了争辩,被孔子的学生看在眼里。

后来因为孔子叶地之行没有达到目的,更加引起了孔子学生的不满,于是才有了好事的儒学之士,借用叶公喜欢画龙的故事杜撰了<叶公好龙>的寓言,把叶公喻作伪君子。

事实上,叶公不但是个真君子,而且真的是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就连房檐屋栋也上雕刻着龙纹图案。

看到这里,大家知道所谓的《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故事,就是对叶公坦荡君子行为的诽谤和妒忌!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整整欺骗了我们数千年,是该给叶公平反了!

叶公好龙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15249668450叶公好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叶公好龙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

15249668450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故事: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

15249668450叶公好龙寓言故事 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2、叶公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15249668450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夸张,不张扬,成熟稳重的掌控好自己的情绪 说明了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这个故事也讽刺了现实中只会唱高调,却不做实务的人 ...

15249668450叶公好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叶公好龙故事对我们的启发
乜尹索答:1、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2、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

15249668450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道理:做人要诚实,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故事内容:故事讲述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

15249668450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要做表里如一,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15249668450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
乜尹索答:1、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做人要诚实,实事求是,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就要深入地了解它的内在。2、叶公好龙出自《新序·杂事五》,常拿来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5249668450“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15249668450叶公好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乜尹索答:叶公好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为人处事要诚实、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叶公好龙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叶公的人,他总是对别人说自己非常喜欢龙,龙那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


(编辑:高义程)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