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台阶高处不胜寒——《台阶》教学片段里的“台阶”式思维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老王》一课的思维训练余波未平,《台阶》又强势来袭,本单元的文章我还真是尤为喜欢。实践下“台阶”式思维如何?让逐层升高的训练方式引学生不断向高处登攀,尽览文本之妙境,何乐不为?

先从问题设计开始。当我说出此课问题由学生设计时,教室沸腾了。学生热情很高,纷纷举手,问题多多:“‘台阶’有什么含义?”“‘台阶’为题目有什么作用?”“父亲为什么要建‘台阶’?”“从‘台阶’能看出父亲什么样的形象?”“‘台阶’里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情感?”“围绕‘台阶’写了哪些事件?”

我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平时所做的阅读题目大致相关,毕竟,他们没有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只能按照记忆中阅读题目的方向行走,有更大价值的问题的发掘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熟读精思之上,需要更高级的思维参与,此事自然不可操之过急,要徐徐图之。尽管如此,这样主动让学生设计问题还是有别于被动完成题目,这一瞬间,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充分享受着身为学习主人的优越感。看到群情振奋,我振臂一呼:“行,这节课就由你们作主,所有任务自己解决。我们看,大家刚才的问题基本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台阶,一个是父亲,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研究主题就是‘台阶与父亲’。同学们从哪里出发都可以,只要终点是这里。”教室里温度骤然升高,我看到学生的目光中闪着异彩,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情形,让我想到那些获得自由的被关押了很久的“犯人“,他们发自内心的欣喜与期待点燃了教室的火。

下面的几个教学片段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学生潜在的能量。

教学片段一:

生:我想探究父亲为什么要建台阶。

师:为什么呢?

生:台阶代表地位。文中写“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师:还有什么理由?

生:“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

师:这是实用价值啊。

(学生笑)

师:你考虑的很周到,有实际用途,也有精神满足。继续思考,还有什么原因?

(被提问的学生一脸无奈)

师:以后,语文课上,我们都要做好被老师“刁难”的准备啊,让你的思维不断突破局限。

生:还有在乡邻们面前有面子。

师:很好,这也是一种尊严的需要。如老王,如父亲,他们都是“小人物”,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都有被别人尊重的渴望。

教学片段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父亲建台阶这一举动所包含的首先是安全需求,这是较低的需求,还有尊重需求,这是高阶需求。能够从现象本身走向思维深处,这很可贵。

教学片段二:

生:我要解决父亲为了建台阶付出了那些努力。

师:愿闻其详。

生:“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从这个句子里我感受到父亲付出了很艰辛的努力。

师:要具体解读,要深入文字深处。你找的句子里有一个词体现了父亲的努力,哪个词呢?

生:漫长。

师:仅仅是漫长?

生:十分漫长。

师: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你试着读一读。

(生读,比较平淡。)

师:你把“十分”重读,再感受一下。

(生重读“十分”,感情加深了。)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漫长”?

生:砖是一块一块的,瓦是一片一片的,角票。

师:为了保持前后句式的一致,我们可以说“票是——”

生:一角一角的。

师:这就是思维,知道努力的着力点是什么,知道句子里的情感藏在什么地方,知道表达的逻辑性处处都在。还有那些句子体现了父亲的努力?

生:第19段中写道:“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师:这段描写中哪个词语体现了父亲的努力?

生:艰难。

师:除了艰难,你还能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父亲头发上挑着水珠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有些诧异,一定在想,不就是艰难吗,还能有别的吗?这个问题是我临时追问的,此处景物描写中我总感觉除了艰难似乎还有一些东西,备课时我从不看教参,完全素读理解,不知有无道理,但亦是思考之得。)

生:(很不确定地)是美?

师:对,就是美。这种美源自什么?

生:源自劳动。

师:说得多好啊,劳动的美。艰难着,而又美好着,这种意境,已经达到审美的最高层次了。

(学生深思)

教学片段解析:父亲的努力是很明显的,学生找起来都很顺利,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努力的过程,体会语言的魅力。而景物描写中蕴藏的美是临时而感,让学生走向审美的高处。

教学片段三:

生:我想谈谈台阶建成后父亲的变化。

师:不错的问题,具体说说。

生:66页第26段中写父亲磕烟灰的时候发现“台阶式水泥抹的面”,就“憋住了不磕”。以前很随意的动作现在有了顾虑。

师:说得好,顾虑,连磕烟灰都要想一想。继续说。

生:第27段,有人问父亲吃过午饭了吗,父亲说没吃过,其实他吃完了,却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这能看出父亲和别人对话的时候不够自然了。

师:不知怎么,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认真思考)

生:(有点费力地)好像是父亲有点反应迟钝。

教室里的学生大笑。

生:(着急地)我的意思是父亲在回答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他还在适应这个新台阶给他带来的变化中。

师:那你想象一下,父亲在回答的时候他心里在想什么?

生:父亲想:这是新台阶,得好好爱护,看来我这烟灰不能随便磕了。唉,以后抽烟我得怎么办呢?

师:新台阶,新变化,新生活,新习惯。父亲在这新台阶上坐着是不是很舒服呢?

生:不舒服。他坐的位置越来越向下,“挪到组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父亲好像不知道该坐在哪里了。

师:台阶是高了,可父亲坐的位置却越来越低了,甚至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了。可是,高台阶的高位置不正是父亲一心追求的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我感觉父亲好像挺矛盾。

师:怎么矛盾?

生:父亲一方面想提高自己家的地位,一方面又感觉地位高了以后很不自在,就像跟其他人疏远了,自己都不是自己了。

师:自己不是自己了,那自己成了谁?

生:就是心里边有一个自己,外边还有一个自己。

师:这是分裂了?

学生大笑。

生:好像他想追求一个新的自己,通过建台阶,但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

师:说得真好。这两个自己我们理解成一个是物质的自己,一个是精神的自己。当物质的自己达到了高度,精神的自己还在原处。这就是最大的矛盾之处。

学生深思且豁然。

教学片段解析:这是文章的难点,也是思维训练的最高层。学生在我的“逼迫“式引导下,一点点接近父亲的精神内核。想建台阶的父亲和习惯以往生活方式的父亲代表着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里还没有完全达到一致的那些”小人物“的两重人生。想往高处走,但终于发现,”高处不胜寒“。

余党绪老师在《阅读改进各有路数,但总会聚焦到阅读中的思维》一文中说:“从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看,中学是一个人的逻辑判断力与理性思维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的认知与思维正处在从具体、感性到理性、抽象的发展阶段。”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将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和认知高度。《台阶》一文的“台阶式”思维训练,给予学生的是思考的痛与乐,是思想的深与杂,更是思维的辨与明。


19531014060台阶高处不胜寒——《台阶》教学片段里的“台阶”式思维
万贷炉答:教学片段解析:这是文章的难点,也是思维训练的最高层。学生在我的“逼迫“式引导下,一点点接近父亲的精神内核。想建台阶的父亲和习惯以往生活方式的父亲代表着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里还没有完全达到一致的那些”小人物“的两重人生。想往高处走,但终于发现,”高处不胜寒“。 余党绪老师在《阅读改进各有路数,但总会聚...

19531014060风语/关于作业《台阶》的总结
万贷炉答:评论:高处不胜寒,但人总是要争先恐后地爬上去,因为不服输,因为要证明你活在世上不枉来一遭,所以这无形的台阶才是最重要的! 评论:轻度抑郁的病者有这么贴心的友人相陪相伴,甚至想方设法地用百合花逗你开心,何不顺着台阶下来呢?开心就好啊! 评论:时间没有停止一说,且不能倒流,一切只往前走,不停留! 评论:...

19531014060语文初一台阶仿写作文600字
万贷炉答:我克服疼痛,站起来,用脚往台阶上踢,“怦”的一声,我抱着脚嗷嗷直叫,反而那一阶台阶却毫不损失。 就是这一阶台阶,它像一位老师告诉了我:台阶就像人生中的种种困难,一直阻挠着我们走向成功,但如果我们能坚强勇敢地去克服,虚心耐心地去接受,那这一阶阶台阶就会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大门,则虚心、善良、勇敢、坚持...

19531014060台阶仿写作文500字
万贷炉答:不是早有贤哲告诫我们“高处不胜寒”吗?不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之类的哲理吗?为什么还要飞蛾扑火般地往前冲呢?感到不可解不奇怪.因为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血液中注入了一种元素,这种元素早已内化为我们的特质!就如同嗜血的猛兽嗅到了猎物的味道,即便是饱食终日没有任何...

19531014060垒高台阶
万贷炉答:每一颗抬头挺胸的信念,每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气,每一念坚持不懈的执着,都是我们为更好生活垒高的每一个台阶!    垒高台阶去体验“更上一层楼”的巍峨;垒高台阶去领悟“一览众山小”的辽阔;垒高台阶去领略“高处不胜寒”的壮烈!   

19531014060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作文600 字
万贷炉答: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片悠扬的 歌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展开 904260907...

19531014060课内记叙文与诗歌有哪些
万贷炉答:《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

19531014060摘抄好词好句
万贷炉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缝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唐/白居易〈琵琶行〉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苏轼〈水调歌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19531014060梦到下陡峭台阶很害怕有什么征兆
万贷炉答:虽说“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到了高处确实可以看到更远的风景,但是也会领略到“高处不胜寒”的真谛。享受完高处的风景终究也是要下来的。可是又会遇到“上山容易下山难”,往下看,台阶陡峭,着实让人害怕。其实梦境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场景,那么,在 周公解梦 中,梦到下陡峭台阶很害怕有什么...

19531014060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万贷炉答:1,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唐·王昌龄《太湖秋夕》白话文释义: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


(编辑:岑琪致)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