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微观粒子的发现史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请简单的回顾一下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发展历程

1. 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德谟克利特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小到不能切割为止,这最小部分就被称为“原子”。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根据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原子学说”。
3.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根据实验研究提出了“分子假说”。
4.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称为“电子”。
5.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占很小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6. 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由此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7.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8. 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介子、π介子、?转介子、?撰超子、?撞超子等四百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同学们继续探索。

GN粒子GN粒子被称为“机动战士高达00”(机动战士高达00机动战士高达00),日本动漫在一个虚构的粒子是“GN驱动器”时,该单元开始产生光粒子既可以在雷达系统的变化被无效(幻像粒子米诺夫斯基粒子和CE次类似的UC倍),如果扩散到外面的秘密起动时可以发挥优异的效果。但只要小通信总部回报传播的时机,通过没有回报就可以知道那里的通讯器。此外,由于“GN粒子”可用于光束武器,其他国家不这样做,这样仍然依赖于现场艺术“的三组国家”应付不了。

  1. 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提出了葡萄干模型(枣糕模型)。

  2.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质子命名为proton,这个单词是由希腊文中的“第一”演化而来的。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基本粒子。

  3. 中子的概念也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的,中子的存在是1932年B.查德威克用a粒子轰击的实验中证实的。

  4.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组成的。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基本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其空间尺度是微观粒子中最小的,大约小于10的-19次方。



漫漫长河话粒子
荀春宝
让我们将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历史进程简单回顾一下:
1. 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德谟克利特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小到不能切割为止,这最小部分就被称为“原子”。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根据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原子学说”。
3.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根据实验研究提出了“分子假说”。
4.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称为“电子”。
5.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占很小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6. 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由此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7.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8. 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介子、π介子、?转介子、?撰超子、?撞超子等四百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同学们继续探索。

http://book.sina.com.cn/nzt/liangzishihua/
上帝掷骰子吗? - 量子物理史话


17897888840微观粒子的发现史
杨薛俘答: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提出了葡萄干模型(枣糕模型)。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

17897888840基本粒子的发现历程是怎样的?
杨薛俘答:到了1964年,发现的奇异粒子数量激增,总数达到33种,被称为“第二代粒子”。这些粒子按稳定性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两类,例如质子和电子稳定,而m±、p±、π0等则会衰变。随着加速器能量提升和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还发现了衰变时间极短的“第三代粒子”,也就是“共振态粒子”,其数量迅速膨胀到...

17897888840微观粒子发现史之八:夸克君临,天下震动
杨薛俘答:随着π介子的发现,基于宇宙射线的粒子探测技术也越来越精密,一群新粒子蜂拥而出,不久后,人们又发现了正负K介子和中性的Λ粒子。 加速器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1949年,发现了中性π介子,后来又发现了正负和中性Σ粒子,负和中性Ξ粒子还有中微子,反质子和反中子我们已经说过了。 以前找不到新粒子的时候拼命找,现在忽然...

17897888840微观粒子发现史之四:中子发现了,这却是居里夫妇的伤心事
杨薛俘答:卢瑟福觉得在原子核内部除了质子应该还有一种粒子,这种粒子质量和质子差不多,不过不带正电荷也不带负电荷,那就是呈中性了,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叫做中子。 这就是卢瑟福的伟大之处,做完了实验之后都会深入思考,上次做完α粒子散射实验后想了想就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这次发现了质子后,又预言了中子,这就是文武双全的物理...

17897888840第一个基本粒子发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杨薛俘答:可追溯到1897年发现第 一个基本粒子电子 。1932 年 J.查德威克 在用a粒子轰击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随即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 成的,从而形成所有物质都是由基本的结 构单元——质子 、中子、电子构成的统一 的世界图像。质子、中子、电子和阿尔伯 特·爱因斯坦提出并被 R.A.密立根和...

17897888840基本粒子的粒子发现表
杨薛俘答:已发现61种基本粒子,详细图表分析如下:理论上最小的基本粒子是:普朗克(尺度)粒子(直径10^-33公分),但目前尚未发现 普朗克(尺度)粒子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61种基本粒子,尚差1种重(引)粒子未发现 粒子物理学中,基本粒子(英语:elementary particle)是组成物质最基本的单位。目前在标准模型理论的架构下,...

17897888840分子,原子,粒子是怎么发现的?
杨薛俘答:原子:原子论是元素派学说中最简明、最具科学性的一种理论形态。英国自然科学史家丹皮尔认为,原子论在科学上 “要比它以前或以后的任何学说都更接近于现代观点”。原子论的创始人是古希腊人留基伯(公元前500—约公元前440年),他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古代学者在论及原子论时,通常是把他们俩人的...

17897888840华裔科学家张首晟发现的“天使粒子”究竟是什么?
杨薛俘答:首先,天使粒子在学术上的称谓是“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不过,与一般的电子或者质子不同的是, 华裔科学家张首晟等实验组发现的“天使粒子”本质上不是一个真的粒子,而是一种在凝聚态物理中出现的“准粒子”。这有点像什么呢?如果说真的粒子是“股票”,那么准粒子有点像“股指期货”——那是一种抽象的金融衍生...

17897888840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究竟是什么东西?
杨薛俘答:弱力粒子的发现是历史性的,但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完成。只有能够解释是什么导致了不对称,是什么导致了大量的力粒子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电弱理论框架。讨厌的粒子彼得•希格斯提出了一个新的基本力场的存在,这是一种相互作用,它会在弱场粒子中注入质量。无处不在的力场最终被称为希格斯场,与它...

17897888840中微子是谁发现的
杨薛俘答:实际上,大多数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过程都伴随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反应堆发电(核裂变)、太阳发光(核聚变)、天然放射性(贝塔衰变)、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等等。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大部分为宇宙大爆炸的残留,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0个。1998年,日本超级神岗实验以确凿的证据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现象,...


(编辑:充虏徐)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