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提高对西方古典写实油画的欣赏解读能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西方油画为什么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呢?

朋友们在一起讨论西方油画时,有一个共识,就是感觉西方油画特别是古典油画中,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提香的《照镜子的维纳斯》、鲁本斯的《土与水》、伦勃朗的《娜达厄》、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格维德的《雅典娜女神》等等。不禁对此产生好奇和疑问。难道西方是以胖为美,“美哒哒、肉嘟嘟”的女子形象更受人们喜欢吗?

一,西方古典油画塑造了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是跟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学的吗?
有人说,西方油画暨古典写实油画创立于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提出的口号是“重振和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在绘画上,画家们是以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作品为范例和样板的。油画中“美哒哒肉嘟嘟”的丰腴女人形象也是效仿因袭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作品而来的。
为此,我查阅了很多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雕塑作品(图片),发现其中的女性题材作品确实不少,但大多是婀娜纤巧娉娉婷婷的身姿,“丰腴”的女子形象并不多啊!古希腊古罗马最经典的女性雕塑应该是《断臂的维纳斯》和《美惠三女神》了,这两幅作品很多人都看到过,人物形象虽算不上“楚腰纤细”,也称得上苗条,跟“丰腴”差着好多意思呢?
我们看拉斐尔的油画《美惠三女神》,就是参照古希腊同名雕塑创作出来的。画中的三位女神身形曼妙,体态轻盈,灵动纤巧。由此看来,至少没有足够的依据能够证明,西方油画中有许多丰腴女性形象是跟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学的,因此我以为,这个说法不能成立。
二,西方古典油画塑造了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是因为西方“以胖为美”吗?

有人说,西方古典油画中之所以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是因为西方以胖为美。真的是这样吗?诚然,由于东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习俗不同,在审美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仅以古典油画中有许多丰腴女性形象就断定西方是“以胖为美”,显然有些牵强。况且,西方古典油画中纤纤苗条“魔鬼身材”的女性形象也不少啊!
比如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布歇的《黛安娜出浴》、柯里尔的《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安格尔的《大宫女》、杰罗姆的《法庭上的芙丽涅》、布格罗的《宁芙与萨堤尔》等等,这又该怎么理解和解释呢?因此,说古典油画中有许多丰腴女性形象是因为西方以胖为美,我以为这个说法似乎也不能成立。
三,西方古典油画塑造了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古典油画的“写实原则”与“贵族艺术”和“模特本身”的原因。

笔者认为,西方古典油画中之所以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既不是效仿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艺术,也不是纯粹的“以胖为美”,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古典油画的“写实原则”与“贵族艺术”和“模特本身”。
(一),古典油画写实原则
古典油画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15世纪。从其创立时起,就确立了写实的基本原则:即以素描为基础,通过运用焦点透视法、光影学、色彩学、人体解剖学等原理科学严谨地造型具象,真实再现所描绘物象的本来面貌。通俗的讲,就是“用油画画像”。古典油画的这一创作原则,从15世纪形成以后,一直贯穿至今。
(二),“贵族艺术”的因素
我们知道,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局限性,这一时期西方油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贵族阶层,包括宫廷王室、教会组织和新老贵族。贵族阶层是油画艺术的主要欣赏者和主要买家。因此也有人称这一时期的西方油画艺术是“贵族艺术”。
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的作品是因教会教堂和美第奇家族等豪门贵族定制创作的。17世纪盛行的巴洛克油画和18世纪盛行的洛可可油画都是在贵族阶层的支持下兴起的,贵族阶层把持着这一时期油画艺术的审美评判。
进一步说,古典油画中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贵族阶层的喜欢。
(三),模特本身的因素
前面讲到,古典油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写实”,具有画像的职能。在15到19世纪的“贵族艺术”时期,当时照相技术还没有产生,画家给贵族家的夫人、小姐画像或贵族家的夫人、小姐请画家给自己画像,是一件非常时尚和体面的事情,而贵族夫人、小姐因为养尊处优生活安逸保养又好,大都体态丰腴,肤白貌美,并且带有雍容华贵的气质。
给这些女人画像或者说这些女人作为模特,画家在绘画时遵循古典油画的写实原则将她们的形体容貌真实细腻地再现了出来,其中很多成为传世的经典名画。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提香的照镜子的维纳斯》、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肖像》等等都是出自于为当时的贵族夫人画像而创作出的肖像油画精品。巴洛克油画大师鲁本斯很多代表作如《三美神》、《抢夺留希帕斯的女儿们》、《土与水》中的女子形象都很丰腴,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是鲁本斯以他妻子海伦娜为模特创作的,而海伦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丰腴的女人。

纵观绘画艺术发展史,如果说有哪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受众最广、从业画家最多而且两度辉煌并在逆境中屹立不倒,在长达600年的时间里保持长盛不衰,应该就是写实油画了。写实油画被人们称作是“绘画艺术之林的常青树”。
一,写实油画的历史沿革
(一)写实油画的产生形成

写实油画是伴随着油画产生而产生的最早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
公元15世纪初,被誉为“油画之父”的荷兰画家杨凡-艾克在欧洲蛋彩画基础上研制成功一种用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易干的植物油调和颜色而成的绘画颜料,用这种新型绘画颜料画在画布、画板、画墙上的绘画作品被称为油画。由于油画具有造型稳定和色彩重叠铺染且易保存等特性和优势,很快在欧洲推广开来。
其时,欧洲文艺复兴已经兴起。特别是在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绘画艺术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成为欧洲艺术中心。油画的研制成功,更是给当时的绘画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中期,以“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为中心,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里尼、乔尔乔内、提香等为代表,众多绘画艺术家根据油画材料的特性,孜孜以求努力探索油画绘画的最佳表现形式,遂确立了以素描为基础,将焦点透视法、光影学、色彩学、人体解剖学以及黄金分割线等科学原理运用于油画创作中,同时借鉴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的经验和技法,把绘画的造型具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创立了油画产生后的第一种表现形式即古典写实油画。《蒙娜丽莎》、《创世纪》、《圣母玛利亚》、《沉睡的维纳斯》、《田园合奏》等即是古典写实油画的经典范例,为后来的写实油画艺术树立了样板和标竿。
(二)写实油画的基本原则

古典写实油画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它的创作基本原则即以素描为基础,以科学严谨的造型具象和与自然色彩相一致的色彩铺染,真实还原和再现所描绘物象的本来面貌。通俗的讲,写实油画应该兼具“画像”的功能。
(三)写实油画的两度辉煌
古典写实油画自创立以来,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一直作为西方绘画的主流和油画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主导和引领着西方绘画暨油画艺术的发展,期间出现过两次大的发展高潮期或者说是两度辉煌。
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是以意大利为中心,形成了两个对后来油画艺术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著名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涌现出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大批古典写实油画大师和优秀画家,创作出数以千计的写实油画作品,其中很多成为传世的经典艺术作品。
一次是19世纪。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巴洛克艺术成为欧洲古典写实油画的主流,18世纪洛可可艺术取代巴洛克艺术在欧洲广为流行。19世纪法国成为欧洲文化艺术及绘画艺术中心,古典写实油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统属古典写实油画影响较大的艺术流派,涌现出大卫、维安、安格尔、德拉克罗瓦、杰罗姆、库尔贝、米勒、布格罗、格维德等众多大师级写实油画画家,创作了大量具有世界影响的写实油画作品。
(四)写实油画的逆境时期

19世纪,既是写实油画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写实油画走过巅峰后受照相技术冲击一度陷入低谷的时期。
19世纪30年代,在欧洲工业技术革命大潮推动下,受写实油画艺术启发影响,照相技术产生。这对当时的绘画领域不啻是一声惊雷。因为在过去通过写实油画需要相当时间才能完成的一幅“画像”肖像油画,通过照相技术只需要很短时间甚至分分钟钟就可以把相片搞定,而且成本也大大低于写实油画。写实油画如同遇到了强有力的“天敌”和“克星”,遭遇到自创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照相技术的推广应用,加之新生的印象主义油画及稍后抽象主义油画的兴起,写实油画开始受到冷落,画作贬值,很多画家转行,曾经繁华似锦两度辉煌的写实油画遭遇重挫,面临山重水复何去何从的严竣考验和挑战。
(五)写实油画的东山再起
但是,写实油画并不甘于退缩和沉寂,仍有一大批画家执着的坚守着写实油画阵地,在逆境中砥砺前行。比如新古典主义油画大师布格罗、格维德等,始终坚定不渝地坚持古典写实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原则,直至终老,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
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重新认识到写实油画的价值和意义,写实油画峰回路转迎来新的转机,再次大放光彩。特别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超写实油画的兴起给写实油画注入新的生机,受到广泛欢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写实油画包括超写实油画作为油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写实油画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
(一)科学严谨的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15世纪油画研制成功以后,绘画艺术家结合油画材料特性,为创立一种好的绘画表现形式,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和创作实践,比如如何使油画的造型具象更加真实准确生动形象,如何使油画的画面更美,更具空间感、立体感等,提出了以素描为基础的理论,并将焦点透视法、光影学、色彩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原理运用于油画创作实践中。以文艺复兴绘画“三巨匠”为例:达芬奇为确切掌握人体结构组织亲自做si体解剖几十次,在创作《蒙娜丽莎》时首创薄雾透视法,创作《最后的晚餐》时精确运用了“黄金分割线”;米开朗基罗将雕塑艺术的一些技法表现手法运用到油画中,使油画的立体感空间感增强并展现出一种雄浑健拔的气势和力量美;拉斐尔博学广纳,杂揉百家,后独树一帜,成为唯美主义古典写实油画的宗师。
由于古典写实油画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科学严谨的绘画理念和规则,形成良好开局,为后来写实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写实油画的绘画表现形式更迎合人们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和习惯
客观的讲,绘画做为以图象呈现的直观的视觉艺术,写实油画以其真实生动的造型具象,再加上和自然色彩基本一致的丰富而绚丽的色彩,这种表现形式既通俗易懂又优美动人,非常契合人们传统的审美理念和习惯,而且这种审美理念和习惯几乎不分西方、东方,不分国家、民族和地域,也比较少的受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有着极广泛的社会民众基础和市场基础。应该说,这是写实油画能够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学院式教育机制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写实油画创作人才
古典写实油画自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前期创立,到17世纪逐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并相继纳入欧洲国家官办的美术学院教学大纲和教学课程,到19世纪已成为欧洲国家美院教学油画专业的主要和必修课程。所谓的“学院式教育”和“学院派”就是这么产生并提出来的。美术院校是培养绘画人才的主渠道,虽然后来印象主义油画和抽象主义油画也曾盛行过一个时期,但美术院校油画专业的教学模式仍是以学院派古典写实油画教学内容为主。
这种教育机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写实油画绘画人才,使写实油画画家队伍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后继有人并不断扩大。比如维安、安格尔、库尔贝、米勒、莫罗、布格罗、格维德等等欧洲写实油画大师,还有我国当代著名写实油画画家陈逸飞、陈丹青、罗中立、杨飞云、谢楚余、冷军、刘钊、苏新等等,都是美院培养出来的高材生。
试想,从事写实油画创作的画家阵容稳定并不断增加,创作的写实油画作品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形成良性循环和叠加效应,成为写实油画长盛不衰的原动力。
(四)执着坚守和不断创新让写实油画永葆活力
写实油画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着坚守和不断创新。
执着坚守是遵循写实油画的“写实”原则和艺术理念不动摇。不断创新是根据时代变化创新写实油画的技法和风格。如从文艺复兴盛期的“佛罗伦萨画派”到文艺复兴晚期的“威尼斯画派”;从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到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从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20世纪的“当代写实主义”、“超写实主义”等等,不同时期的写实油画顺应时代变化和需求,呈现出建立在“写实”基础上的不同特点和特征,这样就使写实油画能够长期受到人们的喜欢,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西方古典写实油画,通常是指欧洲从15世纪到19世纪期间具有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气息特征的写实类油画,是西方油画中形成最早历时最长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

在我们今天看到的油画世界名画中,有70%以上的作品都来自于古典写实油画。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丽达与天鹅》、《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拉斐尔的《圣母玛利亚》、《美惠三美神》,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提香的《田园合奏》,鲁本斯的《土与水》,伦勃朗的《夜巡》,委拉斯贵支的《镜前的维纳斯》,戈雅的《未着衣的玛哈》,安格尔的《泉》,布格罗的《春天的来临》,格维德的《雅典娜女神》,等等,都是西方古典写实油画的经典范例。

那么,如何提高对西方古典写实油画的欣赏解读能力呢?作为一个古典写实油画爱好者,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了解一下古典写实油画的发展历史

(一),古典写实油画的产生

我们知道,油画源自欧洲,15世纪初,荷兰画家杨-梵-艾克在蛋彩画基础上研制成功一种用易干的植物油调和颜色而成的新型绘画材料。这种新型绘画材料绘制出的画被称为油画。

古典写实油画是伴随着油画产生而产生的第一个油画表现形式。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为标志,作为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古典写实油画产生了。

(二),古典写实油画的艺术理念和基本创作原则

古典写实油画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写实”的艺术理念,即以科学严谨真实精准的造型具象和与自然色彩相一致的色彩涂染,还原和再现描绘对象的本真面貌。遵循这一艺术理念,绘画艺术家们以素描为基础,借鉴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和中世纪蛋彩画技法,将光影学、色彩学、透视学、人体解剖学、黄金分割线等科学原理运用于油画创作实践中,确立了“古典”和“写实”的基本创作原则,开创了古典写实油画的范例。

(三),古典写实油画的历史沿革

古典写实油画甫一产生,即以其饱含人文主义内涵的思想主题和真实精准、生动形象的造型具象以及与自然本色相一致的绚丽色彩,受到人们普遍喜欢。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古典写实油画一直作为西方油画绘画的主流,主导和引领着油画艺术的发展。

在古典写实油画近600年历史的不同时期,产生过许多影响较大的艺术流派和画派,如15、16世纪的“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17世纪的“巴洛克主义”艺术流派”、“荷兰小画派”,18世纪的“洛可可主义”艺术流派,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艺术流派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流派等。这些艺术流派和画派虽然在表现风格和特点上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但都一以贯之的秉承和保持了“古典的写实的”基本创作原则。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照相技术的发明应用普及和印象主义、抽象主义油画的产生,以“写实”为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的古典写实油画受到巨大冲击,曾一度低迷。古典写实油画此后虽不复往日辉煌,但其数百年取得的成果和积累沉淀对油画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其它任何油画表现形式都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油画能成为世界绘画主要画种,古典写实油画当推首功。

二,学习一点相关的美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知道,古典写实油画是造型与色彩的艺术,是审美艺术。人们要想更好的欣赏,从中得到比较充分的艺术享受,就应该学习一点相关的美学知识。

比如,我们看了很多经典的古典写实人物油画,觉得画得很真,跟真人几乎一模一样;很美,人物形象优美,色彩丰富绚丽。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呢?我们学习了相关美学知识,了解一些写实绘画技法后,就会明白这是因为画家的素描基本功扎实过硬,而且对光线色彩运用娴熟自如。

再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蒙娜丽莎》都是目不转睛的在对着你微笑,这种神奇的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因为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中运用了他首创的“薄雾透视法”。还有,伦勃朗的油画,背景大都是黑色或深褐色,而画面主体部分好像是一束束灯光集中照在哪里一样,非常突出明亮。这就是著名的伦勃朗“明暗用光法”产生的效果。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了解一点相关的美学知识,比如什么是素描、笔触、构图、造型,什么是焦点透视、黄金分割线等等,就能更好地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包括古典写实油画作品。

三,抱着一种艺术审美的平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去欣赏

我们知道,人体油画是西方油画的一个“特色”,在西方油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这一“特色”在古典写实油画中表现的又尤为突出。由于中西文化传统习俗不同,审美理念习惯不同,在西方作为油画艺术重要表现形式、被人们普遍接受、已成为西方一种文化现象的人体油画,在我们这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是现实。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欣赏和解读古典写实油画中很多的人体油画呢?

(一),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每种艺术的产生都有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从2500年前古希腊古罗马的人体雕塑到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体油画,西方人体艺术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去欣赏

比如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这是一幅非常经典的古典写实油画,也是一幅非常著名的人体油画。我们看这幅画时,不能单看裸露的人体,而要看整个画面的主题内涵和审美效果。画面中,古希腊神话中掌管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躺卧于露天的一张支在草坪上的简易木床上,她已经入睡了,美丽的面容中带着笑意,仿佛正在做一个甜蜜的梦。

远方,梦幻般的蓝天白云,天空下的大地上有一幢古香古色的房屋,有几丛郁郁葱葱的树林;近处,成片的绿地草坪等。沉睡的维纳斯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美妙图景。

再如安格尔的《泉》。《泉》是安格尔历时26年创作完成的扛鼎之作,是古典写实油画的经典范例之一,同时被誉为西方人体油画的巅峰之作。安格尔想以这幅画验证他信奉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的艺术理念。

画面中,一位美丽少女双手举着一只陶罐,以垂直造型站立于一面壁龛前沐浴,展示出青春女性特有的充满活力富有韵律的身体曲线美;少女面向前方,表情单一,目光中透着无邪的神韵;从陶罐中泻出的清冽的泉水给画面增添了流动的韵律,同时更加烘托出少女皎好的容貌形体和纯净清澈的内心。人们从画中看到的,是一种纯净的美,一种宁静的美,一种庄重的美,一种典雅的美,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美,得到美好圣洁的艺术享受。



我觉得首先还是要先把美术鉴赏的功底给打扎实了,然后多去了解一下西方的一些历史最好是能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多看,重在

首先要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其次是要有油画的基本功底,多翻翻书籍逛逛博物馆

提高对西方油画的欣赏解读能力,那就要多看一些西方油画展,了解一些西方油画的知识,也可以阅读更多的相关的书籍。

我个人认为应该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然后多欣赏一些相关的作品,欣赏能力就高了。


18878184292如何提高对西方古典写实油画的欣赏解读能力?
秋廖巧答:古典写实油画甫一产生,即以其饱含人文主义内涵的思想主题和真实精准、生动形象的造型具象以及与自然本色相一致的绚丽色彩,受到人们普遍喜欢。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古典写实油画一直作为西方油画绘画的主流,主导和引领着油画艺术的发展。在古典写实油画近600年历史的不同时期,产生过许多影响较大的艺术...

18878184292如何欣赏一幅油画作品?
秋廖巧答:(1)”构“也就是构图,当一幅油画作品进入观众眼帘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画的总体布局和构图。构图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绘画形式语言之一,对作品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一幅作品构图要符合审美要求和哲学原理。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传递着某种思想,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构图中得到平静、稳定、倾...

18878184292如何欣赏西方绘画艺术?
秋廖巧答:一,从构图造型上欣赏油画的创作技法。素描是油画的基础。一幅油画成功的关健就在于构图造型,它既是油画作品的立意,也是画家绘画造诣的体现,而构图造型是通过素描完成的。我们在欣赏西方油画时,首先要看它的构图造型是否科学严谨美观简约。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安格尔的《泉》之所以能成为油画中经典中的...

18878184292如何从“中国角度”去分析西方写实油画作品?
秋廖巧答:从“中国角度”看待西方写实油画,不能不考虑这个客观存在,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但是,在世界文化既多元化又大融合的当今,更不能对西方写实油画采取排斥和否定的态度,应该客观地看待它,从积极的一面去了解它认识它,从艺术美的角度去欣赏它。这样,原有的不同认识就会渐渐改变,分歧就会越来越小。

18878184292怎么欣赏国画和西方油画?
秋廖巧答:油画客观性强,观察细致表准确,给人以强烈真是感。西方是定点写生按焦点透视法描绘所见物象,偏重于对客体的描绘和对本体画面的构建。其利用色彩的变化,明暗对比,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在二维空间产生三维真实的幻象。4、 审美价值的倾向不同 在审美倾向上,中国古典绘画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

18878184292油画作品如何欣赏
秋廖巧答:形,也就是形体。这就要求画家首先要具有造型能力,要有深厚的素描功底。没有很好的素描基础,要想画好油画,如同没有地基的高楼,是立不起来的。光,也就是光效的表现。法国印象派兴起之后,引发了人们对光的研究与表现。画家对光的理解趋于了科学与理性。因而对光影的表现也就更加逼真生动。光与光影...

18878184292西方古典油画的经典之处表现在哪里
秋廖巧答:西方古典油画的经典之处表现在写实性;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将透视,光的明暗合理运用方面。1.写实性。体现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人物、将透视,光的明暗合理运用。并且带有神话色彩。尽管画中的人物和场景充满神话色彩,但是人物和场景大都从现实取材。画中场景和人物构型唯美,高度写实。2.典型情节和...

18878184292西方古典的写实画 特点
秋廖巧答:把色彩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人物刻画的真实精准饱满细腻,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西方油画以人物画为主,大师辈出,经典迭现,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三杰之一的提香就是一位色彩运用的顶级大师,他被誉为“提供...

18878184292油画水平的技巧:通过临摹古典油画名作来提高油画水平
秋廖巧答:对古典名作进行描摹是咱们学习和把握古典油画技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广阔的国内学习油画者是没有多少机会去直接研讨欧洲名画的。但依据一些图像与文献材料去揣摸、研讨这些著作的绘制办法和作画程序仍是有能够的。在这儿,需求特别阐明的是,我触摸过许多的油画初学者都不喜爱描摹,乃至对...

18878184292如何欣赏油画
秋廖巧答: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文森特·梵高 塞尚 高更 抽象表现主义 (...


(编辑:郝寇荆)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