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莫言生平资料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莫言的生平简介

莫言:21岁当兵,40年创作,从农民作家到诺贝尔奖第一人的传奇故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扩展资料
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意识流是莫言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法,这在莫言早期的作品里就已经明显体现出来,比如他发表于1985年的《枯河》,小说运用了意识流的蒙太奇手法将过去与现实交融在一起,并且以儿童“小虎”的感觉描写代替叙事,令故事诗意化和梦境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扩展资料

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

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纵观莫言的创作,他是以狂欢化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小丑,傻瓜等被官方文化贬低的边缘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由从民间撷取的粗鄙语言与独白式的“ 高雅”语言相混杂,努力发掘出藏污纳垢的乡土民间中的狂欢精神, 使自己的小说创作具有了狂欢化风格的先锋色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莫言



  1、个人简介: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个人履历:
  1955年2月 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 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11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协作中心主任。

  3、主要作品

  《檀香刑》
  《断手》
  《生死疲劳》莫言 红高粱家族
  莫言 红高粱家族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蛙》
  其中《罗汉大爷》(节选于《红高粱》)收入到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十八课
  《盛典——诺奖之行》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祖籍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生死疲劳》和《蛙》这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而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莫言的业绩,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
莫言生活照(7张)
。在高密的管氏族谱上记载,山东高密管氏是从浙江龙泉县(南接福建)迁过去的,2010年8月,走进龙泉寻根的莫言亲口表示,“我应该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12中华文化人物[4]”颁奖典礼在河北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等10位各领域的文化精英荣获“2012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寻根文学”作家的代表如著有《活着》、《兄弟》等书的余华,以及著有《中国式青春》、《除了青春,一无所有》、《飞蛾》等书的年轻一代作家贾飞等人。这类作家,有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都深深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

  某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他家是中上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5]
成名作品  发表于1985年春天的《中国作家》,在作品中,莫言通过小说人物黑孩诉说了他少年时代吃过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的那一段时光。当时冯牧先生主编《中国作家》,为这篇作品,该刊召开过一个规模很大的讨论会,连汪曾琪先生都与会说了不少赞扬的话。莫言曾坦言:“我发现《透明的红萝卜》有一种朴素的、原始的东西——那时说完全不懂文学夸张了一点,可以说几乎不懂文学,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我靠个人生活的累积和对艺术的直觉写出了这样的作品,所以它是朴素和浑然天成的。”[19][

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
莫言生活照(7张)
。在高密的管氏族谱上记载,山东高密管氏是从浙江龙泉县(南接福建)迁过去的,2010年8月,走进龙泉寻根的莫言亲口表示,“我应该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12中华文化人物[4]”颁奖典礼在河北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等10位各领域的文化精英荣获“2012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寻根文学”作家的代表如著有《活着》、《兄弟》等书的余华,以及著有《中国式青春》、《除了青春,一无所有》、《飞蛾》等书的年轻一代作家贾飞等人。这类作家,有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都深深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

  某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他家是中上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13432119062莫言的生平资料是怎样的?
穆翁行答:1、个人简介: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

13432119062莫言生平资料
穆翁行答: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

13432119062孔子的生平简介
穆翁行答:孔子(前551 - 前 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13432119062清少纳言的生平简介
穆翁行答: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生于公元966年,逝于约公元1025年,本名不详,只知其姓清,因其兄之任职而常被称为少纳言。她出身于一个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清少纳言的生平经历丰富多样,她曾在宫中担任官职,与当时的文人雅士有着广泛的交往。她的作品《枕草子》便...

13432119062清少纳言的生平简介
穆翁行答: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享年59岁,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的女官。她的随笔作品《枕草子》是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执笔于在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廷之后。作品...

13432119062汪文言的生平简介
穆翁行答:从此东林党独大。在东林党内阁首辅叶向高的扶持下官至中书舍人。与东宫伴读王安相结纳。泰昌、天启年间,在外廷倚仗刘一燝,在内宫靠王安撑腰,文言为之联络通信息,“王媳妇”故在《东林点将录》中为“鼓上蚤汪文言”。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九月,王安死,顺天府丞邵辅忠弹劾汪文言。又被御史梁...

13432119062万言的生平简介
穆翁行答:清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人,为教习,期满授知县。康熙十八年(1679),明史馆监修徐元文,总裁叶方霭知万氏叔侄学问渊博而精于史学,延斯同入史局,荐为《明史》编修,兼修《大清一统志》,万斯同与侄儿万言北上修史。万氏叔侄抵京后,万言以七品俸在史局任翰林院纂修职达10年。明崇祯朝全部史料编...

13432119062颜邦翼生平简介
穆翁行答:颜邦翼生平简介如下:颜邦翼,出生于1929年的重庆郊区,他的父亲是开国少将颜伏。颜邦翼从两岁开始,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常年投身革命工作的父亲。从母亲和祖母的言谈之中,他误以为父亲早已经牺牲。在家族长辈的照顾下,颜邦翼按部就班地念书求学。16岁时,颜邦翼无意中得到父亲的消息,征得家人同意之后...


(编辑:霍戚邓)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