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19513746594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
符尚党答: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19513746594过犹不及是哪本书的观点
符尚党答:这句古话体现的是中庸和适中的意思,我们常说“过犹不及,不能走极端”就是上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对立双方里面,不能走极端,而要找到中庸之道,这就是找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19513746594中庸思想、不过,过是什么意思?不及又是什么意思?
符尚党答:中庸思想简单的说就是认为做许多事情都应该有适当的尺度和规则,不过就是不超过这个尺度,不及就是没有达到这个尺度,比如交谈时的笑声,笑声太大,不合适,是过了,笑声太小,也不合适,是不及,不大不小,给人礼貌开朗亲切的映像,这就是中了,是中庸认为的行事最好的尺度。

19513746594论语中哪些话体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
符尚党答:【评析】“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

19513746594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的 出处
符尚党答:《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

19513746594过犹不及
符尚党答:”【解读】“过犹不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注解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于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19513746594有过而不及的意思是什么 有过而不及是什么意思
符尚党答:有过而不及是什么意思1、有过而不及之的意思指的是比原有的想像和实际均超过,而没有不超过的意思。2、原句是“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其中的“过”表示超过。出自于先秦孔子的《论语·先进》共有26章,主要说明了“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以及孔子对待鬼神、...

19513746594【中庸2.4】过犹不及
符尚党答:【体悟】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做过头和达不到都是一样没有达到中庸的境界。不及的问题不在于愚笨,在于不够勤奋,认真对待,用心觉察,刻意练习,总是可以接近中庸的。过的问题在于用力过猛,用力过猛的原因在于执念太深,忽略了周遭世界的反馈和变化。这是聪明人经常遇到的问题,自以为发现了规律,太...

19513746594过犹不及出自哪里?
符尚党答:过犹不及,是说在处理问题,要考虑和把握好度的问题,可以透彻但是不能太彻底或者绝对,否则就会起反作用;事缓则圆,是说碰上紧急事件的时候,首先不能慌乱,要考虑好全局,找到好的切入点再放手施为,这样才能够圆满解决。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原文:子曰:过犹不及。事缓从恒,事急从权...

19513746594以下哪一项说法不属于中庸的观点a无过不及b质量用c上善若水d推己及...
符尚党答:应该是B。


(编辑:那将狗)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