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怎样计算楼梯踏步宽、高的尺寸?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怎么计算楼梯踏步的尺寸?

1、楼梯宽度300mmX高度150mm较为舒适,根据实际楼层高度可适当调整,调整最好不超过20mm;
2、楼梯级数的计算方法:先确认一楼到二楼需要多少个转弯,如需一个转弯那么就需要一个休息平面,然后确认休息平台离地面的高度,用墨线打好位置,度量起始点到休息平台的长度为多少,然后按照第一点的尺寸来计算级数,休息平台到二楼门口的级数计算法同上;
3、如楼梯的转弯有二个,那么就需要二个休息平台,计算法同上,先确认第一个休息平台高,然后确认第二个休息平台的高度。

扩展资料:踏步板的选择:
轻易不要选择实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干湿而引起的抽胀,会导致踏步板的变形和开裂。一旦变形,不仅对美观有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安全系数。一般踏步板会采用指接板材或玻璃,指接板变形度很小,不易开裂,而且有很高的承重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指接板做成踏步板时,表面一般都经过上漆处理,同复合地板一样,表面经过处理的踏步板具有耐磨、防滑的功能。
所以,千万别图一时的光亮而在上面打蜡,亮是亮了,可也就站不住了。而且,如果不慎把水洒在踏步板上,一定要及时擦干,这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如果家中经常处于高温、高湿度的状况,那么最好不要选择指接板做踏步板,可以选择玻璃。其实很多人更喜欢玻璃台阶的那种剔透、“冷”、“酷”的感觉。
用于踏步板的玻璃一般是钢化玻璃,承重量大。其实一定厚度的普通玻璃(比如19mm)已经完全可以经受人的重量,可是如果出现破碎的情况(这种可能性很小),钢化玻璃不会像普通玻璃那样出现尖利的锐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楼梯设计

楼梯踏步的高、宽受楼梯间开间及进深尺寸的约束,但是总体原则高度在120~170之间,宽度在250~300之间,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影响使用功能。

  自建房屋或家里为复式楼层的时候,家里必须要有楼梯,有了楼梯才能够斜街上下层,来往上下层会变得更加简单跟方便。在打造楼梯的时候,也需要做好精确的测量或是计算等等,对于楼梯的尺寸把握拿捏好,才能够确保楼梯运用上会更加的合理,在室内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楼梯是否按照标准设计也很重要,那么,楼梯尺寸设计规范是什么?



  楼梯尺寸设计规范

  对应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4.1.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4.1.5楼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如何计算楼梯尺寸?

  1、楼梯工程量计算:

  砼体积=(梯段长平方+梯段高平方)开方×梯段板宽度×板厚度×相同梯段×楼梯个数+梯级宽度×梯级高度/2×梯段板宽×梯级个数×相同梯段数×楼梯个数

  垂直投影面积=(梯段板宽-墙体宽度)×梯段长×相同梯段数×楼梯个数

  楼梯天面面积=(梯段长2+梯段高2)0.5次方×梯段板宽度×相同梯段数×楼梯个数

  其中:梯段长(指投影长度)=(楼级数-1)×梯级宽度;梯段高度=梯级数×梯级高

  2、休息平台工程量计算:

  砼体积=平台宽度×平台长度×平台板厚度×层数×相同楼梯个数

  投影面积=(平台宽度-墙宽度)×(平台长度-墙宽度)×层数×相同楼梯个数

  天棚面积=(平台宽度-墙宽度)×(平台长度-墙宽度)×层数×相同楼梯个数

  3、梯梁工程量计算:

  砼体积=梯梁宽度×(梯梁高度-板厚)×梯梁长度×梯梁个数×相同楼段个数×相同楼梯个数



  楼梯尺寸标准是多少?

  1、为避免上下楼梯时产生错觉,楼梯的第一级台阶与最后一级台阶的高度应该与其他级一致。如需改变,应该控制在4厘米以内,最好以不超过2厘米~3厘米为宜。

  2、楼梯最高一级踏步到天花板的高度,需要有两米以上的净空,最低不低于1.8米。否则会产生压迫感

  3、栏杆间距:两根栏杆中心距离以8厘米为宜,不大于12.5厘米,以免小孩子把头从间隙处伸出去。

  4、扶手高度:到腰部位置,85~90厘米,扶手直径以5.5厘米为好。

  5、阶梯高度与深度:阶高应该在15~18厘米,阶面深度为22~27厘米。阶数为15步左右,如果过高了,可能需要设置楼梯休息平台。

  6、楼梯宽度:一边临空时,净宽不小于75厘米;两侧有墙时,净宽不小于90厘米



  关于楼梯尺寸设计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大家看了之后有不懂也是可以理解,毕竟不是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为此建议大家要在家里设计打造楼梯的时候,记得必须要找专业的公司跟人才,不能够因为价格或是其他的因素而随便弄一弄,不然你在日后使用楼梯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安全意外,给你自己或是家人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请你要谨慎。





其实空间只要那么大,只要充分的利用好了,给业主解释了,并且他也接受了,那不一切皆OK!!!

建议步高150cm,步宽300cm,按照这个尺寸计算踏步

步高120-150;步宽240-300


18989333902怎样计算楼梯踏步宽、高的尺寸?
阎贾蔡答: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4.1.5楼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如何计算楼梯尺寸?1、楼梯工程量计算:砼体积=(...

18989333902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
阎贾蔡答:5、楼梯 的踏步尺寸 家用楼梯踏步尺寸以及国家标准公共楼梯的踏步的高度为160mm至170mm,家中最经常看见的水泥基座楼梯就是按这个标准来做的,不过一般采用的高度是对人们来说比较舒适的160mm左右从当前市场来看正在出售的家庭。6、01 调整踏步总高度H和踏步宽度b,用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约等于H...

18989333902楼梯踏步宽度怎么算?
阎贾蔡答: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米,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米。楼梯井净宽大于0.11米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1、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2、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

18989333902楼梯尺寸有没有计算公式
阎贾蔡答:导致意外。4、扶手高度:一般85~90cm左右为宜,扶手直径以5.5cm为好。5、阶梯高度与深度:阶高在15~18cm,阶面深度为22~27cm。阶数为15步最佳,若太高的情况,可以设计楼梯休息平台。文章结语:关于楼梯尺寸计算的相关知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8989333902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
阎贾蔡答:2、考虑行走舒适度:在计算楼梯踏步尺寸时,需要考虑行走舒适度。踏步高度和宽度应当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行走舒适度。一般来说,踏步高度在15-18厘米之间比较舒适,踏步宽度在22-27厘米之间比较合适。3、确保楼梯的坡度合适:楼梯的坡度决定了楼梯的倾斜度。在计算楼梯踏步尺寸时,需要考虑楼梯的...

18989333902钢结构楼梯踏步尺寸:计算与标准
阎贾蔡答:而连接这两层空间的桥梁——楼梯,其装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钢结构楼梯踏步尺寸如何计算?又有哪些标准呢?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计算公式钢结构楼梯踏步的计算公式是2h+b=0.6-0.62m,其中h为踏步高度,b为踏步宽度。通过这个公式,你可以轻松计算出适合自家楼梯的踏步尺寸。标准要点在安装楼梯时,第一级与最后...

18989333902计算楼梯踏步尺寸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阎贾蔡答:计算楼梯踏步尺寸常用的经验公式为2h+b=600~620mm或h+b=450mm。在建筑工程中,踏面宽度一般为260~320mm,踢面高度一般为140~175mm。在居住建筑中,踏面宽度一般为260~300mm,踢面高度为150~175mm较为合适。学校、办公楼坡度应平缓些,通常踏面宽为280~340mm,踢面高为140~160mm。当进深受限...

18989333902求楼梯踏步宽跟踏步高!最好能弄个计算公式!谢谢!
阎贾蔡答:踏步宽=2000÷8=250(宽度还算舒适);踏步高=2400÷15=160或者2400÷16=150,15~16公分高度适中。

18989333902楼梯踏步尺寸计算方法,层高4.5米,共30步,求踏步的高与宽?
阎贾蔡答:1、踏步的高:4.5÷30=0.15米 2、踏步宽应按情况确定,层高4.5米一般为公共建筑,踏步宽应270~300,踏步高150是规范容许值。30级宜设为三跑(即三个梯段)。楼层高度,选择楼梯的踏步间距的缓急,影响到你上下楼的舒适度。下图为常见民用建筑楼梯的踏步尺寸:...

18989333902钢结构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是什么
阎贾蔡答:这样人走在楼梯上会感到更加舒适,且行走时安全性也更高。总结:钢结构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楼梯踏步的尺寸不仅影响到使用的便利性,且关系到自己及家人的安全,特别是有小孩及老人的家庭。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装修知识,可以关注齐家网相关资讯。


(编辑:隗温解)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