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教育哲学》的论述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教育哲学论述题中 简述哲学历程 谢谢

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角度,他曾经预测过世界的大小是有限的,他通过观察埃及和希腊天空中星座位置的不同得出地球大小不大.星空是世界的一部分,包裹着地球. 当然,如果从古希腊不可知论者的角度出发,一切都不可信,世界既可以是有限的,也有可能是无限的. 到了中世纪,人们相信地球有边缘的,大海的尽头会让人掉下来.事实上直到科学革命之前人基本上没有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天空的想法,因此世界狭义上就是直地球. 基督教对中世纪的影响基本上是对死后世界的定论,但是大量对天堂和地狱的详细描写(例如神曲),也间接地指出世界的有限性.当然了,这并不是定论,神学家可以进行不同的阐述. 麦哲伦环绕地球后,基本上狭义的世界有限说就已经确定了. 事实上包括现代的理解,宇宙也是有限的.爱因斯坦也曾经“错误地“做出了宇宙大小守恒的系数. 如果我们按照西方哲学对人生活的世界进行阐述的话,在绝大多是时间世界的有限性应该被普遍接受的. 个人愚见,欢迎批评.

从教育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因而从体系到内容,至今尚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阶段。从国内外的教育哲学著作来看,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体系:①以研究教育基本问题为主的教育哲学体系;②以研究教育流派为主的教育哲学体系。前一种可以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例,全书共讲了26个专题,从教育的本质、作用到教材、教法以及知识、道德等问题都作了全面的论述。后一种可以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家G.F.尼勒的《教育哲学导论》作为代表,全书共讲述了实用主义、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几个主要教育哲学流派。有的教育哲学论著,兼有上述两种体系的内容,如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家J.S.布鲁巴克的《现代教育哲学》。在该书中除分别论述了学校与社会、教育目标、课程、方法论、职业权利与义务等问题外,还对当代各个教育哲学流派作了介绍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教育哲学论著,多属第一种体系,也有兼采第二种体系的。其论述的内容一般包括有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论和教育方法论等基本问题。也有的从论理学、伦理学、美学来论述教育的,或者从心灵论、知识论、道德论、社会学等方面来论述教育问题的。总之,虽体系各异,但概括说来,一类是从哲学的体系出发来论述教育问题,另一类是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来作哲学分析。

要素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要素主义教育见解独到精辟,追求对社会文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强调对人类文化中和民族文化中共同要素的继承和发扬,强调并注重教师在学生发展上的训练和主导作用;倡导接受式学习这些于今天追求多元发展、走出单一对立格局的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教育改革;要素主义;课程;教学;矛盾

1929年至1932年的经济危机带给美国教育的反省就是对以现代派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进步主义教育措施的指责。认为这种教育课程漫无目的、教师缺乏训练,方法与组织形式也放任自由,缺少纪律,是“讨厌的掉在油膏中的苍蝇 。I,是美国教育质量下降、传统社会文化不再的主要原因。于是为弥补进步主义教育的缺陷,教育中掀起了“返回基础”运动,新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要素主义就是典型的一个。

一、要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思想
1.实在论。实在论的中心思想是“独立性原则或主题”,认为宇宙万物是作为被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的独立于人体之外的实在,而不是存在于意识之中,但是认识的客体又是不能离开认识的主体而独立存在的。【lI因此以它为依据,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使人的理想与智慧去认识和研究这种永恒的世界(实在),以构成人类的知识;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建立在对社会的服务和服从的基础上的,教育也必须为了社会的发展而训练学生,并让他们记住宇宙(社会)中永恒的知识精华部分。
2.官能训练说和相同要素说的结合。“官能训练说”一直以来都在整个心理学界和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期的官能心理学倡导用古代的语言、文法、数学等有价值的学科对儿童进行“形式训练”;后来桑代克等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新旧学习情境的迁移,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成份或者要素,从而确立了“相同要素说 ’1,发展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进步主义所倡导的“实质训练”科目的盛行。要素主义者们接受了进步主义的这种主张,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贝斯特)。
实际上,要素主义的教育理论不是某一种哲学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表述,也不是一种对教育的简单思辨型的阐述。其追求是:教育质量和社会文化发展。其口号是:要普及教育,注重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理智的训练,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要素主义教育者们确定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要素主义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1.要素主义的课程观:以“文化发展”和“共同要素”为核心课程理论基础,是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他们看来,课程的目标、教育的作用就要将传统的精神和精华继续传授给新的一代,人类的文化在发展变化的同时,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人类文化中和民族文化中的共同要素”。所谓“文化的共同要素”主要包括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准则以及共同精神,简言之,就是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应把“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标准,并强调在筛选教材内容时,要以“坚持社会福利和社会进步作为基本准则 。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上,强调学科课程。要素主义者认为要给学生提供分化了的有组织的经验之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如果学校的课程给学生提供的是未经分化的经验或者知识,学生势必要自己对它们分化和组织,这将妨碍教育的效能。因此要素义者强调的依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他们倡导的是学术性学科,强调新三艺,即数学、科学、外语,还较为注重课程的逻辑体系和组织。
在课程的要求上,强调全国统一课程标准。在他们看来只有课程统一了,才会使人们学到共同的文化要素,而这些文化要素,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所必需的。
2.要素主义教学观:重视训练的作用,提倡接受式教学,加强心智训练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要素主义者提倡普及教育的观点,认为凡是文明程度高的民族都是教育受到重视、普及教育程度较高的民族,但是他们也认为不应该放弃严格的标准,认为美国教育出现质量下降就是因为他们“有意地采取了降低程度的轻便的政策”。因此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心智训练,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传授。
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的基本作用不能忽视。要素主义教育派一致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认可,他们认为:“教师是精神(与物质相比较而言)遗产信赖的继承人,每一代人都接受并吸收了精神遗产才使人类不断向更高级水平进步。教师个人指导,可能是取得学习实质性进步的最基本因素。 ’在教学形式上不赞同设计教学和活动教学为主要形式,倡导接受式学习方式。他们认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应该仍然是教师向学生直接口头语言讲述的形式。

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和意义
要素主义者的观点是针对当时美国教育偏激、教育质量下降的讨论而发的,因此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对立,是与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相对立的,也正是如此它没有超出“二元对立”的怪圈,因而也免不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儿童作为 “人”的一面关注的太少,太注重知识的体系性而忽视了学习时情境的变异性等。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的思维模式已经走出了“单一对立”的局面,在“超越二元”的光环中,重新回味要素主义的教育观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我国教育如何在保留传统教育有价值内容的基础上稳步前进而有新发展,是不无意义的。
1.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教育与现实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的矛盾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教育不论是在思想观念领域还是在教育实施领域上走的是一条“学习”、“模仿”他国模式的套路,自己的传统文化根基越来越薄弱。这次新的教育课程改革虽然考虑了这个重要内容,但是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安排上还是不能够凸显自己的特色,课程和教学中关注的“文化的共同要素”已经逐渐稀少。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很难做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在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上继承民族和国家长期以来积淀的有特色和优秀的东西。
2.要素主义教育观代表的是狂热的改革浪潮中的另一种声音。它提出了一个任何国家教育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到底传统的还要不要?这与当时的进步主义的教育运动的口号是大相径庭的,无疑是美国改革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声音。但是事实上美国的教育在走了一段时间的进步主义之路后又再一次回到了基础教育的战线上,这正是对这种呼吁的一个绝好的回答。目前我国的改革也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样一种不同的声音,这样另一种回应呢?任何事情都是在矛盾中才得到发展的,教育也是一样,这正是要素主义教育学派对我国教育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影响之一。
3.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文明遗产和教师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里克曼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一方面是物质的有机体遗传的产物,另一方面是“社会遗传的产物”。“社会遗传”核心是“共同文化因素的遗传”,因此学习者要在学习具体的知识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思想价值观上继承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这样,民族的内涵在儿童的行为模式中才会表现出来。他认为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必须的一课,对他们的道德和素养的养成都是很有好处的。其次,要素主义者虽然把教师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但这与传统的教师绝对权威又是截然不同的。在他们看来教师必须受过“通才教育”,具有。有关学习领域的广博的知识”,“对儿童的心理世界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有传授事实、知识和理想给年轻一代人的能力、能正确评价教育学的历史一哲学基础”,“并且忠于自己的工作”,他们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培养,要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
实际上,我国今天的道德教育所倡导的“有中国特色”和。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思想都在要素主义的思想中得到体现。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别天赋�6�8�6�8 否则职能工作就没有到位。同样在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中重新提出三维目标,也是因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出现“倒挂”和滑坡现象。如果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到传统文化的要素的传承,注意到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和工作职能学习,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和思想感情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习方式(包括教学形式)的变革:综合化与走向另一。变异”的矛盾。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尤其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突出任务之一,也是走向课堂纵深化的关键步骤。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的课程改革也正好提出了交往、合作、探究的、发现的学习活动方式。探究、发现式学习可以给课堂教学增添足够的活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自由的思考,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今天的教学中很多“旧”方法如课堂讲授并没有完全过时,在新与旧的对比和结合中,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应该避免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抓住灌输式讲授不放,二是一改以往的教学形式,全面进入活动型学习。因为不论是接受式还是发现式学习都只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和方式,教学要取得突破必须走向综合。
另外,要素主义的其他观点,比如加强学生母语学习、注意教师师资培训和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等主张都是很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确切地讲,要素主义者的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传统教育的一种努力,它也不可避免地在多处流露出传统教育教学对学生地位的忽视以及与传统教育价值观和评价模式的一致性,但是恰恰透过它的这种努力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威廉�6�1C�6�1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和新学.学科课程理论形态的确立——妥素主义课程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l2~l6.
【4】钟启泉,张华,石伟平,等.课程漉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oo.
【5】郑长利.要素主义教育的时代回音— — 巴格莱<教育与新人》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9,(1):1~4.
【6】杨丽娟.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之比较�6�1— 蓉论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1997,(6):67~69.


19758426213《教育哲学》的论述题
褚承柿答:实际上,要素主义的教育理论不是某一种哲学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表述,也不是一种对教育的简单思辨型的阐述。其追求是:教育质量和社会文化发展。其口号是:要普及教育,注重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理智的训练,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要素主义教育者们确定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二、要素...

19758426213教育哲学论述题1、请说明知识就是力量的悖论,在教育中该如何认识或看待...
褚承柿答:Knowledge itself is power我可以认为知识就是一切何止力量权力,比如资源在没有发现石油煤炭的作用时认为是污染物,发现了其作用时就是黑金。一方面,知道的越多就有更多的方法保护自己。而另一方面,知道的越多,也就越危险。力量主要表现在内在方面,指一种精神它虽然是无形的,但有时候能发出巨大的能...

19758426213教育哲学论述题中 简述哲学历程 谢谢
褚承柿答: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角度,他曾经预测过世界的大小是有限的,他通过观察埃及和希腊天空中星座位置的不同得出地球大小不大.星空是世界的一部分,包裹着地球. 当然,如果从古希腊不可知论者的角度出发,一切都不可信,世界既可以是有限的,也有可能是无限的. 到了中世纪,人们相信地球有边缘的,大海的尽头...

19758426213简答题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怎样论述知行关系
褚承柿答: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第四,知行并进,相资为用。

19758426213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论述教育是什么?
褚承柿答: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活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关注的是人的内在需求和情感体验,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首先,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育...

19758426213论教育哲学的论文1500字
褚承柿答:论教育哲学的论文1500字篇一 《教育哲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摘要: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一书中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并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笔者受其启发,从人作为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出发,认为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其价值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帮助人...

19758426213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论述?
褚承柿答: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等,都从各自的哲学观、政治观、道德观、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出发,论述过教育问题。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都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论述过教育问题。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一些学者认为,直到17 世纪时, 捷克教育...

19758426213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论述教育是什么
褚承柿答: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19758426213论述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哲学主张的基本内容及其时代意义
褚承柿答:儒家思想的时代意义。一是知识改变命运。儒家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今并不过时。知识改变命运不是学历改变命运,不坚持学习的人没有一人能保证持续成功。张艺谋早年在陕西西安某纺织厂当工人,年近30才到北京电影学院就读学摄影,从此改变了命运。无数底层大众通过上大学改变了命运,如今虽然大学...

19758426213论述教育哲学的意义
褚承柿答:教育哲学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 1.历史发展:古今中外的圣贤对人生的看法和做法,指出他们的生命智慧以及生活艺术,在内在含义部分。2.人生的意义:人性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人面对着自己的生命时,如何给它定位,又如何使自己与生命调和,而开展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3.当前的社会变迁中,如何定位自己,尤其是在...


(编辑:云凌肢)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