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柳絮二阙 韩愈 古诗鉴赏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柳絮二阙 韩琦 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

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随风漂泊不定)的特点.

符号编号排版 梨花词何其多也!

【唐】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唐】韩愈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春 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杂 诗
【唐】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忆王孙
【唐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离 思
【唐 】元稹
寻常百种花齐发 ,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宫 词
【唐】王建
内人相续报花开,准拟君王便看来。逢着五弦琴绣袋,宜春院里按歌回。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数看谁曲校多。明日梨花园里见,先须逐得内家歌。
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敕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左掖梨花
【唐】丘为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采桑子
【唐 】 冯延巳
樱桃谢了梨花发, 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
人间乐事知多少,且酹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鹭 鸶
【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渭城少年行
【唐】崔颢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江岸梨花
【唐 】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小游仙诗两首
【唐】曹唐
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
东溟两度作尘飞,一万年来会面稀。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宫 词
【唐 】花蕊夫人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数看谁曲校多。明日梨花园里见,先须逐得内家歌。
春 词
【唐】 常建
阶下草犹短,墙头梨花白。织女高楼上,停梭顾行客。闻君在何所,青鸟舒锦翮。
唐 ·杜牧 《初冬夜饮 》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感 讽
【唐 】李贺
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
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艹丰)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惟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抚旧惟销魂,南山坐悲峭。
相和歌辞·长门怨
【唐 】刘长卿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
【梨花诗词】
赵嘏 【春酿】 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马卿思一醉,不惜鹔鹴裘。
温庭筠 【嘲三月十八日雪】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崔道融 【寒食夜】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无名氏 【一片子】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王沈 【相和歌辞·婕妤怨】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龠草萋萋。春风吹花乱扑户,班倢车声不至啼。
崔国辅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坐恐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裛妆啼。
崔国辅 【白纻辞二首(前首一作《香风词》)】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坐惜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裛妆啼。
李颀 【遇刘五】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携手当年共为乐,无惊蕙草惜残春。
李颀 【咏张諲山水(末缺)】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
刘方平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戴叔伦 【春怨】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 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数看谁曲校多。明日梨花园里见,先须逐得内家歌。
武元衡 【与崔十五同访裴校书不遇】 梨花落尽柳花时,庭树流莺日过迟。几度相思不相见,春风何处有佳期。
韩愈 【梨花下赠刘师命】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吕温 【道州郡斋卧疾寄东馆诸贤】 东池送客醉年华,闻道风流胜习家。独卧郡斋寥落意,隔帘微雨湿梨花。
元稹 【使东川·江花落】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元稹 【白衣裳二首】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元稹 【离思五首(一本并前首作六首)】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白居易 【寒食月夜】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白居易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岸梨花】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刘言史 【乐府杂词三首】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徐凝 【玩花五首】 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明朝渐校无多去,看到黄昏不欲回。
杜牧 【初冬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杜牧 【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温庭筠 【鄠杜郊居】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陆龟蒙 【寄远】 缥梨花谢莺口吃,黄犊少年人未归。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镜留雪鬓暖消无,春到梨花日又晡。移取扶桑阶下种,年年看长碍金乌。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大堤时节近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东溟两度作尘飞,一万年来会面稀。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唐彦谦 【忆孟浩然】 郊外凌兢西复东,雪晴驴背兴无穷。句搜明月梨花内,趣入春风柳絮中。
郑谷 【下第退居二首】 年来还未上丹梯,且著渔蓑谢故溪。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崔涂 【初识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左偃 【送人】 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梨花诗词】
陈陶 【水调词十首】 忆饯良人玉塞行,梨花三见换啼莺。边场岂得胜闺阁,莫逞雕弓过一生。
王周 【无题二首】 梨花如雪已相迷,更被惊乌半夜啼。帘卷玉楼人寂寂,一钩新月未沈西。
王沈 【婕妤怨】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钥草萋萋。春风吹花乱扑户,班绝车声不至啼。
无名氏 【杂诗(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诗)】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花蕊夫人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数看谁曲校多。明日梨花园里见,先须逐得内家歌。
吕岩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
章江书生 【吟】 西去长沙东上船,思量此事已千年。长春殿掩无人扫,满眼梨花哭杜鹃。
襄阳举人 【诗】 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常建 【春词】 阶下草犹短,墙头梨花白。织女高楼上,停梭顾行客。问君在何所,青鸟舒锦翮。
刘禹锡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张琰 【春词二首】 昨日桃花飞,今朝梨花吐。春色能几时,那堪此愁绪。荡子游不归,春来泪如雨。
薛奇童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刘长卿 【相和歌辞·长门怨】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
李白 【杂曲歌辞·宫中行乐词】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王维 【春日上方即事】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刘长卿 【长门怨】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著被风吹。
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李白 【送别】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岑参 【送颜韶(得飞字)】 迁客犹未老,圣朝今复归。一从襄阳住,几度梨花飞。世事了可见,怜君人亦稀。相逢贪醉卧,未得作春衣。
岑参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岑参 【送杨子】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岑参 【登凉州尹台寺】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岑参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岑参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薛奇童 【楚宫词二首】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阴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高适 【赠别褚山人】 携手赠将行,山人道姓名。光阴蓟子训,才术褚先生。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梨花诗词】
钱起 【下第题长安客舍】 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世事随时变,交情与我违。空馀主人柳,相见却依依。
李端 【送窦兵曹】 梨花开上苑,游女著罗衣。闻道情人怨,应须走马归。御桥迟日暖,官渡早莺稀。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王建 【原上新居十三首】 近来年纪到,世事总无心。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送经还野苑,移石入幽林。谷口春风恶,梨花盖地深。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何处深春好,春深兰若家。当香收柏叶,养蜜近梨花。野径宜行乐,游人尽驻车。菜园篱落短,遥见桔槔斜。
***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嘲谢复继四首 谁知泥忆云,望断梨花春。荷丝制机练,竹叶剪花裙。月明啼阿姊,灯暗会良人。也识君夫婿,金鱼挂在身。
元稹 【遣兴十首】 始见梨花房,坐对梨花白。行看梨叶青,已复梨叶赤。严霜九月半,危蒂几时客。况有高高原,秋风四来迫。
白居易 【神照禅师同宿】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望伊川(自此并淮南作)】 远村寒食后,细雨度川来。芳草连溪合,梨花映墅开。槿篱悬落照,松径长新苔。向夕亭皋望,游禽几处回。
沈亚之 【梦挽秦弄玉】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赵嘏 【送友人郑州归觐】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风消荥泽冻,雨静圃田沙。古陌人来远,遥天雁势斜。园林新到日,春酒酌梨花。
温庭筠 【太子西池二首(一作齐梁体)】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懒逐妆成晓,春融梦觉迟。鬓轻全作影,嚬浅未成眉。莫信张公子,窗间断暗期。
郑谷 【旅寓洛南村舍】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徐铉 【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因寄游君】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辎輧隘城市,圭组坐曹司。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齐己 【寒食日怀寄友人】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沈亚之 【秦梦诗三首·挽公主】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墓雨人归去。
武元衡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 孤云迢递恋沧洲,劝酒梨花对白头。南陌送归车骑合,东城怨别管弦愁。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君去庾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白居易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杜牧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赵嘏 【东望】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崔橹 【春日即事】 一百五日又欲来,梨花梅花参差开。行人自笑不归去,瘦马独吟真可哀。杏酪渐香邻舍粥,榆烟将变旧炉灰。画桥春暖清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招携永感双鱼在,报答空知一剑存。狼藉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来鹄 【寒食山馆书情】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听颖师弹琴
唐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亲亲昵昵学一对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衷曲。多豪放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作品鉴赏:
  唐人音乐诗较著名者,有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听蜀僧濬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韩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谓各有千秋。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密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比较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变化无穷。上联与下联,甚至上句与下句,都有较大的起落变化,例如首联“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柔细的琴声,充满和乐的色调,中间着一“怨”字,便觉波浪陡起,姿态横生,亲昵的意味反倒更浓,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又如首联比以儿女之情,次联拟以英雄气概,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柔一刚,构成悬殊的形势。第三联要再作起落变化,即由刚转柔,就很容易与第一联交叉重叠。诗人在实现这一起伏转折的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境界,它高远阔大、安谧清醇,与首联的卿卿我我、充满私情形成鲜明的比照,它所显示的声音也与首联不一样,一者(首联)轻柔细屑,纯属指声;一者(三联)宛转悠扬,是所谓泛声。尽管两者都比较轻柔,却又各有特色,准确地反映了琴声高低疾徐的变化。清人方东树说韩愈写诗“用法变化而深严”(《昭昧詹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明,却不粘皮着肉,故而显得高雅、空灵、醇厚。突出的表现是: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十分注意发掘含蕴其中的情志。好的琴声既可悦耳,又可赏心,可以移情动志。好的琴声,也不只可以绘声,而且可以“绘情”、“绘志”,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一一描摹出来。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韩愈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文学巨匠。他写作诗文,能够摆脱拘束,自辟蹊径。这首诗无论造境或遣词造语都有独到之处。以造境言,它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乐曲声在听者(诗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响。两者亦分亦合,犹如影之与形。从而使整个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闳隽永,饶有情致。以遣词造语论,不少诗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细,感染力极强。例如开头两句押细声韵,其中的“女”、“语”和“尔”、“汝”声音相近,读起来有些绕口。这种奇特的音韵安排,恰恰适合于表现小儿女之间那种缠绵纠结的情态。后面写昂扬激越的琴声则改用洪声韵的“昂”、“场”、“扬”、“凰”等,这些都精确地表现了弹者的情感和听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错运用,以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也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诗人匠心独运,不拘绳墨,却又无不文从字顺,各司其职。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也是韩愈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



(编辑:车牵房)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