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详解卢瑟福的金箔试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卢瑟福实验

1.原子内部是空旷的只有很小很小的原子核。
2.原子核带电,即正电荷在原子内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在原子核上。
3.原子核具有很高的质量。

这个实验是卢瑟福在上个世纪初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原子不可分,没有比原子更小的结构。但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推翻了这一假设,说明原子内部还有结构。于是,很多人猜测原子内部的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当时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原子像蛋糕,电子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上面。然而,卢瑟福却认为,原子的结构应当于太阳系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行星,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转。为了验证这一核式结构模型,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结果发现氦核有极小一部分(大概1/8000的概率)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这说明了核式结构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了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体积是十分微小的。

质子的发现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乐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4、他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由于电子轨道也就是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经典电动力学的矛盾,才导致玻尔提出背离经典物理学的革命性的量子假设,成为量子力学的先驱。

金的延展性非常好,可以加工成很薄的一层金属片
卢瑟福的实验要验证的是物质的原子的结构,所以要求α粒子射击的物质越薄越好,理想的情况下当然是由一层原子构成的物质。
所以最后选择了金箔。

1911年,卢瑟福发表了题为“物质的a和β粒子的散射和原子结构”的论文,他在a粒子散射实验结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和原子核概念。这一实验是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实验之一。该实验中观察到的a粒子大角度散射现象否定了汤姆逊的原子模型,为原子的核式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793646976卢瑟福所作的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所得出的现象能得出关于金原子结构...
冷纨戴答: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

19793646976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冷纨戴答:1、这个著名的实验是人类探讨原子结构的首次尝试,卢瑟福因为这个实验而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选择金箔作为轰击靶是非常聪明睿智的。2、首先金的纯度非常高,这就消除了杂质原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同时纯金可以展延成非常薄的金箔。3、据说可以透过光线,这样同一个α粒子在运动的过程当...

19793646976求详解卢瑟福的金箔试验?
冷纨戴答:回答:质子的发现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乐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4、他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

19793646976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的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冷纨戴答:回答:结果:大多数散射角很小,约1/8000散射大于90°; 极个别的散射角等于180°。 结论: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为了要考察...

19793646976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的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冷纨戴答:为了要考察原子内部的结构,必须寻找一种能射到原子内部的试探粒子,这种粒子就是从天然放射性物质中放射出的α粒子。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轰击金箔来进行实验,图14-1是这个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Po),它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

19793646976求详解卢瑟福的金箔试验?
冷纨戴答:才导致玻尔提出背离经典物理学的革命性的量子假设,成为量子力学的先驱。金的延展性非常好,可以加工成很薄的一层金属片 卢瑟福的实验要验证的是物质的原子的结构,所以要求α粒子射击的物质越薄越好,理想的情况下当然是由一层原子构成的物质。所以最后选择了金箔。

19793646976用α粒子流轰击金箔,对金箔的刺激是什么,引起的变化是什么
冷纨戴答: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装置】铅盒内放有少量放射性元素钋,向外发射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穿过金箔的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亮点,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整个装置放在真空容器中。【实验现象...

19793646976关于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冷纨戴答: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现象。大多数散射角很小,说明大部分的α粒子基本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约1/8000散射大于90°; 极个别的散射角等于...

19793646976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过程
冷纨戴答:根据汤姆生的西瓜模型计算,α粒子穿过金箔后的偏转最大不超过零点几度,因为电子质量很小,比α粒子的质量小得多,α粒子碰到电子,就如子弹碰到尘埃,前进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所以卢瑟福对这些结果分析后得出结论,提出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

19793646976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运动的α粒子轰击一片极薄的金箔,取得了惊人的...
冷纨戴答:其电势U=k79e/r。α粒子轰击一片极薄的金箔,电场力做功W=qU=2eU=2e*79e*k/r=158ke^2/r Ek=W得:1/2 mαvα^2=158ke^2/r r=2*158ke^2 / mαvα^2=316 * 9*10^9 * (1.6*10^-19)^2 / 6.64*10^-27 * (1.6*10^7)^2 =4.28*10^(-14) m ...


(编辑:栾丹师)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