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围魏救赵故事介绍,“围魏救赵”本身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围魏救赵是一个成语,也是发生在战国时期非常经典的一场战役,后来还成为了三十六计之一。当时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国派兵将魏军后方包围,魏王担心被前后夹击所以只能退兵,而此役就被称为围魏救赵。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后人也在其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毕竟从刚开始一百多个诸侯国,打到最后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这中间发生故事也够后人研究上一阵子了。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他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辅佐魏国,他知道自己赶不上孙膑,因此想了一条毒计。庞涓把孙膑骗到魏国,然后弄断他的两只脚,在他脸上刺字,想彻底毁掉他。幸好齐国使者来大梁(魏国首都)的时候,看出孙膑异于常人,偷偷将他带回齐国。孙膑这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同意这个请求,想要拜孙膑为将,孙膑认为自己的形象有损军威,将主将之位让给田忌,自己成为军师。田忌想要直接去赵国,被孙膑劝止。孙膑认为,魏国攻打赵国一定精锐尽出,留守的都是老弱病卒,应该趁虚攻打大梁,魏军一定回撤。这样一可以解赵国之危,二可以让魏军疲惫不堪,齐军则以逸待劳。

田忌觉得有道理,依计行事。魏军果然抛下赵国来救大梁,结果在桂陵被齐军大败。这个经典战例就是人们所说的“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以此完成己方的军事目的。

这段历史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那么赵国是否得救,或者说“围魏救赵”本身的目的是什么,不妨来看看其他书籍的记载。

《战国策》中也有这件事情的记载,不过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大相径庭。赵国求救以后,齐威王并没有马上作决断,而是找手下大臣开了一个会。会议主题自然就是救不救的问题。邹忌觉得不应该救,段干纶则支持救赵,因为魏国吃下邯郸以后对齐国也没有好处。齐威王这才下决定。

段干纶提出和孙膑类似的观点,即攻打襄陵等魏军回救。不过他的目的可就不那么纯粹了。段干纶的意思是,如果救下邯郸,赵国得以保全,魏军也没有实际损失,这对齐国没有一点好处。不如任由魏军攻破邯郸,齐军去打襄陵。一来魏军会松懈,二来长途跋涉会造成魏军疲惫。此所谓“赵破而魏弱”。齐威王依计行事,齐军果然在桂陵大败魏军。

《战国策》中的“围魏救赵”更为复杂,齐军既打败魏国,又削弱赵国,可谓是一举两得。《战国策》一直被历代史学家所诟病,所以有人认为这个记载是不符合史实的。但是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也有相同的记载,与《战国策》互为佐证。至于“围魏救赵”的真相究竟如何,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18988836829围魏救赵的故事
韩菲婕答:围魏救赵的故事1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指避实就虚、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魏国国都大梁,即现在的开封。当时魏国国君魏惠王为避强秦的威胁,迁都至大梁。公元前354年,赵国国君赵成侯为了扩张势力范围,派兵攻占卫国的漆和富丘。魏国为了保护附属国卫国,派庞涓率主力...

18988836829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典故
韩菲婕答:【成语】: 围魏救赵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成语故事】: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

18988836829国魏救赵的故事 梗概
韩菲婕答: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公元前354年,魏国...

18988836829围魏救赵故事介绍,“围魏救赵”本身的目的是什么?
韩菲婕答:田忌觉得有道理,依计行事。魏军果然抛下赵国来救大梁,结果在桂陵被齐军大败。这个经典战例就是人们所说的“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以此完成己方的军事目的。这段历史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那么赵国是否得救,或者说“围魏救赵”本身的目的是什么,不妨来看看其他...

18988836829围魏救赵的故事
韩菲婕答:围魏救赵的典故: 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

18988836829国魏救赵的故事 梗概
韩菲婕答:孙膑建议田忌不要直接攻打邯郸,而是应攻击魏国的空虚之处,魏国必然会从邯郸撤退回救本国。齐军可以在途中设伏,趁魏军疲惫之际给予重创。这一策略在桂陵之战中得到实施,魏军大败,赵国的困境得以解除。孙膑的这一战术,即后世所称的“围魏救赵”,被后世军事家视为经典战例,至今仍被推崇。

18988836829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50字
韩菲婕答:成语故事: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

18988836829围魏救赵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
韩菲婕答:大约在农历十一月间,庞涓回兵桂陵,遭到齐军截击,败回大梁。围魏救赵的成功经验从此被中国历代兵家所借鉴,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桂陵战后的十三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于是,齐国在韩魏两军久战俱疲的时机,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直取魏国首都大梁。魏国...

18988836829围魏救赵的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韩菲婕答: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

18988836829〔急〕“围魏救赵”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讲了什么哲学道理?
韩菲婕答: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


(编辑:丰池东)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