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少将参军回家后发现童养媳苦等24年,妻子是怎么做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6
请问古代军队中“参军”是什么职务?

即参军事。参军或参军事,本参谋军务之称。
后来这一军事职务又扩展到政府系统,成为职能部门的主管。军旅之中的参军职责不好界定,参军属于幕职设置,类似于现代的私人顾问,具体职责或取决于特长,或取决于长官差遣,譬如马谡因为长于兵事充武侯帐下参军,主要工作便是赞画方略。
东汉灵帝时,陶谦以幽州刺史参司空车骑张温军事;献帝时,孙坚亦为张温参军;荀彧参丞相曹操军事。晋时军府置为官员,如中军将军羊祜有参军二人。南北朝随其职司,称谘议参军、中兵参军等,亦单称参军、参军事,从此为诸曹之长的官名。

扩展资料:
参军即参军事。参军或参军事,本参谋军务之称。隋初仍北齐之旧。炀帝罢州置郡,改原来州的参军事为书佐。唐参军一般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从九品下的。
史籍记此官名,《隋书》、两《唐书》于“参军”下有“事”字,《通典》、《文献通考》无。宋州官仍有参军,曹名与唐有同异。明、清以参军为经历。参军相当于现在的部队参谋。
如晋元帝为丞相时,府中设十三曹,均以参军为长。北齐各州,刺史属官有录事、功曹、仓曹、中兵等参军。隋初仍北齐之旧。炀帝罢州置郡,改原来州的参军事为书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军

当兵是参军的一个最基本的过程,浅显一点就是当兵就是参军,但是真正的参军是指你取得了真正的士兵证或者军官证,是一种职业,而当兵只是纯粹的义务为国家服三年兵役的意思,没准备在军队为国家服务。
1、当兵,在当代中国是指服兵役。在现代中国是指去国家里成为兵的身份。全民兵役,一大部分入伍,进行服役,时间为两年。
2、另一部分通过体校、警校、各种车队、街舞队、篮球体能技术训练社、耐力生存与拓展训练探险、集体负重训练、CS团队训练社等训练方式来进行为期六个月到一年的军事化训练,时间为六个月至一年左右。
3、参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ān jūn,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代以后也可指去当兵。“参谋军务”的简称。
4、东汉末始有“参某某军事”的名义,谓参谋军事。简称“参军”。晋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沿至隋唐,兼为郡官。 明 清 称经略为参军。南朝 裴骃 《史记集解》:“宋中郎外兵曹参军。”
5、唐 李商隐 《骄儿诗》:“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清 黄景仁 《十四夜宴程澄江学使者座》诗:“又是当场一辈人,参军苍鹘纷成队。”参见“参军戏”。

易耀彩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在12岁时便在家乡泰和县参加了农民暴动,随后主动加入了共青团和中国工农红军,背井离乡跟随部队南征北战。

在部队里,他先后任职特务连班长、34团团长、第四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务,凭借着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在27岁时当上了冀察军区参谋长,可谓年轻有为。


除了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易耀彩的私人关系也颇有意思。他和王宗怀中将、王平上将是连襟的关系,他们仨人的太太,就是长征部队里鼎鼎有名的"范家三姐妹",让人不得不感慨革命前辈们的烽火恋情和红色奇缘。

分配婚姻,日久生情

要说易耀彩和范景阳,就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类型的夫妇,二人先开始是组织撮合的分配婚姻,在一起久了才慢慢培养出对彼此的浓浓爱意。

范景阳是范景新、范景明二姊妹的堂妹,她见两位姐姐都参加了革命,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便要求加入八路军。大姐范景新早年从事妇女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积累经验;二姐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在部队当随军军医;但是范景明啥也不会,只是从小热爱唱歌跳舞,于是在姐姐们的安排下,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文工团女兵。


原本,易耀彩分配到的对象是另外一名姓张的医生,在二人正式结婚前,组织安排他俩见一次面。张医生性格内向羞涩,为了壮胆,便把范景阳带着一起去了相亲现场。可谁知,易耀彩却无意中看上了"电灯泡"范景阳,请求组织批准他和范景阳结婚。

听闻自己被分配了对象,范景阳感到非常突兀,虽然她对易耀彩的第一印象也不错,但是一上来就结婚还是让她感到了不适。于是她提出"先恋爱再结婚"作为前提条件,却被上司肖科长驳回了。

肖科长苦口婆心地劝说她:


"现在是革命的重要关头,易耀彩身为参谋长,任务艰巨,哪里有时间恋爱?不如你俩带个头。"


为了集体利益,范景阳只好答应先结婚,在婚后生活中培养感情。

一切都仿佛是命中注定,婚后二人的感情不断增进,在革命友谊的基础上建立了爱情,他们的婚姻中流淌着激情的红色。


守活寡24年的童养媳

新中国成立后,易耀彩凭借着卓越的战绩在中央担任重要职务。

1953年,他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24年的江西老家,专门祭拜在战争中遇害的父母。

原来,易耀彩的父亲是一名苏维埃干部,遭受敌人暗杀后被残忍地弃尸于赣江;母亲是一位妇女干部,在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死。

在祭祀的过程中,易耀彩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人,叫张凤娥。

张凤娥是易耀彩家的童养媳,自小在易家长大,并在易耀彩10岁那年成为了他的妻子。自从易耀彩参加红军后,二人便断了联系。


张凤娥是个传统观念极强的妇女,她早已把自己看作是易耀彩的人,所以一直以来不敢主张自己的婚姻,也没有想过中途改嫁,只是在默默等候生死未卜的易耀彩归乡。

这一等,竟然就是24年!虽然等到了易耀彩,但也等到了他的另外一名妻子范景阳。

而易耀彩,他并不知道张凤娥还存活于人世间。在革命期间,易家几乎被灭门,易耀彩以为张凤娥早就死于敌人的刀枪之下,但其实没有。

张凤娥命大活了下来,安葬了易父易母,以易耀彩媳妇的身份自居,活到了现在。


两妻并存,互敬互爱

面对突然出现的"情敌",范景阳的内心应该很不好受,她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嫁给了一个有妇之夫,这让她无比难堪。

然而,范景阳却十分尊敬这位童养媳,也并没有"欲除之而后快"的想法。她见张凤娥的住处非常破旧,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便自作主张给了她1000元,帮助她改善生活。

易耀彩对张凤娥也一直心存愧疚,在乡政府为她申请到了烈士补助,每个月还另外为她寄来生活费保障他的生活。

1990年,易耀彩离世,享年73岁。在料理完丧事后,范景阳还不忘丈夫遗愿,数年如一日地给老家的张凤娥寄钱。并在张凤娥去世后,将她的遗体埋葬在丈夫的旁边,实现了她陪伴易耀彩的夙愿。


在旧社会,有很多像张凤娥这样的童养媳,她们没有婚姻自由,这是时代的错误。但张凤娥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易耀彩和范景阳夫妇,他们没有弃之如敝履,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帮助她,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开国少将带娇妻回家上坟,不料遇上苦等24年的童养媳,结局如何?



妻子并没有嫌弃而且也没有将她赶走,不仅如此,她还每个月支付她钱想要改善她的生活,我觉得这样的妻子真的很大度。

这个妻子非常善良,心疼他的童养媳,最后三个人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其实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结局。

她一直在默默等待她的“丈夫”,保持着“丈夫”家的事情,从没有想要改嫁的想法,等待了24年。


13380185128少将参军回家后发现童养媳苦等24年,妻子是怎么做的?
逄婉元答:1990年,易耀彩离世,享年73岁。在料理完丧事后,范景阳还不忘丈夫遗愿,数年如一日地给老家的张凤娥寄钱。并在张凤娥去世后,将她的遗体埋葬在丈夫的旁边,实现了她陪伴易耀彩的夙愿。在旧社会,有很多像张凤娥这样的童养媳,她们没有婚姻自由,这是时代的错误。但张凤娥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易耀彩...

13380185128巾帼不让须眉:长征两救开国中将,她是童养媳,也是广东省委书记
逄婉元答:直到1992年3月30日,这位传奇一生的童养媳,通过革命成功改变自己未来的女子,在广州病逝,永远离开了人世。 李坚真幼时被命运捉弄,她却从来没有一刻是认命的。生活和命运的苦,让她更懂得反抗,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战争中她无惧生命的危险,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任何危险都能从容应对,战争结束后也能放下枪在其他...

13380185128田普:19岁嫁给许世友,养育7个子女,93岁追随亡夫而去
逄婉元答:田明兰在婆家的日子究竟如何,已经没有详细记载,但想想也不会太好过,不然她怎么会选择参军呢? 1939年,八路军第五支队来到了田明兰的家乡,此时田明兰已经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少女,虽然她出身贫苦,但当时革命思想已经吹进了千家万户,耳濡目染之下,田明兰也想摆脱“童养媳”的命运,跟着部队去保家卫国。 于是,15岁的...

13380185128有谁知道“童养媳”是怎么回事啊?
逄婉元答:其中还有的同未成年的童养媳结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亦不乏其人,如福建的龙吟镇有个26岁的罗姓村民,因家庭和个人原因一直没有娶到媳妇,同镇的有一个8岁的黄姓女孩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经人撮合,罗家就将这名女孩收养为童养媳。5年后,罗家见这女孩的生理期出现反应,于是就大张旗鼓的操办了31岁的儿子和未满14岁...

13380185128“望夫石”池煜华:成婚3天被迫分离,苦等72年,现在她如何了?
逄婉元答:承载的满是池煜华对丈夫李才莲的思念。池煜华始终谨记丈夫对自己的嘱托,多为红军做好事,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积极投身革命工作,即使在她90多岁之后,依旧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2005年的4月24日,95岁的池煜华老人安详去世了,等待了70多年的池煜华老人守望不动了。

13380185128建国后,主席邀请一妇女进京吃饭,见后紧紧握住她的手:你受苦了
逄婉元答:邹亚春,1916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炎陵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8岁那年,邹亚春被卖到一个乡绅家中做了童养媳。没有重大意外,邹亚春很可能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妇女,一辈子默默无闻。那时候“童养媳”这3个字,意味着干不完的农活、受不完的气,多少小姑娘因受不了而投河。这段时期,小小年纪的亚春明白了什么叫“叫天天不...

13380185128找一篇报道:一个童养媳,19岁与17岁的丈夫完婚,丈夫新婚3天后离家去打 ...
逄婉元答:一位当年红军的妻子,在丈夫参加长征北上后,在家一直守望着丈夫平安归来,谁料这一等就是整整70年。如今,这位老人已经112岁,从青丝等到白发,等到双目失明 在养老院里安度晚年的陈发姑老人(左)。记者 李维娜摄 “同那天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日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

1338018512815岁儿子瞒母参军,71年后回家探望,106岁老母还在等待
逄婉元答:但是他还是挂念留在大陆的妹妹和母亲,他不知道母亲和妹妹的生活怎么样,甚至连母亲的生死都不知道。但是他还是请求相关人士打听自己的家乡状况和母亲的状况。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母亲现在仍然健在,只不过母亲因为身体原因而住进 了医院。时隔71年,谢春生终于回到了大陆见到自己的母亲,而母亲在看到...

13380185128红嫂因丈夫一句“等我”苦候72年,守到青丝变白发,95岁抱憾而终_百度知...
逄婉元答:而她,为了这句“等我”苦等72年。 两万多个日日夜夜,妇人始终倚门而盼,望着那条村口蜿蜒的小路,等待心上人归来的身影。守到青丝变白发,直到被告知丈夫牺牲,直到生命尽头,她依旧坚信丈夫会回来。 时至今日,这段红色之恋依旧令人难以忘怀,也是革命 历史 时期的一段佳话。今天本文的主人公名叫池煜华,故事发生在素...

13380185128革命烈士的故事
逄婉元答: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


(编辑:胥琬胆)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