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施耐庵为何要将武大郎和潘金莲写得如此不堪呢?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河北发现的武大郎墓,和施耐庵有什么关系呢?

提起武大郎和潘金莲,想必我们对这两人的形象再熟悉不过了,一个丑陋不堪、形象猥琐,一个千娇百媚、淫乱放荡。当然了,我们对这两人的形象感受,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文学作品的渲染,其中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便是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重要著作。
但我们也知道,《水浒传》毕竟只是小说而已,里面很多故事都是作者参考民间传说编著而成的,虽然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但是从真实的历史角度来看,却是极其不严谨的。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和潘金莲究竟是怎样的呢?


武大郎和潘金莲
关于这个问题,得从河北发现的武大郎墓说起!
河北武大郎墓
1946年,孔宋庄的人因生活贫,有人为了解燃眉之急,于是便开始挖掘当地田、武两大姓的祖坟,想弄点金银财宝出来。由于武大郎的坟头高大,村民用铁锤和钢钎材将其撬开,但里面只有一口楠木悬棺和两具骨骸。
到了1992年冬的时候,武家那村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墓,在其中并未看到遗物。为了缅怀祖先,武氏族人又对武大郎墓进行修缮了一番,并于1996年进行整体修缮。在墓前还撰写有碑文: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碑文上的内容为我们了解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武植墓
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和潘金莲
武大郎的真名名叫“武植”,字田岭,河北省清河县人,因在家中排行老大,因此人们也称他为“武大郎”。在历史上,武大郎不仅不矮,而且还是一个英俊伟岸,清正廉洁的清官呢!
早年的时候,武大郎曾考中宋徽宗朝的进士,被宋徽宗钦点为山东阳谷县的七品县令。在北宋末年那个腐朽的社会中,当官大都是为财而去,为了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财富,官老爷们在地方上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因此在北宋末年的时候,才会有像宋江、方腊这样的农民起义出现。
但是武大郎却不同,他为官清正廉洁,在位期间,为地方上治理河患,除暴安良,平反冤狱,做了不少的好事。当地人为了感谢他的所作所为,还曾给他立过功德碑。


潘金莲——剧照
不仅是武大郎,历史上的潘金莲也并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淫乱放荡,实际上,在历史上的潘金莲是一个品貌双全、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贞洁之妇。
潘金莲出生于河北省清河县的潘家庄(后改名黄金庄),其父是朝廷命官,曾拜邯郸知州,家中还开有染坊,是一个既有权,也有钱的大户人家。而武大郎早年的时候因家境贫寒,曾在她家打过短工,潘父看到这小伙人很不错,也挺上进的,于是便将潘金莲许配给了他,并资助他去考取功名。
潘金莲和武大郎结婚后,两小口十分恩爱,还生了四个孩子。直到现在,阳谷清河一带至今还流传着潘金莲这位贤妻良母的佳话呢!


武大郎——剧照
武大郎夫妇被坑原因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了,既然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口碑那么好,为何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却将其描绘得如此不堪呢?
实际上,这还得从武大郎的一个姓王的小伙伴说起(我们下文皆称其为‘王某’)。
武大郎还在阳谷县当县令的时候,王某因家道中落,一路逃到了阳谷县,并对自己的好友武大郎说:自己家中的房子已经被大火烧掉了,现在无家可归,希望武大郎能够资助自己一点钱,并且还能给他谋个工作。但武大郎并没有及时回复他,只是好吃好喝地招待他。


王某感觉武大郎不会真心帮助自己,于是非常气愤,第二天一早便不辞而别了。为了报复武大郎的“忘恩负义”,他沿途杜撰了很多关于讽刺谩骂武大郎的小故事,逢人便说。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人们对于武大郎做的好事也许不感兴趣,但一听到各种关于武大郎的绯闻便开始疯传。于是乎,武大郎的形象便由此变差了,他的贤内助潘金莲也自然不能幸免。
可笑的是,等到王某回到家乡,看到武大郎早已经派人来将自己家的房子修好了,而且还给他购置了一些田产。王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万分,不久之后便自杀谢罪了!
所以才有人作诗为武大郎夫妇鸣冤,其诗曰:清官武大坟犹在,进士娇妻慧且贤。史有其人被诬陷,女中何止一金莲。


施耐庵后人道歉
施耐庵写作《水浒传》,在道听途说,收集民间奇闻轶事的基础上,还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地描写了武大郎与潘金莲,并最终将两人的名字钉在的文学的耻辱柱上,平白无故地蒙受了这千古不白之冤。
不过也好在施耐庵的后人深明大义,引咎自责,竭力为武大郎夫妇平反昭雪。施耐庵的后代、河北威县的施胜辰曾就曾去到武家作画十六幅并配诗文道: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家祠堂断公案,施家欠账施家还。”


施耐庵
小结
虽然文学作品中的武大郎夫妇的形象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但是我们切不可将其当作正史来看待。当然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在看待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时刻保持一颗疑问的心,这样才不至于被误导!

因为施耐庵《水浒传》中的资料不属实,把武大郎和潘金莲丑化了,真实的武大郎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并且还是当官的并不是卖烧饼的。而潘金莲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妻子,并没有水性杨花,因此施耐庵的后人为自己的祖先写信代为道歉。想想武大郎和潘金莲这么多年一直被人嘲笑以及谩骂,道歉是很有必要的。

看过《水浒传》的应该知道里面武大郎的描写,矮冬瓜一个,并且只会卖烧饼,娶了一个大美女却被带了绿帽子,而潘金莲呢,不守妇道水性杨花,后人比喻女子不正经就会拿对方比作潘金莲。他们俩因为施耐庵的杜撰,成为了绿帽子以及狐狸精的代表人物,不过后来出现了转机,在河北地区发现了武大郎的古墓。


从这座墓穴中发现,武大郎真实的名字叫做武植,本来没有把武植和武大郎联想到一块的,但是当专家读了武植的墓碑以后发现,武植的一生事迹和武大郎类似。只不过古墓中埋葬的人身材并不短小,身高有一米七几,并且还是当时为百姓造福的好县令,而他的妻子潘金莲也很贤良淑德,可以说是武植成功背后的女人。


这样的秘密解开,施耐庵就很尴尬了,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你书中写的那样,按照咱们现在的话来说,你这个就是诽谤,故意丑化别人缺了大德了。施耐庵的后人听说这件事情以后,为了表示歉意,就给武大郎的后代写了一封道歉信,想请求对方原谅。

既然真正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成就的是一桩令人艳羡的婚姻,那么施耐庵为何要将两人写得如此不堪呢?诽谤两人的民间流言究竟是怎么来的?根据武大郎的二十四世孙武双福等武家后人介绍,这与武大郎一位王姓同窗有直接关系。据说,武大郎年少贫苦,这位王姓同窗好友曾资助过他。后来,武大郎中了进士做了官,家境渐好,而王家却败落了。于是,这位同窗便前去投奔武大郎,希望武大郎能为其谋个一官半职。武大郎盛情款待了同窗,却没有提及谋职之事。同窗在武大郎家中逗留了小半年,见谋职无望,以为武大郎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家途中,同窗越想越生气,于是写了许多讽刺谩骂武大郎的文字,沿途贴回家,又一路说说唱唱,使得很多人都对武大郎产生了误解。同时,一个曾被武大郎治罪过的恶少听到了谩骂武大郎的流言,便添油加醋又渲染了一番,使得武大郎形象尽毁,而这位恶少就是西门庆。然而,同窗一回到家中便立即悔恨不已,原来武大郎早已将银两送到王家,为他修建好房子,置办好良田了。同窗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好人,连忙原路返回去揭自己贴的纸条,但为时已晚,那些故事已经传开了。再加上一些文人墨客总爱借题发挥,将听到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后再传播,从而使得武大郎的故事越传越荒谬了。

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收集了各种趣事奇闻,其中就有道听途说得来的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施耐庵在整理加工之后,将这些故事写进了小说中。随着小说取得的巨大成功,武大郎和潘金莲的讹传也越传越远,在身后蒙上了巨大的不白之冤。

武大郎和潘金莲,一个是为民谋福祉的好官,一个是温柔贤淑的贤妻,却因为谣言而被鄙视、唾骂了数百年,实在令人可叹。由于《水浒传》对武大郎夫妻的形象塑造深深伤害了武家子孙,为了表达施家人的歉意,施耐庵的后人画家施胜辰曾亲赴武家致歉,作画十六幅并配诗文,向世人道出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人生。其中,他为武大郎画像配诗为:“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家祠堂断公案,施家欠账施家还。

至此,施家后人的举动,已向世人证明了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清白。但是,因为《水浒传》实在太受欢迎了,这个误会恐怕还会继续传播,而不知真相的人依然不少。




13440359575施耐庵为何要将武大郎和潘金莲写得如此不堪呢?
古净垄答: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也是真真假假的,生活里面的小事情放大来看就能揭露人心的善恶,若如果有人添油加醋故意诽谤一个人的话,以讹传讹的效果就能达到潘金莲和武大郎的效果了,可以说这对夫妻是比窦娥还要冤枉的人。根据河北省清河县的县志所记载的,武大郎的真实姓名是武植,在山东阳谷县做县令,是文...

13440359575施耐庵为何要将潘金莲写成那个样子?这对她的名声是很大的影响。_百度...
古净垄答:因为潘金莲对武植产生爱慕,潘知州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武植出任山东阳谷县的县令,潘金莲也是名声不错的县令夫人,二人白头到老,幸福一家亲。 如此情深的一对夫妻,跟施耐庵在《水浒传》里的刻画相差甚远。善良贤淑的潘金莲,被施耐庵写成了通奸杀夫的淫妇。而身长七尺的县令武大郎,在小说中是“三...

13440359575施耐庵为何要将武大郎和潘金莲写得如此不堪呢?
古净垄答:武大郎和潘金莲,一个是为民谋福祉的好官,一个是温柔贤淑的贤妻,却因为谣言而被鄙视、唾骂了数百年,实在令人可叹。由于《水浒传》对武大郎夫妻的形象塑造深深伤害了武家子孙,为了表达施家人的歉意,施耐庵的后人画家施胜辰曾亲赴武家致歉,作画十六幅并配诗文,向世人道出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人生。...

13440359575真实的武大郎是怎样的?为什么水浒传要这样写他?
古净垄答:在古代讲究门当户对,虽然潘金莲喜欢武大郎,但是武大郎自感配不上千金大小姐,于是他发愤图强,中了进士之后便去潘家提亲,迎娶了这个美丽的女子。武大郎和潘金莲喜结连理之后,两人相敬如宾,过着非常幸福的日子,并非《水浒传》写的一样。而潘金莲也为自己的丈夫孕育了四个子女,武大郎过着寻常...

13440359575施耐庵《水浒传》为何写潘金莲私通西门庆谋害亲夫武大郎的故事?
古净垄答:潘金莲,西门庆,武大郎这一干人也许没有,但这事儿只怕不假。至于写这事儿的原因,那只能是为了写一个义字。《水浒传》的叙事远没有《三国演义》那么宏大,但里面的情节绝对比三国更接地气,讲的都是市井小民身上发生的事。恶霸镇关西欺压民众,这种事儿在当时肯定有,被施耐庵拿来加工一番,再...

13440359575在真实历史上威猛的武大郎,为何施耐庵要极力去丑化他?
古净垄答:而且第2个原因是施耐庵想通过武大郎的一个个人状况来反映,交代当时武松的一个家庭情况为武松的一个个人有血有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毕竟武大郎他带着自己的弟弟,武松两个人相依为命,武大郎当然通过卖豆腐来维持生计,但没有故事剧情来推动武松,他是如何上梁山的,所以说就写下武大郎和潘金莲,...

13440359575正史上记载潘金莲是贤良的县令夫人,为施耐庵要丑化她的形象?
古净垄答:剧本写出来了,男主角武大郎是一个“三寸钉,枯树皮。”女主角潘金莲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武大郎是一个丑八怪,他娶了美丽的潘金莲,潘金莲与西门庆有染……就这样一直在民间流传,最后到了施耐庵手上写出了如此的潘金莲和武大郎。当然,施耐庵的后人也是向武植的后人诚恳的道过歉的。以上是我所知...

13440359575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武大郎
古净垄答: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施耐庵是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 但是武植是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当的官... 你说这事尴尬不尴尬 时间对不上 人名到都重合(因为武植确实娶了个叫潘金莲的女子) 至于武松历史上确有此人 所以丑化是够呛了因为查无此人 当然本人对水浒传并无好感 108将...

13440359575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是恩爱夫妻,为什么会被后人诋毁?
古净垄答:因为他的谬传,武植的名声已经彻底被玷污了。谣言以讹传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被施耐庵写进了《水浒传》,经过他的文学加工,武植变成了又矮又丑的卖炊饼的穷人,潘金莲变成了心如蛇蝎的毒妇,本来恩爱有加的夫妻就这样一个成了冤死鬼,一个成了风流女子。

13440359575除了梁山的三位,为啥施耐庵把其他女子描写的如此不堪?
古净垄答:你能原谅杀了人的宋江为啥要如此辱骂阎婆惜呢?而我们再看一看其他所谓的坏女人,潘金莲的确算是个真正的坏女人了,所以她被人骂了几百多年,现在提到潘金莲还让人觉得咬牙切齿。而潘巧云之所以会和和尚裴如海勾搭到一起可以说不能是她一个人的锅。杨雄既然娶了潘巧云,那么就得尽自己作为丈夫的...


(编辑:禹滕惠)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