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有关选择的名人故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关于选择的名人事例

1、钱学森
在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选择为祖国服务,他成为了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
钱学森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2、凯金斯
凯金斯天生听觉受损。3岁时,父母带她配了一副大而笨重的助听器。她讨厌这副助听器,尤其上小学后,她讨厌同学们的取笑。
一天下午放学路上,当凯金斯和姐姐桃嘉路过一片荒野时,她猛地扯下助听器扔了出去。回到家,凯金斯的母亲大怒,命令凯金斯跟她回到荒野把助听器找回来,但找到天黑也没找到。那晚,凯金斯的父亲郑重地对她说:”你已经做了一个选择,以后你就必须在这种选择中生活。“
凯金斯不明白父亲的意思。”你不想戴助听器,从今以后你就不必再戴着它了。没有了它,你必须照顾好自己的生活。“父亲说。让她掌握自己的人生,这也是父亲对凯金斯的行为做出的选择。
丢开助听器,凯金斯发现自己原来非常擅长唇读。没有了刺眼的助听器,其他孩子也不再取笑她。后来,凯金斯爱上了篮球。高中时,她的篮球技能超过了大部分同学,当她在篮球场上奔跑时,她发现自己得到的已经远远超过了她所祈祷的。
父亲说:”这是你自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的结果。“这个结果让凯金斯顺利地进入了征战伦敦奥运会的美国女篮代表队。
3、鲁迅
鲁迅先生刚开始之所以学医,除了恨中医耽误了他的父亲的病,便是想医治自己的牙病。带着国愿、家难、自我治疗三重目的,1904年9月,鲁迅到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然而两年之后,鲁迅忽然决定选择写作放弃学医,鲁迅之所以弃医学文,是因为感受到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4、华佗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的美名在民间传开了,这引起了东汉朝廷的注意。朝廷于是举华佗为“孝廉”。通常被举为孝廉的人,都出身名门贵族,被举为孝廉,就有希望做官。像华佗这样的平民百姓能够被举为孝廉,实在是难得。
乡亲们得知华佗被举为孝廉时,不禁喜忧参半。喜的是华佗可以做官了,可以了却父母的心愿,光宗耀祖了;忧的是如果华佗做了官,谁来为乡亲们看病呢?可是华佗我拒绝了,他认为当官发财没有为乡亲们治病有意义。
几年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而这次不再是徒有虚名的“孝廉”,而是来自都城洛阳太尉府的征辟信,只要被应征到都城的太尉府,马上就可以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华佗再次拒绝人朝做官,坚持做一个平民百姓,钻研医术,救死扶伤。
5、华盛顿
华盛顿本可以过悠闲舒适的生活,可他却选择了艰苦。他主动要求参加勘探队,到弗吉尼亚的大河谷去进行勘探,并且一干就是三年。野外测量工作教会他吃苦耐劳、随机应变,为他以后长期的战争生活奠定了基础。
到了十九岁,他就走上劳伦斯为他在军队中谋求的职位,当上了少校级的副官长。他潜心阅读军事著作,虚心学习武器的使用和战术的运筹。
这一时期,法国人入侵美洲大陆,和英国交战。华盛顿参加了这场英法战争。刚开始,华盛顿的军队处于劣势,伤亡很大。他的军衣被打穿四个洞,他的两匹战马先后被杀。
但他出生入死,从不气馁。他在布雷克将军的参谋部任职。由于战争所在的省份经济匮乏,这支队伍穷得不能给军官开支。
而华盛顿是受人邀请前来的,属于志愿人员,既没有薪饷,还得自己负担一大笔费用。但是,为了家园的安宁,也为了锻炼自己,他乐意这种既破财还可能丧命的苦差事。
最后他的队伍终于打败了敌人,而他本人也赢得了人们的爱戴,以致后来他能被推举为抗英独立战争的总司令,成为改变美国历史的第一个重要人物。

1、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刚开始之所以学医,除了恨中医耽误了他的父亲的病,便是想医治自己的牙病。带着国愿、家难、自我治疗三重目的,1904年9月,鲁迅到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然而两年之后,鲁迅忽然决定选择写作放弃学医,鲁迅之所以弃医学文,是因为感受到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2、周公诫子。
周公告诫儿子,“创业难,守业更难”。自己爱惜人才,握发吐哺。教育儿子;贵为天子者,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3、霍去病在战功面前的抉择
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
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霍去病在显贵的待遇和面对国家的责任之间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那年的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粗俗而又傲慢,陶渊明不愿意趋炎附势,对督邮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陶渊明在功名富贵和淡泊名利之间选择了后者,成为佳话。
5、钱学森选择回国报效祖国。
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选择的名人故事:
1. 鲁迅弃医从文:鲁迅先生刚开始之所以学医,除了恨中医耽误了他的父亲的病,便是想医治自己的牙病。然而两年之后,他突然决定选择写作,放弃学医。这是因为他对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深感痛心,认为要救国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他弃医学文,以笔为武器,揭露黑暗,唤醒沉睡。
2. 周公诫子:周公告诫儿子,“创业难,守业更难。”自己爱惜人才,握发吐哺。教育儿子:贵为天子者,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3. 霍去病在战功面前的抉择: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霍去病在显贵的待遇和面对国家的责任之间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4.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那年的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粗俗而又傲慢,陶渊明不愿意趋炎附势,对督邮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随后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5. 钱学森选择回国报效祖国: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这些 还不好想....额 你就说 那个 司马迁 明明可以 隐退江湖,平平安安的过完下半辈子,但是他依然选择了不同寻常的道路 ,最终著作 史记 还有李时珍 你可以说他 明明可以 看别的医书 来查找 药的药性 ,但是他却拿自己当 试验品,自己食用,最终著作了 本草纲目 其实你也可以写 抗战英雄,写他门 本可以 全身而退,但是却用生命铺垫革命的地毯。我只是提几个 ,扩展一下你的思路,你自己在好好想想 。

《名人传》----写贝多芬,米开朗祺罗,托尔斯泰. 有相关评论---


18433484840关于选择的名人典型事例
蓬钥昨答:5、少年华盛顿选择艰苦 乔治·华盛顿(公元1732—1799年)享有美国国父之称,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早熟,十六岁时已经像个大人。这时他本可以过悠闲舒适的生活,可他却选择了艰苦。这年3月,他主动要求参加勘探队,到弗吉尼亚的大河谷去进行勘探,并且一干就是三年。野外测量工作教会他吃苦耐劳、随机应...

18433484840名人关于“选择”的事例
蓬钥昨答:1、钱学森 在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选择为祖国服务,他成为了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钱学森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

18433484840名人关于选择的事例
蓬钥昨答:1、《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

18433484840历史上名人选择的事例
蓬钥昨答:1、孟母三迁。孟母为孟子寻找良好教育环境,不惜三次搬家。《三字经》中提到:“昔孟母,择邻处”,便是指此事。孟母深知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行为如今常用来形容父母为子女教育付出的巨大努力。2、鲁迅弃医从文。鲁迅最初学习医学,旨在报国、家恨及自疗。1904年,他赴日深造。然而,两年后,他...

18433484840选择名人的事例
蓬钥昨答:关于选择的名人事例 一、理想、立志 1. 明代李时珍,发现以前药物书中有很多错误,立志要编写一部药物书籍。历经艰辛,走千山万水,用了三十多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医药钜著――《本草纲目》。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年轻时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巨集愿。后来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给人...

18433484840有关选择的名人故事
蓬钥昨答:以下是一些关于选择的名人故事:1. 鲁迅弃医从文:鲁迅先生刚开始之所以学医,除了恨中医耽误了他的父亲的病,便是想医治自己的牙病。然而两年之后,他突然决定选择写作,放弃学医。这是因为他对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深感痛心,认为要救国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他弃医学文,以笔为武器,...

18433484840关于选择的名人事例 5个
蓬钥昨答:1 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

18433484840关于选择的名人事例
蓬钥昨答:1、牛顿忘记吃饭: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

18433484840关于选择的名人事例
蓬钥昨答:1、钱学森 在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选择为祖国服务,他成为了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钱学森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

18433484840有关选择的名人故事
蓬钥昨答:1.托马斯·爱迪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生充满了选择。他曾经说过:“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一万种不会工作的方法。”这就是他对选择的理解,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新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新的尝试。2.乔布斯: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一生也充满了选择。他曾经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编辑:赵信蔡)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