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中化学=水解】分别把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加热至沸腾,溶液颜色分别有什么变化?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一道高中化学题

注意到氯化铁溶液的酸性是很强的,因为Fe3+水解生成H+,Fe3+要在强酸条件下才能存在。
所以Mg能和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H2;
当Mg和溶液中的H+反应时,溶液酸性减弱、碱性增强,Fe3+与OH-结合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
Mg和Fe3+反应生成的是Fe2+,Fe2+为浅绿色,所以溶液从棕黄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全选

1.甲烷(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2)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2.乙烯(1)乙烯的燃烧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3.乙炔(1)点燃纯净的乙炔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炔。观察乙炔燃烧时的现象。现象与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也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4.苯和苯的同系物实验:苯、甲苯、二甲苯各2mL分别注入3支试管,各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现象与解释: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甲苯、二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苯说明甲苯、二甲苯能被KMnO4氧化。5. 卤代烃(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取一支试管,滴入10滴~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小心吸入10滴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盛有10mL稀硝酸溶液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3溶液,观察反应现象。现象与解释:看到反应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这种沉淀是AgBr,说明溴乙烷水解生成了Br—。(2)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实验:在试管里加入2mL1,2-二氯乙烷和5 mL10%NaOH的乙醇溶液。再向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溴水。用水浴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注意不要使水沸腾),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不饱和的有机物。 6.乙醇(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在大试管里注入2mL左右无水乙醇,再放入2小块新切开的滤纸擦干的金属钠,迅速用一配有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一小试管倒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并验纯。现象与解释: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比水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慢,说明乙醇比水更难电离出H+。(2)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在烧瓶中注入20mL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液,使液体的温度迅速升高到170℃。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7.苯酚(1)苯酚与NaOH反应实验:向一个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苯酚与水混合,液体呈混浊,说明常温下苯酚的溶解度不大。当加入NaOH溶液后,试管中的液体由混浊变为澄清,这是由于苯酚与Na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苯酚钠。(2)苯酚钠溶液与CO2的作用实验:向苯酚与NaOH反应所得的澄清中通入CO2气体,观察溶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使澄清溶液又变混浊。这是由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了苯酚。(3)苯酚与Br2的反应实验: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苯酚与溴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既不需加热,也不需用催化剂,比溴与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容易得多。这说明受羟基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H变得更活泼了。(4)苯酚的显色反应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苯酚能与FeCl3反应,使溶液呈紫色。8.乙醛(1)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AgNO3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的Ag(NH3)2OH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而Ag+被还原成金属银。(2)乙醛与Cu(OH)2的反应实验:在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滴~6滴,振荡后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反应中产生的Cu(OH)2被乙醛还原成Cu2O。9.乙酸(1)乙酸与Na2CO3的反应实验:向1支盛有少量Na2CO3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mL乙酸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试管里有气泡产生,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2)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在1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min~5min,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上。现象与解释:在液面上看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这种有香味的透明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10.乙酸乙酯实验: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mL;向第二支试管里加稀硫酸(1:5)0.5mL、蒸馏水5mL;向第三支试管里加30%的NaOH溶液0.5mL、蒸馏水5mL。振荡均匀后,把3支试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热。现象与解释:几分钟后,第三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消失了;第二支试管里还有一点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实验说明,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了乙酸和乙醇,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更完全。11.葡萄糖(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在1支洁净的试管里配制2mL银氨溶液,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浴里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银镜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样具有还原性。(2)与Cu(OH)2的反应实验: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样具有还原性。12.蔗糖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显还原性。蔗糖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具有还原性。13.淀粉实验: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 20%的H2SO4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min~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有无银镜出现。现象与解释: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到,淀粉用酸催化可以发生水解,生成能发生水解反应的葡萄糖。而没有加酸的试管中加碘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淀粉没有水解。14.纤维素 实验:把一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加热煮沸,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的氧化亚铜生成,这说明纤维素水解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15.蛋白质(1)蛋白质的变性实验:在两支试管里各加入3mL鸡蛋白溶液,给一支试管加热,同时向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把凝结的蛋白和生成的沉淀分别放入两只盛有清水的试管里,观察是否溶解。现象与解释:蛋白质受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凝结,加入乙酸铅会生成沉淀。除加热外,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物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www.5ixuexi.net。(2)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实验:在盛有2mL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变成黄色。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特殊的颜色反应。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产生黄色。

氯化铁会在溶液中水解变成氢氧化铁和盐酸,当溶液被加热至沸腾时,盐酸不断挥发,氢氧化铁浓度增大,所以溶液会变成红褐色并出现沉淀.而硫酸铁虽在水中也有水解,但是由于硫酸不易挥发,所以溶液在被加热至沸腾时颜色会变深,但是不会出现沉淀

注意是问溶液的颜色,形成的沉淀不属于溶液的一部分。氯化铁溶液盐水解生成盐酸是可挥发性酸,所以水解可以进行得较彻底有沉淀,导致原溶液中显色的三价铁离子浓度减少。而硫酸铁溶液水解生成的硫酸是难挥发酸所以水解无法进行,而加热会使水挥发,使三价铁浓度升高所以变深。而不是答案所说的【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这不可能,应为就算生成了也会和硫酸反应呢,白搞。
望采纳,(*^__^*) 嘻嘻……

都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

加热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加热硫酸铁溶液,促进铁离子水解,溶液颜色应该也是变浅吧。

可能会变浑浊,颜色向棕色发展~~


18937599487【高中化学=水解】分别把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加热至沸腾,溶液颜色分 ...
倪哪昂答:氯化铁会在溶液中水解变成氢氧化铁和盐酸,当溶液被加热至沸腾时,盐酸不断挥发,氢氧化铁浓度增大,所以溶液会变成红褐色并出现沉淀.而硫酸铁虽在水中也有水解,但是由于硫酸不易挥发,所以溶液在被加热至沸腾时颜色会变深,但是不会出现沉淀

18937599487氯化铁溶液水解方程式
倪哪昂答:FeCl3+3H2O=Fe(OH)3+3HCl

18937599487氯化铁水解方程式
倪哪昂答:Fe3+H2O=Fe(OH)2+H+Fe(OH)2+H2O=Fe(OH)+2+H+Fe(OH)+2+H2O=Fe(OH)3(胶体)+H+,水解是分步进行的,简单来说:FeCl3+3H2O=3HCl(气)+Fe(OH)3,由以上化学方程式可看出,三氯化铁水溶稀释时,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氢气体。氧化铁相关知识点 氯化铁,化学式FeCl3。是一种共价...

18937599487氯化铁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倪哪昂答:氯化铁溶于水后,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Fe(OH)3]和氢离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3HCl,自然条件下,水解程度较小,连接符合应该用可逆符号,不用等号。

18937599487高中化学中,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铁为什么不出沉淀?_百度知 ...
倪哪昂答:所以不会观察到沉淀现象的。但是,如果加入试剂打破这种平衡状态,比如少量氢氧化钠加入后会消耗氢离子,于是多余的氢氧化铁不会被溶解,那么就可以见到了沉淀。而氯化铁溶液实际上是化学 水解平衡 的通例,向更远处关联,它跟各种平衡都有所关系,需要学习者自己体会把握了。

18937599487FECL3溶液蒸干灼烧变成什么 化学方程式
倪哪昂答:FeCI3溶液蒸干灼烧会变成Fe2O3.原理:FeCI3+3H2O=Fe(OH)3+3HCI(可逆反应),由于温度升高以及溶液的蒸发促使HCI挥发逃逸,反应不断向着生成Fe(OH)3的方向进行,剩下的就是Fe(OH)3.由于Fe(OH)3不稳定,受热会分解生成Fe2O3与H2O.所以灼烧后最终变成的是Fe2O3固体....

18937599487氯化铁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倪哪昂答:FeCl3+3H2O=Fe(OH)3+3HCl 首先 这个水解反应是存在的 因为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 它是可逆反应因为水解反应吸热 所以如果加热 根据平衡原理 平衡要正向移动 生成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铁增多如果持续加热 生成的氯...

18937599487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倪哪昂答:氯化铁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化学式:FeCl3。又名三氯化铁,是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熔点306℃、沸点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FeCl3从水溶液析出时带六个结晶水为FeCl3·6H2O,六水合三氯化铁是橘黄色的晶体。氯化铁是一种很重要的铁盐。固体产品采用氯化法,低共熔...

18937599487高中化学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几滴浓盐酸溶液颜色变浅,为什么?
倪哪昂答:FeCl3+3H2O===Fe(OH)3 +3HCl 水解使其颜色加深,加浓盐酸抑制水解,是平衡左动,颜色变浅。Fe(OH)3 比FeCl3色深。

18937599487高中化学问题 加热氯化铁 三价铁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倪哪昂答:氯化铁溶液吧 Fe(3+)+3H2O=Fe(OH)3(胶体)+3H(+)记得要沸水哦 但是这个一般很难成功,很容易生成沉淀 要真正产生胶体的话,最好是沸水中慢慢滴入FeCl3溶液


(编辑:荣研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