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毅去世16年后,一农妇来到北京:我是陈毅54年未曾见面的妻子啊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1968年的一天,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收到一封人民来信,拆开信之后,信里的内容让工作人员大吃一惊,这封信居然是一个自称是陈毅妻子的人写来的。众人皆知,陈毅现在的妻子是张茜同志,那写信的老人,她又是谁?

工作人员赶紧展开调查,终于在仙下的一个农户家里,见到了这位自称陈毅妻子的老妇人,老妇人听说是上面来了人看她,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语调缓缓地道出了她与陈毅那惊心动魄的战地爱情故事。

陈毅与赖月明的相识,是在1932年的一天, 那天,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北部兴国县的少共江西省儿童局得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目前在宁都县停留休整,面对国民党的三次围剿,中央红军成功突围,但也因此死伤惨重,人心涣散,人人都如惊弓之鸟,此时是最需要重整军心,鼓舞士气的时候,少共立刻组织人员安排文艺汇演,慰问及鼓舞战士。

年仅18岁的赖月明也在这次的压轴节目亮相,她热情美丽,亭亭玉立,往台上那么一战,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再加上她的歌声如林籁泉韵般感染着每一个士兵,让他们饱受战争摧残的心变得温暖起来。


一曲接一曲,年轻的赖月明不知疲倦,她引吭高歌,响亮动听的兴国山歌在山间久久不能散去,众人纷纷叫好,散场后的赖月明,得知台下还坐着陈毅首长,想起自己刚刚在台上的热情大胆,不由得脸红起来。

汇演结束后的几天,赖月明所在的少共没有立刻离开,赖月明有次得空,拉着李美群拼了两张桌子,拿起板子打起了乒乓球,赖月明因为那次汇演小有人缘,很多人驻足观看,刚刚吃完饭的陈毅路过,认出了赖月明,他抱着双臂也随人群围观起来,赖月明打得不错,赢了几局,陈毅笑嘻嘻地表扬说:

“看着你年龄不大,怎么打起球来蛮有劲儿的,不愧是‘田螺妹子’。”

陈毅还没有说完,就被恼羞成怒的赖月明打断了:

“谁是‘田螺妹子’,我若是‘田螺妹子’,那你就是‘四川佬’!”

陈毅诧异万分,他知道赖月明会错意,赶紧解释:“是我说错了,我没有别的意思,因为江西盛产田螺。。。我才。”

话音未落,“气愤”的赖月明已经转身跑了。这一次不太愉快的见面经历,至少使得两人对彼此印象深刻,陈毅也立刻向少共省委书记长张绩之打听起赖月明来。这一打听之后,陈毅对赖月明更加上心了。

赖月明是个苦命的丫头,因为自己的父亲依赖鸦片,如同废人,家里也因为要给父亲购买鸦片,导致一贫如洗。为了买鸦片,毫不顾念父女之情的赖父将只有14岁的赖月明卖给了地主家做童养媳,在地主家被当作丫头的赖月明,受尽了折磨与屈辱,面对她所谓的“丈夫”,赖月明实在不甘心就此度过一生。

1929年,工农红军的到来,改变了赖月明的一生,在红军的帮助下,赖月明离开了地主家,参加了兴国妇女改善委员会,因为赖月明的果敢热情,她被推荐成为主任,随后又被派往瑞金列宁师范学校学习。没过多久,因为国民党发动对共产党员的清剿,赖月明的学业被迫中断,她辗转来到了少共儿童局,在这里,她遇到了蔡畅大姐。

那次汇演慰问结束,蔡畅找到了赖月明,对于赖月明而言,蔡畅是她的老师,是她人生的指明灯,也是蔡畅,让赖月明从一个只知道蛮干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有思想的革命党员。面对老师蔡畅,赖月明一直都是尊重的,谁知蔡畅这次找她,居然是要给他介绍对象,而这个对象,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

面对蔡畅询问的目光,纵然是大胆的赖月明,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她不是没有想过结婚生子,但是从来没有“妄想”过和一位首长共结连理,尤其是有了那次“交锋”之后,赖月明直摇头:

“不行不行,之前那件事本身就是我错怪首长,我这么冲动,又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配不上首长的。”

“这是哪的话,有误会解开就好了,再说咱们共产党员是男女平等,一视同仁,你与陈司令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文化方面你有不足,陈司令可以教你嘛。陈司令为人正直,你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赖月明却还是没有点头答应,她心里没底,她与陈毅不仅仅是年龄差距甚大,文化程度、生活阅历这些差距都让这个年轻的女孩胆怯。

不久之后,在一次会议报告上,赖月明与陈毅再一次碰面,她在台下看着陈毅温润和蔼的面容,赖月明有些心动了,会后陈毅微笑着走来,将还未来得及躲藏的赖月明拦住:

“小丫头躲我做什么,我又不是老虎,我一直以为你叫赖三娇,找了半天一直查无此人,原来你已经改名字了啊。”

听到司令在找自己,赖月明脸颊绯红,她不知道怎么回话,只知道一个劲儿的想躲起来。

陈毅继续说道:“蔡畅同志应该找过你了,咱俩的事情你怎么看?你一直没有答应,是不是因为我年龄大,又结过婚呢?”

此时的赖月明,心里早已经对陈毅有了好感,摇摇头,小声地说:“您不嫌弃我没上过学嘛。”

“怎么会呢,中国自古不都是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有文化不是你的问题,这个都好解决。”

陈毅的话彻底打消了赖月明的顾虑,之后她又与陈毅相处了几天,发现陈毅平易近人,勇敢果断,终于点头答应了与陈毅的婚事。

他们是在1932年的重阳节结婚,九月初九,代表着长长久久,可是那时的革命夫妻,有几个可以长长久久呢?

结婚前,陈毅抱来新布要给赖月明裁剪新衣,而他自己却连一床像样的棉被都没有,他将自己一直不离身的金表送给了赖月明作为信物,虽然婚礼简陋,但是赖月明却心满意足,两人在老乡的一处小平房里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甜蜜的日子没有过太久,国民党又发起了第四次围剿,陈毅离开了赖月明,战事紧张,陈毅带领部队赶赴各地支援,每次都是与赖月明匆匆一见,两人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就要分离。聚少离多的两人,只能默默思念对方,祈祷对方平安无恙。

赖月明在陈毅走后,也没有停止自己的革命工作,她除了负责当地儿童工作以外,也要去协助蔡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持前线队伍。

有次,为了解决无人耕地的困境,赖月明第一个下水田,跟着蔡畅学习怎么用犁耙,赖月明的行为调动了当地妇女的积极性,她们纷纷下田,就这样,在她们的努力下,在秋季获得了大丰收,也为前线士兵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

1933年的8月,因为赖月明表现优异,江西省决定让赖月明去瑞金中央党校学习深造,由于党校是封闭式学习,最少半年无法见到陈毅,这让赖月明十分犹豫难过,那时的陈毅、蔡畅夫妇正好要与毛主席一起去瑞金开会,赖月明立刻请假前往瑞金与陈毅商议此事,陈毅听闻后,立刻鼓励赖月明道:

“这是好事啊,为何不去呢,我一直想去党校学习却没有时间,你正好学了回来教教我。”

赖月明有些羞愧,她重整心态,告别陈毅与蔡畅前往中央党校学习,临行前,蔡畅将一支派克笔送给赖月明以示鼓励,陈毅亲自将赖月明扶上马背,并轻声嘱咐她好好学习。

在党校学习的日子十分艰苦,赖月明积极向上,苦中作乐,党校不仅开设了党课培训,还设立有音乐这类相对轻松的课程,赖月明在党校的成长有目共睹,她刻苦努力,奋发图强,但是他与陈毅一直没有见面,她对陈毅的思念之情,让她常常在午夜梦回之时,辗转反侧。

半年时间很快过去,赖月明以各科总分第四的成绩毕业,这在当时所有的女学员里排名第一,赖月明高兴不已,在随后的实习中,她又获得了全校第一,周恩来也为她亲自颁发了奖品,并称赞她为“党校第一女子”。

回到江西的赖月明没有立刻被分配工作,因为蔡畅对她说等过些日子陈毅回来,再给她分配工作,让她先等等。

时局变化莫测,国民党集中了百万部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新一轮大规模围剿。陈毅当时配合由朱德带领的主力部队正面迎击,赖月明没有等来陈毅,她听闻前线战况紧张,她立刻组织妇女编草鞋,藏粮食,尽全力支援前线各类所需物资。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抵抗了一年之久之后,终于被迫撤离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之战,红军伤亡过半,以失败告终。

敌人占领了石城后,到处围追阻截共产党员以及残留红军部队,赖月明被迫转移,就在她东躲西藏的时候,收到了陈毅负伤的消息,她不顾身体的疲惫,长途跋涉来到了陈毅养病的于都县医院,在这里,她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丈夫。

此时的陈毅被敌军炮弹的弹片击中了大腿,虽然已经取出了弹片,医生也对患处做了包扎处理,但大腿很难痊愈,不停地渗出血水,看着负伤累累的陈毅,赖月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她缓步上前轻轻地抱住了陈毅,重伤的陈毅也拥住妻子,并轻声安抚着。


赖月明不顾陈毅的拒绝,日日在病床前照料陈毅,她用盐水给他的患处消炎,并将他的大腿吊起,以促进血液流动,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陈毅的伤情开始慢慢恢复。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被迫转移,开始了北上长征。

赖月明本来是想要与陈毅一起走的,但是当时陈毅却要她回兴国县打游击。赖月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呆呆地看着陈毅,满脸的不相信。

当时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率大部队人马已经撤出江西,剩余的人留下继续开展革命事业,建立革命根据地,陈毅与项英被安排留守。面对敌人的高压搜索,陈毅等人也决定转移,由于部队里的老弱妇孺和伤员,这些人影响了队伍的行进速度,对部队转移是十分不利,陈毅决定将家属及伤员暂时留下。


陈毅耐心地给赖月明分析现状,并告诉她,要动员家属是十分不容易,所有人都不想和自己的家人分开,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重聚团圆谈何容易呢。陈毅希望赖月明能做做表率,他与赖月明一样都不舍与对方分离,可是面对国家大义,只能牺牲个人。

最重要的是,正因为赖月明是他陈毅的妻子,所以更能说服众人。与赖月明同样被留下的还有毛泽东的岳父母、三岁的小儿子、以及长期患病的瞿秋白等。

赖月明无奈之下,只能同意,夫妻二人紧紧相拥,陈毅承诺一定回来找赖月明,并将自己省下来的四块银元留给了赖月明。

第二天一早,赖月明就和同样是老乡的万香一同返回兴国老家,这一别,夫妻二人至死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回到兴国的赖月明,立刻在于都桥头建立了县委并出任部长一职,由于国民党不清楚中央红军大部队转移方向,为了套取线索,国民党将枪口指向了被留在中央苏区的剩余部队的被俘人员,敌人的手段残忍,目的明确,但被抓的共产党员大都誓死不出卖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很多人选择了英勇就义。

为了保存剩余部队实力,避免无畏的牺牲,留守的革命者们只能转为地下收集情报,1934年年底,赖月明被分到敌情最严峻的地区,在这里,她遇到了一支红军部队,她也第一次得到了陈毅的消息,原来陈毅已经痊愈了,并且这几天都在于都活动。

知道这个消息的赖月明激动不已,她想立刻前往于都与陈毅团聚,在完成自己工作之后,她快步疾行了三个小时到达于都桥头时,得知陈毅早已转移到了莲塘,赖月明累得筋疲力竭,可是仍不顾同志们的劝阻,又走了一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莲塘,刚刚经历过战火的莲塘,早已是兵荒马乱,断壁残垣,哪里还见得着陈毅的身影。

赖月明痛哭流涕,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自己的丈夫。

赖月明没有找到陈毅,怀着沉重的心情又重新投入了新工作,但是不久后由于叛徒出卖,赖月明被抓进了监狱,从此,赖月明就再也没有了陈毅的消息。

一直到1937年10月,陈毅再一次路过兴国,他准备前往南昌国民党谈判商议合作抗日的事情,听闻赖月明曾经在这里被捕入狱,陈毅其实也多次在兴国寻找赖月明,得到的消息却是赖月明当时因为国民党的迫害,跳井自杀了,陈毅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仍坚持寻找。

多日赶路辛苦,陈毅决定率领部队在兴国住一晚,重回旧地的陈毅,面对兴国那熟悉的山水,他心头一震,想起了自己牺牲的战友们,也想到了那个自己用力去遗忘的女人,她已经成了他心头的那颗朱砂痣,抹不掉也忘不掉。他思及此,伤感悲痛,提笔写下了人生中最悲凉的诗《兴国旅夜》:

兴城旅夜倍凄清, 破纸窗前透月明。 战斗艰难还剩我, 阿蒙愧对故人情。

写下这首诗作的陈毅,因为多年寻找妻子赖月明未果,当时还以为两人早已是天人永别,只好独自伤感。

迫于抗日战场上的战况升级,在民族危亡之际,一直苦苦找寻赖月明的陈毅已经无暇再去找寻,在1939年的冬天,陈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带领部队出发抗日。

也就是这时,战友朱克靖见陈毅形单影只,加上这几年对赖月明的思念与愧疚使陈毅看起来显得很苍老,于是,张茜就在朱克靖的介绍下走进了陈毅的生活,她的到来,给陈毅带来了新的活力。

当初赖月明在兴国差点被抓,幸亏找准时机逃脱了出去,她也根本没有跳井自杀,逃脱之后她回到家里以求庇护,但父亲看着突然回家的女儿,害怕女儿的共产党员身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就对外界宣布:赖月明跳井自杀了。

后来,他不顾赖月明的强烈反对,再一次将女儿嫁给了仙下一个鞋匠家里,鞋匠这个人还算老实,但是有一次鞋匠外出后再也没有回家,战乱年景,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赖月明只好背着她与鞋匠的女儿,再一次踏上了寻找革命组织的道路。

由于县委被破坏,当时一起奋斗的同志,不是牺牲了就是叛变了,赖月明已经和组织已经失去联系将近十一年,她不知道从何找起。

抗日战争刚刚胜利时,赖月明认识了现任丈夫,丈夫是参加过第四次反围剿的红军,因为英勇抗敌,他的右腿落下残疾。出于同情与怜悯,赖月明同意了婚事,婚后赖月明与他又生下了三个孩子,就这样一直到了1954年11月。

赖月明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儿子吵着闹着要去商店买吃的,拗不过的赖月明只好背着儿子进了商店,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张报纸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可不就是她苦苦找寻的陈毅嘛!

陈毅此时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总理,她激动万分,赶紧带着儿子回家,告诉自己的丈夫,自己要去北京找陈毅。赖月明的丈夫虽然知道妻子曾经是中央苏区的红军战士,却不知道她还曾是陈毅的伴侣,老实巴交的丈夫心中顿觉苦涩万分,他不舍得赖月明离开,苦苦哀求着她,并告诉赖月明,如果她走了,这个家也就没了。

面对丈夫与儿女们的哭诉哀求,赖月明同意不去北京找陈毅,她默默承受着思念之痛,每每想到陈毅,心头又苦又涩,让她不禁声声呢喃:

1968年,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派人来到公社时,来人劝过赖月明:

1972年1月6日,陈毅在北京去世,赖月明是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她这几年一直尝试与陈毅、蔡畅等人联系,但寄出去的信都如石沉大海一般,了无音讯。突然听到陈毅的死讯,此时的赖月明再也站立不住,趴倒在自家的床上,大声痛哭,闻声赶来的丈夫见到泪流满面的妻子,连忙安抚。

赖月明痛苦不已,她本也无心拆散陈毅的新家庭,只是想好好与陈毅告别,诉说这些年的不易。

这么多年,自己也早已经有了家庭,陈毅也另娶佳人,夫妻二人终究已是有缘无份的陌生人了。

谁知陈毅却骤然离世,让本来觉得能见一面的赖月明悲从中来,伤心的赖月明随后为陈毅在家中立了牌位,每每看到牌位上那个熟悉的名字,心中又苦又涩。

赖月明永远也不会忘却自己与陈毅那几个月的夫妻情缘。试问人世间,又有哪个姑娘,不眷恋着自己寻也总寻不到的初恋爱人呢!

1985年,蔡畅大姐看到了有关赖月明事迹的杂志,看完后,她马上就给江西妇联予以批复,后来还派出自己的女儿李特特去江西探望赖月明。

1988年,74岁的赖月明在小儿子的陪同下,应邀来到了北京,见到了卧病在床的蔡畅大姐,她向蔡畅说:“大姐,您还记得我吧,我就是赖月明,田螺妹子啊!”

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赖月明参观了陈毅纪念馆,从34年分别,再到88年,时间过去整整54年,夫妻二人终于得以“重聚”。




15920724529陈毅去世16年后,一农妇来到北京:我是陈毅54年未曾见面的妻子啊_百度...
苏费毕答:1968年,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派人来到公社时,来人劝过赖月明: 1972年1月6日,陈毅在北京去世,赖月明是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她这几年一直尝试与陈毅、蔡畅等人联系,但寄出去的信都如石沉大海一般,了无音讯。突然听到陈毅的死讯,此时的赖月明再也站立不住,趴倒在自家的床上,大声痛哭,闻声赶来的丈夫见到泪流满...

15920724529一农妇隐姓埋名54年,74岁去北京亮明身份:我是元帅夫人,她是谁?
苏费毕答:其实这个消息也是误传,他的妻子并没有死去,而是又被他的父亲抓起来重新卖了出去,赖月明又听闻陈毅被杀害,以为自己的爱人已经不在人世,最终她嫁给了一个红军战士,隐姓埋名54年,过上了普普通通的农妇生活。1959年,赖月明在报纸上看见了陈总元帅接见外宾的照片,本打算去寻他,但是她现在的丈夫和孩...

15920724529山村农妇隐姓埋名54年,74岁到北京找到妇联主任,她到底是谁呢?_百度...
苏费毕答:1972年陈毅逝世,赖月明得知后悲痛万分,听到陈毅写的《兴国旅舍》之后,更是泪如雨下。到了1988年,赖月明才来到北京,找到当时的妇联主任,说出自己的身份,此事惊动了中央,世人也才得知陈毅元帅的妻子赖月明还尚在人世。

159207245291985年,一位失踪51年的农妇,写信给蔡畅:我是陈毅元帅的妻子啊
苏费毕答:1988年9月,晚秋的北京已是凉风习习,一位74岁的农妇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首都北京。一落地,有关部门的同志就把二人接到北京医院,他们此行要见的人是全国人民共同敬仰的妇女运动的领袖,蔡畅。 此时的蔡畅已经88岁,缠绵病榻,说话都不方便,很少安排会客。但当秘书说“赖明月”三个字时,她的眼睛不自觉的睁大,表示...

15920724529湖南一老妇来北京看病,引来数名开国将军探望,她是谁?
苏费毕答:其实这位妇女就是当时红军彭邀的女儿彭秀兰,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湖南普通农民。1920年,彭邀投奔唐生智所在的部队,经过数日的相处,他发现军队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非常严重,于是他主动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总会有人去找他的麻烦,最终他无奈逃到了长沙这个地方。在这里,彭邀第一次接触到...

15920724529毛主席邀请一妇女到北京做客,一住就25天,此妇女何许人也?
苏费毕答: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过许多来看望他的人,但几乎很少主动邀请别人到中南海的家中作客。然而, 有一位妇女却成为了例外,毛主席不但曾两次邀请她到中南海的家中做客,其中一次还曾邀请她在中南海居住了25天。 如果不是这位妇女为了不打扰毛主席的工作和生活,多次提出回家,毛主席还会一直留她在中南海多待...

15920724529陈毅幼子娶粟裕之女:父母之命促佳缘,携手43年再续两家情谊
苏费毕答:1974年陈毅的妻子张茜因肺癌久居北京一家医院的病榻之中,身旁除了儿孙外还有一对夫妇格外引人注目。 那就是她的丈夫陈毅生死之交的革命战友粟裕带着妻子来到了她的病床前。 他向这位已经病入膏肓的战友妻子表达了希望再续两家情谊的态度。 当时陈毅之子陈小鲁与粟裕之女粟惠宁互生情愫,两家长辈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5920724529小凤仙:一生痴爱蔡锷,死前紧攥他照片;蔡锷后人:她是自作多情
苏费毕答:小凤仙的幼年就是在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缺乏母爱的家庭中度过的,后来被卖给陌生人,成为南京城有名的艺妓。 1913年7月,南京爆发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江赣部分地区沦为战场。辫子军张勋率队进攻江苏南京,城门被破后,张勋纵兵抢掠。兵荒马乱中,小凤仙被迫辗转来到北京,落脚于云吉班为妓。 美女如云的八大...

15920724529橙红年代大结局
苏费毕答:母亲去世后,卫子芊跟随李纨来到北京。今天晚饭吃的并不开心,虽然席间卫子芊和杨少楠谈笑风生,其实很难过,李纨的父母还知道为女儿介绍对象,可是自己的妈妈却已经不在人世了,自己还要在这遥远的首都孤单的忙碌,正当她心情低落到极点的时候,刘子光,那个心中一直牵挂的人终于出现了。

15920724529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苏费毕答:在16秒时间里,他用生命写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美赞歌。 李剑英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6年12月6日,空军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推荐词集锦: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在推荐李剑英的时候这样写到:李剑英说过这样的话:“老百姓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常怀感恩之...


(编辑:充美科)
相关热点
    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