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各位师兄好,我想知道临命终的老人听佛号好还是听什么佛曲好呢?感谢!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宗教与民俗的关系是什么

从现代宗教学角度说,民俗信仰是一种近似宗教信仰的准宗教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人它也可以被视为宗教信仰。但是,民俗信仰终归和严格意义上的有组织的宗教信仰不同,其社会作用、社会控制力、约束力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1、宗教信仰与民俗信仰的区别
民俗信仰常常被称为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但它比宗教具有更长的历史和更广泛的内容。它既具有民间习俗的性质,又有原始宗教和一般宗教信仰的某些特征。它本身也属于自发的社会习惯形成的习俗,而非有意的人为制作。它的存在和流行,像其他社会习俗一样,是一种很广的社会现象,而非少数的或个别的事。民俗信仰的特点也是很鲜明的:
它在时间上有较强的历史传承性;
在空间上有较广泛的社会传播性;
在形式上有一定地域性和历史的变异性;
在内容上有实用性和功利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作用上有狭隘性和保守性;
民俗信仰和宗教性民俗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与原始宗教或自然宗教的文化血缘关系极密切,其中有些信仰直接来自原始自然崇拜或祖先崇拜,但它们同文明社会宗教却离得比较远,区别也比较明显:
(1)组织: 各种文明社会宗教都有固定的信徒组织如教会、教团等,而民俗信仰一般则无固定的组织机构,其信徒是广泛散布于社会的自由信仰个体或小的社会群体;
(2)场所: 各种文明社会宗教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如佛教的寺庙,道教的宫观坛场,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而民俗信仰则没有固定的信仰活动场所;
(3)信奉对象: 各种文明社会宗教一般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信奉对象,如佛教的佛陀或“如来”,道教的太上老君或玉皇大帝,天主教、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而民俗信仰所信奉的神却没有至高无上者,一般民俗信仰都是在泛神崇拜的基础上,根据信仰者的具体需要以及不同行业的功利需要随机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行业的信仰对象,这些信仰对象之间并无主次或主从之分别;
(5)信仰体系和经典:各种文明社会宗教都有较完整的教义学说和信仰体系,能形成经典,而民俗信仰则是相当纷乱、零碎的迷信,并无完整、的信仰体系,也没有成系统的经典;
(6)教规戒律:各种文明社会宗教及其派系几乎都有其共同遵守的教规戒律,甚至还设有宗教法庭来维护教规戒律的执行和制度化,而民俗信仰则无信仰者共同的遵守的教规戒律以及强制执行的机构;各种文明社会宗教都有专门的神职人员管理本教固定的宗教场所。
(8)信仰目的: 各种文明社会宗教一般都带有大众化的自觉信仰意识,因而 教徒的宗教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相当清晰,并无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民俗信仰一般无自觉信仰意识,其信仰人往往带有极为明显和狭隘的功利主义性质,其崇拜对象和信仰范围往往根据个人、家庭或小集团的利益或某一具体需要或目的所决定;
2、民俗信仰的类型及其与宗教的联系
民俗信仰在世各国和各民族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我国的情况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五种类型。这些类型,有的既是民俗信仰又是宗教信仰,故有某种重合和交叉。
第一种类型:是源于自然崇拜的民俗信仰。此类信仰最初表现为原始居民把天体、气象、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及自然力神化,赋予它们超自然的神力,这即原始宗教与民俗信仰的合二而一状态。
中国民俗信仰中的自然神形象,常见的有如下几类:一是对气象的信仰,如崇拜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二是对土地、石与 火的信仰,如崇拜土地神、山石神、灶神等。
第二种类型:是源于动植物崇拜的民俗信仰。对于动植物崇拜的民俗信仰,也是原始宗教的主要部分。随着农业社会的到来,狩猎时代的许多动物和植物神灵崇拜内容逐步消失,而一些与此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以及人类感到恐惧和迷惑的动物和植物,至今还有少数被崇拜和祭祀。据我国近期收集的调查资料,这类信仰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动物神崇拜的民俗信仰,主要是对牛神、马神、羊神、蛇神的崇拜。祭祀;二是植物神崇拜的民俗信仰,桃木崇拜(因被认为有祛邪避鬼功效)以及花崇拜、-谷物崇拜、果树崇拜、古树崇拜等。
第三种类型:是祖先和名人先师崇拜的民俗信仰。
第四种类型:是崇拜行业神的民俗信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社会各主要行业所祭祀的行业保护神崇拜,实质上是融祖先崇拜和文化英雄崇拜等为一体的混融民俗信仰形态。这些行业神被认为具有行业始祖的护佑功能之外,对行业神的祭祀活动实际上还有协调行业经济和生产活动的作用。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民俗信仰和宗教活动的恢复以及个体经济形式的发展,某些行业神祭祀又部分复活了。
第五种类型:是避邪攘灾、禁忌、卜算吉凶的民俗信仰。这是由鬼神信仰演化来的一种迷信信仰。在中国民间,既有借助道教的符篆斋醮御鬼驱邪之方术、佛教祈攘禁劾、除灾祛难之禅咒,又有大量民间辟邪除痹的巫术。这些辟邪化凶的信仰,在旧中国不胜枚举。现今我国民间仍然流行着有关这方面的迷信信仰遗风,重要者列举数种:一、门神(其职责是驱鬼避邪、保护家中清吉平安)符篆和秘文,主要有辟邪门符。
3、宗教与民俗信仰的冲突
民俗信仰与宗教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信仰体系,互相间必然发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然而由于两者都是属于对超自然力的信仰,且在同一民族中常常具有同源性,故尔往往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宗教与民俗信仰的矛盾和冲突主要产生和来自绝大多数宗教的排他特性,越是极端性的蛊教越是如此。这种排他性往往使许多宗教只崇尚自己的信仰而反对其他的信仰,凡是不符合它所主张的信仰的,都要予以排斥打击。它们既排斥打击别的宗教,也排斥打击民间信仰。如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对信仰和从事巫术者的残酷迫害,极为鲜明地证明了这一点。也正由于此,欧洲各国的民俗信仰才没有像中国这样保存得如此多、如此广。

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 - 中国民族宗教网
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发布日期: 2012-09-13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镇宅文》,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 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这种食用、 佩戴某种东西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

建议让老人听佛号,听地藏经。

《地藏经》上说,临终如果能听闻佛号,或者听到地藏菩萨名号,能得无量无边利益。以下是《地藏经》的一段经文,说明临终人听到佛名,或者菩萨名,或者一字一句佛经,都是大吉大利: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一定是佛号。临终人,内心非常散乱,佛曲优雅而长,不能受用,所以一定是佛号,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八愿的功德力,如果临终人生前有往生的信心,依弥陀佛号的功德力,可转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觉得这太简单了觉得没那么容易,须知,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众生在苦中,生死苦海中有求,佛陀必然救度。如果生前无信心,应为他开示,法藏比丘四十八愿,教他念佛,生信心,念佛求极乐;如果神识昏迷,就一心助念佛号,仗此佛号功德力,可断除三恶道之报,避免神识堕入恶道。
阿弥陀佛!

临命终的老人听佛号好,.能够自己称念佛名更好!,南无阿弥陀佛!

当然是佛号了-----阿弥陀佛 名号就行 之后 过世了 就赶紧多多念诵佛号功德回向 大量的放生功德回向为好
念诵 地藏经 佛号或多多放生功德回向效果更好 念诵经文一般要连续7、15、21、49天!!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出生在年月日的名字---农历生日)愿你早日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三遍

念佛就好,往生咒也行。念阿弥陀经劝导其求生净土


19232222272各位师兄好,我想知道临命终的老人听佛号好还是听什么佛曲好呢?感谢!
邬虏曼答:建议让老人听佛号,听地藏经。《地藏经》上说,临终如果能听闻佛号,或者听到地藏菩萨名号,能得无量无边利益。以下是《地藏经》的一段经文,说明临终人听到佛名,或者菩萨名,或者一字一句佛经,都是大吉大利:……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

19232222272老人临终前有什么表现
邬虏曼答:1、精神突然振奋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都已经到了最后的日子,那么,其实还会有一段时间的回光返照,这种时候,身体的激素水平会急速上升,就为了能够维持衰老的器官可以再次运作。我们能够感受得到,本来身体非常虚弱的亲属,却突然变得精神振奋起来,这很有可能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出现了转机或者恢复,...

19232222272哪位师兄知道人命终时可以放胸口随身携带的是哪部经书,可以免罪,不...
邬虏曼答:《实相般若波罗蜜经》:若复有人爱重此经,常随守护不离身者,是人应受一切世间恭敬供养,是人当得宿命智通,能知过去无量劫事,不为一切天魔波旬之所扰乱,四天大王及余诸天常随卫护,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恒共摄受,十方净土随愿往生。佩戴《般若摄颂》《般若摄颂》:春季好时树叶落,枝不久生叶花果...

19232222272老人出现哪些症状时,有可能会离开人世,你知道吗?
邬虏曼答:家人们可以多留一下,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那就说明时日无多了,请好好珍惜这最后的一段时光,好好告别,完成老人的心愿吧。1、生命临终前,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也会慢慢下降,可能会出现一些手脚冰凉怕冷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手脚发热的情况。也有些老人临终前会说心里发热,想要吃凉的东西,一些病重的老人...

19232222272如何知道老人去世后是否已经往生
邬虏曼答:往生,你指的是往生到佛净土吧?有多种方式可以知道:1、老人自己托梦给你,梦中景象非常美好,老人神态非常好,常常坐着莲花,亲口告诉你:我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其他净土。(请看《道证法师:往生者的“托梦”》)2、老人在临终时,亲口告诉身边的人:西方三圣来接迎她走了,至少应该看到一朵...

19232222272一个快死的老人,要怎样照顾!
邬虏曼答:在临终阶段,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

19232222272家里有老人病重临终护理需要注意哪些
邬虏曼答:房间布置应符合老年人要求,让老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因为临终是生命的特殊阶段,应提供单间病房,增加同亲人团聚的机会,减少感染,使病人在拥有自我尊严中去迎接死亡。制定临终护理计划,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临终老人不以延长临终者生命时间为主,而是提高临终的生活质量。临终老人身体各器官功能...

19232222272...有灵魂?有亲身经历灵魂的事件讲给我听好么?不要骗我。
邬虏曼答:对于灵魂的认识,如果只是理论上面的认识,可能真的很多人会跟你曾经的想法一样吧 人跟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有灵魂,这一点你可以自己慢慢去思考。我可以推荐你看一本书《死,怎么回事?》,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个心脏科权威写的,他做了关于垂死病人的抢救的实验,通过几百例这样的实验,最总...

19232222272最后的关怀――首次临终助念的纪实,文章很长,深呼吸慢慢看
邬虏曼答:回来的路上,几位师兄聊了起来,听他们说:如今很多八零后、九零后孩子的父母,在临终的时候缺少孩子的陪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则独生子比较多,二则子女也缺少临终关怀的了解。 很多老人离世的时候,孤独伶仃,这对往生者是何其悲哀,对他的孩子来说,也在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对于做子女的来说,关怀老人,要趁现在...

19232222272学佛网,一个老人在临终前有什么症状
邬虏曼答: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一、对于自己的丈夫、妻子等男女眷属恶眼瞻视。二、举起双手,抚摸虚空。三、不随顺善知识的教导。四、悲号、啼叫、哭泣、呜咽、流泪。五、大小便利不能自禁,不知不觉。六、闭上眼睛而无法张开。七、时常遮覆头部和脸部。八、侧身卧着饮食。九、身体和嘴巴...


(编辑:贡飞国)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