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河下游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断流现象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措施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太阳黑子
根据观测分析发现,亚洲东南部的季风气候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我国地面大气环流中的季风成分大于行星风成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间冰期
当今世界处在第四纪的亚间冰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尤其在黄河流域,出现干旱气候。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大气层透明度变化
地表气候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除受太阳本身变化影响外,到达地球的部分也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个温暖期,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燥。

流域状况: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2~3。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

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人为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人口和经济迅速
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管理不协调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水体污染严重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海洋沙漠化
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另外,还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达200万吨~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使参与水汽输送的水量减少。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的潜热的转化,使海洋减小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降水,使我国降水量有所减少。

人为热释放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沿海城市气候截流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在白天市区中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黄河断流的原因

1.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 多年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量又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综合各种情况来看,致使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太阳辐射的改变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②太阳黑子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③流域状况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降水量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中游补给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2.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③水资源管理不协调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④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1.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 多年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量又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综合各种情况来看,致使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太阳辐射的改变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②太阳黑子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③流域状况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降水量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中游补给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2.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③水资源管理不协调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④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13597943696黄河下游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断流现象
甘祥览答: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

13597943696永定河下游地区出现断流的原因
甘祥览答:永定河下游地区出现断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 水源减少。永定河下游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永定河,如果上游水源减少,就会导致下游地区的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2. 水质污染。永定河下游地区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如果水质过差,就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要解决永...

13597943696造成黄河断流的自然因素是什么,人为因素又是什么
甘祥览答:自然原因主要有: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分配不均,夏季降雨量大,冬季降水稀少.导致黄河年径流量相差极大,断流现象常常发生.2.黄河含沙量大,淤泥堆积,在下游形成地上河,破坏了河流水与潜水的互补机制,使得黄河得不到两岸潜水的补给,反而一直补给潜水.3.今年来全球气候变...

13597943696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什么?其中决定性因素是...
甘祥览答: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的自然原因:塔里木河流经干旱地区,它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化水。河流水在向前流的过程中,一部分水被蒸发,还有一部分水会沿途渗入地下,导致塔里木河水量不断减少,下游地区断流。近几十年来,气候变暖,高山冰雪储量减少,向河流补给的水量减少,加之蒸发强烈,河流水大量散失,...

13597943696地理 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甘祥览答: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

13597943696长江断流真实原因是什么?
甘祥览答:第一种可能性的分析是从季节和地理环境来分析的,发生断流的的时间在农历八月份左右江水的流量异常,在流经泰兴段时由于江水的流量异常,加之这段长江的流向为南北流向,所以出现了改道的现象,流入了其他的支流导致出现下游断流。2、地壳运动,出现裂谷: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在当时出现了地壳的运动,而由于...

13597943696黄河断流的原因
甘祥览答:引多少水,没有具体的规定.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力机构指挥用水,遇到枯水年或季节,很容易出现上、中、下游争水的局面。从上述断流的原因可知,要解决黄河断流问题,重点在于解决枯水季节来水少用水多的矛盾,其原则有四:一是增加来水量;二是减少用水量;三是调整用水时间;四是强化水体质量保护。

13597943696宁夏平原下游断流的原因
甘祥览答:宁夏平原下游断流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径流量减少,造成径流量变小;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原因,宁夏平原上游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是造成宁夏平原下游断流的直接原因。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

13597943696墨累达令河下游断流原因
甘祥览答: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这也加剧了河流的干涸和断流现象。综上所述,墨累达令河下游断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等,以确保河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3597943696河流为什么会断流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甘祥览答:自然原因: 降水少,蒸发量大于补给量.人为原因: 中上游区用水过度,导致下游总水量减少;人们活动的不合理,温室效应,过度放牧樵采,植被减少,加速了下游的干涸;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编辑:平乐富)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