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一、观沧海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三)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潮平两岸阔(2分)(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2、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3.略。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4、.思念故乡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4、《钱塘湖春行》描绘了钱塘湖春天怎样的景象?

  5、.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行”字为线索(春行也可)早春美景 2. 最爱 3.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4。春水初涨、莺飞燕舞、春花渐开、春草初萌的早春景象。

  5.“几处”“谁家”,使读者意识到不是处处早莺争暖,不是家家燕子衔泥,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6.“渐欲”“才能”是极有分寸的, 乱花仅处于渐欲迷眼的阶段,马蹄踏过的还是初生的春草,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7.本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深秋晚景图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漂泊之感,离别之情。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本诗是一首写给好友王昌龄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切之情。

   六、夜雨寄北 ———李商隐

  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2.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七、、泊秦淮 (杜 牧)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

   八、浣溪沙 晏殊

  1.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词 词牌名 2.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九、望岳 ———杜甫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______、__

  2.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5、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山北 山南 2.A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4、 高大巍峨5、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十、春望 ———杜甫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2、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3.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4、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5、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答案】1、.国破或:破 2、.破 满目凄然 3、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4、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5、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十一、使至塞上 ———王维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答案】(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 诗人孤独、思乡 (2)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十二、游山西村 ———陆游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答案】1、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2.C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 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思想感情:

  蕴含哲理: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刘禹锡白居易2、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蕴含哲理: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十四、赤壁 ———杜牧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4、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3、周瑜 李商隐 4.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十五、过零丁洋 ———文天祥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和,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2、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 3、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19860118382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丰琪施答: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词 词牌名 2.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九、望岳———杜甫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___、__ 2.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9860118382古诗词鉴赏题
丰琪施答: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

19860118382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丰琪施答:D.结尾句,苏轼难以从悲哀中超脱,遂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 3.选出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错误一项: A.上阕怀念孙权、刘义隆,表现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下阕借谴责刘裕,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张;代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 B.这首词通过怀念古人和回忆亲自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

19860118382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参考答案
丰琪施答:一、古诗词鉴赏。(3分)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答案 :1...

19860118382高考古诗鉴赏题
丰琪施答:历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解析1(1990年-2005年)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

19860118382关于诗句的公考题
丰琪施答:/a/20060908/000081.htm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30首 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

19860118382中考语文古诗词试题(5)
丰琪施答: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三十二、《无题》1、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内容...

19860118382中考语文古诗词试题(2)
丰琪施答: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19860118382七下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丰琪施答: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练习 一,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施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

19860118382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丰琪施答: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是难度极大文学色彩浓郁的常见题型,下面我为大家集锦一些关于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一】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题型 1.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


(编辑:夔哀柏)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