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撞击14N核发现了质子.(1)写出这个核反应的方程.(2)上述核反应可以用如下的模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撞击 14 N核,打出了质子.该核反应方程为: + → + .如图. 上述核反应可以用如

1.53 MeV α与N核撞击过程M α v α =(m α +m N )v复合核获得能量 m α v α 2 - (m α +m N )v 2 = m α v α 2 · ="1.19" MeV得 m α v α 2 ="1.53" MeV.

6,4 本题考查的是对核反应方程的掌握情况。熟练掌握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和配平就可以轻松解出此题。

(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α粒子轰击氮核方程为:
147N+42He→178O+11
(2)α粒子撞击714N核形成复合核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有
   m1v0=(m1+m2)v
由能量守恒得到
1
2
m1v02-
1
2
(m1+m2)v2=1.19MeV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入射的α粒子的动能至少为
1
2
m1v02=1.53MeV.
(3)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中,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它沿入射方向的位移是x,沿电场的方向的位移为y,有
y=
1
2
qE
m
?(
x
v
)
2
=
qEx2
4Ek
.       
由于质子和α粒子的径迹相同,即它们沿入射方向通过相同的位移时,沿电场方向的位移y也相同.
质子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
Ek1
Ek2
=
q1
q2
=
1
2

答:(1)方程为:147N+42He→178O+11
(2)入射的α粒子的能量至少是1.53MeV.
(3)质子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是1:2.


1773043832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撞击14N核发现了质子.(1)写出这个核反应的方程...
杭诞蓉答:(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α粒子轰击氮核方程为: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2)α粒子撞击 7 14 N核形成复合核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有 m 1 v 0 =(m 1 +m 2 )v由能量守恒得到 1 2 m 1 v 0 2 - 1 2 (m 1 +m...

17730438328核裂变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吗
杭诞蓉答: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用a粒子穿入原子核的内部使原子核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这就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时,发现了质子,质子是氢核,带一个正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一个原子量单位。(反应方程式:14N+4He→17O+1H)(2)中子的发现:19...

17730438328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原子核的国家是哪一个
杭诞蓉答:1919年英国的E.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性物质的α粒子轰击氮,首次用人工实现了核反应。30年代初加速器的出现和40年代初反应堆的建成,为研究核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目前已能将质子加速到5×105兆电子伏,将铀原子核加速到约9×104兆电子伏,并能获得介子束。高分辨率半导体探测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测量...

17730438328高二物理的核反应方程式是什么意思?
杭诞蓉答:1.核反应方程就是反应核反应的原料以及对应生成物的种类及对应数量关系的式子,类似于化学反应方程。2.核反应(nuclear reaction),是指原子核与原子核,或者原子核与各种粒子(如质子,中子,光子或高能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变化。在核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于入射弹核和靶核的新的原子核。

17730438328在核反应方程式中如何分辨α衰变,β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以及原子核的人...
杭诞蓉答:α衰变是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α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β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俘获K层...

17730438328高中物理常识
杭诞蓉答:4.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5.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1942年 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

17730438328帮帮忙、高中要求得物理学家和他们得贡献有那些啊?
杭诞蓉答:4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贝克勒尔...

17730438328怎样区分核裂变核聚变和人工转变啊?
杭诞蓉答:核聚变的本质: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使核外电子得到摆脱核的核,让两个核可以相互吸引并碰撞在一起,核相互聚合。人工转化的本质:使用快速粒子(自然光线或人工加速粒子)穿透核内部以将核转变为另一个核的过程。二、过程不同:...

17730438328有没有什么关于化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时候发生的小故事?
杭诞蓉答:1903年,卢瑟福证实a 射线是与元素氦质量相同的正离子流(氦核),b 射线则是带负电的电子流。卢瑟福把a 射线也称为a 粒子,他进一步用实验证明,a 射线打击到涂有硫化锌的荧光屏上,就会发出闪光。因此,他利用这一现象制成了可以观测澈粒于的闪烁镜。卢瑟福进一步对口射线的穿透力进行研究,他发现...

17730438328丙种射线是什么意思?
杭诞蓉答:如14N(n,T)12C反应产生的氚,14N(n,P)12C反应产生的14C; ②天然系列放射性核素。这种系列有三个,即铀系,其母体是238U;锕系,其母体是235U;钍系,其母体是232Th。 ③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 什么是“放射线”?? 放射线 不稳定元素衰变时,从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有穿透性的粒子束,分甲种射线、乙种射线...


(编辑:方姣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