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于屈原与司马迁各自人生选择的看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对于屈原,陶渊明,司马迁做出不同的三种人生选择的看法

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独爱乡村独爱田园
喜欢休心养性的生活
也有人喜欢官场
认为只有在那里才能体现自己价值
孰不知官场黑暗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不肯沾人尘埃的屈原,最终选择了自沉于汨罗江;司马迁为李广辩护,引得龙颜大怒,惨遭腐刑,但他即便承受如此屈辱,仍继续活着,写出千古不朽的《史记》,流芳百世。每个人面对人生挫折或是精神危机表现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选择壮烈的一死,有的人选择苟且偷生,但直面现实,实现人生升华,这没有对或错。生命为什么如此汪洋恣肆,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他们把握了对生命的理解,把握了对人生的抉择,把握了对理想的坚持,把握了对光明的向往,他们是一个时代的启明星,冉冉升起,照亮了一个时代的燎原之火。

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遭受宫刑之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受着凄清的长夜,阵阵搅心的疼痛袭来。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缺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一个汉子的壮年。人竟要这样艰难无趣地活着吗?绝望沉重地压迫在他敏感的心头。或许,他想到了死。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彪炳史册的成就,即使他肢体完整又能怎样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缺一样可怕吗?黑夜惊诧了,我们突然看见他那绝望的手握住了那卷没有刻完的竹简。另一只被寒冷舔僵的手,握紧了刀笔……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他虽然也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巾也”,而且痛苦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留下的修史重任。他的丰功伟绩,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人只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究其因是因为两人之志不同,所以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也不同所致。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政治,当他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对他来说,辞赋只是“小道”,而他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志向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所以面对苦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他不能去死,屈原的死是一种壮烈,而他的死是一种屈服,徒增他的屈辱与软弱。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为了这个志向活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手术,而他的《史记》则对汉武帝实施了永远的宫刑。他的冷静、公允、胆量,通过《史记》已经“绝唱”了两千多年,恐怕还要继续“绝唱”下去。

  历史的帷幕一层层地拉上了,一个个大时代虚掩在时间的黑夜中。而屈原、司马迁却如历史天幕上的灿烂星斗,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熠熠生辉。

  他们都胜利了,屈原的死成就了《离骚》,司马迁用活谱写《史记》。


17120235248屈原与司马迁不同的生死观之我见?
巩翠雪答:屈原:屈原的生死观是彻底积极的。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理想,对待一切,连对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与儒家、道家相比,屈原未能在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提供深刻实用的生存智慧,但他建构了彻底积极的生死观。

17120235248对于屈原与司马迁各自人生选择的看法
巩翠雪答: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

17120235248屈原的择生史迁的择死都是崇高各自表现在什么方面
巩翠雪答: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一一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

17120235248比较司马迁语屈原的生死观
巩翠雪答:屈原的生死观是彻底积极的.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理想,对待一切,连对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的生死观的基础是情感,是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和人民的挚爱、对美的至爱.就现实生活而言,就民族生存而论,儒家、道家、屈原的三种生死观念都是不可缺少的.儒家的殉道,主要是理性的判断...

17120235248怎么样看待司马迁的生,屈原的死
巩翠雪答: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

17120235248请你们结合司马迁和屈原谈谈你对择生和择死的看法
巩翠雪答: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因此,司马迁不仅成为一位文学家,更成功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屈原是一个诗人,却是一个为政治而活的诗人;屈原是一个官吏,却是一个失意的官吏。身在一个即将...

17120235248我们怎样对待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活
巩翠雪答:这个问题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最终回答就是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综上所述:我们不能自身局限的人生观而贬低屈原、司马迁的这种生死选择的历史功绩。对于现在人们思想普遍浮躁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样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贡献精神。不知道上面的阐述,对你是否...

17120235248以屈原和司马迁为例不同的,你读懂了什么对生命的理解人生选择300字
巩翠雪答: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不肯沾人尘埃的屈原,最终选择了自沉于汨罗江;司马迁为李广辩护,引得龙颜大怒,惨遭腐刑,但他即便承受如此屈辱,仍继续活着,写出千古不朽的《史记》,流芳百世。每个人面对人生挫折或是精神危机表现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选择壮烈的一死,有的人选择...

17120235248...屈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屈...
巩翠雪答:屈原为政见不和、不愿同流合污,选择了死,以死明志.而司马迁为了完成其伟大的著作《史记》而选择了生!以生践志!司马迁忍辱负重,活下来,他选择伟大的生,实现他的志向!他们的生死观不同,但却留给后人深刻思考

17120235248司马迁和屈原的不同选择
巩翠雪答:生,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在不同的时代,司马迁选择了前者,而屈原则选择了后者.他们都是古之成者. 渔夫高歌离去,正当屈原纵身下跳的一瞬间,司马迁拉住了屈原的腿,害他来了个"猪啃泥". "这位兄台,有何事让你如此想不开啊,非得自寻短见不可啊?" "仁兄有所不知啊,当前社会腐败,我实在...


(编辑:龚莉思)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