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1: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与我们孩子生活仍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FLASH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我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自主识字,轻松识记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读去拼音的生词,最后进入猜读小熊身后的不带拼音的字,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

  2、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之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又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习得读书得方法。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我会用汲取本节课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用于以后的课改之路上。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2:

  今天,三年级举行“同堂异构”活动,我上了《七颗钻石》一课。《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神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的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随后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这篇神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回顾课堂,现将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做一番总结。

  导课时,我利用钻石图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借助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爱能创造奇迹。

  课文含义深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内容,我借用重点词语,让重点词语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比如“一天夜里、哪儿、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匆匆忙忙、再也忍不住、咽”等,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喝水的时候,她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从备课到上课,我常常地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深钻教材,课堂要体现新的理念,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不足:

  1、在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后,我又让学生看着本课生字说说应该注意的地方,从字形到字义再到读音,占用了大约一半时间,没有突出三年级的年级特点,应该过渡到以理解句段为主。生字教学只选取代表性的即可。

  2、读了课题后,我问学生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七颗钻石代表什么?为什么用七颗钻石做题目?为什么是七颗不是六颗?七颗钻石是从哪来的?在学习课文时,应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只将这一步当做了引入的一个桥梁,没有起到实质作用,让这个环节成了空架子,走过场。

  3、指导理解句子时太直白,没有让学生亲自去找重点句,重点词,有的直接告诉了学生,有点不条理,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另外,有的过渡语重复,不够自然。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3:

  依据教材和学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找出体现水罐神奇的语句,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感受善心的伟大。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我用学生熟知的故事导入,展现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人鱼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喜欢童话的原因。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童话的特点。用学生熟知的故事引入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七颗钻石》是一篇短小的童话,我要求同学们在读完课文之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大多数学生能概括主要情节,但是忽略了简洁二字。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用意是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领会主旨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找出能体现水罐神奇的句子,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水罐的变化顺序可不可以稍微改变一下?3、“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体会这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一步步的引领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是小姑娘的孝心、善心、爱心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表明作者的愿望“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

  四、了解作者,关注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除了是一位文学大师和思想巨匠外,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大家,他在19世纪后半期所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对教育的思考,对俄国乃至整个西方现代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七颗钻石》的创作正是体现了托尔斯泰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爱心的颂扬,并隐含着对道德自我修养的推崇。

  这篇短小的童话和托尔斯泰的其他宏篇巨著比起来,可能很渺小,但它的教化意义却并不逊色。作者所颂扬的人性的善正如恒星,耀眼而永恒。而自我修养完善的道德,更如经历岁月益发夺目的钻石,璀璨而弥足珍贵。

  五、发挥想象,自我创作

  可以说,想象是童话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A、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B、文中最后小姑娘非常口渴,想要喝的时候,来了个陌生的过路人,请想象一下当时小姑娘的心理是如何? 两题任选一个要求:(1)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2)与下文联系也要紧密。(3)要基于童话的真善美的原则。”

  纵观整堂课,太循规蹈矩,重点不够突出,前松后紧。试想如若我与学生一起去完成这一真实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七颗钻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不难发现作者不仅仅在倡导孩子们要有爱心,更是在教会他们怎样去爱。那种爱自己亲人的人伦之爱,说实在的更是出于一种天性,一种本能。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的事情,说的可能也就是这个意思。有点文学史知识的人也会知道“托尔斯泰主义”这个说法,他倡导人类要去爱自己的敌人,文中爱小狗的事情正是表达了这层意思。当然他还要大家要有一种仁爱之心,要爱所有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泛爱主义者。另外,作者在文末让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北斗七星,意图也很明显,那是他在启示人们爱的方向,要大家怎样走出一条正确的爱之路。 这样的一番探究定会掀起课堂的“高潮”。




19198303877《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褚闸闸答:《七颗钻石》教学反思1: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

19198303877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的反思100字
褚闸闸答:《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参与面广,学生很感兴趣,想象丰富,课堂气氛活跃。比如,“让学生想象有一位仙人看到了小姑娘的遭遇,她会看到什么,又会怎么想,怎样做的?”这里学生最有兴趣,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小姑娘在找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么...

19198303877《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
褚闸闸答:变化 水罐:空→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不变 小姑娘 爱心《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新的水流,并从水...

19198303877《七颗钻石》的教学反思
褚闸闸答:《课程标准》中对童话的教学要求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三步曲”:一、亲近文本。即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文本。主要做法是指导学生预习,我以学生熟悉的《七色花》为引子...

19198303877[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教案]小学语文赵州桥教案
褚闸闸答:七、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八、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历史悠久 赵州桥 坚固 雄伟 → 智慧才干 历史遗产 美观 看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 教学反思 2.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 七颗钻石 3.七颗钻石课文句子赏析 4.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

19198303877《反反复复的童话》教学反思
褚闸闸答:这次我执教的是童话。其实仔细说来我对童话研究的并不深,在研究讲什么的问题上,我就费了好大的劲,可以说阅读了几十篇童话,最终把目标锁定在这三篇上——《七颗钻石》《兔子的名片》《田鼠太太的项链》,但是到底抓什么点,还是没有思路,于是跟丛老师进项了一番沟通,决定放弃让学生创作。那么不...

19198303877小学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褚闸闸答:这篇文章在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课《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第二篇《平分生命》,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而这篇课文我觉得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感受后,不仅仅感受到文中祖孙俩的浓浓亲情,更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家人对自己的无微不至地关爱,从而懂得去回报家人,明白爱不...

19198303877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视频教学录像
褚闸闸答: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课堂实录教学视频优质课录像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七颗钻石》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妈妈的账单》课文范读朗诵老师朗读音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妈妈的...

191983038772008年上半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篇目和教案
褚闸闸答:19 七颗钻石20 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21 太阳22 月球之谜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24* 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 太阳是大家的26 一面五星红旗27 卖木雕的少年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 古诗两首30 西门豹31 女娲补天32* 夸父追日 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1 山城的雾2 我爱...

19198303877天上的街市 教案
褚闸闸答:《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


(编辑:司蓝彬)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