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林黛玉的描写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林黛玉外貌描写100

外型
红楼梦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除此之外,宝玉则有“神仙似的”又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颦儿才貌应世稀”等等之夸赞。
林黛玉的人物描绘在书中有着精妙的设定。宝玉曾以‘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之句形容宝钗及黛玉两人,可见林黛玉之美以灵气为甚。事实上,书中多次提及黛玉外貌之处皆证明黛玉脱俗的美貌并不比宝钗逊色。宝玉中邪时,呆霸王薛蟠一见黛玉的婉转风流的落泪模样,便“酥倒在那里”。

扩展资料: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字颦颦(本无字,宝黛初见时贾宝玉以其眉尖若蹙为灵感所赠),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潇湘妃子此名称据了解是指古代传说中娥皇女英,两弱女子都是哭夫而自投湘水而死的,由于林黛玉经常以泪洗睑,因而得名,而代表花卉为芙蓉花,情榜评为‘情情’,在大观园中是住在潇湘馆,馆前竹林密布。
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陪其下人间还他一世的眼泪,转作人世。黛玉祖籍姑苏,生于扬州,父林如海,母贾敏,取名黛玉。有一弟,早夭。她从小体弱多病,从会吃饭时便开始吃药,但生性聪慧,从小跟随先生读书认字,有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之功。她极工诗词,所作之诗皆文笔与意趣俱佳,故有才女之称。
在高鹗续书中,林黛玉因宝玉和宝钗成婚,最后气郁而死。红学家周汝昌等认为,黛玉应该是泪尽,加之被赵姨娘和贾环等人诽谤,从而沉湖仙去,但原作结局尚待后人分析考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黛玉

十岁时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出身于清贫但具有书香风气之家,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一无所有的进入了贾府这样一个富贵繁荣的大家族中,造就了敏感自卑、小心戒备的性格。
外祖母贾史氏因幺女贾敏早亡,怜惜外孙女林黛玉没有母亲,从而格外关照,十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林黛玉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
因林黛玉在林家没有一个可堪使用的贴身侍婢,贾母不得已只能将自己的婢女拨去服侍林黛玉,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兄弟幼时夭折,十一岁又死了父亲,成为绝户孤女,因林家没了人口,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乖僻孤傲的性格。

扩展资料:
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父母钟爱,比较任性。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林黛玉“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语言“比刀子还利害”,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
在宝玉面前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鬓厮磨的贾宝玉才是“知己”。和贾宝玉之间的真挚感情,成了能在这个势利环境中生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
在焚稿断痴情一回中,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妇女的思想意识的萌芽。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林黛玉

红楼梦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除此之外,宝玉则有“神仙似的”又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颦儿才貌应世稀”等等之夸赞。

林黛玉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扩展资料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投胎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投胎成贾府血亲的林黛玉,愿以一生所有的眼泪替往日露水还他 。

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

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黛玉初进贾府,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再看宝玉对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 谢谢采纳。

姑苏才子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林黛玉出身于姑苏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住于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林如海四十岁时,仅有的一个三岁之子死了,因膝下无子,只有嫡妻贾氏生了女儿黛玉,爱如珍宝。
  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长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 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最后泪尽而逝。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却又作出“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的诗句,为何?就是因为太注重细节了吧,到头来竟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愿。
  可惜了,红颜薄命。
  黛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哭得最美的女子

电视剧中的林黛玉文静、朴素,我觉得雪芹先生的黛玉应该不是这样的,
黛玉应该是妩媚、艳丽、优雅而且善于打扮的,第六十五回家人兴儿就这样说
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
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
这里拿黛玉和尤三姐做比较,而三姐又是那种很风流、妩媚俊俏的,所以看得出黛玉肯定也长的很风流妩媚的了,只是和三姐的性格不同罢了。黛玉的穿着并不单一,书中有很多黛玉衣着的描写,相反宝钗的穿着倒是朴素些。而且黛玉爱花,而宝姐姐并不喜欢这些花儿粉儿的,爱花的女子会不会打扮?

林黛玉: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ь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宝玉初见黛玉那一回的对黛玉的肖像描写林黛玉: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ь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宝玉初见黛玉那一回的对黛玉的肖像描写王熙凤: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14727526291《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性格、外形、思想感情的语句有哪些?
冷晏钩答:1.赞林黛玉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 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2.判词“可叹停机德”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

14727526291关于《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句子。
冷晏钩答:《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外貌描写: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秉绝代姿容,具...

14727526291形容“林黛玉”的句子
冷晏钩答:1.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2.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

14727526291红楼梦描写林黛玉的句子
冷晏钩答:1.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2. 题帕三绝句 3.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4.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5.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6. 黛玉...

14727526291《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句子,或者她说的话。
冷晏钩答: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

14727526291形容林黛玉的句子
冷晏钩答:描写”黛玉"的句子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玻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时,他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从总体上看,她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眉间隐隐笼...

14727526291《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是什么?
冷晏钩答:3、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林黛玉人物家世 林黛玉的家庭出身,在《红楼梦》第二回有所介绍。其祖上是原本“只封袭三世”的列侯,后加恩增袭一代,至林黛玉的祖父止。从历史原型上看,列侯是秦朝至陈朝存在的爵位,秦汉时为二十等爵之最高级,其中西汉一般为县侯,东汉又有...

14727526291《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几次?
冷晏钩答:红楼梦里对林黛玉的外貌描有三处,详情如下:1、十岁时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红楼梦》第三回 2、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

14727526291红楼梦里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冷晏钩答:在《红楼梦》的第三回中作者就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白话释义:眉毛仿佛笼着又仿佛舒展着,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

14727526291关于林黛玉的描写
冷晏钩答:红楼梦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除此之外,宝玉则有“神仙似的”又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颦儿才貌...


(编辑:阙石仲)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