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医有哪些养生的常识:中医基本常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渊源极深。在中医第一部经典巨作中,就提到了很多的中医养生方法。那么,中医有哪些养生的常识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的常识

  中医养生的常识 生活规律顺应自然

  养生专家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一年有寒、热、温、凉,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要“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和于四时,顺应自然之气。尤其年老体弱者,更应适宜寒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晨活动不宜过早,以见到阳光为宜。冬季三九天,多在室内活动,以免寒气伤阳。夏季三伏天,避暑要及时,但也不宜过凉。总之,人要适应自然,生活要规律,寒温要适度。

  中医养生的常识 动脑动手形神受益

  养生专家认为,健康需要活动,但必须适当,不可劳倦过度,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他多年来的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每天早晚各慢走一公里,坚持不懈;二是坚持门诊看病,为病人解除了病痛,他内心无比欣慰,也有益于脑力活动,一举多得。三是在带徒弟和传承学术经验中,他感受到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内心充实和满足,同时也启发他经常思考问题,增强了思维分析能力,加上常与青年人相处,增加了活力,振奋了精神。四是练习书法,他以练习楷书为主,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使人心静、神安、志定,既陶冶了情操,也活动了肢体,达到形神受益。

  中医养生的常识 揉搓经穴养生防病

  养生专家非常重视经穴,常以指代针揉搓经穴养生治病。他每日睡前和起床时,常用手指揉搓百会穴及头面部,以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揉搓涌泉穴、膻中穴以补肾、强心、健脑;揉搓听宫、耳门、颅息等穴以助听力;揉搓童子髎、睛明穴以增强视力;揉搓迎香、风池穴以防感冒;指压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以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每个穴位揉搓按压50~100次,四肢和腹部穴位揉压150次。他还时常叩叩牙齿,以强齿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他说,通过20多年的穴位揉搓按压,确实收到了行气血、调营卫、益心脑、防外邪、强耳目的效果。

  中医养生的常识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定性

  养生专家的饮食有三个原则:定时、定量、定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坚持每日三餐按时就餐;定量是三餐不过饱,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晚餐食少,以易于消化吸收;定性是粗细粮配合,蔬菜水果搭配,吃后以能消化吸收、腹部舒适为准。他爱吃面条,尤其爱吃稀软的带汤水的面条,面条可用细粮也可用杂面,再放些青菜之类,既有营养又易于消化。他常嘱咐病人注意食疗,如晚餐喝粥适当加入红枣、薏苡仁、核桃仁、山药等以增强脾胃功能,还要结合大便情况对饮食进行调整,以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一次。

  中医养生的常识 情志安宁气血通畅

  养生专家说,喜、怒、忧、思、悲、恐、惊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但只要生活中加强修养、爱好广泛、宽宏大量、不记得失恩怨、遇事不躁,就能心静志安,乐观宽宏。情志安宁,气血通畅,人就健康长寿。正如书中所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他谦虚地说,我只初步做到了一些,但这确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必做又较难做到的。

  2017年春季中医养生的常识

  1、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2、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3、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4、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2017春季饮食养生的方法

  早春 吃点葱姜蒜

  阴寒渐退,阳气开始升发,乍暖乍寒。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此时宜少吃性寒食品。

  仲春 多吃野菜

  古人云,春应在肝。肝亢可伤脾,影响脾胃运化。此时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锅巴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时正值各种既富含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茂荣盛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应不失时机地择食。

  暮春 要吃得清淡

  气温日渐升高,此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中医养生小知识大全

2.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3.中药养生的常用知识

4.如何学习中医养生

5.中医养生之冬季篇

6.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7.冬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




15999376579中医保健养生食品安全常识
经惠娟答:中医学十分重视养生,古今医家积累、总结的养生方法丰富多彩,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是指顺应四时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进行综合调摄的养生方法。 顺时摄养的基本要求为春季宜疏肝凉宣,夏季宜泻心补气,长夏宜健脾燥湿,秋季宜润肺温补,冬季宜温肾填精。

15999376579中医有哪些养生的常识:中医基本常识
经惠娟答:2017年春季中医养生的常识 1、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2、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

15999376579中医养生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经惠娟答:静神养生: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调气养生:人体元气有化生...

15999376579中医养生小知识
经惠娟答:中医养生小知识1 1、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

15999376579中医24时养生知识是什么?
经惠娟答: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今,“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今。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

15999376579中医春季养生小常识
经惠娟答:6.春季养生有哪几个小常识 1、防风。 在中医中,春季为风邪主令。而“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来致病因素的第一位。 ,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肌肤腠理疏松开放,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正是春季的高发病。 ” “外风”之外,还需防“...

15999376579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经惠娟答:“天人合一,顺应四时”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整养生方式。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而人体的活动也会影响自然界。中医认为,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如四季更替、昼夜变化...

15999376579中医养生健康小知识
经惠娟答:­ 以下是有关中医养生知识的三字经:­ 勤学习,勤思考,勤梳头,可健脑。­ 勤洗脸,容颜俏,勤洗澡,肤病消。­

15999376579中医养生保健的常识有哪些
经惠娟答:中医养生保健的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的常识1、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保生等。摄生即摄纳生命,是说自己的寿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注意养生,便可长寿,“度百岁而去,终其天年”。如果不注意养生,就会“半百而衰,夭折而去”。人的寿命是有极限的,这是自然规律。中...

15999376579中医养生知识
经惠娟答:中医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人在养生方面都喜欢用中药的 方法 。那么关于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妙方 1、南瓜益气止咳 秋冬天寒是呼吸系统高发季节。 南瓜含有丰富的VB,VC,蛋白质,胡萝卜素,有润肺益气,化痰排脓,治咳止喘作用。 秋冬常吃南瓜可预...


(编辑:陆佩项)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