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律,其实就是尊重自然成长的规律,是孩子心灵成长的一种需求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内心能够在主动的自由 探索 的过程中获得平静,并从中完成自我教育,获得自律的需求和力量。

这个自我教育,是孩子在完全不受任何影响的情况下,专心投入到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

当孩子完成的重要活动后,他们的脸上会出现愉悦的表情,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平静,眼睛闪闪发光。他们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获得了新的动力。

一旦孩子生活在这种没有功利压力的自由环境中,就会显得特别的快乐和友善。他们的心灵之窗被打开,感觉变得敏锐,生活丰富灵动。

孩子越是专心工作,越能从工作中获得平静,也就越能发自内心地遵守纪律。这就是他们自律的形成基础。

一个能够自律的孩子,其实是步入了自然心理发展的道路,他们的生命是充满活力的。

这样的孩子目标明确,他们通过活动让内心的疑惑得到解决。这些获得顿悟的孩子,会表现出对环境的非常配合和耐心。这种配合与耐心,都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人特意教给他们。

这就是他们最初的自我教育。

如果一个孩子无法自主地进行活动,他们的自由受到限制,精神就会失去平衡。

这样的孩子,无法专心思考,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很难去自觉服从其他人的指令。试想想,如果孩子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又怎么能够主动按照他人的指令来行动呢?

服从,也是一种力量的表现,一种精神上的敏感性,是内在心灵平静的结果。

孩子的自然活动和心灵自由不受人为的干扰和制约,得到健全的发展,获得精神上的平衡,才有能力来约束自己,服从其他人。

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是以他们的本能直觉,找到了通往内心世界的道路。

为什么给孩子自主自由的权利越多,孩子越自律?

如果一个孩子在正常情况下都能为自己做主,满足自己的内心发展需求,他就不会像那些被限制自由自主的孩子那样,一旦失去管束,便过度地放纵自己。

那些平时受到严格管束和控制的孩子之所以会过度挥霍“自由”,是因为他们的自由 探索 机会难得(也确实如此)。因此,越是被禁止,他就越向往。一旦有了机会,就容易失控。

真正的自我,是在自由中产生,并获得成长的力量。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自我内心力量包含了"实现并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和"能够排除干扰做自己的能力"。

许多人会认为,给孩子充分自由,让孩子活出自我,就是在纵容孩子以自己为中心,让孩子为所欲为。

他们说:

一个人如果自我太强大了,就变得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这样的人难免会损人利己,在 社会 上不受欢迎,也就很难立足了。

其实,他们所指的“自我”,其实更多地指向于一种广义意义上的本能我,类似于心理学上所谓的“本我”。本我是处于非 社会 状态的,自然很容易与外界发生冲突。

心理学上的自我,有着人格层面上的另一种意义:

由此可见, 一个人自我的发展与强大,其实就是尊重自然成长规律的结果。

这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这里简单表述一下三者的相互关系。

简而言之,自我是在超我的监控下,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需求的。

一个人的自我越强大,合理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就越强。

而一个人过度压抑或放纵自己,都是自我力量弱小的体现。

因为他不能很好地处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前者让无法合理满足本我需求,后者过度满足本我,让超我的作用无法发挥,也就失去了自律的力量。

也就是说,那些“以自己为中心、为所欲为”的孩子,不是自我强大,而是自我弱小的体现。

孩子最初的自我,是在养育者无条件满足自己的环境中形成的。从最初母亲配合婴儿的节奏满足他的全能自恋开始,让孩子拥有自我掌控感,也就获得了最初的安全感。

如果一个孩子最初的内心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他们常常被迫忽略自己的感受,去配合母亲和周围环境的需求,他的内在自我就无法很好地形成。

再大一些,孩子有了 探索 与追求自由的需求与动力。这时,我们要给予孩子在安全原则下的最大 探索 自由。

我们给予孩子的自由,包括了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尊重孩子的意愿与感受,不压抑他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等。

首先,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

试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快的方式。每个孩子都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充分吸收环境的营养,来完成自已的自我塑造的。他们会本能地从错误中学习,收获适合于自己的经验教训,这是自然教育的力量,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本能体现。

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能做,最终孩子内心因为吸取不到精神营养而枯萎,失去了自我成长的力量。

李雪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前面她讲的是冷冰冰的规则,与女孩的感受是割裂的。当她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后,女孩很自然地维护了她的感受,轻松自在地遵守规则。

因此,当我们与孩子互动时,一定要用心与 情感 来沟通,而不是只看对错,更不是冷冰冰的要求、命令和讲道理。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所以对任何事都讲求效率,管教孩子也只有简单粗暴的规则与命令,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这会让孩子的本能与成长需求受到否定和压抑,他们的自我也会因此遭受打击,渐渐失去了力量。

孩子的最大优势就是感受,他们更在乎的是态度而不是道理。

他们的感受能力是天然的,在成长中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他们就能学会如何在互动中尊重他人的感受,形成让彼此都舒服的界限。就像那个女孩一样。

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自我力量的一种体现。

今日推荐文章:

忽略感受,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死穴”

让孩子“做自己”却培养出熊孩子?你要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获得自由自我的孩子,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精选好文:

感谢素粉的喜爱,素质教育观察也为你贴心准备了这份阅读清单




17142793061自律,其实就是尊重自然成长的规律,是孩子心灵成长的一种需求
从晶俊答:由此可见, 一个人自我的发展与强大,其实就是尊重自然成长规律的结果。这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这里简单表述一下三者的相互关系。简而言之,自我是在超我的监控下,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需求的。一个人的自我越强大,合理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就越强。而一个人过度压抑或放纵自己,都是自我力量弱小...

17142793061尊重自然规律的作文优秀范文
从晶俊答:尊重自然规律的 范文 篇1 在《孟子》中,有一个揠苗助长的 寓言 故事 这样说到: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 方法 ",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经过一番...

17142793061尊重规律
从晶俊答:尊重自然与成长的法则 如同养蚕化蝶,那是一个生命蜕变的必然过程,尽管充满挑战,我们却只能在一旁默默守护,因为那是生命的自然律动。朱伯特夫妇在野生动物纪录片中揭示的,正是面对大自然的无情法则——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这并非冷漠,而是对生态规律的深深敬畏。我们作为人类,必须遵循食物...

17142793061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从晶俊答:以“都无动于衷的状态”去观察学生的成长,以“尊重规律”的心态适时适度的予以引导,而不是用一个个“教师期待”的框架将发展中的学生限制起来,强求学生整齐一致、千篇一律地学习同一个内容,做同一类练习,达成同一种目标。        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长远发展,学...

17142793061人类必须无条件的尊重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吗?
从晶俊答:老子的《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自然不仅是美的,而且是有“德”的。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历来不是中国哲学的传统。这次争论的核心,即对于人类来说,大自然是否具有超越工具以上的价值这个问题,其实是两种世界观、价值观...

17142793061尊重大自然定律:父母大,子女小
从晶俊答:因为时代快速变迁,现代人和自己的父母、子女好像活在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父母难为”似乎是宿命。但大自然的定律就是“父母大、子女小”,严守此定律,是唯一的出路。不这么做,就是自找麻烦!【个人感悟】父母大,子女小,这是大自然的定律,应当尊重大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把自己的位置摆对,...

17142793061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自然
从晶俊答:尊重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和它们运动发展的规律,违背这些规律,人类只能自食恶果。哲学家培根说:“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对自然事物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加强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相安无事。风向空处刮,水往低处流,看似很简单的道理,...

17142793061自然主义教育: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人类发展进程
从晶俊答:自然主义教育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人类发展进程,符合社会规范和人类价值观。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对错,以纯洁的爱国主义教育为目标,不搞政治和袒护,维护公认的规范。纯洁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应具备社会自动纠正调节对错的能力,将爱国打造成崇高的理念,避免挑战群众心中的爱国理念。我们需要分清爱国主义与茗萃主义...

17142793061关于尊重自然规律的作文
从晶俊答:尊重自然 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我不懂基督教,更没有通读过《圣经》,也不信奉任何教义。但是,我毕竟接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自认为纯粹一唯物主义者。可《圣经》说“正如有许多物理的原则,管理着这个物理的宇宙。同样,也有一些属灵的原则,管理着你和神的关系。”按照我的思维方式和...

17142793061尊重自然规律名言佳句
从晶俊答:1.关于尊重客观规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规律既然是客观存在着的,那么,人们就无法任意改变它,只能认识了它之后,很好地掌握住它,才能做好一切要故的事情,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沈尹默 2、科学要尊重事实,不能胡编造理由来符合一个学说。——李四光 3、假的虚的即使掩盖一时,经过实践,总是会被揭露出来的。


(编辑:舒咱佩)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