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了两组实验,研究密闭装置内压强变化的原因.同学们点燃一定量的红磷和木炭,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了两个兴趣实验。 (1)检验装置Ⅰ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 1 和K 2 ,

(1)继续加入液体,液面不再下降 (2)2H 2 O 2 2H 2 O + O 2 ↑ (3)装置II内的液面下降,导管中液面升高,盐酸流向装置III (2分)氢前金属(锌、铁、镁等);CaCO 3 +2HCl =CaCl 2 + H 2 O + CO 2 ↑ 试题分析:(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是检查装置是不是密闭的、不漏气,其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由于装置Ⅰ有2个出口,故要先设法堵住一个,再进行检查其气密性的好坏,即关闭K 1 和K 2 ,然后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液体至液面高出漏斗的下端管口(形成密闭装置),静置片刻,若继续加入液体,液面不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2)由于关闭K 1 、K 3 ,打开K 2 ,装置Ⅳ可以收集到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即为氧气,故装置Ⅰ中的反应是过氧化氢的分解,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2H 2 O+O 2 ↑。(3)若打开K 1 、K 3 ,关闭K 2 ,由于装置Ⅰ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并进入装置Ⅱ,故装置Ⅱ中压强增大,在气体的压力下,装置Ⅱ内的液面下降,导管中液面升高,盐酸流向装置Ⅲ;若装置Ⅰ中得到的气体不同于(2)中的气体,那就是除了氧气之外的其它气体,结合气体的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可知,应为氢气或二氧化碳等气体;结合题意,装置Ⅳ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可知该气体应为CO 2 ,则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2HCl =CaCl 2 + H 2 O + CO 2 ↑;则装置Ⅰ中得到的气体应为氢气,所以装置Ⅰ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锌、铁、镁等氢前金属。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解和熟练掌握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的方法,以及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A、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的生成、吸收、反应会引起装置内压强变化,气球体积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B、广口瓶中吸收二氧化氮气体生成硝酸溶液PH<7,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会和广口瓶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重复进行吸收、反应最终反应结束,故B正确;C、广口瓶内发生反应3NO 2 +H 2 O=2HNO 3 +NO,2NO+O 2 =2NO 2 ,故C正确;D、试管中能发生分解反应,浓硝酸见光分解反应为,4HNO 3 =4NO 2 ↑+O 2 ↑+H 2 O,故D错误;故选D.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19627159821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了两组实验,研究密闭装置内压强变化的原因...
诸馨店答:而碳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所以第一组冷却到室温会倒吸,第二组不会;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例如红磷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后,导致集气瓶中的压强降低;与装置内的温度有关,例如,将装置D中的集气瓶放在盛有冰水的水槽中,部分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这说明温度降低,气体的压强减小;与装置...

19627159821某同学用右侧装置分别进行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
诸馨店答:(1)二氧化碳可以用碱液吸收,用石灰水检验,A、B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A是吸收二氧化碳,B是检验CO 2 是否已除尽;故答案为:检验CO 2 是否已除尽;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2)要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A中应放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变化;B中放紫色石蕊溶液,紫色变红...

1962715982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两实验小组同学分别采用了如图甲和乙...
诸馨店答:(1)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甲图中的重物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即密度大的重物.乙图是验证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m1向下运动,m2向上运动,所以m1>m2.(2)验证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即验证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和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动能的增加量为△Ek=12(m1+m2)v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19627159821某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
诸馨店答:(1)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随导管进入C,并与C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关闭K2,打开K1时由于B中的二氧化碳的存在导致其内压强变大,碳酸钠进入到A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变浑浊.(2)第二组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

19627159821某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下图...
诸馨店答:利用实验二的A与B装置进行对比处理 预期效果 C萌发,而A不萌发 C萌发,而B不萌发 A萌发,而B不萌发 (2)作为对照。如果A萌发了,一方面证明种子本身是活的,另一方面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①种子是死种子或种子的结构被破坏 ②环境温度不适宜 ...

19627159821...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
诸馨店答:(1)由CO2与Na2O2的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SO2═2Na2SO3+O2;故答案为:2Na2O2+2SO2═2Na2SO3+O2;(2)要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只需检验出含有SO32-就可以了,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故答案...

1962715982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如图A、B两套装置...
诸馨店答:(1)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2)由实验装置AB图可知,甲装置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受气压变化影响,水的沸点高于100℃,所以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甲图.(3)水面的“白气”先是水发生汽化形成水蒸气...

1962715982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如图1A、B两套装置...
诸馨店答: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103℃.A装置加盖,所以随着水的沸腾过程,烧杯内的气压会升高,高于1标准大气压,而使水的沸点大于100℃.(4)B装置未加盖,这样烧杯中的热量很容易损失,会导致加热时间增长.A装置给烧杯加盖,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故答案为:(1)a;(2)乙;(3)103℃;A...

196271598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
诸馨店答:是错误的叙述,应该冷却后读数;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是错误的叙述,铜丝的量太少消耗不完氧气影响结论;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是正确的叙述;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是正确的叙述,故正确叙述的说法为4个,答案选择C ...

1962715982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a,关 ...
诸馨店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加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装置Ⅱ 中,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 + 2NaOH Na 2 CO 3 + H 2 O②一段时间后,关闭a,打开b,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使得装置I内的压强增大,所以装置I内的溶液被压入到装置Ⅱ中,若装置Ⅱ 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编辑:毛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