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蜀锦缠头无数的解释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解释: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诗词名称:《山亭柳·家住西秦》。本名:晏殊。别称:晏元献。字号:同叔。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出生时间:公元991年。去世时间:公元1055年2月27日。主要作品:《寓意》《蝶恋花》《浣溪沙》《浣溪沙》《木兰花》等。主要成就: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与子晏几道并称“二晏”。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蜀锦缠头无数”的详细介绍:
一、《山亭柳·家住西秦》的全文点此查看《山亭柳·家住西秦》的详细内容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
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
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
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二、注解
西秦:地名,在今甘肃省榆中北。
博:众多,丰富。
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
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高遏行云:《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遏,止。
蜀锦:出自蜀地的名贵丝织品。
采:选择,接纳。
阳春:即《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
三、背景
宋仁宗皇_二年(1050)秋,晏殊以观文殿学士知永兴军。皇_五年(1053)秋,自永兴军徙知河南,这首词即作于此数年间。晏殊十四岁以神童应试,皇帝赐他同进士出身,官至宰相,平生仕途顺利。晚年反而遭到政治挫折。被罢免宰相职务,到州郡做地方官吏。他曾经到过永兴军,就是现在陕西咸阳一带。所以有人推测,“家住西秦”“数年来往咸京道”,很可能是知永兴军时所作。此时的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假借歌者之名一吐心中的抑郁之情。
四、赏析
全词通过一个歌者年老色衰遭遗弃的悲惨命运,道出封建社会千千万万被玩弄、遭遗弃的歌女艺妓的共同心声。上片通过描写红歌女年轻时的盛况,反衬出年老的失意。下片描写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抒发词人对她的无限同情。
上片“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是歌女的语气自信而又自负。“家住西秦”是写实,因为下面有“数年来往咸京道”的句子,歌女当是住陕西附近。这两句是歌女述说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种浪漫的艺术技能,敢和人比赛竞争。“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仍然是歌女十分自负的口气。“斗”“尖”“新”,合起来,这是歌女说自己多种艺术才能上敢和大家竞赛,并且比别人高超,新颖独创,绝不流俗。“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具体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才能如何。词中歌女似乎自豪地诉说:我偶尔随便一唱当年念奴曾经唱过的歌,能让天上的行云停住,听我歌唱,足见我唱得有多么美,多么动听。这几句,当是失意时回忆当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负的话后面,都有一种反衬中的失意悲慨。自负的口气,实是自负的不平。“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写当年得意之时,歌声一发,令众人倾倒,博得赏赐无数,不辜负自己多年的辛劳。
下片“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后凄凉冷落境遇的写照。“衷肠事,托何人?”歌者因为封建社会女子没有独立的地位,盼望能找一个可以终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个足以托身的所,可以安身立命,终生为之奉献而不改变。“若有知音见采,不辞_唱阳春”,仍是以歌女的口气自述:假如有一个知我心的人“见采”,那么我将唱尽高雅美好的《阳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他。这虽然是一个歌女的口吻,但又体现了一个中国旧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的报国之情。这里的“若有知音见采”之“若有”是实无,也就是悲叹找不到知音。“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可以想象得出,这个歌女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得意之时的满堂彩声,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当即流下了眼泪。而当时这个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晏殊所托喻的是歌女,而歌女内心即使有悲哀,眼中有泪水,也要“重掩罗巾”,不能让人看到。每次感到悲哀,都要强作笑颜,其悲哀就更为深重了。
综上,这首词是晏殊诸多诗词中的少见之作,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有新颖之处。词写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因年长色衰而遭弃绝的悲剧,较有现实意义;形式是全篇以叙事为主,直陈其事,一反其风流蕴藉的风格。全词看似纯为客观叙述,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包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五、译文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六、晏殊其他诗词
《破阵子》、《浣溪沙》、《蝶恋花》、《寓意》、《浣溪沙》。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山亭柳·家住西秦的详细信息


18635301731山亭柳·赠歌者原文_翻译及赏析
梅秦承答:自负的口气,实是自负的不平。“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写当年得意之时,歌声一发,令众人倾倒,博得赏赐无数,不辜负自己多年的辛劳。“蜀锦”,是四川的丝织品,当时很名贵,古时歌女多以锦缠头,因借“缠头”之名指称赠与她们的财帛。下片描写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抒发词人对她的无限...

18635301731蜀锦缠头无数的解释是什么
梅秦承答: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解释: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诗词名称:《山亭柳·家住西秦》。本名:晏殊。别称:晏元献。字号:同叔。所处时代...

18635301731锦夹马”、“绣缠头”什么意思?
梅秦承答:根据查询词典网显示,“锦夹马”、“绣缠头”是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的意思,“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其中,“锦夹马”是古代客人在看完歌舞后赠与歌舞女子的锦缎和玉马,是歌舞女子的财货。而“绣缠头”是古代客人在看完歌舞后赠与歌舞女子的...

18635301731锦缠头的网络解释锦缠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梅秦承答:锦缠头的网络解释是:锦缠头锦缠头(jǐnchántóu)1.古代歌舞艺人演毕_客以罗锦为赠_置之头上_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锦缠头的网络解释是:锦缠头锦缠头(jǐnchántóu)1.古代歌舞艺人演毕_客以罗锦为赠_置之头上_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结构是:锦...

18635301731锦夹马绣缠头是什么意思
梅秦承答:此短语是指客人赠予表演者的财物。“锦夹马”指的是古代客人在看完歌舞后赠与歌舞女子的锦缎和玉马,是歌舞女子的财货。而“绣缠头”则是指古代客人在看完歌舞后赠与歌舞女子的绣品和丝带,是歌舞女子的装饰品。“锦夹马”和“绣缠头”是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后,客人会赠予其锦缎和玉马、绣品和丝带等...

18635301731山亭柳赠歌者诗词解释
梅秦承答:“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写当年得意之时,歌声一发,令众人倾倒,博得赏赐无数,不辜负自己多年的辛劳。“蜀锦”,是四川的丝织品,在当时很名贵,古时歌女多以锦缠头,因借“缠头”之名指称赠与她们的财帛。下片首句“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后凄凉冷落境遇的写照。从词...

1863530173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是什么意思
梅秦承答: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表演时以锦缠头,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后来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意思是说当时走红的时候,富家子弟争相打赏,唱罢一曲,收到的缠头(当今的小费)不知道有多少?

18635301731蜀锦缠头无数
梅秦承答:蜀锦缠头是四川省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用细丝线或绸缎为原料,经过织、刺、缀、绣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头饰,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在中国传统婚礼、节日等场合中被广泛使用。制作步骤 1.筹备材料 制作蜀锦缠头需要准备细丝线或绸缎、缀花、绣花、花边、珠片...

18635301731锦缠的意思锦缠的意思是什么
梅秦承答:锦缠的词语解释是:1.古代歌舞艺人演毕_客以罗锦为赠_置之头上_谓之"锦缠"。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锦缠的词语解释是:1.古代歌舞艺人演毕_客以罗锦为赠_置之头上_谓之"锦缠"。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结构是:锦(左右结构)缠(左右结构)。拼音是:jǐnchán。注音是:ㄐ一ㄣˇ...

18635301731“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是什么意思?
梅秦承答:“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意思是: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出处节选】《琵琶行》——唐·白居易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


(编辑:融秀义)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