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也就是说,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
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在分析思考问题时遵循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意识;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预期目的。任何人如果根本无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他就不仅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且注定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一事无成。不尊重客观规律,对个人来说,小则遭受挫折,大则葬送前途。
2、要立足于物质性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物质转化为意识,意识转化为物质的桥梁与途径,是由客观引出主观,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用理论化的语言说,离开实践,人们既不能认识客观规律,更不能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用浅白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不去做,就不可能知道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头脑里有再多再伟大的设想,也只是空想,永远变不了现实。
3、要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和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拓展: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虽大都认识到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把主观意识看作是客观世界消极的、直观的反映,根本不了解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因而犯了机械论的错误;唯心主义虽承认意识的能动性,但把它的作用加以无限扩大,根本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制约,认为人的意识可以脱离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任意发挥主观的作用,这样容易将主观能动性歪曲成了主观随意性,因而陷入唯意志论。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
第一,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第二,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周围环境的差异,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未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越是按规律办事,收到的成效就越大,甚至达到“事半功倍”;尊重或掌握规律的程度越差,办事的成效也就越差,常常是“事倍功半”。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劳而无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这种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掌握规律和利用规律。那种认为客观规律会妨碍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2.客观条件同样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条件不具备时,不要勉强去做那些确实办不到的事。如果从现有条件出发,能够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出新的有利条件,从而办成某一件事,就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这样去做。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与一切事物相联系的周围那些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就必须用一定的条件作用于该事物。客观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不顾实际条件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做法是错误的。客观条件虽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以达到实践的最佳效果。那种认为客观条件会妨碍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随着学习和实践的积累而不断增强。这些不断增强的因素,就成为制约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的主观因素,它包括许多方面,如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的程度等。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既然主观因素制约着能动性的发挥,就应当自觉地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取得更大的成绩。
4.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价值观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做事情时,必然对于想什么和做什么作出选择。这里就有一个按什么价值标准选择的问题。价值标准不同,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的价值取向就不同。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
5.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这些精神状态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对这些活动的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有着巨大影响。激情可以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可以坚定意志,焕发出惊人的力量。意志是一种支撑力和推动力,人们在工作中满怀十分强烈而持久的激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艰巨的事业,从而取得成功。
总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已经有的有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两大因素的制约: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也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以上正反两个事例充分说明,主观能动性并不能随意地、随心所欲的发挥,首先,它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按规律办事,收到的效果就是积极的;违背客观规律办事,不仅办不好事情,人类还要受到惩罚。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上述1、2两个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实,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不顾实际条件的制约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结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不仅没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一方面的事例很多,也可请学生举例说明?(如:利用人的认识规律、大脑的活动规律来学习的问题)

 

其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不能无视客观条件的存在,温室效应的产生就是忽视客观条件制约的表现,从而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失败,人类遭到惩罚。如广东农民的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或我们参观过的高科技农业科技园等都是充分认识和利用了客观条件,都是按价值规律办事的成功事例。可见,一定的客观条件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同学们的种种创意活动中也都谈到了客观条件制约的问题,谈到了如何创造条件办好事情的体会。如:(例举学生的创意中具体涉及的问题)

 

再次,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主观因素越正确,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收到的效果就越好;反之,破坏性越大. 同学们的创意中都谈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即这些好的创意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还受到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的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还包括意志力、性格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主观因素。这就说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除了受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外,还受主观因素的制约。说明了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内涵。刚才同学们的阐述自己的创意时也提到了“团队合作精神”这一主观因素。而且,我们今天的以小组为集体的创意活动本身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实际上是从集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这样一种精神,是从集体利益出发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这是一个利益出发点的问题。“师出有名”也是指的利益出发点的问题。例如,同学们的每一个创意的目的都很明确,都是想有一番作为,想为社会、为学校、为他人做一些贡献。可见,做任何事情不仅有利益出发点的问题,而且利益出发点是否正确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收到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长江上游,由于有些人只从个人经济利益出发,从眼前利益出发,乱砍乱伐森林,破坏植被,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床上升,是长江洪水灾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在98年的抗洪抢险中,正是因为许多同志包括灾区人民从集体利益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才夺取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可见,主观因素是否正确,影响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收到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努力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怎样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又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之间也是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放课件第3张)

 

以上这些事例还充分说明:一方面,客观规律具有制约性,另一方面又给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明了方向,要求人们积极地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一方面,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制约性,但又给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它们之间就是这样一种辩证关系。就好比篮球赛,篮球场周围的界限和比赛规则对于球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一种制约。但这种制约恰恰有利于比赛的进行,使队员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NBA的球员打篮球同样受到比赛边界和比赛规则的制约,但他们打球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且有效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所以,在强调“能动性”的时候,不应忘记“制约性”,不能瞎干、蛮干;在强调“制约性”的时候,不应忽视“能动性”,不能不干,而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夸大能动性,忽视制约性是错误的;夸大制约性,忽视能动性也是错误的。


1766126986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顾卢旭答:主观因素越正确,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收到的效果就越好;反之,破坏性越大. 同学们的创意中都谈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即这些好的创意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还受到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的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还包括意志力、性格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主观因素。这就说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除...

1766126986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顾卢旭答:回答: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两大因素的制约: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也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以上正反两个事例充分说明,主观能动性并不能随意地、随心所欲的发挥,首先,它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按规律办事,收到的效果就是积极的;违背客观规律办事,不仅办不好事情,人类还要受到惩罚。...

17661269865结合生活实践谈谈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表现?
顾卢旭答: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能够通过人的意志来产生能动性,在生活实践中,可能主要体现在人能够自觉的体会一些东西

17661269865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你的学习,工作和创业有何帮助
顾卢旭答:“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发挥青年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用辨证的唯物主义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指导工作学习。青年的优势体现在接受新鲜事物快,上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等等几个方面,它的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积极主动,...

17661269865...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顾卢旭答: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前提。2、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3、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首先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客观规律,第二只有认...

17661269865如何正确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顾卢旭答: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

17661269865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顾卢旭答:首先,尊重 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毛泽东同志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

17661269865...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顾卢旭答: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一是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7661269865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顾卢旭答: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并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得改造世界的能力。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世界,需要投身实践;社会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中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编辑:薛时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