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历史上,真实人物方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方腊作乱半年,最后被宋军俘虏,并杀之,这在《宋史》中有记载,宣和三年秋七月,“童贯等俘方腊以献”,“八月,方腊伏诛”。不过至于方腊伏诛后是凌迟,还是砍头就不得而知了。

北宋末年,“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宠信奸相蔡京和大宦官童贯,时人讥讽蔡京为“公相”,太监头子童贯为“媪(老太太)相”。这两人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权奸。宋徽宗不仅擅长书画,还极度痴迷奇花异石,蔡、童二人投其所好,派官员到钟灵毓秀的江南去搜寻珍奇的花石 (类似于太湖石、灵璧石等奇石),再不惜工本车装船载运到京师汴梁(开封),在宫里修造“艮岳”和万寿山,以花石为点缀,供徽宗玩赏。运送奇石时,以十船为一纲,故曰“花石纲”。

官员们走村串户,打着皇帝御用的旗号到处寻访奇花异石,见到谁家院子里有奇石古木,闯进去贴张黄纸就算御用之物了。搬运时,如果花石高大沉重,就拆墙毁院,还趁机敲诈勒索,甚至将屋主家里值钱的东西强抢一空。

方腊(1076~1121)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今浙江杭州市人。由于宋徽宗喜欢奇石异宝,浙江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加大盘剥百姓的力度,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此时身为摩尼教教主的方腊,借民怨发动起义。

公元1120年10月,不堪盘剥的方腊,喊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口号,发动起义。由于他组织能力极强,再加上百姓已被盘剥到食不裹腹的地步,因此应者如云。仅短短十日不到,便云集了数万人之多。随后,方腊在大家的拥护下被奉为“圣公”。他借机建立政权,设立官吏将帅,并以头巾区分官阶高低。

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很快便震惊了朝廷。朝廷先派5000精兵前往镇压。得到消息的方腊,率领起义军埋伏在宋军必经的路上,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随后,方腊一股作气,带着起义军攻下青溪。接着,又以势不可当地夺取了睦州和歙州。

起义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一样,在各地传开。全国各地的百姓闻讯而来,纷纷加入起义军,起义军的队伍愈发壮大。仅1月有余,在方腊的带领下,起义军便攻占了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等六州五十二县,几乎夺取了北宋半壁江山。

大惊失色的宋徽宗,立刻再次下令童贯率15万精兵镇压起义军。昏庸无道的皇帝,这次是真的选对了人,童贯首先对症下药,将农民的心病先去掉。他一到苏州,就以皇帝的名义,对花石纲的事情致以歉意,并且撤销查办了相关人员。因为他知道很多农民就是因为此事而冲动起义。

农民的愤怒悄然消去,这让笔者想到明末清初的王阳明先生,他正是运用同样的思想。奸诈老滑的童贯抓紧布置兵力,这个时候很多农民对平反朝廷,没什么动力了,存在很多懈怠。

公元1121年,宋军包围了杭州城。宋徽宗下旨招安,希望方腊归顺朝廷,但方腊拒绝了宋徽宗。

尽管方腊亲自坐镇指挥,但由于城中粮草无继,很快,起义军便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为了保存实力,方腊只得率领起义军撤出杭州城。

由于起义军多是农民,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又缺少精良的武器,再加上接连失去攻占的城池,因此大家士气低迷。与宋军对战时节节败退,很快便失去了歙州、睦州和衢州等地。

方腊边打边退,带着不足20万起义军,最终退回青溪帮源洞,并以此为根据地,与宋军进行殊死搏斗。

公元1121年,宋军把青溪团团包围起来,准备一举围剿起义军。但由于帮源洞地处隐蔽,他们始终没能找到起义军的根据地。为了捉拿方腊,官府四处张贴悬赏告示,表示只要有人提供方腊藏身的信息,不光加官进爵,还赏赐丰厚。

起义军中有人见之起意,做了叛徒。在他的带领下,宋军找到了帮源洞。由于山洞极为隐蔽,易守难攻,宋军不敢贸然进入。当时在宋军中任裨将的韩世忠,找到了一条暗道,带领“敢死队”进入方腊藏身洞穴,杀死了随身侍卫。

在混战中,方腊和妻子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俘虏。方腊所领导的起义持续了不到一年以失败告终。

尽管起义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宋军数倍于他们,最终7万起义军悉数被杀。

方腊和妻子则被宋军俘虏,押往汴京,不久便以酷刑处死,卒年45岁。据史书记载,他英勇就义时慨然而立,一声不吭。百姓见之无不落泪。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一场农民起义,以方腊为首的领导者代表的是百姓利益。那么,方腊起义是正义的吗?从性质上来看,方腊起义是一场反压迫的阶级斗争,北宋末年大量百姓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北宋徽宗赵佶只知贪图享乐,把江山社稷全都放在乱臣贼子手中,以蔡京为首的官员把持朝政,加速了北宋朝廷的腐败。百姓常年生活在高压政策之下,在无处申诉之下,只好跟随方腊等起义者揭竿而起。从方腊起义出发点来看,方腊起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以方腊为首的底层民众,他们看不到北宋朝廷的希望,所以只能联合起来反抗不平等生活。北宋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有权势的阶级抢占贫农土地,迫使农民离开土地。

虽然方腊的这次起义失败了,但是却从根本上动摇了宋朝廷的统治,方腊被后世奉为英雄。后世为了纪念方腊,也修建了多处方腊洞、方腊庙等。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朝廷镇压下去了。但这并未引起宋徽宗的反思,他依然如故,我行我素,过着奢靡腐败,凌驾于百姓之上的生活。北宋王朝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了,外有虎视眈眈的大金铁骑,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寿命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随着金人攻破汴京,宋徽宗沦为金人俘虏,北宋灭亡。



历历史上真实的方腊和小说中所描述的方腊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他武艺高强,而且为人仗义,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后来因为看不惯天下人遭受朝廷的压迫而起义,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被处死了。

方腊武功高强,为人仗义,深受百姓爱戴,看到天下百姓受苦受难,于是就揭竿起义,最后被朝廷以酷刑处死了

方腊最后的结局并不好,他之后被朝廷抓住,不久就被处于了极刑。


18547045788在正史中,方腊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
盛孙怎答:方腊作乱半年,最后被宋军俘虏,并杀之,这在《宋史》中有记载,宣和三年秋七月,“童贯等俘方腊以献”,“八月,方腊伏诛”。不过至于方腊伏诛后是凌迟,还是砍头就不得而知了。

18547045788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怎样
盛孙怎答: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受伤被俘,同年秋被杀。

18547045788水浒传中方腊的实力强悍,正史中方腊结局如何?
盛孙怎答:方腊的实力确实强悍,但最后还是被北宋剿灭了,最后惨死在汴京城内,下场很是凄惨。方腊算的上是一个忠肝义胆的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反抗北宋的统治,曾经打下了六个州,可以说是战功不菲,但是方腊的军队毕竟都是手无寸铁的农民,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保障,所以后来才会被精兵强将的北宋所收复,...

18547045788历史上方腊是怎么死的,是被凌迟的吗
盛孙怎答:不是被凌迟死的,方腊起义失败是被处决而死的。方腊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组织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被奉为"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帮源洞被宋...

18547045788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盛孙怎答:在影视剧《水浒传》中,方腊与武松的交战中,断去了武松的一条臂膀,经过一番苦战,为武松单臂所擒,演绎了脍炙人口的“武松单臂擒方腊”。而在小说中则为鲁智深所擒拿。那么,在正史上方腊最后的结局如何呢?跟宋江这一伙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原来是被这位抗金名将所擒。真实的方腊历史上...

18547045788在正史中,方腊势如破竹,那么他最后的结局到底怎样?
盛孙怎答:,起义军中不分尊卑贵贱,大家都是平等的,同时,大家的信仰也是一致的——反对当下统治者,大家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这样军队就更加团结了。但是最后,方腊的起义军中还是出了极个别的叛徒,让他们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守到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最后变成俘虏,同年秋后被杀,结局惨烈。

18547045788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盛孙怎答:我们接触过的方腊可能大多都来自于小说《水浒传》,在与宋江的大战中被武松擒获,从而被押往朝廷。虽然这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无独有偶,北宋的历史上的确有这样一位方腊,而且同样是起义军领袖,同样被朝廷擒获。(方腊剧照)方腊又叫方十三,是北宋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后来,辗转到了睦州青溪万年镇...

18547045788电视剧武松,方天命是谁?还有最后结局是?
盛孙怎答:大结局是,杭州之战。武松和鲁智深、张青等人负责攻打独龙岭,张青为救解珍、解宝而死。二娘大恸。方腊先锋方天命下战书,讽宋江,众人敬佩。宋江派武松去见方腊,武松过关后见到方腊,才知道方天命就是方腊,惺惺相惜。宋江宣布发动总攻,宋江和吴用派武松和智深守住后山。方腊逃走,遇上武松,武松放走...

18547045788...中武松单臂擒方腊,那么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盛孙怎答:其实方腊并非小说虚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方腊领导的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方腊的结局并不好,他是被叛徒出卖后被俘杀害。规模最大方腊起义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的规模比北宋历史上包括宋江起义在内的其他农民起义都要大得多,方腊于宣和二年十月在歙县起义,连续...


(编辑:姬虹贷)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