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地并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意思是指: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是一个宇宙大自然的法则,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

同时也是一种哲学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就是说,各种物种共同存在而并不相互影响(危害),各种道理、道路共同存在而并不冲突。看似一种简单的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和竞争的辩证关系。

这句话出自《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18090085760天地并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屈惠帜答:意思是指: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是一个宇宙大自然的法则,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同时也是一种哲学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就是说,各种物种共同存在而并不相互影响(危害),各种道理、道路共同存在而并不...

18090085760“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屈惠帜答:然后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小的德行像河川一样到处流淌,大的德行像天地一样化育万物。这充分体现了万物竞相生长,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也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故表述正确。

18090085760“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哪里
屈惠帜答:《礼记·中庸》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译文:孔子继承尧舜的传统,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运行的...

18090085760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什么意思?
屈惠帜答:意思: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 出自《圣人的伟大之处 》 【原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 祖述:效法、遵循...

18090085760“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是否正确?
屈惠帜答:【错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为万物竞相生长而互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互不冲突,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万物与道、自然与人和谐相处。天地万物相互依存和支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故...

18090085760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
屈惠帜答:《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第三十章,意思是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遵循各自的规律运行而互不冲突。《中庸》,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

18090085760【中庸2.36】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屈惠帜答: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译文】孔子远承并称述唐尧虞舜的传统,近效并彰明文王、武王的法度,上顺天时的变化规律,下依水土沿袭所...

18090085760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意思
屈惠帜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其中人们和平共处,不相互伤害,遵守共同的规则和价值观,并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在理想的社会中,人们尊重并接受彼此的差异,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个体。不同的文化、信仰和观念可以在这个社会中共同存在和发展,而不是受到压制...

18090085760构建什么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屈惠帜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


(编辑:莘连琰)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