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古文中“阶”有哪些意思啊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事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名〉

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 同本义 [government post]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4.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post;duty;powers of office]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王事多难。——《诗·小雅·出车》
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事分(职分;名分)
6. 职业 [occupation]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7. 事情 [matter;thing;business;affair;job;work]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又如:事不过三(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事头(事因,事由;事情);事因(因由,事情来由);事苗(事情的根源);事机(时机;事情成功的机会);事有分定(凡事情总有定数);事在呼吸(比喻事情临近眼前,情况非常紧急);事序(事情的条理、秩序)。亦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
天子无事。——《谷梁传》。范宁注:“事谓巡守、崩葬、兵革之事。”
9. 事业 [achievements]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事绩(业绩,重大的成就);事济(事业完成)
11. 事故,事件 [accident]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上》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宋· 苏轼《教战守》
12. 又如:事款则圆(遇事要从长计议,才能圆满解决)
13. 交媾、性交 [intercourse]。如:房事不宜多
14. 典故;故事 [allusion]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15. 情况,情形 [condition;state]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事色(情况,情势)

〈动〉

1. 侍奉;供奉 [serve;wait upon]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事君;事师;事奉(供奉;侍奉);事上(事奉尊长);事畜(侍奉父母,养育妻子);事亲(侍奉父母)
3. 做,从事 [be engaged in]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又如:无所事事;不事生产;事本(从事本业);事力(从事体力劳动);事行(做事;行事)
5. 使用;役使 [enslave]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注:“事任使也。”
备承事也。——《国语·鲁语下》
坐事国人过律。——《史记·傅靳蒯成传》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6. 又如:事役(劳役);事智(运用智慧);事用(使用;应用)
7. 奉行 [pursue]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8. 治理;办理 [administer]
齐、 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9. 任用 [appoint]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量〉

1. 件;副 [piece]



⑴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学习了!

阶 #jiē
  【释义】 ①用砖、石等砌成的分层梯级:石阶|台阶。②用来区分高低的等级:官阶|军阶。


13568657851在古文中“阶”有哪些意思啊
郭花坚答:阶 #jiē 【释义】 ①用砖、石等砌成的分层梯级:石阶|台阶。②用来区分高低的等级:官阶|军阶。

13568657851古文翻译问题:“若犹未也,阶之为祸”一句中“阶”做两种解释都能说得...
郭花坚答: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上面这则寓言是说:从前,有个看到大雁飞翔的人,拿起弓箭打算把它射下来,说:“射下来后就煮着吃。”他的弟弟说:“行动舒缓的雁应...

13568657851基础,进阶,优化,超越 ,完美 这些词语 如何翻译成 古文
郭花坚答:进阶:指进升官阶或上层次。也是古文词汇,不需翻译。如:唐 韩愈 《平淮西碑》:“丞相 度 朝京师,道封 晋国公 ,进阶金紫光禄大夫。” 以及:“彼其胸中久已视忠孝为迷信,视暴动为文明之进阶。”优化:现代汉语是词根+词缀,化字没有独立意义了。但是,古文一般是一字一词,优化是短语,“优...

13568657851降阶在古文中的意思
郭花坚答:(1).降低级别,降低官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杨伯峻 注:“既登高位,自感难保,而求下降者,乃明智之人也。”(2).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人迎客在东阶,客人登从西阶。客如表示谦逊,则登主人之阶,称为“降阶”,也称降等。《孔丛子·记义...

13568657851文言文的衔
郭花坚答:1. 文言文中“衔”有哪些解释 详细释义 xián ①马嚼子。《战国策·秦策》:“伏轼樽衔,横历天下。” ②含;嘴含。《张衡传》:“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③包含;含有。《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 ④心怀;隐藏在心里。《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⑤怀恨;对人心怀不满。

13568657851古文中表示台阶的字有那些?
郭花坚答:

13568657851除在古文中的意思
郭花坚答:除在古文中主要有四种意思:①名词,台阶。②动词,拜受官位。③动词,清除。④动词,修治、修整。基本字义 (1)除,音余,或音舒。(2)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3)不计算在内:~非。~外。(4)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5)台阶:阶~。庭~...

13568657851文言文厉
郭花坚答:⑦阶,指古时官员的级别。 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是悉用木屑覆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敕船官悉录锯木屑 录: (2)咸不解此意 咸: (3)装船,悉以作钉 装: 11、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2、陶公“性检厉,勤于事”在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 答: 13、陶公的...

13568657851古文中除又哪些意思
郭花坚答:除:1.去掉:~暴安良。2.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3.不计算在内:~外。4.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5.台阶:阶~。庭~。6.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

13568657851文言文台阶
郭花坚答:2. 如何突破高考语文文言文的五大台阶 如何突破高考语文文言文的五大台阶如何使自己的古文复习事半功倍?这是令不少高三学子深感困惑的问题。 笔者根据以往经验,向大家提出以下建议。用树杈法梳理古文体系复习的第一步,应在脑中建立一个古文知识的框架图。 第一层是字、词、句三大主干。第二层词可分为虚词、实词...


(编辑:殳李泽)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