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乞巧》《嫦娥》原文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古诗《乞巧》和《嫦娥》的诗意

  乞巧⑴
  【唐】 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⑶。


  【注释】

  ⑴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⑵ 碧霄:浩瀚无际的天空。

  ⑶ 几万条:虚指,比喻多。


  【译文】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题解】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赏析】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
  明朝的边贡写了首《嫦娥》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凉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感兴之作。三、四两句,用语平易,但蕴藉深沉,是历来吟咏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

  嫦娥: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女。相传她本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药,就飞入月宫。事见《准南子·览冥训》及高诱注。

  云母屏风:以美丽的云母石制成的屏风。

  烛影深:烛影暗淡,表明烛已残,夜将尽。

  长河:银河。

  渐落:渐渐西沉。

  晓星:晨星。

  沉:落。

  应悔:定会悔恨。

  偷灵药:指偷长生不死之药。

  夜夜心: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诗意历来解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讽刺女道士的,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说是抒发“流落不遇”之情,有人则说是自忏之作。这些说法都不主观臆断之嫌,最好还是就诗篇所描写的内容去理解。诗题是《嫦娥》,但并非咏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写一个和嫦娥的处境、心情相仿的妇女的感受。第一句描绘深夜室内情况。精美的云母屏风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烛光暗淡,屏风上的烛影也越来越暗。这里用一“深”字,表现烛影,同时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独处无眠。次句写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长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将拂晓,耿耿银河已逐渐西移,晨星出现在东方的天际中,但随着天色将明,晨星渐渐隐没。这句的一个“渐”字,表明时间推移,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将度过了一个彻夜不眠的长夜。这两句的特点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女主人公孤寂凄冷的情怀。三四两句写女主人公展开想象。她由银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后的孤寂无侣,结合自己独处孤室的情况,很自然地会有后悔偷药奔月的想法。这虽是想象之词,但又合情合理。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咏柳》唐·贺知章
①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春日》宋·朱熹
①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②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唐·林杰
①原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②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嫦娥》唐·李商隐
①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②释义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扩展资料

《乞巧》注释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嫦娥》注释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诗歌原文
  《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注释
  《乞巧》注释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嫦娥》注释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3、作者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穿针乞巧,穿过的红丝都有几万条了。

唐 - 林杰 -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
【题目】:乞巧①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5094185558古诗《乞巧》《嫦娥》原文
嵇婕居答: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5094185558《咏柳》、《春日》、《乞巧》、《嫦娥》这四首诗的诗意是什么?_百度...
嵇婕居答:《春日》宋·朱熹 ①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②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乞巧》唐·林杰 ①原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

15094185558求两首诗的解释乞巧和嫦娥
嵇婕居答: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15094185558...赠刘景文》《乞巧》《嫦娥》《夜书所见》古诗
嵇婕居答: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5094185558语文三年级下册二十九课古诗两首?
嵇婕居答: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课文教学札记 网路已经成为教师获取课程资源最常用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网路中下载与诗歌内容相符合的图片,首先从直觉上让学...

15094185558乞巧和嫦娥古诗解释
嵇婕居答: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这美好的夜晚一起赏月,我想这七夕夜晚有数不清的姻缘跨越了银河吧!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15094185558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嵇婕居答:因此,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本诗和嫦娥奔月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和神奇。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原文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

15094185558嫦娥和乞巧的诗句是什么样的故事古诗
嵇婕居答:嫦娥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的故事)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牛郎织女的故事)

15094185558古诗《乞巧》和《嫦娥》的诗意
嵇婕居答:”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明朝的边贡写了首《嫦娥》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凉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

15094185558关于神话传说的古诗
嵇婕居答:1、《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3、《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4、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


(编辑:皮骂秆)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